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期間,山東濟南有許多知名老中醫(yī),有“四大名醫(yī)”之謂,即吳少懷、韋繼賢、王玉符、王蘭齋四位先生。他們憑借著高超的醫(yī)德醫(yī)術懸壺濟世,救治了不少病人,留下許多佳話。
韋繼賢(1895~1976年),字起孟,出生于北京。1916年,韋繼賢21歲時經(jīng)親友介紹來到濟南宏濟堂藥店,“先以司藥為主,繼則為‘坐堂醫(yī)’侍診”。韋繼賢能短時間內(nèi)成為“坐堂診”,與他少時開始習醫(yī)有關,他從北京來到濟南之前就曾在余慶堂中藥店和北京中醫(yī)研究所學中醫(yī)。來到濟南宏濟堂藥店以后,“一面探求藥理,嚴格掌握藥物性能及應用,一面攻研醫(yī)學,深明奧義”,得到名醫(yī)徐菊如、王蘭齋指點而“學業(yè)日進”。有意思的是,期若干年后,韋繼賢與老師王蘭齋同列“四大名醫(yī)”之列。
1922年韋繼賢27歲,他考中醫(yī)合格后正式在濟南懸壺應診,擅治內(nèi)、兒、婦科,對溫熱病有獨到見解,后來與他人合辦了濟南民眾中醫(yī)慈善醫(yī)院,患者慕名而來絡繹不絕。2013年5月16日,《齊魯晚報》曾刊登過一篇署名為“黃杏林”撰寫的《一代名醫(yī)韋繼賢》一文,講述了1953年春天韋繼賢為其父治病的故事。文章說,“韋大夫每開一方,父親就派我到宏濟堂去抓藥。我將藥方一遞,宏濟堂里司藥的伙計就能認出是韋大夫的筆跡,一看是韋大夫開的方子,都格外尊重,稱藥、包藥也都格外上心,仿佛給韋大夫的處方拿藥也是一種榮幸。”文章還提到,“1955年,父親又因血壓太高而昏迷了,大夫下了病危通知書,母親情急之下請來了韋大夫,韋大夫……開了藥方,第二天凌晨,父親竟奇跡般地蘇醒了,喜得全家人淚流滿面,病房里的大夫護士都連聲稱奇?!?/p>
遺憾的是,作者在文中沒有提到韋繼賢到底開了一服什么樣的藥方能有如此神效。但在過去,類似韋繼賢這樣的老中醫(yī)有很多,他們以豐富的藥理知識和悲天憫人的胸懷,妙手救治了許多身患重病的患者,令后人感懷。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10131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仙鶴草的詩意傳說和神奇藥效
下一篇: 慈禧與半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