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耳子又名胡寢子、牛虱子、蒼郎種等,性溫,味辛、苦,有小毒,入肺、肝經(jīng),具有散風、祛濕、止痛、通鼻竅、殺蟲等功效。可用于風寒頭痛、鼻淵流涕、風疹瘙癢、濕痹拘攣等病。
現(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蒼耳子含蒼耳子甙,葉含蒼耳醇、異蒼耳醇、蒼耳酯等。蒼耳子體外試驗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蒼耳子酊劑能增強青蛙的呼吸運動,大劑量則抑制呼吸。
蒼耳子臨床上還有多種功效,但本藥有毒,務(wù)必慎用:
治慢性鼻炎:蒼耳子160克,辛夷16克,麻油1000毫升。先將麻油溫熱后加入已打碎的蒼耳子和辛夷,浸泡24小時后,再用文火熬煮至沸,待麻油熬至約800毫升左右,冷卻、過濾,裝瓶備用。每天滴鼻3次,每次兩滴。
治瘧疾:鮮蒼耳子100克,洗凈搗爛,加水煎15分鐘去渣,打入雞蛋2~3個,煮熟,在發(fā)作前將藥液與雞蛋同服??蛇B服2~5劑。
治急性乳腺炎:用蒼耳子7~8粒,放于碗內(nèi),倒入燒開的黃豆汁一碗,喝湯。
治牙痛:蒼耳子6克,焙焦去殼,研成細末,與一個雞蛋和勻,不放油鹽,炒熟食之,每日一劑,連服3劑。
治下肢潰瘍:蒼耳子60~120克,炒黃研末,生豬板油120~180克,共搗如泥糊狀,洗凈瘡面,擦干后涂藥糊,外用繃帶包扎。(葉水泉)
【中藥規(guī)格】:來源只一種,一般不分等級,以粒大、飽滿、色綠黃者為佳。
【藥材性狀】:紡錘形,兩頭尖,形似棗核。灰綠色或黃綠色,全體有鉤刺,頂端有兩枚較粗的刺,基部有果柄痕。質(zhì)硬而韌,體輕。皮較厚,橫切面中央有縱隔膜,2室,各有1枚瘦果。瘦果紡錘形,一面較平坦,果皮薄,灰黑色,具縱紋。氣微香,味微苦。
【 成分 】:本品含蒼耳甘、脂肪油、生物堿、蒼耳醇、蛋白質(zhì)、維生素C等。
【藥理作用】:甘類物質(zhì)有顯著降血糖作用;煎劑有鎮(zhèn)咳作用;對心臟有抑制作用,使心率減慢,收縮力減弱;對金黃色葡萄球菌、乙型、肺炎有一定抑制作用,并有抗真菌作用。本品有一定毒性,成人服用量超過100g可致中毒,主要癥狀為頭暈、嗜睡、昏迷、全身強直性痙攣,并出現(xiàn)黃疸、肝腫大、肝功障礙、尿中出現(xiàn)蛋白、紅細胞、管型。重則呼吸、循環(huán)、腎衰竭而死亡。
【性味歸經(jīng)】:辛、苦,溫,有小毒。歸肺經(jīng)。
【應(yīng)用】:散風除濕,通竅止痛,主治風寒頭痛,鼻淵頭痛,風濕痹痛,四肢拘攣,風疹瘙癢,疥癬麻風。
【藥材用法】:煎服,3~10g。或入丸散。
【使用禁忌】:血虛頭痛不宜服用。過量服用易致中毒。
附藥 蒼耳草
為蒼耳的莖葉。性味苦、辛,微寒。有小毒。功能祛風,清熱,解毒。主要用治風濕痹痛,四肢拘急等癥??烧{(diào)和作羹,如蒼耳葉羹。又可用于麻風、疔毒、諸癥。本品有毒,內(nèi)服不宜過量,亦不能持續(xù)服用。用量6~15g,水煎或熬膏及入丸散。外用適量。本品散氣耗血,不宜于虛人。
1. 治療蒼耳子每日120~150g, 水煎, 分3~4次內(nèi)服(治療106例);或每日用鮮干蒼耳子、葉60g, 水煎, 分3~4次內(nèi)服(治療4例).共治療110例急性患者, 其中1例服藥后發(fā)生嘔吐而未用, 其余109例均獲治愈, 治愈率為99.1%.平均治愈天數(shù)為5天.【新中醫(yī)1984;(9): 18】
