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霜漸漸散銀沙,
驚見芳叢閱歲華。
借暖定誰留翠被,
鏈顏端自有丹砂。
秋香舊入騷人賦,
晚節(jié)令傳好事家。
不是西風苦留客,
衰遲久已過梅花。
這首詩是金代詩人元好問的《為鮮于產(chǎn)魯賦十月菊》。菊花是我國的著名花卉,已有3000多年歷史,并于東晉時經(jīng)朝鮮傳到日本,17世紀傳入歐洲,現(xiàn)已遍布世界各地。
菊花,古有女華、日精、金蕊、甘菊、周盈等異名,為菊科植物菊的花序。菊花在唐代以前多為黃菊,《禮記·月令》中有“秋季三月,菊有黃華”之句。《楚辭》亦有“春蘭兮秋菊,長無絕兮終古”。紫菊花、白菊花到唐中葉才出現(xiàn)。唐代詩人劉禹錫詩曰:“家家菊盡黃,梁國獨如霜。”肖穎士亦有:“紫英黃萼,照耀丹墀。”
宋代,菊花品種逐漸增多,并有專著出現(xiàn)。如宋代劉蒙泉的《菊譜》錄菊花35種,史正志的《菊譜》錄30余種,范成大的《范林菊譜》錄36種,元代楊維楨的《黃華傳》錄163種,明代黃省曾的《菊譜》錄222種,清代的《廣群芳譜》錄菊花300余種。到目前為止,菊花品種已近萬種。
歷代文人留下了許多吟詠菊花的佳作,如東晉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唐代李商隱的“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宋代蘇軾的“輕肌弱骨散幽葩,真是青裙兩髻丫”,明代高啟的“秋色茫茫人欲醉,寒香冷落蝶無知”。菊花冷艷傲霜,隱逸清雅,常被作為寄托情感的對象。陶淵明詩曰:“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懷其貞秀姿,卓為霜下杰?!?贊其耐寒、高潔。唐末農(nóng)民起義領(lǐng)袖黃巢,以菊抒懷曰:“待到秋來九月八,花開后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蓖蹴w《招陳生賞菊》曰:“傲霜有勁心,近竹無俗態(tài)。復如處女幽,人抱貞含素?!辩姇x菊有五德:“園華高懸,準天極也;純黃不染,厚土色也;早植晚登,君子德也;杯中體輕,神仙食也?!币约啊氨芴依钪G,抱松柏之堅心”“高情守幽貞,大節(jié)凜介剛”“寧可抱香枝上老,不隨黃葉舞秋風”。這些詩都反映了詩人不慕榮華、不畏強權(quán)、堅強樂觀的精神。
菊花有養(yǎng)生長壽之功?!肚G州志》栽:“南陽酈縣北八里,有溪水,其源旁悉芳菊,水極甘馨。谷中有三十家,不穿井,即飲此水。上壽百二十、三十,中壽百余、七十者猶以為早夭?!碧K轍贊此潭曰:“南陽白菊有奇功,潭上居人多老翁?!崩顣r珍曰:“菊苗可啜,花可餌,根實可藥;囊之可枕,釀之可飲,自本至末,罔不有功。宜乎前賢,比之君子。神農(nóng)列為上品,隱士采入酒盅,騷人餐其落英。費長房言,九日飲菊酒,可以辟不祥。”《東坡雜記》亦有“黃菊之色,香味和正,花、葉、根、實皆長生藥也”的記載。
由于菊花能使人健康長壽,所以古人每年要在菊花盛開季節(jié),采其莖、葉、花與黍米和在一起釀酒,保留到第二年重陽日,呼朋喚友,登高抒懷,飲酒賦詩。這種風俗從漢朝末年,一直盛行不衰。岑參在遠征緊張的行軍途中,也沒有忘記九月九日重陽節(jié)登高賞菊、飲菊酒賦詩。他在《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詩中寫道:“強欲登高處,無人送酒來。遙憐故園菊,應傍戰(zhàn)場開?!被孟胫栈茉趹?zhàn)場旁開放。可見其愛菊、思菊之忱。宋代陸游生病,得菊花酒飲之,疾病霍然而愈,他樂而賦詩曰:“菊得霜乃榮,惟與凡草殊。我病得霜健,每卻稚子扶。豈與菊同性,故能老不枯。今朝喚父老,采菊沉酒壺?!?陶淵明對菊花酒更有好感,其詩曰:“菊花釀酒可延年,兩鬢絲絲繞鶴發(fā)?!?/p>
菊花亦食亦藥。菊花入藥最早見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菊花)主諸風頭眩、腫痛、目欲說、淚出、皮膚死肌、惡風濕痹。久服利血氣、輕身,耐老延年?!薄睹t(yī)別錄》亦稱:“療腰痛,去來陶陶,除胸中煩熱,安腸胃,和五臟,調(diào)四肢、令頭不白?!本栈ǖ氖秤脷v史源遠流長。《離騷》有“餐秋菊之落英”之句。《藥圃記》有“菊花在藥品為良藥,為菜蔬是佳蔬之稱”。清代曺庭棟《老老恒言》有菊花粥,明代高濓《遵生八箋》有菊苗粥,均為抗衰老、延年益壽的食療佳品。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10172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鳳簫吟唱鳳仙花
下一篇: 中藥詩賞析--萹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