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苓散的經典方證是什么?
答:口渴 + 吐水、腹瀉、汗出、小便不利、水舌。
二、如何理解五苓散證的口渴與小便不利?
答:口渴是五苓散證的主要特征。
口渴而入水即吐;
口渴而腹瀉;
口渴而汗出(注意與石膏證鑒別);
口渴而頭痛;
口渴而眩暈;
口渴而煩躁(注意與石膏證鑒別);
口渴而動悸;
口渴而水舌;
這都是五苓散證的指征。這種口渴,是口渴而不喜歡飲水;或喜熱飲、不多飲;或喝水以后胃內不適或有振水聲。
口渴:但并無舌焦干燥(石膏的口渴,必喜大量飲水、舌面干燥;白術的口渴,喜熱飲而不多飲、舌面水滑)。
小便不利:多指小便量少,或次數(shù)少,甚至完全沒有,這種情況多見于急性吐瀉疾病中。在慢病中則為小便次數(shù)偏少,并見浮腫傾向,如下肢浮腫、面部浮腫、浮腫貌等。
除口渴而小便不利外,五苓散證常常伴有神經系統(tǒng)的癥狀(氣上沖),如頭暈、頭痛、畏光、視物模糊、目眩、心悸、腹部上沖感、肌肉跳動、肌肉痙攣、自汗出等。
三、五苓散治療口渴,白虎加人參湯也治療口渴,其區(qū)別在那里?
答:五苓散證是水液分布失調的狀態(tài),其中的渴欲飲水非常重要,表現(xiàn)為有渴感,但不喜多飲,或水入即吐,這與白虎加人參湯證的"欲得飲水數(shù)升"的大煩渴有重大區(qū)別。同時,此類患者多見水舌。
四、哪種人使用五苓散比較有效?答:面色黃白 或黃暗,一般無油光。體型特征不定:
1虛胖者:肌肉松軟 + 浮腫;
2實胖者:肌肉充實 + 腹瀉;
3瘦者:易頭暈、頭痛、心動悸、心下振水音,身體困重疲乏;有些患者有眼袋,這也是蓄水的一種表現(xiàn)。
五苓散人容易出現(xiàn)浮腫,以面目虛浮為多見,或晨起面腫,或下肢浮腫,甚者可有器質性疾病發(fā)生而出現(xiàn)腹水、胸水。病人常有口渴感但飲水不多,同時,大便不成形,小便量不多,舌質胖大有齒痕,舌面水滑(水舌)。
這種體質便是痰濕水體。
五、五苓散證是如何形成的?
答:根據(jù)本人觀察,許多五苓散證的形成,與過用抗生素、激素、化療藥以及飲食太油膩(注意?。┯嘘P。另外,味精等食品添加劑過多,也常常出現(xiàn)本證。
六、后世說五苓散治療水逆癥,如何理解?
答:所謂水逆癥,就是其嘔吐伴見水入即吐。張仲景原文有"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74)"。
《名醫(yī)類案》記載:明代名醫(yī)江應宿治療一仆人,19歲,患傷寒發(fā)熱,飲食下咽,少頃盡吐;喜飲涼水,入咽亦吐(抓住主證?。?,號叫不定,脈洪大浮滑,此水逆證,投五苓散而愈。
矢數(shù)道明先生也曾治療一例類似病患:5歲男孩,患痢疾,高熱下降后,出現(xiàn)煩躁,拒絕蓋被;口渴,水入即吐,飲一口吐出兩三口;小便不利(抓住主證?。?,脈浮數(shù)大而無力。以五苓散2克用米湯溶化服用,服一劑嘔吐止,小便利,食欲好轉,漸漸恢復(《漢方臨床》4卷12號)。
水逆證多見于急性胃腸炎、妊娠嘔吐、醉酒嘔吐等,幽門狹窄出現(xiàn)吐水口渴,脫水面容也有使用本方的報道。有些新生兒嘔吐、溺水后嘔吐等也可見到此證。
七、曹穎甫先生當年用五苓散治療洞泄,這是一種什么疾病?
