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萬物復(fù)蘇。但今年雨水偏少,空氣比往年更加干燥,人們往往會感到早晨起床時嗓子發(fā)干,皮膚干燥,即使喝一大杯白開水仍難以解渴。中醫(yī)學(xué)認為,燥易傷肺,極易引發(fā)呼吸系統(tǒng)疾病,因此對呼吸道的保護不能掉以輕心。簡單的中藥,如甘草和桔梗,具有潤肺化痰的效果,能對呼吸道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
這兩味藥組成了東漢末年著名中醫(yī)家張仲景《傷寒雜病論》中的桔梗湯。平常喝可以當(dāng)作保養(yǎng),可健肺補氣潤嗓。由于味道甘甜,可以泡茶隨時飲用,具體用法如下:取桔梗3克,甘草6克,用熱水燜20分鐘即可。
如果咳嗽不停,伴有咽喉疼痛、咳痰,除了桔梗、甘草,還可以適量加上一兩顆胖大海;如果持續(xù)干咳伴隨聲音沙啞,可再搭配玄參3克,麥冬3克,一起用熱水燜上20分鐘即可飲用。
護嗓也可以試試黃芪3克,白術(shù)3克,防風(fēng)3克,沙參3克,紅棗兩枚,泡茶飲用。黃芪、白術(shù)、防風(fēng)益氣固表,沙參養(yǎng)陰潤燥,紅棗健脾調(diào)和藥性。(王海亭)
秋季是燥邪回升的季節(jié),隨著時間進入充滿了收獲喜悅的秋季,天地間的燥邪也開始慢慢的增加,而我們?nèi)嗽谑艿竭@天地間的燥邪影響之時,就會出現(xiàn)秋燥這樣的情況!那么有沒有什么樣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趕走秋燥呢?方法當(dāng)然是有的,而且這方法還十分的簡單,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如何去除秋燥
那么在生活中我們要如何去除秋燥這一現(xiàn)象呢?其實去除秋燥的方法十分的簡單,說白了就是一個字“吃,是的,就是吃,我們通過各種各樣的食物,就可以快速的去除秋燥,讓我們的身體保持在健康的狀態(tài)之中!那么是什么樣的食物可以幫助我們?nèi)コ镌锬?接下來就讓我推薦幾種可以祛燥的美味食品給大家吧!
一、芝麻
大家可能很奇怪!很疑惑!為什么芝麻可以去除燥邪,保護我們的身體呢?其實這和芝麻之中所包含的物質(zhì)不無關(guān)系,而且芝麻其實還是一味中藥,大家都沒有想到吧!其實在《神農(nóng)百草經(jīng)》之中就有記載,芝麻有著“補五內(nèi)、益氣力、長肌肉、填精益髓的功效。而且芝麻之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E,可以有效的防止過氧化脂質(zhì)對皮膚所造成的危害。
此外芝麻可以有效的去除我們身體之中的燥邪,尤其是芝麻和冰糖搭配,更是我們在秋季之中潤肺祛燥的最佳滋補品,而且這兩樣?xùn)|西價格不高,且一年四季都有得賣,對于我們來說實在是一種物美價廉的滋補佳品呢!
二、山藥
大家知道嗎?除了芝麻之外,還有一種深受眾多的朋友喜愛的食物也是一款祛燥的佳品哦!這款祛燥的佳品就是許多人都喜愛吃的山藥啦!山藥又名薯蕷、土薯,它有著滋養(yǎng)強壯,助消化,斂虛汗,止腹瀉的功效。但是除了這些效果,它其實還有著“補脾氣,益胃陰這樣的效果,甚至在《本草求真》中也這樣寫到過“入滋陰藥中宜生用,入補脾肺藥宜炒黃用。山藥具有滋陰養(yǎng)肺功效,可以調(diào)整代謝、潤膚、通腸。對于秋季這樣的季節(jié)來說,山藥正是潤肺祛燥的絕佳食品!