2. 治療泌尿系感染蒼耳子250g(炒焦), 加水600ml, 煎取藥汁400ml, 再加紅糖100g, 1次服用, 小兒用量酌減.治療28例, 痊愈20例, 好轉(zhuǎn)6例, 無效2例.【內(nèi)蒙古中醫(yī)藥1991;10(2): 11】
3. 治療腰腿痛將蒼耳子制成30%針劑, 每次用2~4ml于痛點注射, 隔日1次, 10次為1療程.治療腰部扭傷坐骨、肥大性腰椎炎、腰椎隱裂等引起的腰腿痛163例, 總有效率為89%.一般3~5次奏效, 最快者注射一次后即減輕.對急性腰部扭傷或療效較好;對于骶椎隱裂及肥大性腰椎炎所致的腰痛, 療效不穩(wěn)定.【中草藥通訊1972;(2): 50】
4. 治療腮腺炎蒼耳子加水煎服, 每日4次, 連服3天.新生兒每天3g, 1~2歲5g, 以后每增加2歲即增加5g, 14歲以上30~45g.一般輕癥服2~3天即可, 重癥可配合蒼耳草葉搗爛敷患處.有合并癥者配合其他療法處理.【江西醫(yī)藥1961;(10): 31】
5. 治療瘡癤蒼耳子、牛蒡子、生大黃、金銀花蒲公英各9g, 土茯苓30g, 每日1劑, 水煎分2次服.連服4~8劑.治療瘡癤30例, 均獲得良好效果.但不適用于糖尿引起的瘡癤.【湖南中醫(yī)雜志1976;(5): 55】
6. 治療牛皮癬蒼耳子15~24g, 防風9~12g, 烏梢蛇、當歸、赤芍、白蒺藜各9~15g, 丹皮9g.溫水浸泡1小時, 文火煮沸后再煎30分鐘, 連煎2~3次, 取汁350~400ml, 分3次口服, 每日1劑.治療牛皮癬26例, 治愈14例, 顯效5例, 無效7例.一般服藥20劑即可控制.【中醫(yī)雜志1983;(12): 42】
7. 治療尋常疣、扁平疣蒼耳子10g, 浸泡于75%酒精50ml內(nèi), 密閉7日, 取液備用.用棉球蘸藥液涂抹患處, 每日數(shù)次.尋常疣用藥10日、扁平疣用藥7日, 多于停藥15~20日疣自行脫落.治療104例, 痊愈98例, 好轉(zhuǎn)5例, 無效1例, 總有效率99.1%.【新中醫(yī)1992;(5): 22】
8. 治療下肢潰瘍蒼耳子60~120g, 炒黃研末, 生豬板油120~180g, 共搗為糊狀.用時先用石灰水(石灰500g, 加開水4000ml 沖泡, 靜置1 小時后吸取上清液)洗凈瘡面, 揩干后涂上藥膏, 外用繃帶包扎.冬季5~7天, 夏季3天更換敷料.【江蘇中醫(yī)雜志1966;(3): 37】
9. 治療腳癬蒼耳子30g, 微搗, 明礬、苦參、蛇床子、黃柏各15g.加水600ml, 煎至500ml, 過濾去渣, 再加入沸后約40℃的溫水10倍, 于臨睡前洗腳20分鐘, 連洗3次為1療程.若癥狀未消失者, 宜在半月后再進行第2個療程.【中醫(yī)雜志1964, (4): 13】
10. 治療蒼耳子、生大黃、川連、黃柏、苦參各10g, 滲液多者加枯礬10g.上藥水煎, 濾液熏洗患處, 每日3次.治療50例, 皆愈.【陜西中醫(yī)1990;(2): 81】
11. 治療急、慢性鼻炎a. 蒼耳子30~40 個, 輕輕捶破, 放入清潔小鋁杯中, 加麻油30g, 文火煮開, 去蒼耳, 待冷后, 傾入小瓶中備用.用時以棉簽蘸藥液涂鼻腔, 每日2~3次, 兩周為1療程.鼻炎207例, 除3例無效、12例未堅持用藥外, 余均治愈, 臨床癥狀完全消失.隨訪時間最長的已達3年, 未見復發(fā).【新醫(yī)學1972;(10): 51】