答:洞泄為古病名,為水泄,見瀉下如水、小便黃短。曹穎甫先生當年治療水泄,用五苓散原方,治愈多人,其學生說屬司空見慣,不足為奇。洞泄見于夏秋季的胃-腸型感冒、急慢性胃炎、急性腸炎、流行性腹瀉、消化不良等。
五苓散治療腹瀉最有效,五苓散原方對嬰幼兒腹瀉、抗生素腹瀉及嘔吐有效。有報道,治療11例患感染性發(fā)熱的病人,由于給予一種或幾種抗生素而出現(xiàn)似五苓散證的嘔吐、口渴、尿量減少、心窩部痛等副作用,給予本方(用散劑沖服4例,浸膏劑7例)后,這些癥狀皆減輕或消失。化療后腹瀉,本人常配小柴胡湯(柴苓湯)。
八、有報道五苓散可以治療頭痛,為什么?如何使用?
答:日本有此經驗。五苓散治療的是水飲性質的頭痛。這種患者,大多臉色黃,易浮腫,舌體胖大邊有齒痕,舌面水滑;易腹瀉或大便不成形;口渴而不能多飲水。
一些經期頭痛、血管神經性頭痛、緊張性頭痛、偏頭痛、三叉神經痛、顱內壓增高性頭痛、高血壓性頭痛等可見此癥。五苓散治療頭痛,按照用藥習慣,多合用天麻、姜半夏。
九、你曾經報道用五苓散治療脂肪肝,能否介紹這方面的經驗?
答:五苓散用于脂肪肝有效,首先是改善癥狀,也有降脂保肝作用。脂肪肝、高血脂癥多表現(xiàn)為:大便不成形,次數(shù)增加或腹瀉;多汗(痰濕水體最易出汗,水汗?。豢诳?;與五苓散證相符。一般用粉劑,也可以用湯劑,大多脂肪肝患者嗜酒,所以,酒后必服五苓散。
十、五苓散有解酒效果嗎?
答:五苓散可以用于宿醉,大量飲酒以后,許多人出現(xiàn)口渴;嘔吐、腹瀉、少尿、面部潮紅浮腫、頭昏、胸悶等,用五苓散有效。對于酒醉以后的頭痛,五苓散也有效果。陳寶田經驗:酒為濕熱之品,其氣上騰,宿醉患者,體內素多水飲,又飲酒而引動宿水上沖,于飲酒后第二天出現(xiàn)口渴;惡心、頭痛、頭暈、食欲不振,服五苓散后能迅速消除癥狀。若于飲酒前后服之,可預防發(fā)生宿醉。
十一、五苓散可以用于多汗癥嗎?
答:可以,原文提示,傷寒汗出而渴者(73),可以用五苓散。其多汗多為全身性,或為黃汗,大多伴有口渴而小便少、水舌等。如汗出特別多,可以加生石膏、寒水石、滑石、甘草,即桂苓甘露飲。
十二、五苓散是利水劑,也可以用于水腫吧?能代替西藥的利尿劑嗎?
答:五苓散有利尿作用,動物實驗有報告,臨床更有許多治療水腫的報道。如特發(fā)性水腫、肝源性水腫、心源性水腫、陰囊水腫等都可以使用,但必須要有上面口渴;下面腹瀉等,常需合方,如腹水多合用真武湯,特發(fā)性水腫合用防己黃芪湯。
五苓散并非單純的利水劑,而是水液分布失衡的調節(jié)劑,既主蓄水狀態(tài),又主脫水狀態(tài)(血液脫水濃縮,故口渴;體腔、組織蓄水,故水腫、尿少、大便稀溏),屬雙向調節(jié)。中國中醫(yī)研究院研究發(fā)現(xiàn)本方對五苓散證患者有利尿作用,而對健康者無效。
本方能調節(jié)“血液”與“體腔、組織”之間的水液分布,緩解因血液脫水濃縮引起的煩渴,本方可以將組織間的水液調節(jié)入血,將胃內及其他體腔中的水分送入血中,降低血漿晶體滲透壓而止口渴,同時,血液稀釋則自能利尿,也能除煩安眠。所以說,五苓散證不能等同于西藥的利尿劑。
十三、五苓散與豬苓湯的區(qū)別在哪里?
