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芥子為十字花科越年生草本植物芥菜的種子,性味辛溫,入肺經。功能溫肺祛痰,利氣散結,通絡止痛。筆者根常用其治療以下疾?。?/p>
婦女痛經:白芥子研末備用,取10克,加入等份面粉、冰片,用老陳醋調勻,制成餅狀,敷于神闕穴(肚臍),用膠布固定,于月經來潮前5天貼一次,月經期間貼一次,一個月經周期為一療程。3個療程即可痊愈。
面神經炎:白芥子50克,研細末,米酒適量,調制成膏狀。取患側陽白、地倉、四白穴,將膏藥攤于紗布上貼敷穴處,膠布固定,每兩天一次。
淋巴結核:白芥子20克,夏枯草、浙貝母各10克,共研細末,米醋適量調勻,敷于患處。3天換藥一次,7次即可治愈。
脂肪瘤:白芥子研末取適量調為稀糊,涂患處,紗布覆蓋,膠布固定,每兩天一次。
跟骨刺:用生白芥子研末備用,洗凈足跟部,取白芥子粉適量,醋調成糊狀,敷于患處,繃帶包扎固定。每天換藥一次,敷3~5天即可見效。
急性支氣管炎:取白芥子末100克研細,分3次使用。每次加9克冰片,用溫水調勻做成餅,每晚睡前敷背部肺俞穴,晨起去掉,一般連用2~3次即可。
乳腺增生:取白芥子、山慈姑、制香附、橘絡各10克,水煎,每日一劑,分早、晚兩次服。7天為一療程,7個療程即可治愈。
骨質增生:取白芥子、葛根、鎖陽各30克,水煎,每日一劑,代茶頻頻飲服。(李永明 張可堂)
白芥子藥用價值
白芥子這種植物在人們生活當中發(fā)揮的作用很大,其一這種白芥子種子的皮雖然是非常脆的,味道有些苦,但是卻能夠入藥,俗話說的良藥苦口也正是這個道理,藥物發(fā)揮的藥效越大,則說明這種藥物越好,藥物的價格也相對越高,反之,這種藥物的價格也就相對越低。
其二,這種白芥子的葉子也可以入藥,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起到消腫的作用,也可以治療各種各樣的疾病。比如說乳癌等。
其三,一旦出現(xiàn)了跌打等損傷情況,也可以使用這種藥物,這種白芥子植物最大的好處就是沒有任何的毒性,患者完全可以內服,當然也可以外用,外敷使用這中藥物的時候需要使用如果皮膚對這種藥物過敏,則就不能使用這種藥物。
[通治方]
青浦君:三妙種子九。
沙苑蒺藜(水淘凈,曬干,炒香)當歸(酒浸)各240克魚鰾蛤粉(炒焦)各500克
共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6克,空心淡鹽湯下。
--《壽世編》卷下
[辨證方]
1、寒證
李德銜:余每遇此恙,常參閱張景岳之鹿附湯,《婦人良方》之七子湯及上海中醫(yī)學院經驗方二仙湯加減化裁,自擬育嗣湯,用之臨證。近年來以此方治愈患者五十余例,療效甚好。
仙茅15克仙靈脾15克菟絲子15克何首烏24克熟地黃15克巴戟天15克五味子10克鹿角霜15克冬葵子10克炮附子6克覆盆子15克肉蓯蓉15克
有熱象者,去附子,加知母、黃柏;寒象明顯者,加肉桂、小茴香、姜黃;頭目眩暈者,加拘把子、桑格子;腰膝酸軟者,加川續(xù)斷、杜仲、狗脊;食少神疲者,加黃芪、黨參、白術;睪丸墜痛者,加橘核、荔枝核、川楝子;心悸不寐者,加柏子仁、遠志。
--《北京市老中醫(yī)經驗選編》(二)
陶承熹:延壽獲嗣酒。此青城霍氏家傳,能補真陰,或素性弱不耐風寒勞役;或思慮太過,致耗氣血;或半身不遂,手足痿痹;或精元虛冷,久而不孕,及孕而多女;或頻墮胎,俱宜。
