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中藥烏梅的作用
健康管理師
2024-03-08 13:28:36
抗癌中藥烏梅的作用
1
、中藥烏梅有斂肺止咳之功。用于肺虛久咳
,可與罌粟殼等分為末
,每服6克
,睡前蜜湯調(diào)下
;亦可與半夏
、阿膠等同用
。
2
、中藥烏梅能澀腸止瀉
。用于久瀉不止,常與肉豆蔻
、訶子等同用
;若用于下痢不能食者
,可與黃連、地榆等同用
。
3
、中藥烏梅味酸,有生津止渴之功
。用于消渴煩悶
,可加淡豆鼓水煎服;用于虛熱煩渴
,與天花粉
、葛根等同用。
4
、中藥烏梅有和胃安蛔之功
。用于蛔蟲所致的腹痛、嘔吐
,與細辛
,黃連等同用。此外
,本品尚有收斂止血之功
,可用于崩漏下血等證。外用能去胬肉
,并可治胼胝
、雞眼。
用法參考:外感
、熱滯
、表邪未散者不宜用,胃酸過多者宜慎用
。3-10克
,外用適量。
吃梅子有什么好處 梅子的藥用副方
梅子既是一種可以食用的水果
,也是一種藥用食物
。梅子性溫,味道比較甘酸
,經(jīng)常吃梅子可以收斂止咳、澀腸止瀉
、除煩靜心
,還可以生津止渴、殺蟲安蛔
,并且還是人們經(jīng)常用來止痛止血的食物
。梅子在臨床也有非常高的應用價值
,下面我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吃梅子的好處和梅子的藥用副方。
吃梅子有什么好處
梅子不可以直接吃
,一般需要用水洗干凈
,或者做成梅肉膏、梅酒
、梅干等
。梅子的吃法非常多,含有豐富的有機酸
,包括檸檬酸
、蘋果酸、琥珀酸
、酒石酸等
,常吃梅子可以消除疲勞、殺菌
、抗菌
、緩解腹瀉腹痛等功效。梅子還含有多種維生素
,能有效緩解感冒
、宿醉。另外
,梅子中還有鈣
、鉀、磷等礦物質(zhì)
,是營養(yǎng)均衡的理想食品
。
梅子的營養(yǎng)分析
1、廣譜抗菌
。梅子有非常高的抗菌功效
,烏梅水煎液對炭疽桿菌、白喉和類白喉桿菌
、葡萄球菌
、肺炎球菌等皆有抑制作用,對大腸桿菌
、宋內(nèi)氏痢疾桿菌
、變形桿菌、傷寒和副傷寒桿菌
、綠膿桿菌
、霍亂弧菌等腸內(nèi)致病菌也有效;其乙醇浸液對一些革蘭陽性和陰性細菌,及人型結(jié)核桿菌均有顯著抗菌作用;烏梅水煎液在試管內(nèi)對須瘡癬菌、絮狀表皮癬菌
、石膏樣小芽孢菌等致病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
2
、抗過敏。梅子還可以抗過敏
,梅子水煎劑及其合劑能減少豚鼠蛋白性休克的動物死亡數(shù)
,對離體兔腸也有明顯抑制作用,證明梅子可以抗蛋白質(zhì)過敏;
3
、促進膽汁分泌:梅子能夠使膽囊收縮
,促進膽汁分泌和排泄,為治療膽道蛔蟲癥之良藥;
4
、解暑生津:梅子吃起來酸酸甜甜
,可以生津開胃,梅果肉含有較多的鉀
,用梅子制作的酸梅湯
,可防止汗出太多引起的低鉀現(xiàn)象,如倦怠
、乏力
、嗜睡等,是清涼解暑生津的良品;
5
、防癌抗癌
。梅子還有非常好的抗癌防癌的功效,梅子體外試驗對人體子宮頸癌有抑制作用
,抑制率在90%以上
,常食梅肉可以防癌抗癌,益壽延年
。
梅子的藥用副方
1
、烏梅麥冬湯:梅子可以煎湯治療痢疾,烏梅30克
,麥門冬15克
,加水煎湯,徐徐服用
,本方取烏梅收澀腸道
、止瀉痢,以麥門冬與烏梅生津止渴
,用于瀉痢而口干渴者
,無瀉痢者亦可服。
2
、烏梅罌粟散:梅子做成止咳藥物
,烏梅
、罌粟殼各等分
,微炒研末
,每次3~6克,沸水沖入蜂蜜送下或調(diào)服
,罌粟殼為斂肺止咳要藥
,故可以增強烏梅的療效,用于久咳不愈
。
3
、青梅酒:梅子有治療嘔吐腹瀉功效,青梅250克
,以白酒適量浸泡
,每次服用1杯,有和胃止嘔
、止瀉之功
,用于夏服腸胃不和,嘔吐腹瀉
。
4
