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豆蔻、紅豆蔻、草豆蔻三藥雖然是藥用姜科不同品種植物的果實或種子,但氣味均屬辛溫,入脾胃二經(jīng),都具有化濕散寒止嘔的作用。所以,臨床上用于治療寒濕阻滯中焦,胸悶不暢,脘腹脹滿疼痛,嘔惡欲吐,大便不爽,口淡黏膩等癥,三者均可選用,但因其性能有強弱程度的不同,臨床上應(yīng)用則各有特點。
白豆蔻
辛溫芳香,其氣清爽,長于行氣溫中化濕,尤善行中上二焦?jié)駶嶙铚?,故本品多用于脾胃虛寒,濕困脾陽,以及濕溫等。如治脾胃虛寒、氣逆于上,胸腹?jié)M悶、不思飲食、反胃嘔吐等,常與砂仁、丁香、生姜等藥同用;治濕困脾陽、胸脘痞滿、食欲不佳、肢體困倦、口黏不渴、苔厚白膩等癥,常與藿香、厚樸、石菖蒲等化濕行氣藥同用;治濕溫病,濕邪偏盛、身熱不揚、發(fā)熱汗出、頭痛身重、胸悶不饑、口不渴或口甜,苔濁膩等,常與薏苡仁、杏仁、厚樸、滑石等藥同用;若熱邪偏盛者,則可配伍黃芩、連翹、竹葉等清熱化濕藥同用。
白豆蔻含揮發(fā)油,其中主要成分為右旋龍腦及右旋樟腦?,F(xiàn)代藥理研究證明,本品有芳香健胃作用,能促進胃液分泌,增進胃腸蠕動,制止腸內(nèi)異常發(fā)酵,驅(qū)除胃腸積氣及止嘔等作用。《本草正義》曰:“白豆蔻氣味皆極濃厚,咀嚼久之,又有一種清徹冷冽之氣,隱隱然沁入心脾,則先升后降,所以又能下氣,亦與其他辛升者,絕不相同?!?/p>
此外,用本品三分,分數(shù)次含于口中,緩緩咀嚼,既助消化,又除口臭。從而為白豆蔻化濕行氣作用提供了一定理論依據(jù)。
紅豆蔻
系高良姜的果實,其辛性熱,偏于走里,但無芳香行氣之作用,以溫中散寒、醒脾燥濕擅長。如水瀉霍亂,脘腹絞痛,常與藿香、香薷、木瓜等藥同用;胃寒冷痛,嘔吐清水,宜配伍半夏、生姜等藥同用。
草豆蔻
辛溫芳香,其氣燥烈,入太陰、陽明,善于燥濕化濁,溫中除寒,開郁化食,治療中焦寒濕郁結(jié),脘腹脹悶,胃脘冷痛,氣逆嘔吐等癥;對于脾胃虛弱,濕郁寒滯,胃脘脹滿,不思飲食,大便溏薄等,宜與木瓜、烏梅、益智仁等同用;用于胃痛,常與木香、香附、砂仁等藥配伍。但其本品溫燥傷陰之品,陰虛之體,則非所宜。《本草綱目》曰:“豆蔻治病,取其辛熱浮散,能入太陰、陽明,除寒燥濕,開郁化食之力而已。南地卑下,山嵐煙瘴,飲啖酸咸,脾胃多寒濕郁滯之病,故食料必用,與之相宜,然過多并能助脾熱,傷肺損目?!?/p>
由此可見,白豆蔻芳香氣清,偏于行中上焦一切寒濕氣滯之癥;紅豆蔻辛熱,無行氣作用,長于溫胃散寒,燥濕醒脾;草豆蔻辛溫香燥,燥濕散寒力勝,善于燥濕健脾,適用于寒濕郁結(jié)中焦之癥。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hangshi/10170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識別真假番瀉葉
下一篇: 真?zhèn)未簏S識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