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城春晚,垂楊亂掩紅樓半,小池輕浪紋如篆。燭下花前,曾醉離歌宴。
自惜風流云雨散,關(guān)山有限情無限,待君重見尋芳伴。為說相思,目斷西樓燕。
這首《一斛珠》是蘇軾的作品,描寫途經(jīng)洛陽時對妻子王弗的相思之意。詞牌《一斛珠》源于唐玄宗和梅妃的故事:醫(yī)生江仲遜的女兒江采蘋被選入宮,得唐玄宗寵幸,因其喜梅,被封為梅妃。楊玉環(huán)入宮后,梅妃寵愛日衰。一日,玄宗命封珍珠一斛密賜梅妃,妃不受,寫詩回復玄宗曰:“桂葉雙眉久不描,殘妝和淚污紅綃。長門盡日無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毙谟[詩,悵然不樂,令樂府配以新曲,名《一斛珠》。
珍珠文化多璀璨
珍珠以其高貴的身份、華麗的容顏、典雅的儀態(tài)、純潔的品性滿足著人類的愛美之心。人們也喜歡用“珠光寶氣”形容富貴,用“貝闕珠宮”形容華麗房屋,用“翠繞珠圍”形容華麗服飾,用“珠聯(lián)璧合”形容美好事物的結(jié)合等。
以珍珠為主角的“合浦還珠”故事自古就是廉政教育的典型,據(jù)《后漢書·孟嘗傳》載,合浦郡盛產(chǎn)珍珠,聞名海外,當?shù)乩习傩找圆芍闉樯?,貪官污吏趁機盤剝,珠蚌產(chǎn)量越來越低,餓死不少人。東漢順帝派孟嘗當合浦太守,他清正廉明,革除弊端,不準濫捕,珠民的生計也得到改善。不到一年,合浦又盛產(chǎn)珍珠了。今天用科學的眼光看待“合浦還珠”事件,其實也是人類和自然環(huán)境和諧相處的典范。
歷史上最為著名的珍珠當屬與和氏璧齊名的“隋侯之珠”。據(jù)《搜神記》載,隋侯外出,路遇一條受傷的蛇,于是將其救活。一年后,隋侯出行,夢見一個少年,自稱是當年被救的蛇,特意奉上寶貝,感謝救命之恩。隋侯醒后,發(fā)現(xiàn)身邊有一顆璀璨的珍珠。后世用吐珠銜環(huán)比喻知恩圖報,如杜甫《渼陂行》:“此時驪龍亦吐珠,馮夷擊鼓群龍趨?!?/p>
傳說珍珠來自于南海鮫人的眼淚,《博物志》載:“南海外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績織,其眼泣則能出珠”,后世常用這個典故比喻凄美的愛情悲劇,如李商隱《錦瑟》:“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标懹巍垛O頭鳳》:“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p>
珍珠是古代常見的飾品。王公貴族用珍珠裝飾冠冕袞服、首飾、車乘,或用以殉葬等,將其視為尊貴與地位的象征。對于普通百姓來說,珍珠飾品也是他們的至愛,如《陌上桑》描寫羅敷:“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
除作為飾品外,珍珠還是常用的中藥材,被廣泛應(yīng)用于防治疾病、美容養(yǎng)生等方面,無論是內(nèi)服、外敷或食用,都有著悠久的歷史。
珍珠鎮(zhèn)驚把神安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何須琥珀方為枕,豈得真珠始是車。”(唐代李商隱《詠史》)珍珠又名真珠、蚌珠、真珠子、藥珠、珠子、濂珠,味甘、咸,性寒,歸心、肝經(jīng),具有安神定驚、清肝明目、解毒生肌的功效。
“我棲羅浮四百峰,十年學道師老龍。忽睹扶桑上紅日,真人飛出藥珠宮?!保鞔缶稄埗僧嬹R送予出塞詩以酬之》) 珍珠有安神定驚之效,主治心神不寧、心悸失眠,尤適用于心虛有熱之心煩不眠、多夢健忘等心神不寧等證,單用或與酸棗仁、柏子仁、五味子等配伍,可治療心悸失眠。
“滄??蜌w珠有淚,章臺人去骨遺香。”(宋代宋祁《落花》)珍珠性寒質(zhì)重,善清心、肝之熱而定驚止痙。珍珠配伍牛黃、膽南星、天竺黃等可治療小兒痰熱之急驚風、高熱神昏、痙攣抽搐;配伍朱砂、牛黃、黃連等可治療小兒驚癇、驚惕不安、吐舌抽搐等。
“古塔月高聞咒水,新壇日午見燒燈。一雙童子澆紅藥,百八真珠貫彩繩?!保ㄌ拼Z島《贈圓上人》)珍珠入肝經(jīng),善于清肝明目、明目退翳,可治療多種眼疾。珍珠配伍青葙子、菊花、石決明等,可治療肝經(jīng)風熱或肝火上攻之目赤澀痛,眼生翳膜;與琥珀、熊膽、麝香、黃連等配伍,研極細末后點眼,可治療眼目翳障初起。