、梅子漬白糖:梅子還可以預防腸道傳染疾病,每日吃1~2枚白糖梅子
,既可生津解渴
,又可預防腸道傳染病。
5
、姜茶烏梅粥:生姜10克
,烏梅肉30克,綠茶5克
,粳米50克
,紅糖適量,將前三味煎煮
,取汁去渣
,加粳米煮粥,粥將熟時調(diào)入紅糖即可
,每日2次
,溫熱服,具有溫中散寒
、殺菌止痢的功效
,適用于細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等癥,但濕熱型菌痢忌用
。
梅子在我們的生活中
,可以做成一些梅酒
、梅干、梅肉膏等
,梅肉膏有非常好的殺菌抗菌功效
,可以熬粥、煎湯
,有不同的治療功效
。梅子在生活中有非常好的殺菌止血、除煩靜心
、斂肺止咳的功效
,可以經(jīng)常用梅子做成調(diào)理身體的食品。梅子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但是不適合胃酸過多者
、外感咳嗽、濕熱瀉痢等人群食用
。
抗癌的中草藥有哪些
1
、牛黃 入心肝二經(jīng),苦甘寒 清熱解毒
、鎮(zhèn)驚
、祛痰開竅,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有抑制作用
,有抗癌解毒利膽作用
,適應癥常見各種癌瘤, 腦瘤
、肝癌
、肺癌、白血病
,用量 0.3~0.6g
。2、射干苦寒入肺肝二經(jīng)
, 清熱解毒
、利咽消痰,對S180有抑制作用
。適應癥喉癌
,扁桃體癌,食管癌
,咽喉癌
、肺癌等。用量 9~15g
。3
、山豆根:苦寒
,入心肺大腸三經(jīng), 清熱解毒
、消腫止痛
,利咽。山豆根生物堿有實驗抗癌作用
,廣山豆根S180,S37,S14和大鼠的實體型
,腹水型,吉田肉瘤以及腹水型肝癌均有抑瘤作用
。適應癥喉癌,食管癌
、扁桃體癌
,胃癌及肝癌等、主要含苦參堿
、氧化苦參堿
、三葉豆紫檀甙、黃酮類衍生物及酚類化合物
。北豆根主要含蝙蝠葛堿
、粉防己堿、山豆根堿等
。4
、馬勃:辛平入肺經(jīng)。輕宣肺氣
, 清熱解毒
、利咽止血 ,對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
,適應癥舌癌
、咽喉癌、肺癌食管癌及扁桃體癌等 用量3~9g(包煎)
。5
、七葉一枝花:又名(蚤休、重樓)
, 苦微寒小毒
,入肝經(jīng),清熱解毒
、消腫止痛
,熄風定痙,對S180,S37實體型肝癌有抑制作用
。適應癥消化道癌瘤
,肺癌
、腦腫瘤及惡性淋巴瘤。主要含甾體皂甙(蚤休甙)
、酚性成分
、氨基酸等,研究發(fā)現(xiàn):以本品3.1mg/ml濃度對小鼠艾氏腹水瘤及鼠肝癌細胞具有抑制作用
, 水煎劑腹腔注射對小鼠肉瘤的抑制率為40-50%
,重樓屬(Paris)的8個種和變種及10 種市售商品藥材對RNA癌病毒逆轉(zhuǎn)錄酶均有一定抑制作用。臨床多用于熱毒雍滯的惡性淋巴瘤
、肺癌
、鼻咽癌、腦腫瘤及消化系統(tǒng)腫瘤如胃癌
、食管癌
、肝癌等,常配入復方內(nèi)使用
。本品入煎劑15~30g(抗腫瘤劑量)
。6、蒼耳子:甘溫有小毒
,入肺脾二經(jīng)
,清熱解毒,祛風通竅
,散結(jié)止痛
,對EC有抑制作用。適應癥鼻咽癌
,用量3-9g
。7、白花蛇草:甘淡涼
,入胃大腸小腸三經(jīng)
。清熱解毒、軟堅散結(jié)
,利水消腫
,對U14有抑制作用,能刺激網(wǎng)狀內(nèi)皮系統(tǒng)增強白血球的吞嚼作用
。適應癥各種常見癌瘤及消化道癌瘤
。用量 30~60g。茜草科植物白花蛇草的帶根全草
。[別名] 蛇舌癀
、目目生珠草、細葉柳子
、二葉萎葎
。8
、白英: (蜀羊泉) 苦微寒入肝胃二經(jīng),清熱解毒
、利水消腫
,對S180,WK256有抑制作用,對人體肺癌有抑制作用
