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景和是清代的名醫(yī)之一,他醫(yī)術高超,醫(yī)德高尚,被世人尊稱“余仙人”,他曾大膽向店主進言,并因此治好了店主胞弟的惡疾,后研習醫(yī)術,遂聲名鵲起。
相傳,余景和在13歲去武進孟河藥店當學徒,得暇就讀《醫(yī)宗金鑒》,專心研討,寒暑無間。店主胞弟有咯血癥,一年十月,忽然寒熱,頭痛身痛。請醫(yī),治以桂枝、葛根,藥后寒熱雖退,卻面紅,出汗如珠,神志淡漠,脈浮乏力,再請復診,依然出汗不止,瀕危。景和看《醫(yī)宗金鑒》有“少陰戴陽”一條,就大膽向店主進言:此是“戴陽脫癥”,急改用附桂引火歸元。店主顧慮胞弟素有吐血癥,最忌陽藥,不敢采納。景和指出“陽無陰不斂,當陰陽并顧,救人要緊”,即以熟地四兩、黨參四兩、黃芪四兩、附子三錢、肉桂三錢煎汁佐以童便三兩為引,分三服之后,果然汗止,但面紅仍不退,景和又先后使用別直參二兩、紫河車一具、東洋參二兩,煎濃汁侍服,竟轉危為安,豁然痊愈。此事傳出,當時孟河名醫(yī)費伯雄、丁雨亭兩位先生贊譽為“實出乎醫(yī)理之外,非自己為醫(yī)不可?!彼煤螅昂透涌桃庾詫W,被當地名醫(yī)費蘭泉看中,收其為徒。景和大喜,遂辭去藥業(yè),正式投于費氏門下。三年后,成為入室弟子,出而應診,聲名鵲起。
1882年,35歲的余景和應友人誠邀赴常熟行醫(yī),屢次治愈危癥,被當地鄉(xiāng)人稱為“余仙人”。景和對待病人,耐心細致,態(tài)度和藹,遇重危病人甚至廢寢忘食。他常說:“為醫(yī)者,當扶危濟困,死中求生,醫(yī)之責也?!?/p>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10281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明清新安醫(yī)德的精髓論
下一篇: 醫(yī)德與仁術的相通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