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徐雪莉
說起痔瘡,大家都不陌生,在民間有“十人九痔”的說法。很多患者得了病以后“不好意思”去醫(yī)院治療,導致病情加重。還有一些患者迷信“自我治療”,耽誤了治療良機。導致痔瘡發(fā)作的原因是什么,高發(fā)人群應當如何預防,得了痔瘡如何治療?作為常見病、多發(fā)病,中醫(yī)治療又有哪些優(yōu)勢呢?
痔瘡“糾纏”中青年
為什么中青年人易患痔瘡,“十人九痔”的說法是否真實,就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中華中醫(yī)藥學會肛腸分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北京中醫(yī)藥學會科普委員會主任委員韓平,他從事肛腸類疾病的臨床治療逾30年,主編《肛腸疾病防治指南》等多部科普專著,在肛腸疾病預防和治療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據韓平介紹,痔瘡多發(fā)于中青年人群,特別是“常坐不起”的辦公族。他將痔瘡的發(fā)病原因歸結為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飲食不節(jié)。據韓平介紹,多數痔瘡患者嗜食辛辣,在飲食方面隨心所欲,煙酒不斷,飯局連連,不當飲食也是痔瘡的病因之一。
第二,起居無常。中青年人往往自認為身體強壯,不注重養(yǎng)生,熬夜、久坐、過度疲勞等,都會導致痔瘡。這是因為肛門直腸位于下部,由于重力和臟器的壓迫,靜脈血液向上回流本來就有障礙。久坐更影響靜脈血液回流,引起痔靜脈過度充盈,腸蠕動減少,糞便下行遲緩,壓迫和刺激靜脈,使局部充血和血液回流困難,從而導致痔瘡的形成。
第三,精神緊張。中青年人正處于人生的上升期,工作生活壓力大,如果經常處于精神高度緊張、壓抑的狀態(tài),很容易導致腸道功能紊亂,大便秘結干燥進而導致痔瘡。
第四,節(jié)食減肥。這種情況在女性患者中特別常見,很多年輕女性為了追求苗條,刻意節(jié)食,進食過少、亂服藥物。造成排便困難,長期便秘導致痔瘡。
韓平特別提醒大家,便秘是肛腸類疾病的百病之源,不能簡單地服用瀉藥來治療,應該合理調配飲食,定時排便,保持肛周清潔,常做肛門保健操,女性注意經期衛(wèi)生,有助于肛腸疾病的防治。
早治療 早輕松
趙女士是一位報社編輯,不到30歲的她已經跟痔瘡“斗爭”了將近5年。因為長期伏案工作,運動量小,她有長期便秘的問題,5年前她發(fā)現自己有便血的現象。和很多患者一樣,她覺得“難以啟齒”,沒有選擇去醫(yī)院治療。拖來拖去導致病情加重,嚴重影響了她的生活和工作,同時背上了沉重的心理負擔,總覺得自己與大家格格不入,自卑害羞,人也憔悴了不少。
韓平告訴記者,在臨床治療中,這樣的病例有很多,如果患者能夠及時就診,痔瘡并不難治,更不至于出現案例中提到的心理問題,希望患者能夠對自己的身體負責,發(fā)現問題后鼓起勇氣,爭取早日康復。
據介紹,痔瘡的早期癥狀包括便血、肛門腫脹、下墜、瘙癢、疼痛等,如果出現上述問題,應該及時去正規(guī)醫(yī)院接受治療。
中醫(yī)治療有優(yōu)勢
痔瘡主要分為內痔、外痔、混合痔三類,在治療方面,目前常見的治療方法有手術治療、注射治療、中藥外敷、熏洗配合口服中藥等。
中醫(yī)治療以益氣固脫、收斂止血為總綱,內治外治結合,注重辨證論治,在緩解病情、提高生活質量、減少痛苦方面有其特有優(yōu)勢。內治方面,注重調補結合,清熱祛風涼血、養(yǎng)血補血、清熱解毒、生津潤燥、補中益氣等方面各有側重。外治方面,中藥熏洗治療、敷藥法等,痛苦小、療效顯著,同時治療費用較低。
專家提醒,患者在治療時切勿相信“特效藥”,不要盲信盲從,治療不能“走捷徑”,要理性看待“一次治療、永不復發(fā)”這種承諾,切不可病急亂投醫(yī)。
疾病預防 專家支招
痔瘡是一種常見病、多發(fā)病,與人們的生活方式、飲食習慣等密切相關。中青年人特別是缺乏鍛煉的“上班族”,在日常生活中應當做好預防,“治未病”,防范于未然。
韓平根據自己多年從事肛腸類疾病診治的臨床經驗,提出中青年人群預防痔瘡應當注意生活習慣,避免久站久坐,經常變換姿勢,自我放松一下;在飲食方面,多吃谷物、麥片、蔬菜、水果,特別是韭菜、菜心等富含纖維素的青菜。避免食用辛辣、油炸食品,戒煙酒;養(yǎng)成定時大便的習慣;注意下身保暖;常做提肛運動。
針對我國近年來直腸癌高發(fā)趨勢,韓平通過記者呼吁和建議有關部門最好將結腸鏡檢查列為健康體檢的常規(guī)體檢項目之一,正常人至少1~2年做1次結腸鏡常規(guī)檢查,這樣會使我國直腸癌的早期診斷符合率大大提高。早期診斷直腸癌在某種意義上講可以挽救一個人的生命,因為等到出現一些典型癥狀時,多半都是發(fā)展到直腸癌的中晚期,治療效果往往不夠理想,生活質量也將大打折扣。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1356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6法有效預防直腸癌
下一篇: 5種壞情緒有害男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