。適應癥肝癌
,胃癌,肺癌
,膀胱癌及子宮頸癌等
。用量15~30g 茄科植物白英的全草。9
、半枝蓮辛涼入心肺二經(jīng)
,清熱解毒、利水消腫
。對S180有抑制作用。適應癥各類常見腫瘤
。用量30~60g
。唇形科植物半枝蓮的全草。10
、龍葵:苦寒有小毒
,入胃膀胱二經(jīng),消熱解毒
、利水消腫復方龍葵對胃癌細胞有抑制作用
。適應癥胃腸道癌瘤,乳腺癌
, 肺癌腎癌膀胱癌及癌性胸腹水
。11、草河車:(紅蚤休) 苦微寒入肝經(jīng)
, 清熱解毒 對S180有抑制作用
。適應癥食管癌,胃癌
,肝癌
,肺癌及鼻咽癌等。各種腫瘤 用量30~60g
。12
、石上柏;甘平入肺大腸二經(jīng)
,清熱解毒
、涼血止血
,S180,U14,有抑制作用,能延長實體瘤小鼠的生存期
。適應癥鼻咽癌
、肺癌及絨毛膜上皮癌等。用量30~60g 卷柏科植物深綠卷柏的全草
。[別名] 龍鱗草
、軟管金扁柏、深綠卷柏
、江南卷柏
。[形態(tài)] 草本。主莖直立
,多分枝
,分枝處著地生根。葉交互貼生
。4~11月在枝頂生1~2穗四棱形孢子囊
。[采集] 生于高山林下、路旁濕地或溪邊
。全生可采全草
。13、藤梨根:酸澀
,涼入胃膀胱二經(jīng)
,清熱解毒,祛風燥濕
,消腫止血
。對S180,U14有抑制作用。適應癥食管癌
,胃癌及腸癌等
。用量15-60g。獼猴桃科植物獼猴桃的根或果實
。14
、紫草根:甘咸寒入肝胃二經(jīng),清熱解毒
,透疹
、涼血 。對S180及絨毛膜上皮癌有抑制作用
。適應癥肝癌
、肺癌,白血病、及絨毛膜上皮癌
。用量5~30g
。本品含乙酰紫草素及紫草素等多種醌類色素,脂肪酸
,紫草多糖
,黃酮和鞣質(zhì)等化學成分。具有抗菌
,抗炎
,解熱,解痙
,阻止肝素的抗凝血
,抗生育,降血糖
,興奮心血管系統(tǒng)及抗癌等藥理作用
。15、蛇莓:甘酸寒入肝胃二經(jīng)
,清熱解毒
、散瘀消腫 對S180及艾氏腹水癌有抑制作用。適應癥肝癌
,腸癌
,膀胱癌及乳腺癌等。各種腫瘤用量15~30g
。薔薇科植物蛇莓[別名] 野楊梅、蛇菠藤
、小草莓
、蛇蓉草。[形態(tài)] 多年生草本
。根莖粗
。有纖細匍匐枝。掌狀復葉
,小葉三匹
,長柄,邊緣鈍齒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紊谌~腋,花瓣黃色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ㄍ星蛐危r紅色
,覆以無數(shù)紅色小瘦果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ㄆ?月,果熟5月
。[藥用部分]果實和全草
。16、青黛:咸寒入肝肺心胃經(jīng)
,清熱解毒
,涼血瀉肝散郁火。對體外白血病細胞有抑制作用
,并有抗病毒作用
。適應癥白血病及癌性發(fā)熱。用量1.5~3g
。由菘藍葉制成的青黛含靛藍
,靛玉紅,青黛酮
,青黛素
,吲哚醌,色胺酮等成分
。具有抗腫瘤
,保肝,破壞白血病細胞
,提高機體免疫功能
,抗菌等作用。17
、苦參:苦寒入心肝胃大腸五經(jīng)
,清熱解毒,燥濕
,祛風殺蟲
。對S180,U14及EC有抑制作用
。適應癥子宮頸癌
,肝癌,大腸癌及皮膚癌等
。用量9~30g
。本品含苦參堿等多種生物堿,苦參新醇等多種黃酮類化合物
,苦參苯醌
,大豆皂甙等成分。具有擬菌,抗炎
,抗過敏
,免疫擬制,安定
,祛痰
,平喘,升白細胞
,抗腫瘤等作用
,其生物堿有擴張血管,保護急性心肌缺血
,抗心律失常等作用
。18、馬鞭草:苦微寒入肝胃二經(jīng)
,涼血破血
,殺蟲解毒。對S180,U14有擬制作用
。適應癥子宮頸癌
,肝癌急癌性腹水等。用量15-30g
。19
、豬殃殃:辛苦涼入脾心小腸三經(jīng),清熱解毒
