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了,你是看中醫(yī)還是看西醫(yī)呢?如今雖然西醫(yī)占主流,但是中醫(yī)依然受大家的歡迎。我們常說,中藥沒有副作用,其實情況比非如此,是藥三分毒,中藥也是如此。濫服中藥會傷肝,那么如何服用中藥才能減少對肝臟的傷害呢?來聽聽專家的介紹。
是藥三分毒,吃多了當然傷肝
肝臟是人體的“解毒工廠”,負責幾乎所有進入人體的食物和藥物的解毒工作。帶著“三分毒”的藥品更容易直接傷害肝臟。在代謝過程中,藥物的化學成分會對肝臟細胞產生破壞作用,引起肝損傷。
另外,每個人的體質不同。中藥中成分復雜,很多藥物成分對肝臟的傷害不可預測。對于不同體質的人來說,很容易就會對藥物的用量、藥物成分方面產生不適。因此,服用中藥的時候一定要遵醫(yī)囑,應避免用量過大或用藥時間過長。
煮中藥要注意的四方面事宜
一、煎藥前的浸泡
一般加冷水漫過藥面,浸透后再煎煮,則有效成分易于煎出。一般浸泡30分鐘左右即可,但也要根據(jù)藥材自身質地的輕重和季節(jié)、溫度的差異分別對待?;?、草、葉可浸20分鐘;根莖、種子、果實及礦石、甲殼類藥材宜浸泡30~60分鐘??傊运幉慕笧闇?。
二、煎藥用具的選擇
煎煮容器與藥液質量關系非常密切,歷史記載認為,“銀為上,磁者次之”,不主張用錫、鐵之類的鍋煎煮。因為有些藥物遇到錫、鐵等金屬后會發(fā)生沉淀, 降低溶解度,甚至會引起化學變化,產生副作用。目前多主張使用陶瓷、瓦罐而不用鐵鍋、銅鍋,最好也不用鋁鍋及不銹鋼、搪瓷容器來煎藥,以確保中藥的療效。
三、煎藥用水的選擇
水是煎煮中藥湯劑的最常用溶媒,一般宜選用潔凈的冷水,如自來水、井水、蒸餾水等。用水量應視藥物的重量、體積、吸水能力、煎煮時間、火候及所需的 藥量等因素來決定,一般以水漫過藥物半寸左右為宜。煎藥的用水量應一次加足,不要中間數(shù)次加水,更不能把藥煎干了再加水重煎,煎干的藥應棄掉。
四、煎藥的火候
煎煮中藥有“武火、文火”之分,急火煎之為“武火”,慢火煎之為“文火”。一般先武后文,即開始用大火,煎沸后改用文火。不同的方劑需用不同的煎煮時間。治療外感表證的發(fā)汗解表藥煎煮時間宜短,治療虛證的滋補藥煎煮時間宜長。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yinshiyingyang/7726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煎煮中藥-器皿選擇很關鍵
下一篇: 抗流感吃什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