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東西千萬要擦亮眼睛,商家套路多,很多消費者交的都是智商稅!
下面這幾種食物,無論什么牌子,只要包裝上有這幾個字,我勸你別買!
牛排——“卡拉膠”、“黃原膠”
偶爾想吃個牛排,做個西餐煎牛排提升一下生活格調(diào),但可能你萬萬沒想到,你買的“牛排”,可能不是真正的“牛排”,而是“合成牛排”。
真正的優(yōu)質(zhì)牛排比較貴,為了讓更多人品嘗牛排,就有了合成牛排(也叫拼接牛排、重組牛排)。商家用可食用的卡拉膠、黃原膠等把小塊的牛肉(屠宰牛后的邊角料,有些甚至會用豬肉或雞肉等)黏合而成。將小塊肉利用起來的同時,可減少肉制品加工過程中水分的流失,使肉制品鮮嫩多汁。同時商家還會在這種牛排的外包裝上標示,如產(chǎn)品類別一般寫“速凍菜肴制品”或“速凍調(diào)理肉制品”,品名往往有黑椒牛排、沙律牛排等。①
因此,如果配料表中會出現(xiàn)卡拉膠、黃原膠等,就一定要注意啦。而真正原切牛排的品名直稱牛排,配料表里只有牛肉,不會有卡拉膠、黃原膠等。
薯片——“馬鈴薯粉”
薯片大家都愛吃,但是你買的“薯片”是真的“薯片”嗎?
買薯片時很多人都沒發(fā)現(xiàn),你買的薯片其實使用馬鈴薯粉做的,而不是真正的原切薯片。它的口感也遠不及原切薯片清脆,細嚼之下有一種淀粉感。其實罐裝薯片不能稱之為真正的薯片,它是由一種名為“馬鈴薯粉”的食材搭配淀粉制作而成的,有統(tǒng)一的模具,所以做出來的薯片大小幾乎一模一樣,也相對偏厚。所以又稱它為“復合薯片”,雖然也有土豆的成分,但口感跟原切薯片還是有很大差距的。
因此,建議大家買薯片時關(guān)注一下配料表,真正用馬鈴薯做的薯片,配料表第一位就應該是:“馬鈴薯”、而不是“馬鈴薯粉”。
酸奶——“風味發(fā)酵乳”、“乳酸菌飲料”
很多人喜歡喝酸奶一方面是喜歡酸奶的口感和味道,還有另外一方面就是給自己補充“保加利亞乳桿菌”等有益身體的益生菌,促進消化等。
如果你買的酸奶帶有“風味”兩個字,比如“風味發(fā)酵乳”、“酸酸乳”、“乳酸菌飲料”等,往往不是真正的酸奶。
“風味”往往并不是指口味,而是商家為了提升酸奶的口感和營養(yǎng)添加了別的成分,比如果粒、谷物、營養(yǎng)強化劑、添加劑等。當然,最常被添加進去的還是糖。②
風味發(fā)酵乳的蛋白質(zhì)含量一般比原味酸奶低,糖和脂肪的含量比酸奶要高一些。
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yǎng)工程碩士付淑芳在中國科協(xié)平臺“科普中國”上表示,一般而言,就營養(yǎng)價值來說:
酸乳/發(fā)酵乳>風味酸奶>乳酸菌飲料③
判斷自己買的是不是酸奶,如果商品名稱是“發(fā)酵乳”“酸奶”“酸牛乳”“酸酪乳”等名稱,一般指的是酸奶。若名稱拿不準,可再看一下“產(chǎn)品類別”,產(chǎn)品類別是“發(fā)酵乳”就是酸奶④。如果寫著“風味發(fā)酵乳”、“乳酸菌飲料”,那你可要慎選了!
