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中度脂肪肝患者,有的常時不時地感到兩脅脹滿不適或隱隱作痛,以右側(cè)肝區(qū)為明顯,或伴有噯氣、腹脹、矢氣多等。處以舒肝止痛丸,取其舒肝理氣、柔肝止痛之功效。一次4、5克,一日兩次,癥狀輕者服5天即可緩解,較重者可服5~10天。
舒肝止痛丸的成分包括柴胡、當(dāng)歸、白芍、炒白術(shù)、薄荷、甘草、生姜、醋制香附、郁金、醋制延胡素、川楝子、木香、陳皮、制半夏、黃芩、川芎、炒萊菔子。方中大量用舒肝理氣藥:柴胡、香附、郁金、木香、川楝、陳皮。肝主疏泄、通調(diào)氣機(jī),肝體陰用陽,故以白芍、甘草、川芎、當(dāng)歸養(yǎng)血柔肝止痛;白術(shù)、萊菔子、半夏健脾化濕消滯;黃芩清郁熱,薄荷、生姜主升發(fā)、疏散之意。
脂肪肝的形成大多數(shù)與飲食肥厚油膩、少運動有關(guān),肥甘厚味過多致使脾失健運、痰濕內(nèi)生,濕困脾陽阻礙氣機(jī),氣滯肝郁,肝主疏泄,肝經(jīng)循行脅肋止于胸。脂肪肝的分型很多,一半以上都屬于肥胖型和酒精型(因其他疾病引起的必須治療基礎(chǔ)病)。所以要想解決脂肪肝必須合理飲食、戒酒減肥、適當(dāng)運動,血脂高者可服調(diào)脂藥。(楊月平)
(1)犀角地黃湯加味
[主治]糖尿病性視網(wǎng)膜病變(陰虛陽亢,火傷目絡(luò))。
[處方]水牛角30克(先煎),生地20克,赤白芍10克,丹皮8克,山梔10克,龍膽草5克,石決明20克(先煎),茅根15克,側(cè)柏12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2次,分2次服。3周為1個療程。
(2)丹梔逍遙丸
[主治]肝郁血虛,胸脅脹痛,煩躁潮熱,頰赤口干,便秘溲赤,食欲不振以及月經(jīng)不調(diào)等。
[處方]丹皮、梔子、柴胡、白芍、當(dāng)歸、茯苓、白術(shù)薄荷、甘草。
[用法]口服,每次6~9丸,每日2次。
(3)開郁舒肝丸
[主治]肝胃失和引起消化不良,脘腹脹滿,脅脅作痛或竄痛,喧氣呃逆,精神抑郁,食欲不振等癥。
[處方]香附、山楂、茯苓、白術(shù)、陳皮、沉香、厚樸砂仁、枳殼、甘草、青皮、檳榔、烏藥、六神曲、元胡。
[用法]口服,每次1丸,每日3次,空腹溫開水送服。
(4)平安丸
[主治]氣郁傷肝,肝氣犯胃,脾胃不和引起的脘腹寒痛,食積痞滿,噯氣呃逆,飲食少進(jìn),寒疝偏墜及慢性肝炎、胃炎等。
[處方]木香、沉香、青皮、元胡、肉豆蔻、六神曲、丁香陳皮、茯苓、豆蔻仁、麥芽、母丁香、砂仁、枳實、草果仁、山楂檳榔。
[用法]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
(5)柴胡疏肝丸
[主治]肝郁氣滯血淤引起的胸脅疼痛,寒熱往來,經(jīng)前腹痛等。
[處方]柴胡、香附、陳皮、枳殼、川芎、芍藥、炙甘草。
[用法]口服,每次6~9克,每日3次,空腹溫開水送服。
(6)舒肝止痛丸
[主治]肝胃不和,肝氣郁結(jié)引起的胸脅脹滿,嘔吐酸水,脘腹疼痛。
[處方]柴胡、當(dāng)歸、白芍、赤芍、白術(shù)、薄荷、甘草生姜、香附、郁金、延胡索、川楝子、木香、陳皮、半夏、黃芩、川芎、萊菔子。
[用法]口服,每次4~4.5克,每日2次,溫開水送服。
(7)舒肝調(diào)氣丸
[主治]胃脘疼痛。脅肋脹痛,惡心嘔吐,倒飽嘈雜,大便秘結(jié)等。
[處方]香附、枳實、厚樸、青皮、陳皮、沉香、厚樸花、郁金、延胡索、片姜黃、木香、五靈脂、豆蔻、萊菔子、莪術(shù)、郁李仁、牽牛子、龍膽草、白芍、牡丹皮、石草蒲。
