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參杞棗燉烏雞的做法
材料:鮮人參3條、枸杞10g、紅棗8粒、烏雞半只、瘦肉100g、生姜適量(3~4人量)。
做法:烏雞洗凈切塊,汆水去掉血污,然后與洗凈的肉片、鮮人參、枸杞、紅棗、姜片一同放入瓦煲,加入清水2L,武火煮開后改文火繼續(xù)煲1小時,最后調(diào)味食用
主要功效:健脾益氣。
人群:體質(zhì)虛弱,尤其氣血不足需要調(diào)理的人群。
很多人聽過人參之名,但未必吃過。一是因其藥性溫補,并非人人適用,二是因其價格昂貴,并不能時常進入我們的餐桌,但是鮮人參就不同了,其性味平和,價格相對比較低廉,調(diào)理起來比較平緩。
人參具有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生津安神的作用,故臨床多用于體虛欲脫、脾虛食少、肺虛喘咳等癥。人參經(jīng)加工后很多活性成分增加,藥效增強,補益作用加強,藥性也稍猛。若只是想稍微調(diào)補一下,采用價廉物美的鮮人參也未嘗不可。因藥物相互作用,故服用此湯期間不能食用含有藜蘆、五靈脂成分的藥物。
健脾益氣的食物
1、紅薯——補脾益氣
紅薯性平味甘,具有補脾益氣、生津止渴、通便的功效。
紅薯含有豐富的淀粉、胡蘿卜素、維生素A、B、C、E以及鉀、鐵、銅、硒、鈣等礦物質(zhì),營養(yǎng)價值很高。其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和水分,在腸道內(nèi)無法被消化吸收,食后飽腹感強,能刺激腸道,增強蠕動,通便排毒,尤其對老年性便秘有較好的療效,可以和米面搭配著吃。
但要注意的是,紅薯生吃難以消化,吃時一定要蒸熟煮透。此外,紅薯多食容易產(chǎn)氣和發(fā)生脘腹脹滿不適,因此食用不宜過量,在吃主食的情況下,建議每次吃100-200克。
2、蘿卜——消除積熱
冬天人體代謝減慢,出汗少,肉類食物攝入增多,體內(nèi)容易形成積熱。中醫(yī)認為,蘿卜味甘辛、性微涼,冬天食用適量蘿卜能消除體內(nèi)積熱。
另外,蘿卜普遍含水量高,熱量較低,膳食纖維、礦物質(zhì)、維生素C和葉酸等含量較高,有健胃消食、順氣利尿的功效。
不過蘿卜是寒涼蔬菜,脾胃虛寒者不宜多食。
3、山藥——健脾補肺
山藥性味甘、平,屬平補食物,有健脾補肺、益胃補腎、固腎益精的作用,對于小孩、老人、脾胃虛弱人群來說是很好的進補食材。
山藥適用于脾虛食少,久瀉不止,肺虛喘咳,腎虛遺精,尿頻等人群。
山藥含有比大米多數(shù)倍的B族維生素,鉀含量也極其豐富。山藥中的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質(zhì),有利于增強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里面的粘液蛋白有降低血糖的作用,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因山藥養(yǎng)陰能助濕,濕盛中滿、有積滯、有實邪者不宜食用。此外,由于山藥還有收斂作用,所以患感冒、大便燥結(jié)者及腸胃積滯者忌用。
4、芋頭——健脾益胃
中醫(yī)上,芋頭性甘辛、性平,有益胃健脾、寬腸解毒、補中益肝腎、化痰等功效。
芋頭中富含B族維生素、鈣、磷等礦物質(zhì)以及煙酸、皂角甙等多種成分,營養(yǎng)豐富。且芋頭含有一種黏液蛋白,被人體吸收后可產(chǎn)生免疫球蛋白,增強機體抵抗力。
要注意,生芋有小毒,不能生食。
5、牛蒡——清熱解毒
牛蒡含菊糖、纖維素、蛋白質(zhì)、鈣、磷、鐵等人體所需的多種維生素及礦物質(zhì),其中的胡蘿卜素含量比胡蘿卜高150倍,蛋白質(zhì)和鈣的含量為根莖類之首。
中醫(yī)認為,牛蒡苦、辛,涼,具有清熱解毒、疏風利咽、消腫的功效。
從現(xiàn)代醫(yī)學角度講,牛蒡能降血糖,降血壓、血脂,治療失眠,提高人體免疫力。牛蒡果實含牛蒡甙、牛蒡酚等多種化學成分。藥理實驗表明,牛蒡甙有擴張血管、降血壓和抗菌的作用。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yinshiyingyang/7593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房事保健-人參粥的食療功效及做法
下一篇: 補血益氣中藥有哪些-人參絕對是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