一日三餐是可以保證我們健康的飲食,保證我們不會饑餓,因此飲食健康對于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們吃飯之后都會有一些小習(xí)慣,這些習(xí)慣已經(jīng)是影響到我們的健康,但是我們還不知道嗎?那么是哪些飯后壞習(xí)慣呢?趕緊跟隨我看看吧,別讓這些習(xí)慣傷了你的健康。>>>煮飯加這個壽命長又長
很多人喜歡飯后立即坐在沙發(fā)上看電視、玩手機,一動不想動,有時候在公司的時候也是這樣,吃完飯就立即工作,這些壞習(xí)慣已經(jīng)在無形中傷害了你的健康。
1飯后立即工作
到點不吃飯,早餐路邊應(yīng)付,中午吃盒飯,是辦公族的典型飲食寫照。為趕時間吃完飯后馬上工作,血液供給大腦,會引起胃部的血液供應(yīng)不足,影響脾胃的消化功能。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xué)東方醫(yī)院消化內(nèi)科副主任醫(yī)師胡立明提醒,胃是有正常的生理節(jié)律的,打亂胃的生理節(jié)奏,會出現(xiàn)腹脹、打嗝、腹瀉,并可能導(dǎo)致慢性胃炎。
2飯后剔牙
很多人喜歡飯后剔牙,保持牙齒的清潔,但是你知道嗎?你這樣的話只會把牙縫搞大,這樣更容易吃飯塞牙哦,最好用專業(yè)的牙線來清除。
解放軍302醫(yī)院口腔科副主任醫(yī)師李雅彬還提醒,塞牙千萬別不當(dāng)回事,如果常出現(xiàn)塞牙,可能是患了牙周炎等,可到綜合醫(yī)院口腔科或口腔??漆t(yī)院的牙體牙髓科、修復(fù)科治療。常塞牙會導(dǎo)致口腔問題的發(fā)生或加重原有口腔疾病,如果繼續(xù)惡化,還會引起牙齦組織發(fā)炎壞死和牙槽骨的缺損。
3飯后一支煙
煙民常說“飯后一支煙,賽過活神仙,不過借用著名心腦血管專家胡大一教授的一句話就是:天天飯后一支煙,肯定盡快見神仙。胡大一說,戒煙可降低36%的心腦血管死亡率,吃他汀類藥物才29%,吃阿司匹林才15%,算下來,戒煙防病治病最劃算。
4飯后立即散步
飯后立即散步,會因運動量增加而影響消化道的消化吸收功能,更別提籃球等劇烈運動了。
其實吃完飯之后可以起來運動一下,出去散散步消化一下,對于腸胃有很大的吸收。也可以選擇飯前運動。飯前腹中空空,脂肪細胞內(nèi)尚無新的'脂肪酸進入,運動能將其“動員出來化為熱量而消耗掉。飯前1小時快步走或慢跑,持續(xù)30至45分鐘,效果比飯后運動要好得多。
5飯后喝冷飲
飯后吃冰激凌,爽口解油膩。但國家二級公共營養(yǎng)師王濰青認為,這讓我們的胃苦不堪言。研究證明,飯后吃一杯100克左右的冰激凌,會讓胃部溫度下降10℃~15℃,導(dǎo)致胃收縮,胃酸分泌減少,減緩消化過程。
嘴里感覺很舒服,但胃需要三十分鐘甚至更久的時間來恢復(fù)正常工作,會造成消化不良、影響營養(yǎng)吸收甚至腹脹腹瀉等癥狀。因此飯前飯后盡量不要吃生冷冰涼的食物,尤其是孩子,即使要吃,盡量一兩個小時之后再吃。
三、銀耳
銀耳的大名想必大家都是聽說過的,銀耳在我們的生活之中已經(jīng)屬于一種較為高端的食物了,大家都知道銀耳和血益氣的功效,但是銀耳一個主要的功效想必會被不多的朋友所忽視,其實銀耳的主要功效就是:益氣清腸、滋陰潤肺,對于秋季這個季節(jié)來說,天氣干燥,天地之間的燥邪上升,很容易的就會導(dǎo)致我們的身體受到傷害,而銀耳這一食物,就是可以幫助我們減緩,甚至是消滅這種情況的一把利劍。
在秋季之中,我們常常的食用一些銀耳,就能夠幫助我們除去秋燥,將我們的身體保護在健康的狀態(tài)之上!
而且對于銀耳,還有一款美味的粥點哦!我們常常的食用這以銀耳制作的粥點,就可以幫助我們潤肺祛燥,保護身體的健康,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這美味的粥點是如何制作的吧!
首先我們要準備好:木瓜100g,薏米50g,銀耳5g。
然后我們將薏米洗凈,用清水浸泡2小時;干銀耳清 水泡 發(fā)后清洗干凈,去掉根部,撕成小朵;木瓜去皮去籽切成滾刀塊;將泡好的薏米和銀耳放入砂鍋中,大火煮開后轉(zhuǎn)小火燉1小時,至薏米銀耳軟爛;然后將切塊的木瓜放入,繼續(xù)燉15分鐘即可。這時一款香噴噴的木瓜銀耳薏米粥就完成啦!
