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紅群 云南大理州人民醫(yī)院
血脂是人體中最不穩(wěn)定的生理指標,血脂檢驗結果受很多因素影響,特別是藥物的影響,影響血脂檢查結果的藥物主要有:
利尿藥:利尿藥中的雙氫克脲噻和氯噻酮長期服用,可使血清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升高。英國研究發(fā)現(xiàn),如果每日服用雙氫克脲噻50~150毫克,連續(xù)使用3~6個月,可使甘油三酯上升43.2%,膽固醇上升29.3%,極低密度脂蛋白上升17.8%,低密度脂蛋白上升10%,而高密度脂蛋白下降12%,這對健康十分不利。
β-受體阻滯藥:心得安是目前常用的β-受體阻滯劑之一,心得安在服用兩個月時可使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服用半年后血清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也升高。故也不宜久用。
苯妥英鈉:苯妥英鈉是應用較早的一種抗癲癇藥,同時有抗焦慮、抗心律失常作用,臨床應用比較廣泛。如果連續(xù)口服3~6個月后,可以使血中膽固醇平均增高19%。
抗精神病藥:不論是典型抗精神病藥物還是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都會影響脂肪代謝,氯氮平可引起TC和TG水平升高,高劑量氯氮平引起HDL下降和LDL水平明顯升高,同時氯氮平高、中、低劑量組治療均可引起體重不同程度增加;氯丙嗪口服9周時可使血清甘油三酯和總膽固醇水平明顯升高。此外,藥物還可通過影響某些脂蛋白代謝酶的活性,使血脂代謝發(fā)生障礙,引起血脂異常。
口服避孕藥:口服避孕藥是一種由雌激素和孕激素按不同比例組成的人工合成的甾體激素制劑。據(jù)美國研究發(fā)現(xiàn),口服避孕藥者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水平明顯升高;而對高密度脂蛋白的影響則取決于口服避孕藥中所含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比例。因此,婦女口服避孕藥一定要在??漆t(yī)生的指導下合理選用,并應定期進行血脂檢查。一旦發(fā)現(xiàn)血脂異常,應在醫(yī)生指導下改用其他口服避孕藥。
抗癌藥物:多種抗癌藥物對人體的造血系統(tǒng)有毒性作用,可引起血液中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血紅蛋白的數(shù)量減少,以及肝功能的改變,并使葡萄糖耐量試驗降低、血脂出現(xiàn)異常變化。
降血脂藥:降血脂藥通過阻止膽酸或膽固醇從腸道吸收,促進膽酸或膽固醇隨糞便排出;抑制膽固醇的體內(nèi)合成,或促進膽固醇的轉化促進細胞膜上LDL受體表達,加速脂蛋白分解;激活脂蛋白代謝酶類,促進甘油三酯的水解;阻止其他脂質的體內(nèi)合成,或促進其他脂質的代謝,從而影響血脂水平。
(1)年齡和性別
男性血清膽固醇水平隨年齡增長而呈上升趨勢,到70歲左右達高峰,而女性50歲以前血清膽固醇水平上升緩慢,到約55~60歲逐漸超過男性,主要為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升高,女性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較男性為高。
(2)絕經(jīng)后雌激素水平
當婦女絕經(jīng)后,失去了雌激素的保護,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上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下降,而補充雌激素可使高甘油三酯血癥婦女的甘油三酯水平明顯升高,常達致死性胰腺炎水平。
(3)遺傳
目前研究證明存在家族性血脂異常,在其他類型血脂異常中,遺傳因素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4)職業(yè)
腦力勞動者血脂水平高于體力勞動者,城市居民血脂異常的發(fā)病率高于農(nóng)民,這主要由于不同職業(yè)者的工作性質和生活方式不同所決定的。
(5)飲食
動物性脂肪可使血脂升高,而植物性脂肪(主要是多不飽和脂肪酸)有助于血脂下降。另外,進食過多的糖量,可刺激胰島素分泌增加,出現(xiàn)高胰島素血癥,引起甘油三酯升高。
(6)體力活動
體力活動對血脂代謝有積極的影響,不僅可降低血清膽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還可使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升高,這是腦力勞動者血脂含量高于體力勞動者的原因之一。
(7)飲酒
酒精可促進血脂的合成,減慢血脂的分解,中等量以上的飲酒即可引起高甘油三酯血癥。
(8)吸煙
每日吸煙超過20支可使血清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則降低。被動吸煙者血脂同樣受到影響。
(9)精神緊張及應激
緊張情緒升高血脂含量,增加血小板黏性,促進動脈粥樣硬化。
(10)藥物
許多藥物長期大量應用可影響血脂水平,如糖皮質激素,但長期應用可使血漿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升高,又如噻嗪類利尿劑可增加血漿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濃度,其他一些治療高血壓的藥物對血脂也有一定影響。
(11)季節(jié)變化
研究表明血清膽固醇水平在秋季最高,夏季最低,而甘油三酯水平是春季最高,秋季最低。
首先要注意飲食,少吃點肉
主要降低膽固醇的藥物:患者的總膽固醇高于230毫克/分升時為高膽固醇血癥。降膽固醇的藥物主要包括他汀類和膽汁酸螯合劑兩類。他汀類的代表藥物有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氟伐他汀等,主要作用是抑制膽固醇的合成,不良反應較少,多為肌肉疼痛。膽汁酸螯合劑類的代表藥物有考來稀胺、考來替泊,主要作用是抑制膽固醇的吸收,不良反應是刺激性臭味和消化道反應。
主要降低甘油三脂的藥物:患者的甘油三脂高于160毫克/分升時為高甘油三脂血癥。降甘油三脂的藥物包括貝特類、煙酸類和海魚油-ω-3脂肪酸,藥物的作用都是降低脂類的合成和釋放、加速脂類的代謝和排出。貝特類的代表藥物有吉非貝齊、非諾貝特、苯扎貝特,不良反應是消化道反應和肝腎功能改變。煙酸類的代表藥物有煙酸肌醇脂、阿西莫司等,不良反應除消化道反應外還有皮膚潮紅和瘙癢。海魚油-ω-3脂肪酸是俗稱的深海魚油,長期服用有導致視力下降和出血的可能。
降低混合型高脂血癥的藥物:患者的總膽固醇和甘油三脂均高于正常時常需要聯(lián)合用藥,可以根據(jù)總膽固醇和甘油三脂的比例,使用他汀類、膽汁酸螯合劑、貝特類和煙酸類藥物,但要警惕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例如洛伐他汀、辛伐他汀和普伐他汀與煙酸、吉非貝齊合用時,易發(fā)生危及生命的橫紋肌溶解癥;需聯(lián)合用藥時,劑量宜小,同時注意觀察是否有肌無力、肌痛現(xiàn)象,并定期檢查血清丙谷轉氨酶、肌酐激酶等安全指標,以便調整劑量或更換藥品。
65歲以上的老年患者服用降血脂藥時應特別注意用藥劑量,不宜超過成人正常量的四分之三;血脂異常較輕時可首選一些降脂作用較弱副作用較小的藥物,如:彈性酶、潘特生、海魚油等。長期服用生山楂、草決明、紅曲、澤瀉等中藥降血脂,更適合于老年患者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1180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莫把烏雞白鳳丸當保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