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梅
在日前舉行的2010年中華中醫(yī)藥學會腫瘤學術年會上,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中華中醫(yī)藥學會腫瘤分會秘書長李忠教授提出的抗癌新思路“狀態(tài)療法”,受到了與會專家的關注。李忠認為癌是一種狀態(tài),是人與自然、人體內部五臟六腑之間失衡的狀態(tài),要想攻克癌癥,就必須改變癌狀態(tài),改變癌細胞賴以生存的土壤,強調在維護生存質量基礎上對癌瘤病灶的有效控制。
治療觀念的轉變
當前,以疾病為核心、最大限度地殺傷腫瘤的治療模式,正在向以患者為核心、謀求最佳生存質量的人性化治療方向轉變。綜合治療和個體化治療已成為當今腫瘤治療的主流方向。所謂綜合治療,是指根據腫瘤的病例類型、侵犯范圍(病期)和發(fā)展趨勢,有計劃地、合理地應用現(xiàn)有的治療手段,以期最大限度地延長患者生存時間,這與中醫(yī)“雜合而治”的觀點不謀而合。個體化治療就是充分了解每位患者的機體情況、腫瘤特點等,也與中醫(yī)“辨證論治”的原則相一致。伴隨著這種治療觀的普及,中醫(yī)藥在腫瘤治療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癌的“狀態(tài)療法”
李忠認為,癌是一種狀態(tài),是一種人與自然、人體內部五臟六腑之間失衡的狀態(tài)。正常情況下,人體與自然,人體內各系統(tǒng)、細胞內外時刻都處于一種動態(tài)的陰陽平衡中。細胞癌變實質上就是由于體內平衡失調,導致細胞內外陰陽失和,陽氣不能內固,促進細胞分化的原動力不足而造成細胞突變,從而形成癌。
李忠認為,要想預防和控制癌癥,就必須改變癌狀態(tài),改變產生癌細胞生長的“癌環(huán)境”。對腫瘤來說,有效的治療不一定要讓癌細胞全部消失,例如小細胞肺癌較容易消失瘤體,但患者壽命并不一定長久;甲狀腺癌、前列腺癌卻可長期帶瘤生存,甚至患者未必死于本病。而腫瘤的手術、化療和放療手段,均是治標之法。這些攻擊性手段只是暫時從表面上殺傷了癌細胞,但同時又進一步導致體內環(huán)境的惡化,加劇癌狀態(tài),從而為癌的轉移復發(fā)埋下了伏筆。
如何改變癌狀態(tài)呢?李忠提出了“狀態(tài)療法”。狀態(tài)療法就是根據中醫(yī)天人相應的原則,采用中藥調節(jié)五臟六腑的功能狀態(tài),恢復人體陰陽平衡、臟腑平衡、氣血相和,達到人與自然、人體內部環(huán)境的協(xié)調,從而杜絕了癌細胞生存的土壤,從根本上控制癌細胞轉移和擴散。根據“狀態(tài)療法”原則,李忠經過多年臨床研究,研制開發(fā)了系列內服外用的中藥配方,臨床療效滿意,主要體現(xiàn)在:減輕或改善腫瘤患者臨床癥狀和體征,提高免疫功能;減輕放、化療的毒副反應,在控制化療后骨髓抑制、解決消化系統(tǒng)反應、防治周圍神經毒性、減輕放射性炎癥等方面,均取得確切的療效;促進患者手術后康復,預防腫瘤復發(fā)與轉移;抑制或穩(wěn)定腫瘤發(fā)展,實現(xiàn)“帶瘤生存”。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1489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濕疹外用驗方
下一篇: 足浴治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