生地360克(酒浸一宿,切片,用益智仁60克同蒸一炔香、去益智仁)覆盆子(酒浸一宿,炒)山藥(炒)芡實(炒)茯神(去木)柏子仁(去油)沙苑(灑浸)萸肉(酒浸)肉蓯蓉(去甲)麥冬(去心)牛膝各120克鹿茸l對(酥炙)
上藥用燒酒12500克,無灰酒5000克,白酒2500克,龍眼肉250克,核桃肉250克,同入缸內,重湯煮七炷香,埋土7日取起,勿令泄氣。每晚男女各飲四五杯,勿令醉,至百日后,健旺無比。忌房事月余。
--《惠直堂經驗方》卷一
龔廷賢:本健固陽丹。凡人無子,多是精血清冷,或察賬簿弱;間有壯盛者,亦是房勞過甚,以致腎水欠旺,不能直射子宮,故令無子。
菟絲子(酒煮)45克白花神(去皮木)山藥(酒蒸)不敷出牛膝(去蘆,酒洗)杜仲(酒洗,去皮,酥炙)當歸身(酒洗)肉蓯蓉(酒浸)五味子(去梗)益智仁(鹽水炒)嫩鹿茸(酥炙)各30克熟地(酒蒸)山萊英(酒蒸去核)各90克川巴戟(酒浸,去心)60克續(xù)斷(酒浸)遠志(制)蛇床子(炒,去殼)各45克人參60克枸杞子90克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70丸,空心鹽場送下;酒亦可。臨臥再進1服。若婦人月候已盡,此是種子期也、1日可服3次無妨。如精不固,加龍骨、牡蠣火煅,鹽酒淬二五次,各36克,更加鹿茸15克。
--《萬病回春》卷六
陶承熹:十子奇方,治男子不育癥。
風仙花子90克(井水浸一宿,新瓦焙干)金櫻子(竹刀切開,去毛子,水淘凈,舂碎,熬膏)90克五味子90克(酒浸,蒸,曬干)石蓮子(研碎,用茯苓、麥冬各30克煎汁拌蒸,曬干,凈)90克菟絲子90克(酒浸三宿,煮一晝夜,吐絲為度)女貞子90克(酒浸,九蒸九曬)枸杞子120克(一半乳拌蒸,一半酒浸微炒)小茴香30克(微炒,為末,白菊花60克煎汁拌,曬干)桑椹120克(極黑肥大者,取汁以瓷盆盛之,每日曬,成膏)大附子1個(重30克,蜜煮一日,換水煮半日,人參60克,煎汁拌附子,曬干,附子須切片)
上金櫻子、菟絲、桑椹3味為膏,入諸藥末,用淮山藥120克,煮糊為丸,梧子大。每空心服4.5克,臨臥服6克。
--《惠直堂經驗方》卷一
2、熱證
陳士揮:男子有懷抱素郁而不舉子者,人以為命門之火不宣也,誰知心肝二氣之滯乎。方用忘憂散。
白術15克茯神9克遠志6克柴胡1.5克郁金3克內芍30克當歸9克巴戟天6克陳皮1.5克白芥子6克神曲1.5克麥冬9克丹皮9克
水煎服。連服10劑,郁勃之氣不知其何以解也。
--《辨證奇聞》卷八
3、虛證
青浦君:保真廣嗣丹,治腎氣虛寒不能生育。培補元陽,神效不能盡述。
鹿角膠魚膠(各炒成珠)熟地各90克山藥茯苓山萸五味杜仲遠志益智仁川楝子巴戟故紙葫蘆巴各60克沉香(另為末)15克
共為細末,和勻,肉蓯蓉(水洗凈肉)60克,好酒煮爛,搗如糊,煉蜜為丸,桐子大。每服50~60丸,空心溫酒下。
--《壽世編》卷下
陶承熹:種子神方。
人參60克(曬干,酒浸透)古墨48克(愈久愈佳)破故紙(鹽水泡,炒香)肉蓯蓉(酒浸一宿,去甲,蒸)山藥(鹽水炒)米仁(炒)白歸身(酒洗浸)茯苓(乳拌,蒸曬)遠志肉各30克(甘草水浸一宿,曬干)沉香9克(不見火)蓽澄茄3克(勿誤用山胡椒)何首烏30克(黑豆拌蒸9次,去豆)巴戟天24克(酒浸一宿,曬干)北細辛15克(洗去土)淫羊藿24克(油少許拌炒,油干為度)土木鱉3個(忌油者)
上藥須揀選上品,如法制就,為末蜜丸,桐子大。每日空心酒或淡鹽湯送下15克,忌房事一月,服藥忌食豬肉。
--《惠直堂經驗方》卷一
[食療方]
龔志賢:精神藥酒方,治男子陽虛精冷不育之證極效。余曾用此藥酒治男子因腎陽虛精冷不育者十余例,服本藥一至二料泡酒后皆生育。(寒證)
