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白術(shù),又名炙白術(shù),先將一份麩皮撒于熱鍋內(nèi),等有煙冒出時,再將10份白術(shù)片倒入微炒至淡黃色,取出,篩去麩皮后放涼。炒白術(shù)比生白術(shù)增強了燥濕健脾益氣的作用。方中白術(shù)、防風(fēng)、黃芪是玉屏風(fēng)散的組成,取其白術(shù)益衛(wèi)固表治療肺脾氣虛、衛(wèi)氣不固、表虛自汗,一般用炒白術(shù),但如果患者有口唇干燥、津傷口渴等表現(xiàn),則用生白術(shù)
我導(dǎo)讀
高脂血癥是現(xiàn)代 社會 的常見病、多發(fā)病,患者多無明顯癥狀,常在體檢或有并發(fā)癥時發(fā)現(xiàn)。雖然本病的表現(xiàn)不明顯,但它的危害不容忽視,它對身體的損害是一個緩慢的、隱匿的過程,往往在患者不知道的時候就對其身體造成了較大的危害。搞定高脂血癥,這些方子大有用處——
01 通脈降脂湯
【組成】
葛根、草決明、山楂、何首烏各30g,紅花15g,澤瀉、姜黃、淫羊藿各20g。每日1劑,水煎3次,將藥液混合后,分早、中、晚溫服。30天為1個療程,復(fù)查血脂,連用2個療程。
偏肝腎陰虛者, 加知母、黃精各15g,枸杞子20g; 偏痰濕內(nèi)生者, 加藿香、茯苓、半夏各15g,陳皮12g; 偏氣滯者, 加枳實、香附、木香、厚樸各15g; 偏血瘀者, 加丹參30g,當(dāng)歸、桃仁、赤芍各15g; 偏脾虛濕勝者, 加蒼術(shù)、茯苓、蓮子肉各15g,薏苡仁20g; 偏脾腎陽虛者, 加黃芪30g,白術(shù)15g,巴戟天20g,制附片6g; 偏氣陰兩虛者, 加黃芪30g,麥冬、五味子、生地黃各15g。
【功效】
活血化瘀,健脾補腎。
02 化痰降脂飲
【組成】
澤瀉30g,白術(shù)10g,半夏9g,豬苓30g,橘紅13g,山藥10g,生何首烏15g,生山楂10g,薏苡仁15g,車前草15g。
頭暈明顯者, 加天麻15g; 視物昏糊者, 加菊花9g,枸杞子13g; 膩苔難化者, 加藿香9g,佩蘭9g。
【功效】
健脾化痰,淡滲利濕。
03 扶本祛瘀湯
【組成】
山楂、女貞子、草決明各15g,澤瀉30g,蒸何首烏20g,水蛭12g。
痰濁壅盛者, 加半夏10g,陳皮12g,茯苓25g,膽南星6g; 肝腎虧虛者, 加杜仲、枸杞子、懷牛膝各15g; 氣滯血瘀者, 加丹參20g,郁金、川芎、赤芍各15g。
【功效】
滋補肝腎,化痰消瘀。
04 柴澤湯
【組成】
柴胡10g,黃芩10g,法半夏10g,黨參15g,炙甘草5g,鱉甲10g,黃芪15g,防風(fēng)10g,炒白術(shù)10g,郁金15g,澤瀉10g。
【功效】
疏肝理氣,調(diào)理肝脾,活血化瘀。
05 加味四逆散
【組成】
柴胡、白芍各60g,枳實45g,蒼術(shù)100g,白術(shù)60g,瓜蔞120g,薤白45g,水蛭30g,川芎45g,甘草25g。
上藥按比例共為細面,每服6g,每日3次。
【功效】
疏肝理脾,寬胸滌痰,活血通脈。
06 育陰降脂飲
【組成】
遼沙參13g,麥冬13g,生地黃10g,當(dāng)歸15g,枸杞子13g,白芍30g,鉤藤(后下)30g,川牛膝13g,澤瀉15g,菊花9g,草決明15g,萊菔子9g,地龍15g,夏枯草15g。
若頭痛較劇者, 加天麻15g,葛根30g,丹參10g; 頭暈較重者, 加生龜甲30g,蒸何首烏15g; 腰膝酸軟者, 加杜仲15g,桑寄生15g,山茱萸10g; 血壓持續(xù)不降者, 加羅布麻30g,羚羊角粉(另包沖服)1g,磁石(先煎)13g。
【功效】
滋水涵木,育陰潛陽。
07 通腑降濁方
【組成】
大黃、厚樸、枳實各10g,何首烏、山楂、草決明各30g。
若胃熱善饑酌, 加黃連6g,黃芩、梔子、丹皮各10g; 若肝郁化火, 酌加柴胡、郁金各10g,茵陳、虎杖各15g; 若津傷便秘, 酌加生地黃、玄參、麥冬各15g; 若氣滯血瘀,胸悶心悸, 酌加丹參、郁金、薤白各10g,瓜蔞15g; 若頭暈?zāi)垦#? 酌加天麻、菊花、鉤藤、枸杞子各10g。
【功效】
通便降濁。
百家百方叢書
多個高脂血癥的臨床用方,讓患者不再為高脂血癥所擾——
本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概說部分包括疾病的 歷史 源流、名家對本病的認識、本病的病因病機及治療經(jīng)驗,下篇百家驗方收集了大量治療高脂血癥的驗方,為讀者學(xué)習(xí)和臨床應(yīng)用提供參考。
版權(quán)聲明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hangshi/11059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防風(fēng)、雞內(nèi)金、黃芪、山藥、炒白術(shù)有何···
下一篇: 防風(fēng)是什么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