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百草秋爛死,階下決明顏色鮮。
著葉滿枝翠泊蓋,開花無數(shù)黃金錢。
冷風(fēng)蕭蕭吹汝急,恐汝后時難獨立。
堂上書生空白頭,臨風(fēng)一嗅馨香泣。
注:本詩出自《廣群芳譜》卷九十六藥譜四,作者唐代著名詩人杜甫。
按:決明,為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決明之種子。分兩種,一種名馬蹄決明,莖高三四尺,葉大于苜蓿,晝開夜合,兩兩相貼。秋季開淡黃花,結(jié)角如初生細(xì)豇豆,長五六寸,子數(shù)十粒,參差相連,狀如馬蹄。一種名茫茫決明,即山扁豆,苗莖似馬蹄決明,但葉小而尖,狀似槐葉,秋開深黃花,結(jié)角如小指,長二寸許,子成數(shù)列。
決明性味甘苦咸,微寒,歸屬肝、膽經(jīng),具有清肝明目的功效。主治因肝膽郁熱而致之眼目病,如目赤澀痛,羞明多淚及頭風(fēng)頭痛等。另外,還略具潤腸緩瀉及降血壓的作用。
歷代文人墨客詠頌決明的詩句不勝枚數(shù)。宋代黃庭堅有“后皇富嘉種,決明注方術(shù)”的詩句;宋代蘇轍還有“秋蔬舊采決明花,三嗅馨香每嘆嗟”的詩句。(田家聲)
馬齒莧
黃色星花金燦燦,田園菜地滿山坡。
葉肥肉厚莖越紫,碧綠炎天結(jié)子多。
別名五行草,瓜子菜等。產(chǎn)地各地溫?zé)釒?,有清熱利濕,解毒消腫、消炎止渴、利尿作用。
山藥
小葉根深綠滿丘,疏松沙土布芳洲。
皮黃內(nèi)白生粘液,淀粉光滑入口柔。
別名懷山藥、土薯等,產(chǎn)地河南、安徽、江蘇等十幾個省市。有強壯、祛痰的功效。
曲蓮
趾葉復(fù)生青綠色,邊緣鋸齒脈中長。
滿塘鋪就春風(fēng)里,卷起波濤一水池。
別名小蛇蓮,產(chǎn)地南北各省,清熱止血。蓮心有清心火、強心降壓功效,蓮子有補脾止瀉、養(yǎng)心益腎功效。
青箱子
直立層層綠葉榮,花間胞果橢圓形。
秋熟蓋裂尖端帽,種子晶晶黑又靈。
別名決明、野雞冠花子等,為莧科植物。產(chǎn)地非洲熱帶,日本等國以及全國各地。性味苦、微寒,歸肝脾經(jīng)。功能清肝、明目、退翳,用于目赤腫痛,眼生翳膜,視物昏花,高血壓病,鼻衄,皮膚風(fēng)熱瘙癢,瘡癬,內(nèi)服煎湯。
銀杏
金黃落葉卷秋風(fēng),粒粒成熟掛滿中。
景色江南誰不愛,飛霞映出半邊紅。
別名白果、公孫樹等,落葉喬木銀杏科。產(chǎn)地全國各地。性平味甘苦澀有小毒,入肺腎經(jīng)。功能主治斂肺氣、定咳嗽、止帶濁,縮小便、消毒殺蟲,有毒性。
人參花
朝滋夜露沐春花,獨綻枝頭五月嘩。
好比黃金神力補,延年益壽美顏葩。
別名神草花,產(chǎn)地吉林、遼寧、黑龍江等,性味甘,微苦。歸肺脾心經(jīng)。功效補脾益肺,生津安神等。
紅景天
高山沙土向陽坡,草木花叢石隙多。
覆瓦葉鱗根莖短,身寒高處自歡歌。
別名:嗇薇紅景天、羅瑪布爾,產(chǎn)地:黑龍江、吉林、西藏等地。性味:寒、甘、澀,歸肺經(jīng),薔薇多年生草木,根莖短、粗壯,有補氣清肺、益智養(yǎng)心、收澀止血、消瘀散腫的功效,外用。
款冬花
邊緣波齒千條帶,款款深情一簇花。
長葉圓心毛白密,柱球瘦果縱棱斜。
別名冬花、蜂斗菜,菊科,產(chǎn)地:河南、陜西、四川和湖北等。性味溫辛,功能主治潤肺下氣、化痰止咳。
松花
千山萬壑起松針,峭壁之崖鐵骨錚。
