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原發(fā)性腎小球腎病腎病綜合征紫瘢性狼瘡性腎炎紅斑狼瘡亞急性及慢性重癥肝炎慢性活動性肝炎亦用于過敏性皮膚脈管炎皮炎和濕疹以及銀屑病性關節(jié)炎麻風反應白噻氏病復發(fā)性口瘡強直脊柱炎
希望對你有幫助
牛皮癬的詳細治療:
1.外用藥治療:急性期宜用溫和保護劑(如10%硼酸軟膏、氧化鋅軟膏)及皮質激素制劑。穩(wěn)定期及消退期可用作用較強的藥物如角質促成劑及免疫抑制劑,但應從低濃度開始。皮損廣泛時應先小面積使用。
(1)角質促成劑:可改善局部微循環(huán),抑制RNA合成,減低有絲分裂??捎媒褂皖?5%~10%黑豆餾油、煤焦油、松餾油或糠餾油)、5%~10%硫磺、5%水楊酸及0.1%~1%蒽林等,配成軟膏或霜劑。后二者刺激性較強,面部及黏膜處禁用,有肝腎疾患者慎用。焦油類及葸林可與皮質激素制劑或紫外線配伍使用。
(2)皮質激素制劑:可配成霜劑、軟膏或溶液,外涂或封包??蓡我化煼?,即每日2次,亦可間歇療法,每日2次,直到皮損消退85%以上,改成每周末連續(xù)外用3次,間隔12h,即星期六上午8時、下午8時和星期日上午8時各1次,此法可避免耐藥及反跳。對少數(shù)斑塊皮損可用潑尼松龍加等量1%普魯卡因溶液皮損內或皮損下注射。
(3)卡泊三醇(calcipotriol)軟膏(50μg/g),每日2次,每周用5天(每周外用軟膏總量不應超過100g,以免引起高血鈣癥)。
(4)維生素D3衍生物:該類物質是維生素D3活性代謝產(chǎn)物或由人工合成,主要有鈣泊三醇,其作用機制是抑制角質形成細胞的生長和分化。外用治療斑塊型銀屑病效果較好,停藥后不易反跳。副作用主要有:瘙癢、燒灼感、干燥及脫屑等。該藥可作為輕、中度銀屑病的首選藥物。
(5)維甲酸類藥物:常用的有0.025%~1%維A酸軟膏、霜劑或凝膠,每日2次外用。皮損較厚可給予封包。主要副作用是刺激性?,F(xiàn)常用第3代維甲酸他扎羅汀凝膠,具有受體選擇性作用,每日1次,適用于尋常型銀屑病患者。副作用有;燒灼感、紅斑、瘙癢,與糖皮質激素聯(lián)合應用可提高療效、減少刺激。
(6)其他制劑:常用有1:2萬~1:1萬芥子氣、1:1萬氮芥、0.1%爭光霉素、10%~15%喜樹堿、0.1%~0.5%秋水仙堿等,配成溶液或軟膏外涂,對頑固性皮損有良效。
2.內用藥治療:
(1)芳香維甲酸類:能使角化過程正常化并調節(jié)表皮增生及分化,調整炎癥反應及免疫反應??捎糜谀摪捫?、關節(jié)病型、紅皮病型銀屑病及其他療法無效的尋常型銀屑病。以依曲替酯(etretinate)和依曲替酸(acitretin)效果最好,用法與副作用參見總論。與PUVA(光化學療法)聯(lián)合使用(Re-PUVA)可提高療效,減少PUVA治療總量。亦可與免疫抑制劑聯(lián)用。
(2)皮質激素:僅紅皮病型或關節(jié)病型及泛發(fā)性膿皰型銀屑病,在其他治療無效時,方可使用。
(3)免疫抑制劑:有甲氨蝶呤和羥基脲等。這些藥物用時有效,但停藥后易復發(fā),且副作用較大,可出現(xiàn)白細胞減少、胃腸反應及肝、腎損害等,并可誘發(fā)惡性腫瘤。對紅皮病型、泛發(fā)性膿皰型、關節(jié)病型及使用其他療法效果不佳的重癥尋常型銀屑病,可考慮選用。
1)甲氨蝶呤(MTX):每周10~25mg,頓服;或2.5~7.5mg,每12h 1次,連服3次,以后每周重復給藥。0.2~0.4mg∕kg,1~2周肌肉注射1次。肝腎功能異常、貧血、感染者禁用,盡量不要同時應用其他藥物。在長期應用的病例中,肝纖維化和肝硬化的發(fā)生率分別約為10%、5%;總劑量每達到2~2.5g時,患者應作肝活檢。