答:兩方均有茯苓 豬苓 澤瀉,都可以用于小便不利。但兩者方證有別。豬苓湯主治淋癥,如尿道炎、膀胱炎、腎盂腎炎、尿路結石等。陳寶田認為慢性腎盂腎炎患者,長期應用抗生素,尿中仍有紅細胞、腰痛;口渴而小便不利(抓手?。┱撸瑧段遘呱?。
急性腎盂腎炎和急性膀胱炎患者,具有明顯的口渴而少尿、或發(fā)熱時,為五苓散的投藥指征,尤以膀胱剌激癥狀改善最快(陳寶田《經方的臨床應用》,廣東科技出版社,1985)。一些長期使用抗生素而無效的尿路感染患者,可以服用五苓散,并加上豬苓湯。
十四、肝硬化腹水可以用五苓散嗎?
答:可以,但需要合用真武湯。白術要大量使用,另外加赤芍、懷牛膝。肝硬化、慢性肝炎沒有腹水,但患者有浮腫、腹瀉者,也可以使用。其實,只要是體腔內積液,不僅是肝硬化腹水,另如心包積液、腦積水、關節(jié)腔積液、胸腔積液、結核性滲出性胸膜炎、胃潴留、睪丸鞘膜積液(水疝)、腎積水、羊水過多等,都有用五苓散的機會。
美尼爾氏綜合征為內耳腔的迷路水腫,也屬于體腔的積液,照樣可以使用本方。
十五、小便少是五苓散證的小便不利,那小便多呢?比如尿崩癥。
答:也可以考慮,如李克紹治一7歲男孩,多飲多尿,診斷為尿崩癥,治療無效。請李老診治,見其神色、脈象無異常,惟舌色淡,有白滑水苔,象刷一層薄薄不勻的漿糊(水舌),因思此癥是水飲內結,阻礙津液輸布,所以才渴欲飲水,飲不解渴;其多尿乃是多飲所致,若能使其不渴,少飲,則尿量自會減少(方證抓手:煩渴+水舌)。與五苓散方,白術12克、茯苓9克、澤瀉6克、桂枝6克、豬苓6克,上方共服兩劑,癥狀見輕,又與原方兩劑,痊愈(《傷寒解惑論》,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1978)。
從臨床看,五苓散證多見于許多內分泌失調的疾病。除尿崩癥外,本人尚用五苓散加牛膝治療柯興氏綜合癥的肥胖、月經不調、多毛;用五苓散加生石膏、滑石治療腦垂體瘤患者的頭暈、手抖、下肢浮腫、腹瀉(水證,白術證)。
本方的減肥功效值得研究,代謝病也可以使用五苓散,比如痛風。
十六、眼科疾病為何可以使用五苓散?
答:從臨床報道看,五苓散在眼科疾病中應用的機會不少。如急性青光眼、中心性漿液性視網膜炎、視乳頭水腫、假性近視、夜盲癥、急性淚囊炎等?,F(xiàn)代有用五苓散治療青少年假性近視的報道。錢光明用本方治療假性近視,5劑即自覺視力好轉,上課可不戴眼鏡。再予10劑,1個月后復查視力雙眼由原來的0.1進步到左眼為0.5,右眼為0.6(國醫(yī)論壇,1988,2:27)。為何?這是因為很多眼病患者可以出現(xiàn)畏光、視力模糊、頭痛、頭暈、頭昏、頭沉、走路不穩(wěn)等“冒”“?!敝Y狀,這屬于五苓散的方證范疇。
十七、皮膚病有應用五苓散的機會嗎?如何應用?