開出雄枝花骨朵,面粉飛起倍香珍。
別名:青松、山松。產(chǎn)地全國各地,裸子植物,性味溫甘,無毒。入肝、胃經(jīng),祛風(fēng);益氣;收濕;止血。主治頭痛眩暈,泄瀉下痢,濕疹濕瘡,創(chuàng)傷出血等。內(nèi)服煎湯。
佛手參
初生黃白色,通身厚肥寬。
穗狀花開紫,長圓抱莖端。
別名手掌參、掌參、手兒參,蘭科植物,性味甘平,入肺、脾胃經(jīng)。主治補益氣血,生津止渴。內(nèi)服煎湯。
1. 關(guān)于中藥的詩句
關(guān)于中藥的詩句 1.有關(guān)中藥的詩句
一首用中藥名稱寫成的“四季歌”:
春風(fēng)和煦滿常山,芍藥天麻及牡丹;
遠(yuǎn)志去尋使君子,當(dāng)歸何必找澤蘭。
端陽半夏五月天,菖蒲制酒樂半年;
庭前嬌女紅娘子,笑與檳榔同采蓮。
秋菊開花遍地黃,一回雨露一茴香;
扶童去取國公酒,醉倒天南星大光。
冬來無處可防風(fēng),白芷糊窗一層層;
待到雪消陽起石,門外戶懸白頭翁。
注:此為我國古人筆下著名的中藥名四季歌,既符合一年四季的特征,又加入20余味中草藥名,極富情趣。不僅令人神往,還可感悟中藥名包含的學(xué)問,不失為一首佳作
上聯(lián):獨有癡兒漸遠(yuǎn)志。
下聯(lián):更無慈母望當(dāng)歸。
清末湖北明醫(yī)何九香先生,母親病故后悲思萬千,遂自題一門聯(lián)。以獨特的構(gòu)思,嵌入遠(yuǎn)志、當(dāng)歸兩味中藥名,來寄托自己對慈母的哀思和懷念,可謂情真意切。
上聯(lián):白頭翁持大戟,騎海馬,與木賊草寇戰(zhàn)百合,旋復(fù)回朝,不愧將軍國老。
下聯(lián):紅娘子插金簪,戴銀花,比牡丹芍藥勝五倍,從容出閣,宛如云母天仙。
此聯(lián)上下聯(lián)共嵌入十八個藥名。
上聯(lián):白頭翁騎海馬赴常山揮大戟怒戰(zhàn)草蔻百合,不愧將軍國老。
下聯(lián):何首烏駕河豚入大海操仙茅逼殺木賊千年,堪稱長卿仙人。
此聯(lián)為山西名醫(yī)傅山和其友所對。嵌十六味中藥。
上聯(lián):紅娘子身披石榴裙,頭戴銀花,比牡丹芍藥勝五倍,從容貫眾,到天竺寺降香,跪伏神前,求云母天仙早遇賓郎;
下聯(lián):白頭翁手持大戟子,腳跨海馬,與草寇甘遂戰(zhàn)百合,旋復(fù)回鄉(xiāng),上金鑾殿伏令,拜常山侯,封車前將軍立賜合歡。
此聯(lián)上下聯(lián)共嵌入二十八個藥名。
2.描寫中藥的詩句
1、《小重山·柳暗花明春事深》
宋代:章良能
柳暗花明春事深。小闌紅芍藥,已抽簪。雨馀風(fēng)軟碎鳴禽。遲遲日,猶帶一分陰。
往事莫沉吟。身間時序好,且登臨。舊游無處不堪尋。無尋處,惟有少年心。
譯文:柳色深暗花姿明麗濃濃一片燦爛春景,小巧闌干邊剛抽出的花芽如玉簪,那是羞紅的芍藥正暗自結(jié)苞含情。細(xì)雨止后暖風(fēng)軟軟里送來一陣細(xì)碎鳥鳴。
白晝緩緩?fù)祥L猶帶初情的談?wù)劥宏帯_^去的去了不必在往事沉溺中低吟。正是春光和熙了不牽掛悠閑一身,只需趁興游賞將水榭亭臺登臨。啊,處處都尋e799bee5baa6e78988e69d8331333431343063見昔日游歷的依稀腳印,無可找尋的只有失去的少年心。
2、《春日》
宋代:秦觀
一夕輕雷落萬絲,霽光浮瓦碧參差。
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