巧克力——“代可可脂”
超市中的巧克力五花八門,不過挑選巧克力關(guān)鍵要看一個成分“可可粉”,可可粉才是巧克力的精華,很多巧克力產(chǎn)品會在包裝上標注可可含量(%),其含量越高,巧克力越“貨真價實”。⑤
不過如果包裝成分表上寫的是“代可可脂”,可就要小心了,代可可脂是可可脂的“山寨貨”,口感幾乎能與可可脂媲美。
不過,在代可可脂的氫化過程中,會產(chǎn)生大量的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對心血管健康不太友好,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長期食用還會造成超重和肥胖。
牛奶——“調(diào)味乳”
你每天早餐喝的牛奶是真正的牛奶嗎?
很多人早餐喜歡和一些“早餐奶”、“巧克力味奶”、“紅棗味奶”,其實這些都不屬于真正的牛奶,它們屬于——“調(diào)味乳”。
國家高級食品檢驗師王楠2013年在健康時報刊文介紹,根據(jù)國家標準規(guī)定,純牛奶的蛋白質(zhì)含量必須大于2.9%(即每100毫升大于2.9克),而一些優(yōu)質(zhì)純牛奶的蛋白質(zhì)含量能達到3.3%。早餐奶的蛋白質(zhì)含量一般在2.3%以上,屬于調(diào)味乳的范疇。⑥
從配料表中可以看出,早餐奶一般都是由鮮牛奶、白砂糖、麥芽粉、果蔬纖維等制成,因加了糖及麥片等,味道香甜,但同時也把牛奶稀釋了,蛋白質(zhì)含量有所降低。就蛋白質(zhì)含量而言,早餐奶的營養(yǎng)比純牛奶要差一點。
當然,有些早餐奶中還會加入花生、蛋粉、燕麥以及鐵強化劑、鋅強化劑等成分,看起來營養(yǎng)更豐富。但這些添加的營養(yǎng)物質(zhì)含量太少,對平衡整體膳食沒有太大意義,相反,還會讓我們攝入很多添加劑。
所以,在買牛奶時請認準“純牛奶”,而“調(diào)味乳”建議你慎選。
燕麥——“小麥粉、玉米粉”
相信不少人都聽說過吃燕麥能減肥、控制血糖。于是吃了半個月過去,體重一點沒掉,臉倒是圓潤了幾分……很明顯你買錯了燕麥。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yǎng)師孫瑩2015年在健康時報刊文介紹,購買燕麥時要看清楚食物配料表,一類是配料表中只有燕麥,這是真正的天然燕麥片。天然燕麥的口感比較粗糙,可以與大米或者牛奶一起食用,把燕麥煮成粥或糊,口感最為黏稠,這種燕麥發(fā)揮的保健作用最好。還有一類是經(jīng)過碾壓的燕麥片,因為燕麥粒比較硬,有些難煮,壓扁后烹調(diào)起來更容易,只需要用沸水沖泡就可食用。⑦
還有一類就是配料表中除了有燕麥,還添加了小麥、麥麩、香精、奶精等成分,這種產(chǎn)品的營養(yǎng)價值遠遠低于單純燕麥的營養(yǎng)價值,不推薦大家購買了。
更多挑選健康食物小知識,
長按識別二維碼,下載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
參考資料:
①2019-06-18健康時報《有些牛排為啥那么便宜?》
②2020-07-18科普中國《買酸奶時,不管什么牌子,只要有這2個字,很多是“假酸奶”!》
③2020-05-25科普中國《酸乳、發(fā)酵乳、風味酸乳…酸奶到底該如何選購?看完終于不再糾結(jié)…》
④2015-09-21健康時報《挑出好酸奶》
⑤2014-03-31健康時報《巧克力中的秘密》
⑥2013-09-09健康時報《早餐奶不如純牛奶》
⑦2015-11-02健康時報《看成分表選對燕麥》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yinshiyingyang/8224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可以用茶水代替白開水嗎這樣有什么危害
下一篇: 這種食品少吃讓你上癮還毀掉你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