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建中湯
[方歌]
黃芪建中湯于小建中湯內加黃芪,是增強益氣建中之力,陽生陰長,諸虛不足之證自除。
[方義]
本方以黃芪、大棗、甘草補脾益氣,桂枝、生姜溫陽散寒,白芍緩急止痛,飴糖補脾緩急。重在溫養(yǎng)脾胃,是治療虛寒性胃痛的主方。用于氣虛里寒,腹中拘急疼痛,喜溫慰,自汗,脈虛。
[組成]
黃芪15g、大棗10個、白芍15g、桂枝、生姜、甘草各10g,飴糖50g。
[用法]
黃芪等六種煎水取汁,入飴糖待溶化后飲用。
[加減]
若泛酸者,可去飴糖,加吳茱萸暖肝溫胃以制酸,另可再加瓦楞子。泛吐清水較多者,可加干姜、陳皮、半夏、茯苓等以溫胃化飲。如陽虛寒甚而痛甚,可用大建中湯建立中氣,或理中丸以溫中散寒,中陽得運,則寒邪自散,諸癥悉除。如寒象不明顯,以脾胃虛弱為主者,可用香砂六君子湯以益氣健脾,行氣和胃。
[功用]
溫中補虛,緩急止痛。
[主治]
1、久病消瘦;
2、胃納不佳,時寒時熱,喘促短氣,容易汗出;
3、脈虛無力;
4、有操勞過度史;
5、陰虛內熱者忌用。
[經(jīng)驗]
例:郭某,男,18歲,本就脾胃虛弱,少食不化,自認為飲食積聚,兩日服開胸順氣丸六袋(6g /袋),若貧者遭劫、困者被掠,致中州一虛再虛。癥見面色暗淡萎黃,體倦無力,飲食不思,食后氣逆欲吐,腹痛腸鳴,大便干秘,心下悸動,小腹下墜,喜溫喜臥。診腹軟而不痛,舌淡紅,苔薄白,脈象弦細無力。
脈癥分析,證屬脾胃虛弱,運化無力,肝木乘土,升降失調。治當溫補脾胃,和肝緩急。
擬黃芪建中湯治之:黃芪30g 桂枝10g 白芍20g 炙草6g 生姜6片紅棗5枚飴糖30g 。三劑。
二診:藥后思食,惟食后心下脹滿,惡心減輕,腹痛下墜亦止,大便仍秘,口干口苦,脈弦細弱。此脾胃虛弱,一時難復,培土建中,法不可更。
擬六君子湯加減:黨參15g 白術15g 茯苓10g 甘草6g 陳皮10g 半夏10g 山藥15g 紅棗5枚三劑
三診:諸癥減輕,日趨向愈,囑服參苓白術散以資鞏固。
例:楊某,男,41歲,2013年1月25日初診?;颊呶鸽潆[痛6年余,加重兩周。素有胃痛病史。??诜魃潮乩?、奧美拉唑、蓋胃平等,療效不佳?;颊哐又嗅t(yī)治療。患者現(xiàn)胃脘隱痛,喜暖喜按,痞滿嘈雜,口吐清苦水,納少便溏,形瘦體倦,舌體胖有齒痕,質淡紅,苔薄白,脈沉細。胃鏡示:膽汁返流性胃炎,幽門潰瘍。
證屬脾胃氣虛,升降失常。治宜溫中健脾,調其升降。
處方:炙黃芪15克,桂枝10克,白芍20克,炙甘草6克,飴糖30克,茯苓15克,法半夏12克,陳皮6克,黃連3克,吳茱萸3克,三七粉分沖3克,炒枳殼10克,姜竹茹6克。
上方服6劑后,胃脘痛,痞滿大減,納谷已增,上方黃芪改為30克。原方隨證加減,服藥3月,復查胃鏡示:潰瘍已愈合,胃內有少量黃綠色膽汁。上方加減化裁,改為丸藥再服1月,以資鞏固。
例:王某,男,40歲。2009年5月6日診。主訴:胃脘部隱痛不適3年?;颊?年前因胃脘部著涼出現(xiàn)胃脘脹滿,隱痛不適,嘈雜,時有隱痛,畏寒喜暖,晨起呃逆甚,餐后好轉,食辛辣后腹痛,腹瀉,便溏,泄后痛減,四肢發(fā)冷,手心汗出,寐可。舌體暗淡,苔薄膩,有齒痕,脈細。
辨證:中焦虛寒。
治則:健脾益氣,溫中和胃。處方:黃芪30克,桂枝10克,白芍15克,干姜10克,佛手10克,香櫞10克,白術15克,茯苓15克,砂仁6克,甘草10克。每日1劑,水煎服,7劑。
二診:胃脘脹滿,晨起反酸,加枳殼6克行氣消痞。7劑,水煎服。
三診:舌淡苔薄白改善。繼服7劑而愈。
按:此證患者有反復發(fā)作、久治不愈的特點,以脾虛為主證。脾胃為后天之本,全身的營養(yǎng)來源于脾胃的消化、轉輸。一旦脾胃受病,導致消化吸收功能下降,營養(yǎng)吸收不足,造成體質虛弱。此外,患者自身不知調養(yǎng),加之用藥不規(guī)律也是胃病日久遷延不愈的重要因素。陳寶貴處方以黃芪建中湯加減化裁,以平為治。方中黃芪、白術、甘草補中益氣,健脾和胃;佛手、香櫞寬胸除脹,和胃止痛;茯苓、砂仁健脾化濕;桂枝、干姜溫中。后加枳殼調節(jié)氣機升降。陳寶貴說:脾胃虛弱之病人,用藥時要“忌剛用柔”,避免香燥。方中重用黃芪,用量在30~60克,亦可配伍黨參,益氣健脾補中,功專力宏,可使全方補中益氣、健脾養(yǎng)胃的作用更強。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12474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黃帝內經(jīng)》里的三句話,把疾病的起因···
下一篇: 丹毒分五型辨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