譯文:輕雷響過,春雨淅瀝而下。雨后初晴,陽光好像在剛剛被雨洗過的碧瓦間浮動。春雨過后,芍藥含淚,情意脈脈;薔薇橫臥,嬌態(tài)可掬,惹人憐愛。
3、《絕句四首》
唐代:杜甫
堂西長筍別開門,塹北行椒卻背村。
梅熟許同朱老吃,松高擬對阮生論。
欲作魚梁云復(fù)湍,因驚四月雨聲寒。
青溪先有蛟龍窟,竹石如山不敢安。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藥條藥甲潤青青,色過棕亭入草亭。
苗滿空山慚取譽,根居隙地怯成形。
譯文:廳堂西邊的竹筍長得茂盛,都擋住了門頭,塹北種的行椒也郁郁蔥蔥長成一行卻隔開了鄰村??吹綀@中即將熟的梅子,便到待梅熟時邀朱老一同嘗新;看到堂前的松樹,便希望和阮生在松蔭下盡情地談古論今。
原想筑個魚梁忽然烏云蓋住了急流,隨后又驚訝四月的雨聲如此凄寒。也許這青溪里面早有蛟龍居住,筑堤用的竹石雖堆積如山也不敢再去冒險。黃鸝在新綠的柳條間叫著春天,成雙作對好喜慶;白鷺排成行迎著春風(fēng)飛上青天,隊列整齊真優(yōu)美。
那西嶺的雪峰啊,像一幅美麗的畫嵌在窗框里;這門前的航船啊,竟是從萬里之外的東吳而來。藥草的枝葉長得郁郁青青,青青的顏色越過棕亭蔓入草亭?!懊鐫M空山”的美譽我愧不敢當(dāng),只怕它們根居干裂的土中成不了形。
4、《宿王昌齡隱居》
唐代:常建
清溪深不測,隱處唯孤云。
松際露微月,清光猶為君。
茅亭宿花影,藥院滋苔紋。
余亦謝時去,西山鸞鶴群。
譯文:清溪之水深不可測,隱居之處只有孤云。松林中間明月微露,灑下清輝似為郎君。茅亭花影睡意正濃,芍藥園圃滋生苔紋。我也想要謝絕世俗,來與西山鸞鶴合群。
5、《揚州慢·淮左名都》
宋代:姜夔
淳熙丙申至日,予過維揚。夜雪初霽,薺麥彌望。入其城,則四顧蕭條,寒水自碧,暮色漸起,戍角悲吟。予懷愴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巖老人以為有“黍離”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fēng)十里。盡薺麥青青。自胡馬窺江去后,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v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譯文:淳熙年丙申月冬至這天,我經(jīng)過揚州。夜雪初晴,放眼望去,全是薺草和麥子。進(jìn)入揚州,一片蕭條,河水碧綠凄冷,天色漸晚,城中響起凄涼的號角。我內(nèi)心悲涼,感慨于揚州城今昔的變化,于是自創(chuàng)了這支曲子。千巖老人認(rèn)為這首詞有,《黍離》的,悲涼意蘊。
揚州自古是淮南東路的名城,這里有著名游覽勝地竹西亭,初到揚州我解鞍下馬作停留。當(dāng)年那春風(fēng)十里繁華街道,如今卻是蕎麥青青孤單可憐。自從金兵侵犯長江流域以后,連荒廢的池苑和古老的大樹,都厭惡再提起那場可惡的戰(zhàn)爭。
天氣漸漸進(jìn)入黃昏,凄涼的號角吹起了冷寒,回蕩在這座凄涼殘破的空城。杜牧有卓越的鑒賞,料想今天,重來此地一定吃驚??v使有豆蔻芳華的精工詞采,縱有歌詠青樓一夢絕妙才能,也難抒寫此刻深沉悲愴感情。
二十四橋仍然還在,卻橋下江中的波浪浩蕩,凄冷的月色,處處寂靜無聲。想那橋邊紅芍年年花葉繁榮,不知年年有誰欣賞為誰而生?