,利尿消腫
。對S180有抑制作用。適應癥腸癌
,膀胱癌
,肝癌,淋巴肉瘤
,癌腫,白血病及乳腺癌等
。用量30-60g
。20、蒲公英:甘苦寒入肝胃二經(jīng)
,清熱解毒
,散結(jié)消腫。對人體肺癌有抑制作用
。適應癥乳腺癌
,肺癌,胰腺癌、癌性發(fā)熱 及甲狀腺癌等
。用量15~60g
。21、斷腸草:辛溫有大毒
,解毒祛邪
、散瘀止痛。對S180有抑制作用
。適應癥肝癌
、腸癌,皮膚癌及骨肉瘤等
。用量10-15g
。22、農(nóng)吉利:苦淡平
, 清熱解毒
。對L615,WK256腺癌755有抑制作用。適應癥皮膚癌
、子宮頸癌
,食管癌及胃癌等。用量 10-60g
。豆科植物野百合的全草
。[別名] 石柱花、佛指甲
、狗鈴草
、野芝麻。[形態(tài)] 草本
。莖上有毛
。葉條狀披針形,葉被有毛
,總狀花序
,花萼密生棕黃色毛,花冠淡藍色
,莢果無毛
,長圓形,種子10-15粒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ü?-9月。23
、墓頭回:苦酸澀寒
,入肝經(jīng)
,清熱解毒,燥濕止血
。對EAC有明顯的擬制作用
。適應癥子宮頸癌,肝癌及白血病等
。用量9-15g
。24、椿根皮:苦澀寒入胃大腸二經(jīng)
,清熱燥濕
,止瀉止血。對S180,S37,及HeLa細胞有抑制作用
。適應癥子宮頸癌及腸癌等
。用量15-30g。25
、鳳尾草:苦寒 入大腸小腸腎三經(jīng)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利濕
。對S180,S37有抑制作用。適應癥肺癌
、腸癌
、宮頸癌,卵巢癌及膀胱癌等
。用量30-60g
。26、天葵子甘苦寒有小毒
,入心小腸二經(jīng)
,清熱解毒、利水消腫
。對金黃色葡萄球菌
,擬瘤作用尚在實驗中。適應癥肺癌
,鼻咽癌
,膀胱癌,腸癌
,腎癌,前列腺癌及惡性淋巴腫瘤
。用量9-15g
。27
、烏梅: 酸平入肝脾肺大腸四經(jīng),澀腸斂肺
,殺蟲生津
。 對S180有抑制作用。適應癥腸癌
、肺癌等
。用量9~15g。烏梅為薔薇科植物梅的干燥未成熟的果實
。[性味]味酸
,性溫。入肝
、脾
、肺、大腸經(jīng)
。[成分]果實含檸檬酸19%
,蘋果酸15%,琥珀酸
、谷甾醇
。成熟的果實中含氫氰酸。[功效]收斂生津
,解毒驅(qū)蟲
。[應用]凡癌癥患者癥見久咳不止,虛熱煩渴
,久瀉不止
,便血尿蛔厥腹痛等均可用之?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度杖A子本草》:“多啖傷骨
,蝕脾胃,令人發(fā)熱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8、大蒜: 辛溫入脾胃二經(jīng)
,健胃止痢
。有抗腹水肉瘤的分裂作用。適應癥腸癌
,食管癌及子宮頸癌等
。用量9~15g。行滯消積
,解毒健脾
。大蒜為百合科植物大蒜的鱗莖
。《隨息居飲食譜》:“生辛熱
,熟甘溫
。”入脾
、胃
、肺經(jīng)。29
、柘木:甘溫無毒
,入肝胃肺三經(jīng),消瘀止痛
,化痰散結(jié)
。對S180,S37,有抑制作用
。適應癥食管癌
,胃癌及腸癌等。用量30-60g
。30
、八月扎:苦平無毒,入肝經(jīng)
,理氣散結(jié)
,解毒祛邪。對S180,S37有抑制作用
。適應癥肝癌
,胃癌,腸癌肺癌及乳腺癌等
。用量9-30g
。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yinshiyingyang/7862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