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百合喜溫暖稍帶冷涼而干燥的氣候,耐蔭性較強。耐寒,生長發(fā)育溫度以15-25度為宜。能耐干旱。最忌酷熱和雨水過多。為長日照植物,生長前期和中期喜光照。宜選向陽、土層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zhì)土壤栽培,低濕地不宜種值。忌連作,與豆類和禾本科作物輪作較好。
栽培技術(shù):無性繁殖和有性繁殖均可。目前生產(chǎn)上主要用鱗片、小鱗莖和珠芽繁殖。鱗片繁殖:秋季采挖鱗莖,剝?nèi)±飳喻[片,選肥大者在1:500的苯菌靈或克菌丹水溶液中浸30min,取出,陰干,基部向下插入苗床內(nèi),第2年9月挖出,按行株距15cm×6cm移栽,經(jīng)2-3年培育可收獲。亦可采用育苗箱育種。小鱗莖繁殖:采收時,將小鱗莖按行株距15cm×6cm播種,經(jīng)2年培育可收獲。珠芽繁殖:夏季采收珠芽,用濕沙混合貯藏于陰涼通風(fēng)處,當年8-9月播于苗床上,第2年秋季地上部枯萎后,挖取鱗莖,按行株距20cm×10cm播種,到第3年秋采收,較小者再培育1年。
田間管理
苗出齊后和5月間,各中耕除草1次,同時追肥、培土、用人畜糞水、油餅、草木灰、過磷酸鈣等混合施用。亦可用0.2%磷酸二氫鉀進行葉面追肥。5月下旬要去頂,并打珠芽,6-7月孕蕾期間,應(yīng)及
時摘除花莖。夏季高溫多雨季節(jié),要注意排水。
病蟲害防治
病害有病毒病,選擇無病鱗莖繁殖,并消滅傳染病害的蚜蟲。立枯病,要避免連作,注意排水,發(fā)現(xiàn)病株,立即拔除,并撒石灰消毒。蟲害有蚜蟲,可用50%馬拉硫磷1000倍液噴射防治。
百合扦插繁殖于花后至葉枯黃時挖取成熟的大鱗莖,起出的鱗莖不要在日光下曬,防止外層鱗片變色和失水。陰干數(shù)天后,剝?nèi)ケ砻娓癄€或干枯的鱗片,再將鱗片逐一剝下,陰干后斜插入基質(zhì)中,苗距2~3厘米,深為鱗片的2/3左右,注意使鱗片內(nèi)側(cè)面朝上,基質(zhì)可用沙、草炭、苔蘚、珍珠巖、發(fā)酵鋸末或沙土。筆者在春季用露地越冬的亞洲百合鱗莖扦插,控制地溫20℃左右時,29天時百合鱗片已經(jīng)長出小鱗莖。40天時小鱗莖已經(jīng)長出葉和根。一般認為春季扦插后長出的小鱗莖,應(yīng)給予12周以上4~5℃低溫休眠,然后才能開始新的生長。
還可利用小鱗莖繁殖。秋季收百合時,把小鱗莖收起,種在苗床上。苗床的土壤宜濕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
葉腋能產(chǎn)生珠芽的百合種類,可用珠芽繁殖。卷丹及一些雜交百合等能產(chǎn)生珠芽,珠芽的大小與品種和母株的營養(yǎng)狀況有關(guān)。當珠芽在莖上生長成熟,略顯紫色,手觸即落時采收。在沙土上密播,用土稍蓋上珠芽。遮陰,保持濕潤,只噴水不澆水,20~30天出苗。出苗后7天左右即可將其移栽于苗床上。怕凍的冬季保持床土不結(jié)冰,第2年就可長成能開花的種球。苗期除去花蕾。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hangshi/11525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吃百合干有什么好處?
下一篇: 百合科蔬菜田化學(xué)除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