在這款粥點之中除了銀耳,木瓜和薏米其實也是潤肺祛燥的食物哦,而且它們和銀耳搭配可以將銀耳的效果發(fā)揮到最大,讓銀耳能夠更好的去除我們身體之中的燥邪,保護好我們的身體健康!
而這款粥點,同時使用了三種可以幫助我們潤肺祛燥的食物,它們連手組成的這款粥點,也可以說是在秋季之中,可以幫助我們潤肺祛燥的粥點之王呢!最重要的就是我們制作這款粥點十分的省時間,只要短短的一個小時,就可以幫助我們遠離燥邪的侵擾,保護身體的健康,還有什么樣的事情,比這更加的劃算呢?
結(jié)語: 秋燥,這件事情大家可能不會放在心上,但是我在這里有話要說,如果我們不重視秋燥,很容易的就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疾病哦,而我在上面推薦的幾款潤肺祛燥的食品,可都是在秋季之中絕佳的食物哦!
嗓子經(jīng)常痰多,咽喉被痰堵塞?很多朋友經(jīng)常感到嘴里面,咽喉里面都是痰,尤其是吃點東西,吃點辛辣刺激的食物,痰會更多,痰液清稀為主,白顏色居多,吐出來一大口,過一會還有,要吐好多口才干凈,有時甚至吐半天還是有,堵在嘴和咽喉里面。不僅影響自己的 健康 ,而且容易傳播病菌。
為什么會經(jīng)常咽喉痰很多?吐完總是還有呢?
實際上,中醫(yī)認為,脾為后天之本,具有代謝水濕的作用,脾虛則易生濕,濕聚成痰。脾胃強健,濕有出路,不易堆積在體內(nèi),痰濕則無源化生。若脾虛嚴重,濕聚體內(nèi),痰濕泛濫,則易出現(xiàn)痰多,總要吐痰,大腹便便,大便糖稀等表現(xiàn)。所以治痰濕之本在健運脾胃,運化痰濕。但是有的朋友痰濕很重,健運脾胃效果來得不好是怎么回事呢?
事實上,中醫(yī)認為,痰濕不僅與脾虛有關(guān),更重要在于,這種清稀,色白的痰液屬于寒痰,《黃帝內(nèi)經(jīng)》載:“諸澄徹清冷,皆屬于寒。”病痰飲者,當(dāng)以溫藥和之。痰濕屬于寒性之病例產(chǎn)物,需要溫化,溫燥的方法來去除。這個時候用寒涼的藥物,對去除寒痰不僅沒有益處,甚至加重病情。
那要怎么才能解決這種寒痰問題呢?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兩味中藥組成的方子,能燥濕化痰,健脾祛濕,分別是清半夏,茯苓,我們來了解一下。
首先看清半夏
清半夏味辛,性溫,入脾胃和肺經(jīng),具有燥濕化痰的作用。最常用于痰濕和寒痰問題,其辛溫而燥,是燥濕化痰,溫化寒痰的要藥,尤其擅長治臟腑的痰濕,對于痰濕阻滯上泛導(dǎo)致的痰多,喉癢,痰多質(zhì)稀,有很好的作用。
其次看茯苓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經(jīng),具有很好的健脾利水作用,利水即利濕,茯苓甘補淡滲,性平,作用緩和,無寒熱之偏,可以治療寒熱虛實各種水濕。尤其是脾腎陽虛導(dǎo)致的水濕犯益問題。茯苓還能用于脾虛諸癥,健脾補中祛濕,可以說是標(biāo)本兼顧,既能健脾之本,又能祛濕治標(biāo)的一味藥物。配合燥濕化痰的半夏,可有效改善痰多的問題,杜絕生痰之源。
綜上,半夏燥濕化痰,茯苓健脾祛濕,二者配合,一者祛痰,一者祛濕,還能健脾治本,標(biāo)本同治,既解決產(chǎn)生的痰濕,又可在源頭杜絕生痰,可有效改善由于脾虛寒痰內(nèi)盛導(dǎo)致的嗓子痰多,總要吐痰,尤其是白痰,清稀痰液,大便稀溏,腹型肥胖,皮膚油脂多等問題。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1392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輕松吃喝治感冒
下一篇: 單手診脈是脈診的最大誤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