3.哪個有關(guān)于藥的詩歌
藥名詩:顧名思義即以藥名入詩,且運用得當(dāng),貼切合理,可曲折委婉的表達(dá)人情事理。
宋??陳亞寫的藥名詩有一百多首,可惜大部分都已失傳,但所存的零篇斷簡也為數(shù)不少。陳亞多以藥名入詩,以藥名敘事抒情,較著名的有一詩四詞: 詩為: 登湖州消暑樓 重樓肆登賞,豈羨石為廊。
風(fēng)雨前湖夜,軒窗半夏涼。 罾青識漁網(wǎng),芝紫認(rèn)仙鄉(xiāng)。
卻恐當(dāng)歸闕,靈仙為別傷。 詞為: 生查子(四首) (一)相思意已深,白紙書難足,字字苦參商,故要檳榔瀆。
分明記得當(dāng)歸遠(yuǎn)志櫻桃熟,何事菊花地,猶來回鄉(xiāng)曲。 (二)小院雨馀涼,石竹風(fēng)生砌,罷扇盡從容,半下紗櫥睡。
起來閑坐北 亭中,滴盡珍珠淚,為念婿辛勤,去折蟾宮桂。 (三)浪蕩去未來,躑躅花頻換,可惜石榴裙,蘭麝香銷半。
琵琶閑抱理 相思。必拔朱弦斷,擬續(xù)斷朱弦,待這冤家看。
(四)朝廷數(shù)擢賢,旋占凌霄路,自是郁陶人,艱險無夷處,也是沒藥療 孤寒,食薄何須誤,大幅紙連粘,甘草歸田賦。 詩詞中包含了前胡、半夏、當(dāng)歸、相思子、白芷、苦參、狼毒、遠(yuǎn)志、菊花、茴香、余糧、石竹、蓯蓉、北亭、珍珠、細(xì)辛、桂、莨菪、躑躅、石榴、麝香、枇杷、篳撥、續(xù)斷、代赭、蒴擢、凌霄花、桃仁、蕪荑、沒藥、薄荷、大腹皮、甘草等草藥名嵌在當(dāng)中。
4.關(guān)于中草藥的詩詞
1、藥圃無凡草
唐
朱慶馀
《贈陳逸人》
2、藥出山來為小草
宋
陸游
《澗松》
3、尋草燒茅烹藥柜
宋
白玉蟾
《萬法歸一歌》
4、寸草曾收藥籠功
宋
陳允平
《僧房薜荔》
5、笑拈草化燒金藥
宋
方回
《隱者》
6、燒藥爐存草亦靈
宋
方岳
《又和晦翁棹歌》
7、不將瑤草充大藥
宋
胡寅
《和諸友春雪》
8、是草皆為藥
宋
釋文珦
《幽棲》
9、把手與藥兮誰尋本草
宋
釋正覺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10、草侵藥種多難辨
宋
王之道
《秋興八首追和杜老》
11、長生瑤草成丹藥
宋
王镃
《山居即事》
12、藥收陽地草
宋
翁卷
《寄沈洞主》
13、藥苗如草長
宋
徐照
《題丁少瞻林園》
14、藥署深嚴(yán)才草詔
宋
楊億
《梁舍人奉使巴中》
15、滋草猶拈藥
明
阮漢聞
《示弟》
16、藥多前代草
明
童佩
《送盛朝用讀書方山》
17、草香千品藥
明
楊基
《句曲秋日郊居雜興(十首)》
5.有關(guān)中草藥的古詩
1、果在刺中央,秋來滿山岡,核仁是良藥,安神作用強。
(打一中藥名) ——【謎底】:酸棗仁 2、美麗一姑娘,家住高山上,只因心腸善,為人專治瘡。(打一中藥名) ——【謎底】:山慈姑 3、一物陸地長,一物水中生,姓異治同病,共喚一個名。
(打兩中藥名) ——【謎底】:草決明、石決明 4、一人一家多辛苦,兒子再大不離母,百年古書已無用,千里捎書一字無。(打四個中藥名) ——【謎底】:丹參、附子、破故紙、白芷 5、風(fēng)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fù)還(打一中醫(yī)古籍) ——【謎底】:湯頭歌決 6、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打一中醫(yī)名詞) ——【謎底】:陰陽俱虛 7、何人不起故園情(打一中藥名) ——【謎底】:當(dāng)歸 8、千樹萬樹梨花開(打二中藥名) ——【謎底】:木通、白英 解析:英扣花 9、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打一中藥名) ——【謎底】:昆布。
6.描寫中草藥的詩句