2)羥基脲:每天1.5~2g,用于頑固性銀屑病及膿皰型、紅皮病型銀屑病,肝毒性少,但可致畸,禁忌證同MTX。
(4)環(huán)孢菌索A(cyclosporine A):環(huán)孢菌素A每日5~12mg/kg治療頑固性尋常型、關節(jié)病型和膿皰型銀屑病,有一定療效。
(5)柳氮磺胺吡啶:初用0.5g,每日2~3次,3天后0.5g,每日3次,6周后改成1.0g,每日4次,8周為1個療程。用于關節(jié)病型銀屑病。
(6)雷公藤多甙:每次10~20mg,每日2~3次。
(7)抗生素:點滴狀銀屑病可用青霉素、先鋒霉素,膿皰型銀屑病可用甲砜霉素(每日0.5~1.0g)。
(8)免疫調節(jié)劑:左旋咪唑成人每日150mg,每周服藥3天間歇4天,持續(xù)用藥1~3個月。亦可使用轉移因子和胸腺因子D等。
(9)靜脈封閉療法:對于急性進行期及紅皮病型患者,可采用普魯卡因靜脈推注或滴注(方法參見總論)。
(10)其他:可用蝮蛇抗栓酶(0.5~0.75g)加入5%~10%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小兒酌減,每日1次,30天為1個療程。國內使用8-溴cAMP等治療銀屑病特別是膿皰型者有良效。此外,某些非特異性刺激療法如發(fā)熱療法、疫苗療法及氧氣療法等可依具體情況試用。窄譜UVB療效好,安全性比PUVA好。
3.物理治療:
(1)沐浴治療(水療):有硫磺浴、糠浴、焦油浴、礦泉浴及中藥浴。
(2)紫外線療法:單用或合用內服、外用藥物或先外涂焦油類藥物加光療再水療(Goekerman三聯(lián)療法)或外涂1%~3%g林軟膏5~20min后照射UVB(Ingram療法)。適用于靜止期或冬季發(fā)病者。窄譜UVB療效好,安全性比PUVA好。
(3)光化學療法(PUVA):口服或外用8-甲氧補骨脂素(8-MOP),再照射PUVA,適用于其他療法無效的頑固病例,治療面積不宜過大,一般需治療20次左右。治療時患者要戴防護眼罩,以防白內障的發(fā)生,同時應警惕皮膚癌的發(fā)生。光敏感者、嚴重器質性疾病、小兒及孕婦患者禁用。
4.中醫(yī)治療:依其主證可將其分作如下3型進行治療。
(1)血熱型:相當于急性進行期。治宜清熱涼血活血,可用涼血四物湯或丹參、紫草根、赤芍、生槐花、白茅根、生地、雞血藤。
(2)血瘀型:治宜活血化瘀行氣,可用血府逐瘀湯加減。
(3)血燥型:治宜滋陰養(yǎng)血潤燥,可用天冬、麥冬、丹參、當歸、蜂房、生地、土茯苓、雞血藤。血虛者亦可用當歸飲子。
中成藥復方青黛膠囊等及單味藥如雷公藤、昆明山海棠、黃芪、丹參、當歸及板藍根等治療本病亦有效。
通常情況下,神經(jīng)性皮炎患者吃鹽酸西替利嗪片、雷公藤多苷片、氯雷他定片等藥好得快。神經(jīng)性皮炎是以陣發(fā)性皮膚瘙癢和皮膚苔蘚化為特征的慢性皮膚病。具體情況分析如下:
1.鹽酸西替利嗪片:鹽酸西替利嗪片是抗組胺藥,可用于治療濕疹、蕁麻疹、接觸性皮炎、神經(jīng)性皮炎等疾病,所以患者遵醫(yī)囑吃鹽酸西替利嗪片好得快。
2.雷公藤多苷片:雷公藤多苷片的主要成分為雷公藤多苷,具有祛風解毒、除濕消腫、舒筋通絡等功效,如果神經(jīng)性皮炎患者的皮損廣泛分布,可以遵醫(yī)囑吃雷公藤多苷片來治療,通常好得快。
3.氯雷他定片:氯雷他定片的主要成分為氯雷他定,可以治療神經(jīng)性皮炎、蕁麻疹、過敏性鼻炎等疾病,所以患者遵醫(yī)囑吃氯雷他定片好得快。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hangshi/12097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