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黃“下瘀血,血閉寒熱,破癥瘕積聚,留飲宿食,蕩滌腸胃,推陳致新,通利水谷,調(diào)中化食,安和五臟?!保ā侗窘?jīng)》)
大黃不惟推陳,尚能致新,此其藥理之最根本者,《本經(jīng)》明確指出,頗值深思。
有剖腹產(chǎn)術(shù)后高熱,無汗,極度煩躁,下腹硬滿,觸痛,大便1周未解者。診斷:術(shù)后盆腔感染,辨證血瘀阻滯,毒熱壅盛。余會診處方:熟軍9克,連翹12克,銀花18克,蒲公英15克,敗醬草15克,桃仁9克,牛蒡子9克,赤芍10克、紫花地丁15克,甘草6克 。藥后大便解出甚多,陰道有較多瘀血塊排出,體溫降至正常,下腹硬滿蓄積漸消。
《金匱要略》下瘀血湯,治腹痛如刺,拒按,瘀血凝于臍下。上證因有熱毒,故在下瘀血湯基礎(chǔ)上加清熱解毒藥,實則大黃也具解熱毒作用。有腿部外側(cè)撞傷瘀血腫硬如木質(zhì)者,用大黃粉酒調(diào)外敷,次日腫脹即消。大黃外用也有化瘀血功能。
余用《普濟方》大黃湯(醋炙大黃、肉桂、甘草、人參、細辛、桑白皮)治療心性、腎性實邪壅滯水腫,服后大小便通利,水腫常能迅速消退。
仿《證治準繩》代抵當丸,用大黃、滑石、當歸、敗醬、車前草、牛膝、生地,治療急性前列腺炎性腫大之癃閉,亦有良效。
《本經(jīng)》謂大黃“通利水谷……留飲”;《藥性論》謂大黃“利水腫”;《日華子本草》謂大黃“利人小便”;用姜汁制大黃,少量浸水,每日服之,無論老幼,其中尚有脾胃虛弱,屢用補劑不效者,均有明顯健胃作用,消化力與飲食量日漸增加,體質(zhì)逐漸增強??芍簏S調(diào)中化食、安和五臟之功力。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hangshi/10062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蓮的全身都是寶
下一篇: 石斛的藥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