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把脈把的是什么?不是疾病,而是脈氣。
所以有時候,與其說中醫(yī)是在治病,倒不如說中醫(yī)在治氣,若能降伏的住氣,就能斷了疾病的根由。
這在中醫(yī)上早就講了。
中醫(yī)說,怒則氣上,我們形容一個人發(fā)怒會說怒火中燒、滿腔怒火。怒火怒火,怒氣就是下面的火,一旦起來,會往上走,不容易熄滅,而是越燒越旺,所以愛生氣的人常常會眼睛痛、牙齒痛、口舌生瘡……
恐則氣下,恐懼是一種下行的力量,血氣會隨著往下掉。有一個成語叫驚弓之鳥,不用箭,那落隊的大雁只要聽到弓弦聲響,就掉了下來。因為離開隊伍太久,又很疲憊,一受到驚嚇,就掉下來了。
悲則氣散,悲傷會讓人“氣消”?因為悲干擾了正常心肺上行之氣,使人體的氣血不能正常運行,人的陽氣在中間不能散布,故此氣好像消失了。
想想我們在悲哀嚎哭時的感覺:眼淚一涌而上,可是卻感覺到氣促,就像呼吸不了,甚至覺得周身發(fā)抖。這種感覺,就是因為悲有點像怒一樣,有上升的感覺,但是悲卻沒有怒那種怒發(fā)沖冠的強烈,悲最突出的是無力感,由于氣血不暢,讓人感到虛弱。所以,中醫(yī)有一句話說悲傷肺,就是指悲導(dǎo)致肺氣不通,可以出現(xiàn)呼吸氣促,甚至周身的氣血運行不暢。
1800年前,張仲景寫下了不朽的經(jīng)典《傷寒論》,里面有一張名揚四海的方子,是調(diào)理氣機的祖方,這個方子很小,只有4味藥,但它包含的東西可不少。
這個方子叫四逆散,四逆散有多好用呢?有點像洪七公傳下來的降龍十八掌,郭靖一到危機時刻就使出這招。
所以說四逆散名揚四海一點也不為過。
逆者,不順也,使其順就是治病。所以四逆散又有個別名,叫順氣湯。病氣病氣,氣一順就沒病,氣不順就百病。
四逆散:柴胡、枳殼、芍藥、甘草各6g。
人體哪兩個地方最容易堵塞?一個是胸,一個是腹。胸腹大氣不流通,該升的不升,該降的不降,像不像那堵塞的十字路口,四逆散就好比交警,看似在調(diào)肝,其實整個心胸腹部都可以調(diào)的到。
所以講,人服四逆散,逆氣能化散。
柴胡秉春氣而生,春天有一股生發(fā)的、向上的力量,所以柴胡能把胸中的悶氣帶到頭上去,它可以將你身體里的一切陳舊之氣都發(fā)散掉。所以妙手回春說的就是柴胡,說的就是四逆散!專門對付四季逆郁消沉之?。?/p>
枳實和枳殼同出一物,枳實為幼果入藥,枳殼為未成熟果實入藥。枳殼,又名破胸錘,朱丹溪說枳殼破氣大有沖墻倒壁之勢。這個比喻很形象了,心胸中有郁悶之氣,放它到藥里去,就破氣下行,像一把小錘子,能把胸中的悶氣一直降到下腹。
這兩味藥是開天辟地,升清降濁二藥。
張仲景會重視這兩味藥是有他道理的。
一個人沒郁結(jié),是不會有難醫(yī)的病。世界上之所以有綿綿不斷的病,是因為有綿綿不斷的郁結(jié)。所以中醫(yī)要怎樣調(diào)和?要善于做解郁和解怨的高手,叫做和事佬。所以四逆散為何有芍藥甘草,芍藥甘草很溫柔,可以把胸部的緊張感揉散開來。
所以兩脅肋痛,嘴干苦,目珠痛,牙上火,腰骨痛,但凡這些痛因為郁悶生氣而加重的,四逆散先開上,往往一劑下來,就覺得氣順病輕。
記住哦!四逆散對應(yīng)的是人體的春天,它是一首富有生機的方子,是一首春機盎然的方子,專門對治死氣沉沉的病癥。
一個人不高興的時候,眉頭緊鎖,氣機是郁結(jié)的,就像冬天封藏的萬物一樣,毫無生機。四逆散幫你把郁結(jié)之氣往四面八方化散,心胸中氣機一流通,所有的郁悶?zāi)?,煙消云散,心中有如春風(fēng)拂過,吹綠了柳樹,吹紅了鮮花,吹來了燕子,吹醒了青蛙……讓人郁解得疏,音聲不啞、說話嘹亮、如鳥雀般婉轉(zhuǎn)動聽;讓潛藏在身體深處的活力迅速蘇醒。
老話講,人逢喜事精神爽,即是人體氣機四通八達。胃口開,人就有氣力,手腳會有力,冰冷的會變暖。真正上升到神和氣的層次,才是四逆散的靈魂所在。
自古以來,能將四逆散解到如此大雅大俗、大徹大悟,估計除了仲景再生,思邈重來外,恐難有神人,能神解到如此境界!
本文摘自《實用偏方驗方大全》,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出版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12448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59條中醫(yī)精辟短句
下一篇: 諸藥合一,一氣周流(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