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認為,脾主要是調(diào)節(jié)和維持體內(nèi)水液代謝的平衡,并且和胃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而脾胃虛弱的時候身體也會出現(xiàn)一些不適,需要進行中醫(yī)藥調(diào)理,那么脾虛吃什么中成藥來調(diào)理呢?
1、大山楂丸
大山楂丸是由山楂、六神曲、麥芽等中藥材制成的中成藥,有著開胃消食的功效。脾虛的患者常常會有食欲不振和消化不良的癥狀,這個時候就可以吃大山楂丸來緩解不適,但不能長期服用。如果患者是脾胃虛寒,那么最好是加用溫中補虛的溫中丸。
2、五苓散
五苓散由豬苓、茯苓、白術(shù)等中藥材組成,具有利水、溫陽化氣的功效。因為脾主體內(nèi)水液運化,當脾虛之后,體內(nèi)會水濕內(nèi)盛,而五苓散能夠利水化氣,不僅可以消水腫,還可以健脾胃。
3、歸脾丸
歸脾丸的主要作用是補腎健脾。心脾虛弱的患者在晚上可能會出現(xiàn)失眠、四肢無力以及食欲不振等癥狀,這時候服用歸脾丸有很好的治療心脾、凝血固本的作用。除此之外,歸脾丸還有益氣補血、養(yǎng)血安神的功效。
4、逍遙丸
逍遙丸由柴胡、當歸、白芍、炒白術(shù)等中藥組成,有疏肝健脾、養(yǎng)血調(diào)經(jīng)的作用。當患者肝郁脾虛時會出現(xiàn)郁悶、胸肋脹痛、食欲不振、月經(jīng)不調(diào)等時,可以通過服用逍遙丸來治療和緩解。
你好,脾胃虛寒可以吃黃芪建中湯.方中黃芪補中益氣,小建中湯溫脾散寒,和中緩急止痛.泛吐清水較重者,可加干姜,吳茱萸,半夏,茯苓等溫胃化飲;如寒盛者可用附子理中湯,或大建中湯溫中散寒;若脾虛濕盛者,可合二陳湯;若兼見腰膝酸軟,頭暈目眩,形寒肢冷等腎陽虛證者,可加附子,肉桂,巴戟天,仙茅,或合用腎氣丸,右歸丸之類助腎陽以溫脾和胃.
4,一生氣就胃痛
肝屬于木,脾胃屬土。木克土,所以肝火旺或肝氣郁結(jié),容易導致胃疼。這類病人情緒比較敏感,愛生悶氣。推薦用胃蘇顆粒。
主要成分:紫蘇梗、香附、陳皮、香櫞、佛手、枳殼、檳榔、雞內(nèi)金(制)
主要功效:理氣消脹,和胃止痛
適宜人群:胃脘部不適、疼痛、飯后飽脹、噯氣、反酸、甚至惡心、嘔吐等癥,情緒不舒時癥狀加重。
5,一生氣就不想吃飯
肝主疏泄,主管一身氣機的舒暢調(diào)達,肝氣輸泄可以幫助脾胃運化食物。如果情緒不佳,肝失疏泄,就會導致脾胃呆滯,不能運化。推薦用逍遙丸。
主要成分:柴胡、當歸、白芍、白術(shù)、茯苓、薄荷、生姜、炙甘草。
主要功效:疏肝解郁,健脾養(yǎng)血
適宜人群:胸脅脹痛,頭暈目眩,食欲減退,打嗝噯氣,經(jīng)常情緒不舒,唉聲嘆氣,病情容易受情緒影響而加重。
6,吃多了肚子脹痛
如果吃的太飽,超過脾胃運化能力,就容易飲食積滯,有的人表現(xiàn)肚子脹的跟氣球一樣,而且容易便秘。推薦用四磨湯口服液。
主要成分:木香、枳殼、檳榔、烏藥
主要功效:理氣降逆
適宜人群:用于嬰幼兒乳食內(nèi)滯證,癥見腹脹、腹痛、啼哭不安、厭食納差、腹瀉或便秘;中老年氣滯、食積證,癥見脘腹脹滿、腹痛、便秘;以及腹部手術(shù)后促進腸胃功能的恢復。
在我國醫(yī)學理論中五臟六腑中濕邪最容易干擾的就是脾胃,脾主運化有著喜燥惡濕的特性,體內(nèi)濕邪過重首先會導致脾胃運化失常食欲不振,抵抗力下降會引起各種疾病,那脾虛濕重吃什么中成藥才能有效的祛濕調(diào)理脾胃,這里有10種清熱化濕健脾的中成藥,脾胃功能不好的可以食用調(diào)理。
脾虛濕重吃什么中成藥
1、保和丸