“美人卷珠簾,深坐顰蛾眉。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保ɡ畎住对骨椤罚┱渲橛叙B(yǎng)顏祛斑、潤澤肌膚之功,多研極細粉末,配于化妝品中,治療皮膚色素沉著、黃褐斑等。
貝蚌孕珠還育藥
“靈龜曳尾防鉆殼,老蚌潛光怕剖珠。史筆久無兩龔傳,畫家曾有二疏圖。”(宋代劉克莊《戊午生朝和居厚弟五絕》)珍珠由珍珠貝科動物合浦母貝、珠母貝、大珠母貝、長耳珠母貝或蚌科動物三角帆蚌、褶紋冠蚌、背角無齒蚌等貝殼中外套膜受刺激形成。古人以為蚌生成珍珠如人懷妊,稱珍珠為“蚌胎”,如高適《和賀蘭判官望北海作》:“日出見魚目,月圓知蚌胎”。
古人進一步認為蚌孕珠與月的盈虧有關(guān),稱珍珠為“蚌中月”,如孟郊《詠懷》:“思逢海底人,乞取蚌中月”。在這種認識的基礎(chǔ)上,古人常用老蚌生珠比喻老來得子,如蘇軾《贈山谷子》:“笑君老蚌生明珠,自笑此物吾家無?!?/p>
古人也認識到蚌科動物生成的珍珠其實是一種病理產(chǎn)物,故有“蚌病生珠”之說,如高燮《題蔡哲夫所繪沈孝則〈冰雪廬圖〉即步哲夫韻》:“嗟哉蚌病乃生珠,詩漸可讀消雄圖”。
三角帆蚌、褶紋冠蚌、背角無齒蚌等蚌類的肉為蚌肉,體內(nèi)分泌液為蚌淚,貝殼制成的粉為蚌粉,均具有良好的藥用價值。
蚌肉性寒,味甘、咸,歸肝、腎經(jīng),具有清熱解毒、滋陰明目的功效,用于煩熱、消渴、血崩、帶下、痔瘺、目赤的治療。
蚌淚性寒,味甘,歸肝、腎經(jīng),具有止渴、明目、清熱解毒的功效,用于消渴、赤眼、燙傷、鼻疔的治療。
蚌粉性寒,味咸,歸肺、肝、胃經(jīng),具有化痰消積、清熱燥濕的功效,用于痰飲咳嗽、嘔逆、疳積、白帶、濕疹、痱子、燙傷的治療。
珠母潛陽善平肝
“土植皆為藥,山枝不滿樵。暗光珠母從,秋影石花消?!保ㄋ未x翱《采藥候潮山宿山頂精藍夜中望海》)珍珠母又名珠牡、珠母、真珠母、明珠母,是常用的平抑肝陽類中藥。珍珠母性寒,味甘、咸,歸肝、心經(jīng),具有平肝潛陽、安神定驚、清肝明目的功效,用于頭痛眩暈、心悸失眠、癲狂驚癇、肝熱目赤、翳膜遮睛的治療?!吨袊t(yī)學大辭典》載:“此物(珍珠母)兼入心、肝兩經(jīng),與石決明但入肝經(jīng)者不同,故涉神志病者,非此不可”。
“采來溪蚌大于斗,明珠歷歷開光輝。炯如銀河墮片月,群星錯落流璇璣?!保鞔跏宄小稜€溪采珠歌》)珍珠母配伍石決明、牡蠣、磁石等可治療肝陽上亢、頭痛眩暈;配伍鉤藤、菊花、夏枯草等可治療肝陽上亢兼肝熱煩躁易怒;配伍白芍、生地黃、龍齒等可治療肝陽上亢所致的頭痛眩暈、耳鳴、心悸失眠等。
“肖形可惜被形驅(qū),浪說歡娛未足娛。心大如天無不有,何人剖蚌出明珠?!保ㄋ未栬省队泌w教授韻謝程簽判春雪》)珍珠母質(zhì)重入心經(jīng),有安神定驚之效,配伍朱砂、龍骨、琥珀等可治療心神不寧、心悸失眠;配伍天麻、鉤藤等可治療癲癇、驚風抽搐。
“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保ㄋ未总馈吨星锏菢峭隆罚┱渲槟赣星甯?、明目、退翳之效,配伍石決明、菊花、車前子等可治療肝熱目赤、畏光、翳障;配伍枸杞子、女貞子、黑芝麻等可治療肝虛目暗、視物昏花;配伍蒼術(shù)、木賊或動物肝臟可治療夜盲癥。
此外,本品研細末外用,有燥濕收斂之功,可治療濕瘡瘙癢、潰瘍久不收口、口瘡等。
珍珠與珍珠母均有鎮(zhèn)心安神、清肝明目、退翳、斂瘡之功效,均可用治心悸失眠、心神不寧及肝火上攻之目赤、翳障及濕瘡潰爛等。珍珠重在鎮(zhèn)驚安神,多用治心悸失眠、驚風癲癇,且解毒生肌斂瘡力好,并能潤膚祛斑;珍珠母重在平肝潛陽,多用治肝陽上亢、肝火上攻之眩暈。
“相思無益莫相思,贏得霜髯換黑髭。明月自圓還自缺,蚌胎瘦減有誰知?!保鞔鷦⒒吨裰Ω琛罚〇|方人將珍珠譽為“月亮上的寶石”,它滿載著詩情畫意,散發(fā)著濃郁藥香,以獨特的風華和品味給人們豐富的想象空間。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10102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古人用中藥漿糊裝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