春風(fēng)和煦滿常山,芍藥天麻及牡丹;去尋使君子,當(dāng)歸何必找。
端陽,菖蒲制酒樂半年;庭前嬌女紅娘子,笑與檳榔同采蓮。秋菊開花遍地黃,一回雨露一茴香;扶童去取國公酒,醉倒大光。
冬來無處可防風(fēng),糊窗一層層;待到雪消陽起石,門外戶懸白頭翁。注:此為我國古人筆下著名的中藥名四季歌,既符合的特征,又加入20余味中草藥名,極富情趣。
不僅令人神往,還可感悟中藥名包含的學(xué)問,不失為一首佳作南宋愛國詞人用中藥名寫了一首,詞云:“云母屏開,珍珠簾閉,防風(fēng)吹散沉香。離情抑郁,金縷織流黃,柏影桂枝交映,從容起,弄水銀塘。
連翹首,驚過半夏,涼透薄荷裳。一鉤藤上月,尋常山夜,夢宿沙場。
早已輕粉黛,獨活空房。欲續(xù)斷弦未得,烏頭白,最苦參商。
當(dāng)歸也!茱萸熟,地老菊花荒。”詞中巧借中藥名,活龍活現(xiàn)地刻畫出了一位貴婦人的形象。
將她思念遠(yuǎn)征沙場的丈夫的那一腔纏綿之意表達(dá)得淋漓盡致,生動地抒發(fā)了她怨恨戰(zhàn)爭給自己帶來夫妻久別、難以團(tuán)聚的心聲。藥名詩北宋進(jìn)士洪皓在建炎三年奉命赴金,被金人扣留十余年。
在此期間,他堅貞不屈,以詩明志,留下了眾多的愛國詩篇。就是其中之一,很有代表性。
詩云:“獨活他鄉(xiāng)已九秋,腸肝續(xù)斷更剛留;遙知母老相思子,沒藥醫(yī)治盡白頭。”該詩十分巧妙地將五味中藥“獨活、續(xù)斷、知母、相思子、白頭”嵌入詩中,表達(dá)了自己深沉摯誠的愛國懷鄉(xiāng)思母之懷,感人肺腑。
藥名謎明代戲曲作家寫過一首題為的謎語詩,詩云:“農(nóng)夫月落出耕田,行到溪頭無渡船。就在溪邊眠一覺,蓑衣箬笠護(hù)頭邊?!?br>
作者巧妙地把四味中藥暗藏于詩中,謎底是“黑牽牛、當(dāng)歸、宿沙、防風(fēng)”,生動形象地描繪了一幅封建社會里農(nóng)民月夜耕田、夜以繼日地辛勞、風(fēng)餐露宿的悲慘生活圖景,表達(dá)了對勞動人民的關(guān)切之情。
7.求一些中藥詩
懷舊事
喝馬藍(lán)關(guān)路,王孫欲斷腸。
風(fēng)揚桃蕊嫩,露郁李花香。
志遠(yuǎn)情難棄,心高意已傷。
春長山月寂,莫若早回鄉(xiāng)。
詩中嵌馬蘭、王孫、羊桃、郁李、志遠(yuǎn)、薏芑、常山、茴香八味中藥
古出塞
天雄志遠(yuǎn)憶當(dāng)年,赤箭長刀鎮(zhèn)遠(yuǎn)巔。
劍戟如柴胡虜懼,兵聲似水銀光延。
休云母念多幽咽,莫感當(dāng)歸寫淚箋。
此夜防風(fēng)多野火,王孫意氣守關(guān)邊。
詩中嵌天雄、志遠(yuǎn)、赤箭、柴胡、水銀、云母、當(dāng)歸、防風(fēng)、王孫九味中藥
燕歸梁·藥名遙侶
白紙無情對影單,半夏鵲聲歡。
思君當(dāng)歸理金簪。忍獨活,夢西番。
王孫寶刃,天雄汗血,防風(fēng)夜披氈。
赤箭射缺玉門關(guān)。鐵衣冷,思東川。
詞中嵌白芷、半夏、當(dāng)歸、獨活、王孫、天雄、防風(fēng)、赤箭、鐵衣九味中藥
決明子
Semen Cassiae
(英) Cassia Seed
別名 草決明、馬蹄決明、假綠豆。
來源 為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決明Cassia obtusifolia L.或小決明Cassia tora L的干燥成熟種子。
決明子是一種中草藥材,中藥決明子,也叫草決明、還瞳子、狗屎豆、假綠豆、馬蹄子、千里光,為豆科草本植物決明或小決明的成熟種子,味苦、甘而性驚,具有清肝火、祛風(fēng)濕、益腎明目等功能。除藥用成分外,決明子還含有多種維生素和豐富的氨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近年來其保健功能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
