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參種子因種胚具有緩慢生長發(fā)育特性,所以播種期也不同于其他作物,只要土壤未封凍,均可進行播種。根據(jù)種子發(fā)育程度和氣候特點,一般分為:春播、夏播(伏播)、秋播三個時期。
春播:4月下旬左右,當(dāng)土壤解凍后,即可進行播種。催芽種子春播,當(dāng)年可出苗。也可播種干子,翌年春出苗,但因播種后需要管理,故多不采用。
夏播:亦稱伏播,多播種千子。無霜期短的地區(qū)要求在6月底播完。無霜期較長的地區(qū),播干子可延遲到7月上、中旬。播水子,要在8月上旬以前播完為好,否則影響翌年人參的出苗。
秋播:秋季播種,多于10月中、下旬播種催芽的種子。
三個播種時期,各有利弊。春播催芽種子,當(dāng)年能出苗,但常因春季干旱,由于做畦播種,加重土壤旱情,影響出苗率。夏播,只能播種干子和水子,播后要進行適當(dāng)?shù)奶镩g管理,增加了用工量。但省略了人工催芽的煩瑣程序,避免催芽期間管理不善造成損失,秋播有利于春季出苗,各地多利用此期播種。
人參播種時間:
春播在4月上、中旬播種。
夏播在7-8月果實成熟時,采下立即播種。
秋播在11月播種。
種植過程:
1、播種
播前先整地作畦,高23-33里米,寬126-133厘米,畦間作業(yè)道為2-2.66厘米。
采用撒播,每平方厘米0.5克,播后,覆土3-4厘米,經(jīng)常保持土壤濕潤,約至5月上旬出苗。
春播在4月上、中旬播種。
夏播在7-8月果實成熟時,采下立即播種。
秋播在11月播種。
2、催芽
將1份種子混攔3份河沙,用新高脂膜600-800倍液噴霧土壤表面,提高出苗率。隨即裝入催芽箱中,置于室內(nèi)或室外適當(dāng)場所催芽,注意經(jīng)常檢查翻倒,控制好溫度和溫度播種,吉林撫松常于6月下旬播干籽(上年采收干藏種子)。
3、移栽
春栽4月中、下旬、宜于越冬芽萌發(fā)前栽完。
秋栽10月中、下旬,宜于土壤封凍前栽完。
4、氣候間距
出苗前,應(yīng)搭前檐高100-133厘米、后檐高66-100厘米棚遮蔭。隨起,隨栽,一般按行株距(15-30)×(6-12)厘米,平栽或斜栽,覆土5-9厘米。搭棚分全蔭棚、又透棚、單透棚或雙透大棚等蔭棚種類,可根據(jù)氣候、土質(zhì)及地勢條件選擇。
5、田間管理
畦面覆蓋,出苗后,蓋碎稻草或半腐熟落葉。
松土除草,一般每年進行3-5次,防止土壤板結(jié),消除雜草病株,培土扶苗。
追肥,開溝根側(cè)施有機肥。
疏花摘蕾,留種田,開花初期疏掉1/3-1/2花序中部花蕾;生產(chǎn)田,開花前全部摘蕾。
越冬防寒,封凍前畦面培土或覆蓋落葉,厚5-15厘米。參畦四財或風(fēng)口處搭設(shè)防風(fēng)障,以防凍害。
6、注意事項
整地下種后,用新高脂膜噴霧土壤表面隔離病蟲源,提高出苗率。出苗后,松土除草消除雜草病株,培土追肥,疏花摘蕾向葉面上噴施藥材根大靈使根莖快速膨大,藥用含量大大提高。加強對病蟲害的綜合防治并噴施新高脂膜增強防治效果。生長期間有斑點病、疫病和炭疽病為害,可用波爾多液噴射防治。
人參的根狀莖在人工短期栽培情況下較短,直立或斜上。生長年數(shù)已久的野山參,據(jù)肖培根在東北地區(qū)的調(diào)查[7] ,具第一批葉的主根是垂直生長,但第三批葉以后,主根大都向水平方向生長,其根狀莖相應(yīng)加長,也是橫生的。這主要是根系生長受土壤腐殖質(zhì)層厚度的影響,故其生長方向也會改變。
春播在4月上、中旬播種。夏播在7-8月果實成熟時,采下立即播種。秋播在11月播種。
種子播種是生產(chǎn)上采用的主要方法,育苗移栽或直播均可。保護地栽培全年都可播種。北京地區(qū)利用日光溫室栽培,可于初秋收獲種子后即行播種,播后約10天左右出苗。
露地栽培以春栽較適宜,早春于3-4月間在溫室育苗,經(jīng)霜后移植露地,或于4月下旬至5月露地直播。土人參的種子很小,以育苗移栽較好,同時播種的地畦必須精耕細耙,畦土要細碎,畦面要平整。
擴展資料:
人參多生長在具有1月平均溫度-23-5℃,7月平均溫度20-26℃的氣候條件下,耐寒性強,可耐-40℃低溫,生長適宜溫度為15-25℃。
一般生長在氣候條件為年積溫2000-3000℃,無霜期125-150天,積雪20-44厘米,年降水500-1000毫米的地方,人參喜冷涼濕潤氣候。喜斜射及漫射光,忌強光和高溫。土壤要求為排水良好、疏松、肥沃、腐殖質(zhì)層深厚的棕色森林土或山地灰化棕色森林土,土的pH值5.5-6.2為宜。
整地下種后,用新高脂膜噴霧土壤表面隔離病蟲源,提高出苗率。出苗后,松土除草消除雜草病株,培土追肥,疏花摘蕾向葉面上噴施藥材根大靈使根莖快速膨大,藥用含量大大提高。加強對病蟲害的綜合防治并噴施新高脂膜增強防治效果。生長期間有斑點病、疫病和炭疽病為害,可用波爾多液噴射防治。
人參的根狀莖在人工短期栽培情況下較短,直立或斜上。生長年數(shù)已久的野山參,據(jù)肖培根在東北地區(qū)的調(diào)查,具第一批葉的主根是垂直生長,但第三批葉以后,主根大都向水平方向生長,其根狀莖相應(yīng)加長,也是橫生的。這主要是根系生長受土壤腐殖質(zhì)層厚度的影響,故其生長方向也會改變。?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人參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hangshi/10131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三七炭疽病的癥狀及防治
下一篇: 橄欖山地栽培技術(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