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安嶺能種植平貝母
在黑龍江省玉泉等地
地下鱗莖進(jìn)入休眠期的緩慢分化階段
,由于鱗莖在休眠期間不耐高溫,所以需要遮蔭,以降低土壤溫度,并保持土壤水分,使貝母安全度夏。平貝母從出苗到枯萎
,歷時僅60天左右。8月中旬以后,隨著氣溫下降,貝母底部老根脫落,不出苗,二個月鱗莖生命活動加速,越冬芽平貝母因具有抗寒能力,全國各地栽培均可越冬
,翌春解凍時即可萌出土面。大興安嶺能種植平貝母
,野生平貝母多生于山區(qū)林下或溪流兩岸土質(zhì)疏松肥沃、較濕潤的環(huán)境。性喜冷涼、濕潤氣候,耐寒,怕干旱及怕高溫。在黑龍江省玉泉等地,冬季經(jīng)歷--37.2℃低溫嚴(yán)寒后,種植的平貝母能安全越冬。喜質(zhì)地優(yōu)良的砂壤土,而黏土、砂地與低洼地、鹽堿地均不宜種植。早春土壤解凍,平貝母苗即萌發(fā)出土,地溫2~4℃即開始抽莖,13~16℃時進(jìn)人生長茂盛期。氣溫達(dá)28℃以上中國幅員廣闊
圖3—1 重要常用中藥分布圖
1.人參 2.三七 3.大黃(3a掌葉大黃
(一)寒溫帶
寒溫帶的范圍很小
在寒溫帶的自然植被中分布的藥用植物主要有北五味子
(二)中溫帶(溫帶)
中溫帶范圍很大
在中溫帶內(nèi)分布的藥用植物主要有:
1.根及根莖類
人參
、刺五加、關(guān)龍膽、平貝母(一輪貝母)、新疆貝母、東北天南星、新疆延胡索、關(guān)防風(fēng)、知母、大葉柴胡、北柴胡、興安柴胡、長白柴胡、北黃芪2.種子果實(shí)類
北五味子、西伯利亞杏
、山楂、越橘、蒙古扁桃、寧夏枸杞。3.全草類
遼細(xì)辛
、東北淫羊藿4.皮類
關(guān)黃柏
5.花類
短瓣金蓮花、長瓣金蓮花
6.菌類
靈芝、云芝
、豬苓、大馬勃、側(cè)耳、木耳。(三)暖溫帶
這一熱量帶從長城以南到秦嶺以北的黃河中
、下游地區(qū),包括北京、山東、遼東半島、華北平原、黃土高原東南部,以及西部的塔里木盆地和東北的遼南地區(qū)。年均溫9—14℃,最冷月均溫-13—-2℃,絕對最低溫-30—-20℃,最熱月均溫24—28℃在暖溫帶內(nèi)分布的藥用植物主要有:
1.根及根莖類
黨參
2.種子果實(shí)類
枸杞
3.全草類
肉蓯蓉
4.皮類
杜仲
5.花類
忍冬(金銀花)
6.菌類
靈芝
(四)北亞熱帶(半亞熱帶)
此熱量帶位于長江中
在北亞熱帶內(nèi)分布的藥用植物主要有:
1.根及根莖類
天門冬
、丹參、白術(shù)、芍藥、珊瑚菜(北沙參)、地黃2.種子果實(shí)類
馬兜鈴
、木瓜、栝樓、決明、補(bǔ)骨脂、連翹、梔子、薏苡、單葉蔓荊、王不留行3.全草
石斛
、薄荷、荊芥。4.葉類
木芙蓉
。5.藤木
鉤藤
。6.皮類
厚樸、杜仲
、川楝。7.花類
辛夷
、菊花、玫瑰、款冬。8.菌類
靈芝、茯苓
、猴頭菌、豬苓。(五)中亞熱帶(亞熱帶)
這一熱量帶
,分東西兩部分。東部包括長江以南到南嶺之間的江南丘陵,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中北部,廣東省北部,以及四川盆地和部分云貴高原。年均溫16—21℃,最冷月均溫5—12℃,最熱月均溫28—29℃,絕對最低溫-5—-10℃在中亞熱帶內(nèi)分布的藥用植物主要有:
1.根及根莖類
川牛膝、薯蕷(山藥)
、天門冬、天南星、半夏、丹參、白術(shù)2.種子果實(shí)類
馬兜鈴、木瓜
3.全草類
石斛、荊芥
杜仲
5.花類
辛夷
、忍冬、紅花、藏紅花、菊花。6.藤木
鉤藤
、昆明雞血藤。7.菌類
銀耳
、茯苓、靈芝、雷丸、豬苓(六)南亞熱帶(半熱帶)
這一熱量帶屬半熱帶或準(zhǔn)熱帶,包括南嶺山脈以南地區(qū)
南亞熱帶分布的藥用植物主要有:
1.根及根莖類
山藥
、云木香、蘿芙木(云南蘿芙木、中國蘿芙木、海南蘿芙木)、天門冬、天南星、臺灣天南星、丹參、千年健、巴戟天、百合、菘藍(lán)、澤瀉、夏天無、黃連、沿階草(麥冬)、白芷、郁金、黃常山、戟葉牛皮消(白首烏)、何首烏、山柰、獼猴桃、百部、白花前胡、臺灣前胡、南沙參、續(xù)斷、臺灣遠(yuǎn)志、黃精、阿里山玉竹、黃獨(dú)(黃藥子)、薯蕷、山豆根、瓜馥木、海芋、莪術(shù)、金果欖。2.種子果實(shí)類
八角茴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