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的營養(yǎng)價值:
春韭營養(yǎng)豐富,每100克春韭中含蛋白質2.4克,脂肪0.5克,糖類4克,鈣56毫克,磷45毫克,鐵1.3毫克,胡蘿卜素3.5毫克,維生素C19毫克,纖維素1.5克。還含有含硫化合物及少量揮發(fā)性精油。它所含豐富的纖維素,能促進腸道蠕動,常食能防止便秘和大腸癌的發(fā)生;纖維素與腸道內膽固醇的代謝產物膽酸相結合而排出體外,故對防治動脈硬化、冠心病、高脂血癥等病都有一定的功效。
韭菜的功效:
韭菜又名起陽草,是一味溫補腎陽的良藥。具有溫中、行氣、健胃、提神、散淤、解毒、固精止遺、補腎暖腰、補虛益陽、調和臟腑等功能。韭菜入藥始見于南朝梁人陶弘景所著之《名醫(yī)別錄》,其性溫味辛無毒,入肝、胃、腎三經,功能為溫腎助陽,益肝健胃,行氣理血,止汗固澀,主治噎膈反胃,氣血瘀阻,胸痹腹痛,陽痿遺精,吐血,衄血,跌打損傷等病。
春季吃韭菜的好處
補腎溫陽:韭菜性溫,味辛,具有補腎起陽作用,故可用于治療陽痿、遺精、早泄等病癥;
益肝健胃:韭菜含有揮發(fā)性精油及硫化物等特殊成分,散發(fā)出一種獨特的辛香氣味,有助于疏調肝氣,增進食欲,增強消化功能;
行氣理血:韭菜的辛辣氣味有散瘀活血,行氣導滯作用,適用于跌打損傷、反胃、腸炎、吐血、胸痛等癥;
潤腸通便:韭菜含有大量維生素和粗纖維,能增進胃腸蠕動,治療便秘,預防腸癌。
但韭菜并不適合所有人的體質,以下幾類人最好少吃或者不吃:
首先,愛上火的人體質偏熱,經常出現便秘、口舌干燥、生口瘡等上火癥狀,而韭菜性溫,偏于溫補,如果大量進食,會導致上火癥狀更為嚴重。兒童由于抵抗力較低,容易上火,最好也少吃韭菜。
其次,韭菜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能夠促進腸胃蠕動,但它也不易消化。胃潰瘍患者、腸胃不適、大便較稀的人最好少吃韭菜,否則大量的粗纖維會刺激腸壁,引起腹瀉。
最后,大病初愈的人由于體質較弱、消化能力較差,建議也不要食用韭菜,最好多吃米粥等易于消化的食物。此外,韭菜對子宮有一定的興奮作用,因此,準媽媽們最好不吃或少吃韭菜,以防胎動不安。
1、韭菜的功效:
(1)韭菜治陽虛腎冷,陽道不振,或腰膝冷疼,遺精夢泄:韭菜白八兩,胡桃肉(去皮)二兩。同脂麻油炒熟,日食之,服一月。(《方脈正宗》)
(2)韭菜止泄精尿血,暖腰膝,除心腹痼冷、胸中痹冷、痃癖氣及腹痛等,食之肥白人。中風失音研汁服,心脾胃痛甚,生研服,蛇、犬咬并惡瘡,搗敷?!度杖A子本草》
(3)韭菜治心痛,有食熱物及怒郁,致死血留于胃口作痛者,宜用韭汁、桔梗加入藥中,開提氣血。有腎氣上攻以致心痛者,宜用韭汁和五苓散為丸,空心茴香湯下。蓋韭性急,能散胃口血滯也。又反胃宜用韭汁二杯,入姜汁、牛乳各一杯,細細溫服,蓋韭汁消血,姜汁下氣消痰和胃,牛乳能解熱潤燥補虛也。(朱震亨)
(4)韭菜治經血逆行,或血腥、或吐血、或唾血,用韭汁服之。跌撲損傷在上者,宣飲韭汁,或和粥吃?!兜は姆ā?/p>
2、韭菜的禁忌:
(1)手腳心發(fā)熱、盜汗等陰虛火旺的人不宜吃韭菜。
(2)不喜歡吃辣、易引起過敏的人也不宜吃。
(3)韭菜對子宮有一定的興奮作用,因此孕婦不宜食用韭菜。
(4)《本草綱目》就曾記載:“韭菜多食則神昏目暗,酒后尤忌”。現代醫(yī)學認為,有陽亢及熱性病癥的人不宜食用。
(5)有扁桃腺炎、鼻蓄膿和中耳炎的人不能吃韭菜。
(6)消化不良或腸胃功能較弱的人吃韭菜容易燒心,不宜多吃。
(7)口臭、口舌生瘡、煙感喉痛等熱性病癥患者不宜吃韭菜。
1、手腳心發(fā)熱、盜汗等陰虛火旺的人不宜吃韭菜。
2、不喜歡吃辣、易引起過敏的人也不宜吃。
3、韭菜對子宮有一定的興奮作用,因此孕婦不宜食用韭菜。
4、《本草綱目》就曾記載:“韭菜多食則神昏目暗,酒后尤忌”?,F代醫(yī)學認為,有陽亢及熱性病癥的人不宜食用。
5、有扁桃腺炎、鼻蓄膿和中耳炎的人不能吃韭菜。
6、消化不良或腸胃功能較弱的人吃韭菜容易燒心,不宜多吃。
7、口臭、口舌生瘡、煙感喉痛等熱性病癥患者不宜吃韭菜。
8、缺鈣、缺鐵和缺鋅的人群盡量少吃韭菜。韭菜中含有草酸,容易和一些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發(fā)生拮抗反應,影響這些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的吸收。
9、大病初愈的人,由于體制較弱、消化能力較差,建議也不要食用韭菜,最好多吃米粥等易于消化的食物。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yinshiyingyang/8067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不同時間喝酸奶功效不同
下一篇: 吃蘋果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