1、佛手扁薏粥
做法:佛手10g,白扁豆、薏米、山藥各30g,豬肚湯及食鹽適量。將佛手水煎取汁,去渣,納入扁豆、薏米、山藥及豬肚湯,煮為稀粥,略放食鹽調(diào)味服食,每日1劑。
功效:佛手芳香理氣,健胃止嘔;白扁豆健脾化濕,和中消暑,用于脾胃虛弱、食欲不振、胸悶腹脹;薏米、山藥健脾益胃;豬肚湯補虛損、健脾胃;適用于胃脘灼熱疼痛,口干口苦,心煩易怒的胃、十二指腸潰瘍等。
2、萊菔子粥
做法:萊菔子10克~15克,大米50克。萊菔子炒后研末,每次取10克~15克,加大米50克,同煮粥后食用。
功效:本食療主治胃潰瘍等疾病。
3、羊肉糯棗溫胃粥
做法:將新鮮羊肉200克(煮爛細切),加入黃芪10克,糯米100克,加大棗10枚(切細),高良姜5克煮爛,待粥煮熟后加入適量細鹽、味精、胡椒粉。
功效:此粥養(yǎng)脾胃,常服可溫陽補氣健胃,適合胃潰瘍、胃神經(jīng)官能癥、慢性胃炎等伴有體贏畏寒、四肢怯冷、胃痛時有發(fā)作者。
4、三七藕蛋羹
做法:鮮藕500克,三七粉5克,雞蛋1只,精鹽5克。藕洗凈切碎,用紗布絞成藕汁(約125毫升),三七粉、雞蛋放入碗內(nèi)調(diào)勻;鍋內(nèi)放藕汁和少許清水,煮沸后加三七粉、蛋糊、精鹽調(diào)勻即成。
功效:益胃健脾,生血止血。適宜用于胃潰瘍、胃炎及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所引起的嘔血、黑便等。
5、木瓜鯇魚尾湯
做法:番木瓜1個,鯇魚尾100克。先將木瓜削皮、切塊,鯇魚尾入油煎片刻,加少許木瓜及生姜片,再放入適量水,煮大約1小時。
功效:能滋養(yǎng)、消食。對食積不化、胸腹脹滿有很好的輔助療效。番木瓜的木瓜蛋白酶,能幫助食物的消化吸收,對消化不良、痢疾、胃痛、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都有療效。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yinshiyingyang/7316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血糖高吃什么好-推薦六款食療方
下一篇: 上火吃什么降火-試試這7款清熱食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