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方劑中藥之名嵌人對聯為方藥聯。傳說唐宜宗出中藥名“白頭翁”為上聯求對,國子助教溫庭筠當即以“蒼耳子”應對。不僅對仗工整得體,而且雅俗共賞,饒有風趣,休現了中醫(yī)藥的文化意蘊。方藥聯之用有寫景壯物者,有寄意述志者,有答問警勉者,也有譏誚諧謔者,發(fā)文心情竟之志,盡斡運曲折之奇,以展示醫(yī)家學子的智慧。如四川內江仁和堂老鋪門旁懸掛一副隸書木刻金字楹聯;
熟地迎白頭益母紅恨一見喜;懷山送牽牛國老仗君千年健。
此類聯語甚多,很多藥店以藥聯祈盼發(fā)達:
海龍海馬通四海;紅花紅藤映山紅。琥珀青黛將軍府;玉竹重樓國老家。降香木香香附滿店;黃藥白藥山藥齊全。
上述藥聯兼有廣告內容,也有展現傳統(tǒng)者,如:
厚樸繼承神農藥;從容(蓯蓉)配制仲景方。
還有用藥聯弘揚醫(yī)德醫(yī)風者,如:
攜老,青箱子背(貝)母過連橋(翹);扶幼,白頭翁扶(附)子到常山。神州到處有親人,不論生地熟地;春風來時盡著花,但聞藿香木香。
也有以聯語解說藥性醫(yī)理者,如;
甘草合諸藥;綠豆斛百毒。解表散寒麻桂當先;軟堅散結藻布在前。祛暑最宜清絡飲;和解尤妙小柴胡。
更有以藥名聯述懷游子思鄉(xiāng)情緒者,如清末旅日學者黃遵憲有聯云:
藥是當歸,花宜旋復;蟲還無恙,烏莫奈何(奈何鳥為杜鵑)。
最有妙趣的早是以方名嵌入對聯諷刺虛偽小人,抨擊奸佞國賊。清朝蘇州有位叫陳見山的藥商,花數萬銀元買了一個五品官,五品官應穿天青馬褂,此人為了顯示其闊氣,常在大庭廣眾下穿上天青馬褂招搖過市,假充斯文。某年逢喜目,陳見山想用楹聯炫耀自己,便請先生寫對聯貼于門前,先生隨手寫道;
五品天青褂,六味地黃丸。
陳見山行后正合心意,豈知此聯語也正是揭示了他發(fā)財買官的老底。
1916年袁世凱洪憲稱帝退位倒臺后,有人曾用湯頭做過一副對聯:
起病六君子;送命二陳湯。
此用六君子湯和二陳湯,一語雙關。六君子指楊度、孫毓筠、李燮和、胡,瑛、劉師培和嚴復六人,二陳指陳樹藩和陳宦。袁世凱自鎮(zhèn)壓二次革命后,即迫使國會選舉他為正式大總統(tǒng),后又解散國會。1914年袁世凱召開約法會議,廢除《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制定《中華民國約法》,改責任內閣制為總統(tǒng)獨裁制。隨即又廢除國務院,改設政事堂,并設參政院代行立法權,實際上袁世凱大權獨攬。11915年8月,袁世凱的憲法顧問美國人古德諾發(fā)表《共和與君主論》,宜揚中國適合君主制。此期間,楊度也寫了一篇兩萬多字的《君憲救國論》,吹捧袁世凱。在袁世凱授意下,此六人以“研究共和政治得失”為名,于8月14日聯合發(fā)起成立籌安會,鼓動復辟帝制。陳樹藩、陳宦也隨之響應。袁世凱于1915年l2月12日宣布接受帝位,改中華民國為“中華帝國”,下令廢除民國紀元,改民國五年(1916年)為“洪憲元年”,史稱“洪憲帝制”。此行徑激起了全國人民的反對,唐繼堯、蔡鍔、李烈鈞在云南宣布討袁,護國戰(zhàn)爭爆發(fā)。在此形勢下,北洋集團撤回對袁的支持,二位姓陳的也見風轉舵,先后對袁世凱宣布“獨立”。袁世凱在眾叛親離之際,被迫于1916年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同年6月6日病死。以六君子述袁世凱發(fā)病,而“二陳湯”成為袁的催命符,非常恰切,難怪此聯廣為流傳,此聯之煉字度句皆絕妙異常,堪為近代名聯。也因于此聯的傳播,一個時期醫(yī)生開方,有“由是醫(yī)家忌二陳”之說。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10047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中藥對聯故事擷趣
下一篇: 杏林門聯拾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