答:有的。日本醫(yī)家用五苓散治療扁平疣、黃色瘤、脂溢性皮炎、脂溢性脫發(fā)、多形性紅斑、水痘、帶狀皰疹、頑固性濕疹、手足的水皰性濕疹等皮膚病。其抓手是皮膚滲出明顯或有水皰。日本漢方醫(yī)還用本方治療帶狀皰疹,如土本重治療本病兩例,均為70歲女性。一例在鼻下人中處出現(xiàn)帶狀皰疹,疼痛劇烈;另一例面部、頭部、頸部、胸腹部、背部、右上肢(手掌手背部的水皰特別大)、左下肢出現(xiàn)帶狀皰疹,劇痛。右上肢腫脹明顯,體溫38.9℃。皰疹有擴大的趨勢。此二例曾經皮膚科治療皆無效,特別是第二例,皮膚科醫(yī)生一直未能控制疾病的發(fā)展。作者根據(jù)大冢敬節(jié)著作集使用了五苓散制劑。第二例服藥當天體溫開始下降,藥后3日水皰全部干燥,很快縮小,疼痛減輕,手掌部皰疹呈褐色結痂,壓之稍有疼痛,而自發(fā)疼痛及腫脹消失(國外醫(yī)學·中醫(yī)中藥分冊,1982,5:42)。除局部的變化外,還應抓住全身的口渴;小便不利、腹瀉、多汗等表現(xiàn),以做方證的支持。
十八、五苓散可以用于腫瘤嗎?答:可以。
第一 腫瘤病人伴有腹瀉、浮腫、腹水、胸水者,特別是肝癌、腸癌、肺癌應用較多。
第二 腫瘤化療以后肝損害以及脫發(fā)者。肝損害多表現(xiàn)為食欲不振、腹瀉、四肢色素沉著??梢杂梦遘呱ⅲ斜8巫饔茫愚曹尤?。
第三 乳腺癌使用雌激素抑制劑后的調理。雌激素雖然能降低乳腺癌的發(fā)生率或抑制癌細胞生長的效果,但這些藥物會帶來體重上升、浮腫、多毛、閉經、肝損害、乏力等副作用。臨床發(fā)現(xiàn),五苓散能夠減輕這些副作用。
第四 本方與小柴胡湯同用可用于腫瘤患者化療期間及化療以后的常規(guī)體質調理方。此為柴苓湯,日本有報道認為用于宮頸癌患者放療時,有使腹瀉發(fā)生率、白細胞及血小板下降率均減輕,對下肢浮腫也有效果,但服藥的時間一般在3-4周以上,根據(jù)本人的臨床經驗,柴苓湯不僅僅是宮頸癌,在所有腫瘤的化療及放療過程中以及平時,均可以作為常規(guī)調理方使用。
十九、如何換算五苓散用量?
答:古代24株為一兩,則五苓散的配比應為豬苓9,澤瀉15,白術9,茯苓9,桂枝6。如改湯劑,也應尊重原方的比例。我的經驗用量:豬苓20克、澤瀉30克、白術20克、茯苓20克、肉桂15克。水煎服或為散。
二十、五苓散服用后為何要飲熱開水?
答:五苓散的服法比較特殊,“上五味,搗為散,以白飲(米湯)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飲暖水,汗出愈”。服五苓散或湯后,可以讓患者多飲熱開水,可能與熱開水容易吸收,而且讓全身出汗有關。病人反饋服用熱開水后感到舒服,而冷開水則會導致腹瀉或大便不成形。所以,服五苓散后是不能喝冰冷食物的。
二十一、五苓散與五苓湯哪種劑型比較好?
答:本方原為散劑,現(xiàn)因藥房無備而改為湯劑。但究竟何種劑型為好,尚需研究。吐水患者,大多不能服用湯劑,散劑比較合適。而無上消化道癥狀者,則用湯劑無礙,還有,散劑服用比較方便,也比較經濟。本人使用湯劑時,用量比較大,茯苓、豬苓多在20克以上。
二十二、五苓散的合方有哪些?
1 本方與小柴胡湯合用謂之柴苓湯;
2 與平胃散合方,謂之胃苓湯;
3 與半夏厚樸湯合用,本人稱之為八味通陽湯;
4 加茵陳,為茵陳五苓散,可治療黃疸;
5 加滑石、寒水石、生石膏、甘草,是劉完素的苓桂甘露飲,治療暑天發(fā)熱、多汗(生石膏、寒水石);煩渴、多汗、頭痛、便稀、水舌(五苓散);小便澀少(滑石、甘草)(抓藥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12438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金匱》防己黃芪湯可減肥、治狐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