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望如麻葉正繁,青絲細細喜輕翻。
氣沉下部宜升舉,經在陽明可引援。
瀉痢崩淋應奏效,怔忡嘔吐反成冤。
補中益氣湯真妙,惟有東垣采本源。
注:本詩出自清·趙瑾叔《本草詩》。
按:升麻味甘苦平無毒,入肺胃脾大腸四經。春生苗,四五月著白花似粟穗。稟極清之氣而升,得陽氣之全者也。表散風邪,升發(fā)火郁。利咽喉而止疼痛,消腫毒而排膿血。解斑疹瘡痘之毒,升脫瀉崩帶之陷。兼辟瘟疫瘴氣,最解蠱精藥毒。宣發(fā)肌肉腠理之陽明,而升舉脾胃之滯氣。得蔥白散手陽明風邪,得石膏止陽明齒痛。得柴胡引生氣上升,得葛根發(fā)陽明之汗。引諸藥游行四經,升陽氣于至陰之下。東垣云:發(fā)陽明風邪,升胃中清氣,引甘溫之藥,以補衛(wèi)入表,故元氣不足者,用此于陰中升陽,又緩帶脈之意。大抵人年五十以上,降氣常多,升氣常少?!秲冉洝吩唬宏幘钇淙藟?,陽精所降其人夭。東垣取入補中湯,獨窺其微矣。升麻屬陽而性升,陽氣下陷者宜用。凡吐血鼻衄,咳嗽多痰,陰虛火動,腎經不足,及氣逆嘔吐,驚悸怔忡癲狂等病,法咸忌之。(李紹林)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1163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中醫(yī)大師冉雪峰的辦學路
下一篇: 曹雪芹訓斥胡庸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