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治病效果好,想要收到良好的治療功效,一定要做到科學(xué)的煎煮中藥,這樣才能保證藥效的發(fā)揮。煎煮中藥是一門學(xué)問,那么煎煮中藥該如何選擇器皿呢?哪些器皿適宜煎煮中藥呢?聽聽中醫(yī)的介紹。
煎煮中藥,選擇器皿是很重要的
熬藥首選砂鍋、瓦罐,接下來是搪瓷器皿、不銹鋼鍋,最忌諱使用鐵鍋和銅鍋。砂鍋、瓦罐的化學(xué)性質(zhì)穩(wěn)定,受熱均勻,傳熱緩慢,煎藥時水分不容易蒸發(fā)。
需要注意的是,砂鍋驟然受熱或受冷會形成裂紋。因此,剛煎過藥的砂鍋不要立即用涼水清洗,可在干木片或架子上放涼后再把藥垢清洗干凈,砂鍋上的油漬不能用洗潔精浸泡,以防污水滲入細孔中,可用喝剩的茶葉渣擦拭,也可用淘米水浸泡烘熱,再用刷子刷洗。
銅制器具,古人歷來不主張用來煎藥,因為銅會導(dǎo)致人體中毒。鐵制器雖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較廣,但煎中藥且不適合,因為鐵可使中藥湯液變色、變質(zhì)或沉淀,以及導(dǎo)致藥效下降或藥性改變。
不銹鋼鍋傳熱太快,煎藥時要經(jīng)常攪拌,否則藥材黏在鍋壁,稍不留神就容易糊鍋。鳳凰中醫(yī)提醒大家特別注意的是,千萬不能用鐵鍋和銅鍋煎藥。因為鐵和銅是活潑元素,容易與中藥里的多種化學(xué)成分發(fā)生反應(yīng),產(chǎn)生毒副作用。
選擇好熬藥工具是熬藥的首要環(huán)節(jié)。熬藥最好選用砂鍋或搪瓷鍋。其實,替代煎中藥的容器很多,如搪瓷器具、不銹鋼器具等,傳熱良好,無銹無毒,輕便耐用,完全可以選用。
另外,煎煮中藥需要放多少水呢?
一般情況下,煎藥用水的多少與飲片質(zhì)地、吸水性及煎藥時間長短有關(guān)。一般頭煎時加水量要多一些,最好是浸沒藥材并高出2~3 cm;第二煎時,加水量可視情況酌量減少。水太多的話,會無端地延長藥物煎煮時間,使一些不宜久煎的藥物失效;水太少則煎煮時間不夠,藥物的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無法達到預(yù)期的療效。
另外,還有一種可供參考的加水計量法:頭煎加水量=藥品總重量x 3+煎煮時間x 10+服用量,二煎加水量=煎煮時間x 10+服用量。
一劑藥通常煎三遍。每遍水開后煎煮三十分鐘,三遍共計九十分鐘。這樣才可以充分將藥物的有效成分煎出。每劑每次煎熬成的藥液在一百五十毫升左右即可,為兒童煎熬的藥液要少;而對熱性病患者,煎熬的藥液要適當(dāng)多些。當(dāng)然,用水的多寡也應(yīng)根據(jù)藥物種類來確定。通常,屬于滋補一類的藥物煎頭汁需水約三百毫升,二汁也是大約三百毫升;解表藥,頭汁約三百毫升,二汁只需約一百毫升;一般藥,頭汁約兩百毫升,二汁約兩百毫升。
煎藥時先將稱量好的中藥放入水中泡一段時間,適當(dāng)?shù)慕菘梢宰屗幬镘浕?,提高藥物的煎出率。冬天可以?0℃~30℃的溫水浸泡,但不可用開水浸泡,否則某些植物細胞中的蛋白質(zhì)會因突然受熱而凝固形成包膜,或是使部分高分子物質(zhì)形成膠體,這樣都會妨礙有效成分的浸出。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yinshiyingyang/7726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養(yǎng)生藥膳粥主要是哪些
下一篇: 煎藥注意4點-服用中藥不傷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