植物形態(tài) 一年生半灌木狀草本,高1~2m。羽狀復(fù)葉互生;小葉3對,倒卵形或長圓狀倒卵形,長1.5~6.5cm,寬0.8~3cm, 先端鈍,基部圓形,偏斜,幼時兩面疏被長柔毛;托葉錐形,早落?;ǔ蓪σ干?;萼片5,分離;花瓣5,黃色,有爪;能育雄蕊7,下面3枚較發(fā)達(dá);子房有柄,被白色。莢果線形。種子多數(shù),菱形,淡褐色,有光澤,花期7~9月,果期9~11月。
全國大部分地區(qū)有栽培。主產(chǎn)安徽、江蘇、浙江、四川。
采制 秋季有收成熟果實,曬干,打下種子。
性狀 種子棱方形或短圓柱形,兩端平行傾斜,長3~7mm,寬2~4mm。表面綠棕色或暗棕色,平滑有光澤。一端較平坦,另端斜尖,背腹面各有1條突起的棱線,棱線兩側(cè)各有1條斜向?qū)ΨQ而色較淺的線形凹紋。質(zhì)堅硬,不易破碎。種皮薄,子葉2,黃色。味微苦。
化學(xué)成分 含大黃素(emodin)、大黃酚(chrysophanol) 、大黃素甲醚(physcion)、決明素(obtusin)、鈍葉決明素(obtusifolin)及其甙類。
性味 性微寒,味甘、苦、咸。
功能主治 清熱明目,潤腸通便。用于目赤澀痛、羞明多淚、頭痛眩暈、目暗不明、潤腸通便。
此外本品有降低血清膽固醇與降血壓的功效,防治血管硬化與高血壓有一定療效。
中藥劑量 10-15g。
異名 草決明,羊明(《吳普本草》),羊角(《廣雅》),馬蹄決明(陶弘景),還瞳子(《醫(yī)學(xué)正傳》),狗屎豆(《生草藥性備
要》),假綠豆(《中國藥植志》),馬蹄子(《江蘇植藥志》),千里光(《山西中藥志)),芹決(《陜西中藥志》),羊角
豆(《廣東中藥》),野青豆(《江西草藥》),豬骨明、豬屎藍(lán)豆、細(xì)葉豬屎豆、夜拉子、羊尾豆(《南方主要有毒植物
》)。
藥物配伍 1、配石決明,清熱平肝明目,常用于肝熱頭暈,或肝陽上亢之視物不清,眩暈,目赤,頭痛等癥。2、配谷精草,明目退翳,可用于肝腎不足,風(fēng)熱上壅,視物不清,羞明流淚等癥。
【藥理作用】①降血壓作用決明子的水浸液、酵-水浸液,醇浸液對麻醉犬、貓、兔等皆有降壓作用。
但浸劑對麻醉兔降壓作用不明顯,而用決明子酊5毫升,降壓較明顯,且持續(xù)時間較長,用同量稀醇靜注,亦可降壓(可立即恢復(fù))。
對離體蟾蜍心臟有抑制作用;對血管有收縮作用(下肢灌注法)。
在慢性實驗中,煎劑每日2克(生藥)/公斤,無降壓作用。
②抗菌作用種子的醇提取物對葡萄球菌、白喉桿菌及傷寒、副傷寒、大腸桿菌等均有抑制作用,而水提取物則無效,水浸劑(1:4)在試管中對某些皮膚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1:降低血壓的作用;2: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3:降低血清膽固醇和三酸甘油脂的作用;4:泄下作用;5:對子宮收縮而有催產(chǎn)作用。
含大黃酚,但量不多,可能與其輕度的抗菌,瀉下作用有關(guān)。
【炮制】炒決明子:取凈決明子,置鍋內(nèi)炒至微有香氣,取出,放涼。
【性味】苦甘,涼。
①《本經(jīng)》:味咸,平。
②《別錄》:苦甘,微寒,無毒。
③《本草正》:味微苦微甘,性平,微涼。
【歸經(jīng)】入肝、腎經(jīng)。
①《雷公炮制藥性解》:入肝經(jīng)。
②《本草經(jīng)疏》:足厥陰肝,亦入膽、腎。
【功用主治-決明子的功效】清肝,明目,利水,通便。
治風(fēng)熱赤眼,青盲,雀目,高血壓,肝炎,肝硬化腹水,習(xí)慣性便秘。
①《本經(jīng)):治青盲,目淫膚赤白膜,眼赤痛,淚出,久服益精光。
②《別錄》:療唇口青。