[用法]口服,每次2~3丸,每日2次,空腹溫開水送服。
(8)平肝丸
[主治]肝氣郁結(jié),肝胃不和所致兩脅脹痛,胃脘刺痛,周身竄痛,噯氣吞酸,頭暈耳鳴,下肢無力。
[處方]當(dāng)歸、白芍、香附、乳香、玄參、生地黃、炒枳殼、炒白芥子、木香元胡、炒萊菔子、代赭石、黃芩、桔梗、陳皮、梔子、青皮、川芎、砂仁。
[用法]口服,每次1丸,每日3次。
(9)沉香化氣丸
[主治]用于肝胃氣滯引起的脘腹脹痛,胸膈痞滿,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噯氣泛酸。
[處方]沉香、木香、香附、廣藿香、陳皮、砂仁、莪術(shù)、六神曲、麥芽、甘草。
[用法]口服,每次3~6克,每日2次,空腹溫開水送服。或遵醫(yī)囑服用。
(10)調(diào)胃舒肝丸
[主治]肝脾不和,肝郁不舒引起的胃脘刺痛,兩脅脹滿,噯氣吞酸,飲食無味,周身竄痛。
[處方]砂仁、厚樸、豆蔻仁、青皮、枳殼、陳皮、山楂、柴胡、郁金、香附木香、片姜黃、甘草。
[用法]口服,每次1丸,每日3次,溫開水送服。
(11)越鞠丸
[主治]用于肝胃不和引起的胸膈痞悶,脘腹脹痛,氣郁積滯,噯氣吞酸。
[處方]香附、川芎、梔子、六神曲、蒼術(shù)。
[用法]口服,每次6~9克,每日1~2次,溫開水送服。
(12)舒肝平胃丸
[主治]肝郁胃弱引起的胸脅脹滿,倒飽嘈雜,嘔吐酸水,胃脘脹痛,食滯不消。
[處方]厚樸、陳皮、枳殼、法半夏、蒼術(shù)、甘草、焦檳榔、生姜、大棗。
[用法]口服,每次4.5克,每日2次,溫開水送服。
(13)舒肝和胃丸
[主治]食欲不振,呃逆吐酸,惡心嘔吐,胃脘疼痛。
[處方]香附、柴胡、烏藥、木香、陳皮、郁金、佛手廣藿香、白芍、白術(shù)、甘草、焦檳榔、萊菔子。
[用法]口服,每次1~2丸,每日2次,溫開水送服。
肝胃郁熱,也是中醫(yī)的一個證型,其可由日久蘊而化熱、邪熱犯胃等因素引起。
肝胃郁熱常表現(xiàn)為胃脘灼痛,伴有反酸噯氣、胃脹、大便秘結(jié)、小便短赤、情志不暢等情況,應(yīng)積極進(jìn)行疏肝、和胃、泄熱等。
肝胃郁熱可由于 情志不遂、肝氣郁結(jié)、病邪侵?jǐn)_ 等原因引起的,應(yīng)積極進(jìn)行對因和對癥治療。
那么肝胃郁熱具體可由哪些原因引起呢?
1、情志不遂
肝胃郁熱可由 心情郁悶、情緒不穩(wěn)定 等,也就是情志不暢等原因引起,情緒不遂者容易出現(xiàn)燥熱、煩躁不安等情況。情志不遂因素引起的肝胃郁熱,可使用舒肝散、 舒肝止痛丸 、逍遙丸等中成藥進(jìn)行治療。
2、肝氣郁結(jié)
肝氣郁結(jié)可由于肝的疏泄功能障礙,使患者出現(xiàn) 精神抑郁、胸悶胸痛 、食欲不振、咽部異物感等情況,肝氣郁結(jié)者可由生活不規(guī)律、精神刺激、脾氣暴躁等因素引起,肝疏泄氣機(jī)不暢,可以阻礙脾胃運化,從而誘發(fā)肝胃郁熱等。肝氣郁結(jié)引起的肝胃郁熱,可使用 氣滯胃痛顆粒 、越鞠丸等中成藥進(jìn)行治療。
3、病邪侵?jǐn)_
身體抵抗力下降、長時間不規(guī)律飲食、日常不注意保暖、本身體質(zhì)較差,都容易使 細(xì)菌、病毒等病邪侵入機(jī)體 ,肝臟、胃腹等出現(xiàn)不適,從而誘發(fā)肝胃郁熱的發(fā)生。病邪侵?jǐn)_因素引起的肝胃郁熱,可使用黃連上清片、左金片、 牛黃上清片 等中成藥進(jìn)行對應(yīng)治療。
肝胃郁熱,其主要癥狀可表現(xiàn)為口干口苦、 舌紅苔黃 、煩躁易怒,胃脘灼熱疼痛、痛勢急迫等,還可出現(xiàn) 脈弦或數(shù) 。
那么肝胃郁熱具體可引起什么表現(xiàn)呢?
