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蒡果實
處方名】
牛子
、牛蒡【藥性說明】
本品辛寒疏散,透疹利咽
【功效】
1.疏散風熱
用于風熱感冒
2.解毒透疹
用于小兒麻疹初期,疹發(fā)不暢
【用途】
1.用于風熱感冒
配銀花、連翹
如牛蒡湯;若風熱咳嗽
【主治】
疏散風熱
牛蒡根【藥理作用】
1.促生長作用
牛蒡根制備的天然食用纖維(
fiber.DF)
,不同比例地加入含有中毒劑量的莧紫()的基礎(chǔ)飲食中,喂飼斷奶大鼠,結(jié)果使大鼠成長加速,并超過單用基礎(chǔ)飲食組大鼠[1]。2.其他作用
用二氯甲烷和乙醇
,從朱蒡根中分離得抑制腫瘤生長的物質(zhì)[2]。此外,還有抗菌及抗真菌作用[3]。【性味】苦
,寒。①《綱目》:"苦,寒
,無毒。"②《分類草藥性》:"味甜,性剛
。"③《四川中藥志》:"性溫
,味苦澀,無毒。"【歸經(jīng)】《得配本草》:"入手太陰經(jīng)
。"【功用主治】祛風熱,消腫毒
。治風毒面腫,頭暈,咽喉熱腫,齒痛,咳嗽,消渴,癰疽瘡疥。①《別錄》:"根、莖療傷寒寒熱
,汗出中風②《藥性論》:"根
,細切如豆,面拌作飯食之,消脹壅。又能拓一切腫毒,用根、葉少許鹽花搗。"③《唐本草》:"主牙齒疼痛
,勞瘧,腳緩弱,風毒,癰疽,咳嗽傷肺,肺壅;疝瘕,積血。主諸風,癥瘕,冷氣。"④《本草拾遺》:"浸酒去風,又主惡瘡
。"⑤《分類草藥性》:"治頭暈
,風熱,眼昏云翳,耳鳴,耳聾,腰痛,外治脫肛。"⑥《貴州民間方藥集》:"治傷暑。"
⑦《四川中藥志》:"治疥瘡
。"牛蒡子是牛蒡的果實
,其功效和牛蒡根有區(qū)別。五行湯中牛蒡是指牛蒡根牛蒡子是辛涼解表藥
牛蒡果實處方名】牛子、牛蒡
牛蒡子為菊科植物牛蒡的果實
,其性涼而味辛、苦,歸肺、胃經(jīng)。能清熱解毒,疏散風熱,宣肺透疹,利尿排膿。牛蒡根則能通經(jīng)利大小二便,促進新陳代謝和血液循環(huán),并能消炎鎮(zhèn)痛。唐代名醫(yī)孫思邈曾親自栽種過許多藥物,其中就包括牛蒡子。他經(jīng)常把牛蒡的嫩苗和根當蔬菜吃,認為有補益作用。取牛蒡子10克,桔梗、甘草各5克,加水煎湯去渣,頻頻含嗽于口中,可治咽喉腫痛疏散風熱
牛蒡果實處方名】----------------------------牛子
牛蒡果實處方名】----------------------------牛子
、牛蒡、牛蒡子、大力子、炒牛子、炒牛蒡子處方中寫牛子、牛蒡、牛蒡子、大力子均指生牛蒡子。為原藥去雜質(zhì)后生用入藥者。炒牛蒡子為生牛蒡子用文火微炒,見外表略有焦斑,取出晾涼入藥者。----------------------------【藥性說明】----------------------------本品辛寒疏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