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奴丸”首載于明代太醫(yī)院院使董宿的《奇效良方》一書
“老奴”是個詈(lì)詞
,含有罵人的意思。董宿在《奇效良方》中給本方取名“老奴丸”,是據(jù)劉義慶《世說新語·假譎》中“我固疑是老奴,果如所卜”的故事。故事講的是
,東晉時的安郡公溫嶠因戰(zhàn)功顯赫,受到滿朝文武官員的推崇,手握重權(quán)。后來溫嶠的妻子因病醫(yī)治無效而亡,溫嶠的“從姑母”(其姑母不是溫嶠父親的親姐妹,故稱從姑母)因遭戰(zhàn)亂,家人散失,身邊只有一個女兒,生得既聰明又美麗。由于戰(zhàn)亂所逼沒過多久
,溫嶠就與其表妹舉行婚禮,新娘在拜天地之后被擁入洞房,她稍稍撥開罩面的頭紗覷了一眼,心里暗笑道:“我固疑是老奴,果如所卜?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其實“老奴丸”這個方子是董宿制定的,具有溫補腎陽
、益髄填精、預防人們“先身而衰”的作用,故以老奴娶少女為婦的故事為喻,取名“老奴丸”。元代戲劇家關漢卿以此題材寫成了雜劇《玉鏡臺》,在當時亦廣為流傳
。? ? 南京專家考古發(fā)現(xiàn)
,古人吃的長生不老藥是一種紅色米粒,1965年當時的考古發(fā)掘人員在象山的東晉大墓里發(fā)現(xiàn)了一種紅色米粒大小的東西,直徑大約0.4,0.6厘米,每顆重量也不一,大的有0.468克,小的為0.275克
? ? ?在古代幾乎每一代君王都在追求長生不老
,在中國歷史上,服食長生不死之藥而死的皇帝約有10人,東晉的哀帝是第一位。公元365年,晉哀帝像往常一樣吃仙丹,然而在當時人們吃仙丹量不好掌控日積月累毒性太大,很容易因為丹藥的毒性而喪命,哀帝最終撒手人寰。人類其實不止是皇帝只要是人都渴望長生不老,不管是秦始皇還是漢武帝,都有這樣的愿望,他們希望自己長生不老永遠的做皇帝享受生活。在當時也有很多道士為了錢財會騙皇帝稱自己會煉長生不老藥,他們用的很多東西都是有劇毒的,當時他們又不知道皇帝就這樣服著所謂的長生不老藥在慢性自殺,不僅沒有起到長生的作用還縮短了壽命。? ? ? 考古學家發(fā)現(xiàn)的長生不老藥
,就是古代道士的杰作,進一步證實了歷史。包括在現(xiàn)在人類依然沒有發(fā)現(xiàn)任何長壽的辦法,終究逃不過衰老病死,這也是大自然的自然規(guī)律沒有誰能活著離開這個世界。長生的話從現(xiàn)在科技的水平來看是不可能的,而古人早在幾千年前就有這樣對我幻想。
金精老奴丸--《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沈陽方)
【處方】木香5錢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10117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上一篇:
丁公藤老翁賜藥療癱瘓
下一篇:
決明子助秀才考取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