③《藥性論》:利五臟,除肝家熱。
④《日華子本草》:助肝氣,益精水;調(diào)末涂,消腫毒,熁太陽穴治頭痛,又貼腦心止鼻衄;作枕勝黑豆,治頭風(fēng),明目。
⑤《本草衍義補遺》:解蛇毒。
⑥《生草藥性備要》:治小兒五疳,擦癬癩。
⑦《醫(yī)林纂要》:瀉邪水。
⑧《湖南藥物志):明目,利尿。
治昏眩,腳氣,浮腫,肺癰,胸痹。
⑨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清肝明目,利水通便。
治肝炎,肝硬化腹水,高血壓,小兒疳積,夜盲,風(fēng)熱眼痛,習(xí)慣性便秘。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將決明子列為上品,謂其"主青盲、目淫、膚赤、白膜、眼赤通、淚。服益精光,輕身"?!度杖A子本草》言其"助肝氣,益精;用水為末涂,消腫毒,貼太陽穴治頭痛,又貼腦心,止鼻洪;作枕,治頭風(fēng),決明勝黑豆"。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載決明子能"清肝明目,利水通便。治肝炎、肝硬化腹水、高血壓、小兒疳積、夜盲、風(fēng)熱眼痛、習(xí)慣性便秘"。《湖南藥物志》載其治"昏眩、腳氣、浮腫、肺癆、胸痹"。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近年組織編寫的《中華本草》,述其應(yīng)用較為廣泛,載曰:"清肝益腎,明目,利水通便。主治目赤腫痛,羞明淚多、青盲、雀目、頭痛頭暈、視物昏暗、肝硬化腹水、小便不利,習(xí)慣性便秘。外治腫毒、癬疾"。
現(xiàn)代研究表明,決明子除含有糖類、蛋白質(zhì)、脂肪外,還含甾體化合物、大黃酚、大黃素等,還有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鐵、鋅、錳、銅、鎳、鈷、鉬等。所含大黃素、大黃酸對人體有平喘、利膽、保肝、降壓功效,并有一定抗菌、消炎作用。其中大黃素葡萄糖甙、大黃素蒽酮、大黃素甲醚,具有降低血清膽固醇和強心作用。決明子素具有a-羥基,可與金屬素合成絡(luò)合物,對金屬元素吸收有很大影響。現(xiàn)代臨床用決明子治療高脂血癥收效滿意,決明子水煎或制成片劑服用。民間常用決明子炒黃末,代茶飲,有預(yù)防和治療疾病的保健功能。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1.5~3錢;或研末。
外用:研末調(diào)敷。
【宜忌】《本草經(jīng)集注》:蓍實為之使。
惡大麻子。
【選方】①治失明,目中無他病,無所見,如絹中視:馬蹄決明二升,搗篩,以粥坎服方寸匕。
忌魚、蒜、豬肉、辛菜。
(《僧深集方》決明散) ②治目赤腫痛:決明子炒研,茶調(diào),敷兩太陽穴,干則易之。
亦治頭風(fēng)熱痛。
(《摘元方》) ③治雀目:決明子二兩,地膚子一兩。
上藥,搗細(xì)羅為散。
每于食后,以清粥飲調(diào)下一錢。
(《圣惠方》) ④治眼補肝,除暗明目:決明子一升,蔓荊子一升(用好酒五升,煮酒盡,曝干)。
上藥,搗細(xì)羅為散。
每服,以溫水調(diào)下二錢,食后及臨臥服。
(《圣惠方》決明子散) ⑤治急性結(jié)膜炎:決明子、菊花各三錢,蔓荊子、木賊各二錢,水煎服。
(《河北中藥手冊》) ⑥治高血壓:決明子五錢,炒黃,水煎代茶飲。
(《江西草藥》) ⑦治小兒疳積:草決明子三錢,研末,雞肝一具,搗爛,白酒少許,調(diào)和成餅,蒸熟服。
(《江西草藥》) ⑧治癬:決明子不以多少,為末,少加水銀粉,同為散。
先以物擦破癬,上以散敷之。
(《蘇沈良方》) ⑨多年失明。
用決明子二升研為末,每服一匙,飯后服,稀粥送下。