1、口干口臭
肝胃郁熱者,可出現(xiàn)明顯的胃熱等情況,如出現(xiàn) 口干、口臭、口苦 等,還可引起食欲減退、惡心嘔吐等癥狀。
2、煩躁易怒
肝胃郁熱者,可表現(xiàn)為肝臟疏泄不暢等情況,如出現(xiàn) 較大的情緒波動 ,主要表現(xiàn)為 心情煩躁 、容易氣急、發(fā)火等,部分人群還可表現(xiàn)為便秘、眼部不適等情況。
3、胃脘疼痛
胃脘疼痛是肝胃郁熱比較明顯的癥狀,主要有長期飲食雜亂、作息不規(guī)律等因素引起,可表現(xiàn)為 胃脘灼痛 ,部分人群可合并胸脅疼痛,伴疼痛情況游走不定等。
肝胃郁熱者主要進(jìn)行 疏肝解郁、泄熱和胃 ,如可使用 舒肝健胃丸 、丹梔逍遙散、柴胡疏肝散、 舒肝和胃口服液 等中成藥進(jìn)行清肝泄火、和胃降逆,此外不少食療也可輔助緩解肝胃不適。
那么肝胃郁熱都可用哪些食療呢?
1、化瘀養(yǎng)肝蜜
化瘀養(yǎng)肝蜜主要材料有, 山楂、丹參、 枸杞子、蜂蜜、冰糖等,可將山楂、丹參、枸杞子先浸泡2小時后煎成藥液,再將蜂蜜、冰糖兌入藥液內(nèi),以微火煮沸30分鐘,待至蜜汁與藥液溶合而呈黏稠時離火,冷卻后盛入容器內(nèi)密封保存,后用開水沖飲即可,而化瘀養(yǎng)肝蜜具有一定 活血化瘀、疏肝止痛 的作用。
2、枸杞綠豆湯
枸杞綠豆湯主要材料有, 枸杞、綠豆 、大棗、冰糖等,可在鍋中加適量的水,待水煮沸,將泡好的綠豆放入鍋內(nèi)大火煮開,待綠豆煮至15分鐘,取適量大棗、枸杞、冰糖放入鍋內(nèi),調(diào)成小火慢煮20分鐘即可,枸杞綠豆湯具有一定的 清熱解毒、清肝明目、健脾開胃 的功效。
3、黑豆川芎粥
黑豆川芎粥主要材料有, 黑豆、川芎 、粳米、紅糖等,可將川芎水煎去渣,再加黑豆煮熟,再入粳米同煮為粥,放入紅糖調(diào)味即可,而黑豆川芎粥具有一定的 活血化瘀、行氣止痛 的作用。
此外還可以配合部分中醫(yī)療法,如 針灸、拔罐、刮痧、推拿 等方式進(jìn)行對證施治,清肝瀉火、和胃止痛等。
那么肝胃郁熱者在日常還應(yīng)該注意什么呢?
1、清淡飲食
日常飲食應(yīng)以 清淡、易消化 為主,少吃油膩、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可以吃一些具有清熱瀉火作用的食物,如 苦菊、苦菜、雪梨、柚子、生菜、芹菜、白菜、蘿卜 等,日常不要吸煙喝酒等,煙酒易傷肝傷胃。
2、放松心情
日常 保持輕松愉悅的心情狀態(tài) ,減少生氣、過度緊張或焦慮等, 避免熬夜 ,適當(dāng)進(jìn)行戶外運動,促進(jìn)機(jī)體新陳代謝能力,釋放壓力,避免上火,可適當(dāng) 用金銀花、菊花、決明子等泡水喝 ,輔助降火降燥。
寫在最后:
肝胃郁熱者,可通過藥物和飲食等進(jìn)行調(diào)理,如可使用輔助清熱、和胃的藥物,飲食應(yīng)以清淡為主,少吃易上火的食物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1160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養(yǎng)生以睡眠為先
下一篇: 麝香真?zhèn)舞b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