枸杞30克熟地15克紅參15克淫羊藿15克沙苑蒺藜25克母丁香10克沉香5克荔枝核12克炒遠志3克
用白酒1000克,加冰糖250克,浸泡上藥一個月即可。每晚服20毫升,分數(shù)十口緩緩飲下。少年、幼年禁服。
--《龔志賢臨床經驗集》
白芥子為十字花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以種子入藥。種子含白芥子甙、脂肪油、芥子酶、芥子堿等。藥理試驗表明芥子能刺激皮膚,擴張毛細血管,對皮膚黏膜有刺激作用。白芥子水浸劑對堇色癬菌、許蘭氏黃癬菌等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食用過量芥子能使心容量和心率下降。味辛,性溫。有利氣豁痰、散寒、消腫止痛有功能。主治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胸脅脹滿;外用治扭傷、挫傷、神經性疼痛等。分布于山西、新疆、山東、河北、安徽、四川、云南等省自治區(qū),并有栽培。春播當年7~8月采收,秋播于翌年5月采收。
白芥喜肥沃濕潤的砂質壤土或壤土,忌瘠薄、低洼的積水地。喜陽光,較耐干旱,但適當?shù)乃⒎蕳l件能提高白芥的產量和質量,采用種子繁殖,種子發(fā)芽適溫15~20攝氏度。
白芥子也叫辣菜子它是植物白芥的種子,也是一種功效出色的中藥材,其功能有:溫肺豁痰利氣,乳腺散結通絡止痛。用于寒痰喘咳,胸脅脹痛,痰滯經絡,關節(jié)麻木、疼痛,痰濕流注,陰疽腫毒。
1、溫肺祛痰(寒痰喘咳證)用治寒痰壅滯引起的胸脅脹滿,咳嗽氣逆,痰多稀薄等癥,常配伍紫蘇子、萊菔子同用,如三子養(yǎng)親湯;
用治寒飲壅滯于胸膈之胸滿脅痛,常與甘遂、大戟等同用,如控涎丹;若冷哮日久,可配以細辛、甘遂、麝香等研末,于夏季三伏天外敷肺俞、膏肓等穴。本品有較強的祛痰之功。
2、利氣通絡(陰疽流注,肢體麻木,關節(jié)腫痛證)用治陰疽流注,常與鹿角膠、肉桂、熟地黃等同用,如陽和湯;用治痰滯經絡之肢體麻木或關節(jié)腫痛以達到散結消腫之功,多與馬錢子、沒藥等同用。本品可透達經絡凝聚之寒痰,為用治皮里膜外之痰之要藥。
擴展資料:
白芥子甙,本身無刺激作用,遇水后經白芥子酶的作用生成揮發(fā)性油(白芥子油)。芥子揮發(fā)油有刺鼻辛辣味及刺激作用。應用于皮膚,有溫暖的感覺并使之發(fā)紅,甚至引起水泡、膿皰。
通常將芥子粉除去脂肪油后做成芥子硬膏使用, 用作抗刺激劑(刺激性藥物使用于皮膚局部,其作用不僅限于用藥部位,并牽涉到其他部位,產生治療作用時, 稱為抗刺激作用),治療神經痛、風濕痛、胸膜炎及扭傷等。
使用前先用溫水濕潤,以加強芥子酶的作用(沸水則抑制芥子酶的作用)。應用時間不超過15~30分鐘,皮膚敏感者只能應用5~10分鐘。
芥子粉作為調味劑, 使唾液分泌及淀粉酶活性增加,使心臟體積和心率減少。小量可刺激胃黏膜增加胃液及胰液的分泌,有時可緩解頑固性呃逆。內服大量可迅速引起嘔吐,可用于麻醉性藥物中毒之治療。
參考資料:
-白芥子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1631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治寒冷性蕁麻疹驗方
下一篇: 3個年齡段最需要補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