⑩青盲、雀目(按:青盲是外觀正常,但不見物,雀目即夜盲)。
用決明一程式、地膚子五兩,共研為末,加米湯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米湯送下。
⑾眼睛紅腫。
用決明子炒過,研細(xì),加茶調(diào)勻敷太陽穴,藥干即換,一夜腫消。
⑿頭風(fēng)熱痛。
治方同上。
⒀鼻血不止。
用決明子三工業(yè)區(qū)末,加水調(diào)交,敷胸口處。
⒁癬瘡蔓延。
用決明子一兩,三工業(yè)區(qū)末。
加水銀、輕粉少許,研至極細(xì),看不到水銀星。
擦破癬瘡后再敷藥。
⒂背瘡初起。
用決明子一升(搗碎)、生甘草一兩,加水三升,煮成一升,分二次服下。
【臨床應(yīng)用】降低血清膽甾醇觀察100例,治前血清膽甾醇在484~210毫克%之間,平均為246.91毫克%;治后降至110~208毫克%之間,平均下降87.9毫克%。
大部分病例于用藥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周內(nèi)有85%降至正常水平,4周內(nèi)降至正常水平者占96%,總有效率為98%。
但在長期觀察的5例中,因故停藥后血清膽甾醇則又逐漸上升,再行服藥后仍可下降。
提示本品降低血清膽甾醇系暫時性的,為達(dá)到治療目的需長期維持,需維持多久尚待觀察。
服藥后有85%病例的頭暈、頭痛、乏力等癥狀有所改善。
制劑及用法:一煎劑-決明子1兩,水煎分2次服。
二糖漿-每100毫升含生藥1.5兩,每次20毫升,日服3次。
三片劑-每片含生藥6分,日服3次,每次5片。
三種劑型經(jīng)觀察療效無明顯差異。
決明子用量與療效有密切關(guān)系,量少(如口煎劑每日用5錢)不能達(dá)到療效。
副作用:發(fā)生率占9%,主要為腹脹、腹瀉與惡心,多見于服藥初期,均不影響繼續(xù)服藥,可自行消失。
關(guān)于本品的療效機理、遠(yuǎn)期效果及對粥樣斑塊形成的影響等尚待研究。
1:用于目赤腫痛、羞明多淚、青盲內(nèi)障等癥。目赤腫痛,羞明多淚等癥,系肝火上擾,或風(fēng)熱上壅頭目所致。決明子既能清泄肝膽郁火,又能疏散風(fēng)熱,為治目赤腫痛要藥。風(fēng)熱者,常與蟬衣、菊花等同用;肝火者,常配龍膽草、黃芩、夏枯草等同用。
2:青盲內(nèi)障,多由肝腎不足所引起。決明子清肝而明目,常與補養(yǎng)肝腎藥如沙苑蒺藜、女貞子、枸杞子、生地等同用,以治青盲內(nèi)障。3:潤腸通便作用,能治療大便燥結(jié)。4:近年來臨床上又用于高血壓病而呈現(xiàn)肝陽上擾、頭暈?zāi)垦5劝Y候者,常與鉤藤、生牡蠣等同用。
其他用途:決明子枕頭:
采用決明子等陰性野生植物混合制枕頭,決明子具圓潤顆粒按摩頭部,可促進(jìn)頭部血循環(huán),增強記憶。夏季涼爽舒適,冬季溫暖御寒。一般決明子雙面枕頭另外填充蕎麥殼、真空棉等。
【毒副作用】在營養(yǎng)完全的食物中加入不同比例的決明子,隨藥物比例增加而使大鼠體重降低。臨床使用本品口服降血脂,服藥后有9%的病例,初期有腹脹、腹瀉和惡心,但可自行消失,不影響繼續(xù)服藥。
【炮炙目的】
本品滑腸作用稍強,炒后可減緩滑腸作用,且質(zhì)較松脆,易于粉碎和煎出有效成份。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1008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中醫(yī)藥與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
下一篇: 《感悟健康》一杯滋潤心靈的甜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