保和丸有著很好的消食導滯的功效,可以緩解濕邪導致脾胃虛弱,引起的食欲不振,和濕邪停滯脾胃引起中氣不和導致惡心嘔吐和腹瀉。保和丸對治療因為脾胃虛弱,濕邪入體引起的腹瀉效果顯著,排出食物中毒突然一天數(shù)次,并且吃止瀉藥不能緩解腹瀉的時候可以使用保和丸治療腹瀉。
2、午時茶
午時茶有著很好的溫脾胃的功效,因為濕邪風邪導致的脾胃不和,引起的惡心嘔吐,腹瀉可以食用午時茶治療,午時茶還能治療因為濕邪阻滯脾胃導致的胃脹,食欲不振。脾胃濕重嚴重的,引起腹瀉不止,食欲不振,惡心嘔吐不能緩解的,可以保和丸配伍午時茶一起服用,效果更快,并且功效更強。
10種清熱化濕健脾的中成藥
1、平胃丸
平胃散有著很好的燥濕健脾的功效,其主要治療因為濕邪過盛導致的脾胃運化失常,感覺不到饑餓感,胃脹導致惡心嘔吐,胃酸倒流。臨床主要用于 胃炎,食欲不振 時使用。
2、附子理中丸
附子理中丸主要由附子、人參、干姜、甘草、白術(shù)組成,有著溫中散寒,祛濕健脾的功效,主要治療 胃氣上逆導致的嘔吐不止 ?,F(xiàn)代研究將其臨床運用治療消化道潰瘍、消化道出血、心力衰竭以及痢疾。
3、保和丸
保和丸由山楂、六神曲、半夏、茯苓等藥材組成,其中山楂有著健脾胃的功效,茯苓的燥濕利水效果明顯,主要治療因為 濕邪阻滯中焦導致的上吐下瀉 。
4、午時茶
午時茶主要由紅茶、廣藿香、蒼術(shù)、陳皮等藥材組成,其中紅茶有著溫脾胃的功效,蒼術(shù)陳皮行氣止逆,祛濕健脾。午時茶溫中祛濕效果顯著,可以治療 濕氣過重導致的肌肉酸痛,脾胃脹滿 。
5、夏桑菊顆粒
夏桑菊顆粒有很好的祛風除濕的功效,其能當做涼茶夏天服用,有很好解暑濕之邪的功效,夏天因為濕邪嚴重很多人都有食欲不振的表現(xiàn),可以喝夏桑菊顆粒緩解癥狀。
6、實脾丸
實脾丸由人參、白術(shù)、陳皮等藥組成,可以燥濕健脾,實脾丸主要可以補益脾氣,祛濕調(diào)理脾胃,主要治療小孩濕氣重導致的食欲不振,面黃肌瘦。
7、香砂養(yǎng)胃丸
香砂養(yǎng)胃丸主要的功效是治療,脾胃氣血導致濕邪阻滯中焦,引起的的中氣不和,導致的胃痛,胃脘不適,胃氣上逆。臨床主要用來治療胃炎,消化道潰瘍,胃痙攣。
8、藿香正氣水
藿香正氣水主要的功效是和中理氣,調(diào)理脾胃,主要治療的是因為暑濕之邪入侵體內(nèi),脾胃功能運化失調(diào),濕邪阻滯脾胃導致惡心嘔吐、腹瀉?,F(xiàn)代臨床將其用于治療常見的腹瀉,感冒,皮膚蕁麻疹。
9、保濟丸
保濟丸的功效主要有解表祛濕,中和脾胃,治療的是因為脾胃受濕邪侵襲導致的腹瀉、惡心嘔吐腸胃不適,保濟丸有很好的調(diào)理脾胃的功效還可以治療暈船、暈車。
10、萆薢分清丸
萆薢分清丸主要由粉萆薢、石菖蒲、甘草等藥材組成,其主要的作用的治療因為濕邪入體,阻滯導致的脾腎虛弱,不能運化水谷,導致排泄功能失調(diào)?,F(xiàn)在研究將其運用在腎炎,泌尿系感染,濕邪導致的婦科病。
通過上文的介紹,大家了解了關(guān)于脾虛濕重吃什么中成藥,以及10種清熱化濕健脾的中成藥,食欲不振的朋友可以在醫(yī)生指導下適量吃些祛濕藥避免營養(yǎng)不良。
注意: 上文中引用的方劑,在于更直觀形象地說明問題,在于為同行和病家提供參考,帶您更好地感受祖國傳統(tǒng)醫(yī)學的魅力,絕不意味著向各位推薦中藥,更不是鼓勵各位自行購買服用。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yinshiyingyang/895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家常藕片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