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來桔梗嫩苗生,煮食須知味最精。
甘草可將同奏效,薺苨莫使錯呼名。
咽喉氣下痰俱降,癰痿膿排血自行。
諸品至高難得到,功非舟楫不能成。
注:本詩出自清.趙瑾叔《本草詩》。
按:桔梗味苦辛平無毒,入肺經(jīng)。《圖經(jīng)》曰:春生苗,莖高尺余,葉似杏葉而長橢,四葉相對而生,嫩時亦可煮食之。稟天初春稚陽之木氣,得地西方陰慘之金味。清肺熱以除癰痿,通鼻塞而理咽喉。排膿行血,下氣消痰。定痢疾腹痛,止胸脅煩疼。俗方用此,乃名薺苨。今別有薺苨,能解藥毒,可亂人參,葉甚相似。宣通氣血,瀉火散寒,載藥上浮。載散藥,表散寒邪;載涼藥,清咽疼喉痹,亦治赤目腫痛;載肺藥,解肺熱、肺癰、鼻塞、唾膿、咳嗽;載痰藥,能消痰止嘔,亦可寬胸下氣。引大黃,可使上升;引青皮,平肝止痛。能解中惡、蠱毒,亦治驚癰、怔忡。又與甘草并行,同為舟楫之劑。王好古加味甘桔湯,失音加訶子,聲不出加半夏,上氣加陳皮,涎嗽加知母、貝母,咳渴加五味子,酒毒加葛根,少氣加人參,嘔加半夏、生姜,吐膿血加紫菀,肺痿加阿膠,胸膈不利加枳殼,痞滿加枳實,目赤加梔子、大黃,面腫加茯苓,膚痛加黃芪,發(fā)斑加荊防,疫毒加牛蒡、大黃,不得眠加梔子。其性屬陽而升,凡病氣逆上升,不得下降,及邪在下焦者勿用。(李紹林)
桔梗入藥應(yīng)用的歷史已經(jīng)有數(shù)千年之久,其宣肺化痰止咳的功效已經(jīng)得到歷代醫(yī)者的認(rèn)可。比如在《藥性論》之中就明確指出,桔梗入藥可‘消積聚痰涎,去肺熱,解咳嗽喘逆’;《珍珠囊》之中也說到,桔梗入藥善解‘咽喉痛,利肺氣,宣鼻塞’,對于肺及咽喉等部位的疾病有一定的緩解效果。
而至現(xiàn)代,倘若是我們出現(xiàn)一些咳嗽痰多、咽喉不利等癥的時間,也是可以單獨使用桔?;蛘咴倥湮橹T藥緩解的。
1、桔梗善于化肺痰而止咳喘。
桔梗味道稍苦且辛,但其藥性平和,故而無論是因為燥熱傷肺而出現(xiàn)的熱痰咳喘、還是因為寒入肺金引起的寒痰咳嗽,桔梗皆是可以入藥使用的。
譬如當(dāng)肺部因為風(fēng)寒入侵引起的肺氣不宣、外感咳喘,就可以使用桔梗同紫蘇葉、苦杏仁、陳皮等一同入藥緩解,頗有宣肺散寒、化痰平喘之效。
而對于熱邪擾肺引起的肺熱咳喘、痰粘且多等情況,則可以使用桔梗配伍霜桑葉、菊花、梔子等同用,能起到宣散肺熱、化痰止咳之功。
而對于一些日久咳喘而不愈,擾亂肺氣而使肺氣宣降失調(diào)導(dǎo)致的胸部滿悶、痞滿等情況,則還可以將桔梗同半夏、陳皮、枳殼、貝母等同用,還能起到宣肺平喘、通氣散結(jié)的效果。
2、桔梗善于清利咽喉。
痰阻于肺,則肺氣不宣,肺氣壅滯的話還會進而影響人們的咽喉部位。
比如久咳不愈導(dǎo)致的嗓子疼痛、沙啞失音,肺熱上炎引起的咽喉腫痛、口干舌燥等情況,多是由于肺氣阻滯、肺熱上擾所致。
而桔梗之性辛散入肺,善宣肺氣,對于咽喉部位的疾病也是有很好的緩解之效。對于輕微的咽喉不適之癥,我們直接用些桔梗、甘草煎湯代茶飲即可。
而對于較為嚴(yán)重的咽喉腫痛、嗓子沙啞,則可將桔梗同牛蒡子、玄參、生地黃、金銀花、麥門冬等藥材配伍使用,其清利咽喉的效果頗為有效。
桔梗宣肺化痰、清利咽喉之效雖好,但是其味辛而過于行散,若是一次性大量使用的話,很容易導(dǎo)致人們出現(xiàn)反胃、嘔逆等不適情況。所以桔梗的單次用量不宜過大,每次3-10g左右即可。
1、桔梗具有清喉利咽,祛痰止咳,排除膿腫的功效。桔梗中的有效物質(zhì)桔梗皂苷,對于口腔、咽喉部、胃腸黏膜具有直接性的刺激,可以有效刺激痰液的析出,有利于排出痰液。
2、具有抗炎以及提高免疫力的作用,桔梗的抗炎強度也是比較高的,而且可以增強巨噬細(xì)胞的吞噬能力,從而增強白細(xì)胞的殺菌力,有效抑制病菌。
3、桔梗還具有一定的溶血作用,但是口服會在消化道中分解破壞而失去溶血作用。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1278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人稱萬家生佛的蕭龍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