b. 蒼耳子、辛夷、千里光、魚腥草各150g, 薄荷精3~4滴.制成濃縮液500ml, 加防腐劑苯甲醇 6%(約 3g), 分裝入滴瓶內(nèi)備用.每天滴鼻8 次.治療279例鼻炎患者, 其中急性鼻炎82例, 顯效率 48.8%, 有效率86.6%;慢性鼻炎104例, 有效率 69.2%;93例, 顯效率60.2%, 有效率89.2%.【新醫(yī)學1971;(10): 21】
12. 治療變態(tài)反應(yīng)性鼻炎
a. 蒼耳子焙成深棕色后研粉, 每次3~5g, 日服3次, 連服2周.或?qū)⒎勰┡c蜂蜜混合制成丸劑(每丸含藥粉3g), 每次1~2丸, 日服3次, 連服2周, 必要時可服3周至2個月.少數(shù)患者服藥后有輕度腹瀉、痛以及輕微頭痛、全身無力等.【中華耳鼻咽喉科雜志1956;4(2): 85】
b. 蒼耳子碾成粉末, 用95%乙醇浸泡12天后, 將其沉淀的細末和乙醇的溶解物共同蒸干, 壓成片劑, 每片重0.5g(相當于原生藥1.5g 左右).每服2片, 每日3次, 連服2周左右.治療典型單純性變態(tài)反應(yīng)性鼻炎而無并發(fā)感染者65例, 結(jié)果有良效者23例, 好轉(zhuǎn)者11例, 無效者13例, 此外, 18 例結(jié)果不明.【中華耳鼻咽喉科雜志1956;(2): 85】
13. 副鼻竇炎蒼耳子1 000g, 辛夷180g, 金銀花60g, 菊花60g, 茜草60g, 蜂蜜240g.先將蒼耳子及辛夷分別碾碎, 混同金銀花、菊花及茜草放入鍋中煎熬, 約4~5小時, 將藥汁傾出, 再加水繼續(xù)煎熬, 共計4次, 然后去藥渣, 將所有藥液混合加熱, 至藥汁已濃, 沸至起大泡時, 加入蜂蜜攪勻, 約得藥汁600ml.最后裝瓶貯于冰箱, 或加入2%~3%的苯甲酸鈉以防腐.成人日服 3次, 每次5ml, 3~4周為1個療程.然后根據(jù)情況決定是否再服.最多再服1個療程, 無效則停藥.治療37例, 對合并慢性上頜竇炎及慢性篩竇炎者均有療效, 有效率為87%~90%.【中華耳鼻咽喉科雜志1957(2): 123】
14. 治療牙痛
a. 蒼耳子6g, 雞蛋1個.蒼耳子焙黃去掉殼, 研為細末, 與雞蛋和勻, 不放油鹽, 炒熟食之, 每日1次, 連用3劑.治療頑固性牙痛50 例, 除2例無效外, 其余均1次止痛, 3劑痊愈, 長期隨訪, 未見復發(fā).【新中醫(yī)1974;(4): 46】
b. 蒼耳子、玄參各15g, 水煎服.治療頑固性牙痛19例, 治愈18例, 好轉(zhuǎn)1例.【浙江中醫(yī)雜志1977;(3): 26】
【中藥來源】:本品始載于《本經(jīng)》。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蒼耳Xanthium sibiricum Patrin.ex Widder的果實。分布全國,各地都有野生。
【采收加工】:秋季采收,曬干。炒去硬刺用。
、【蒼耳】
1 蒼耳子治風濕病嗎可以治。
蒼耳子是治療風濕病的三大主要藥材之一,但是直接服用對患者的起色不大,想要達到治標治本的效果還是要與其他藥物一起服用,但是想要根治風濕卻并不容易,所以對這類病一定要用足夠的耐心,而且不要輕信偏方,具體治療方案還是需要當?shù)蒯t(yī)生給予開方。
2 蒼耳子如何治風濕先剁碎,再用碓子(類似于搗蒜的那種蒜臼jiu子)搗碎,搗碎之后,中午11:50左右開始敷在患處(肩周或者膝關(guān)節(jié)等部位),敷好后用塑料薄膜包好不要透氣。(中午12:00之前敷好包好)包好后,坐在太陽底下曬,最好把患處曬熱,30分鐘左右取下,(不能超過40分鐘)。這樣就好了。
3 蒼耳子有什么功效《本草綱目》記載,其性甘溫、有小毒,主治風寒頭痛、風濕痹痛、四肢拘攣痛等。蒼耳子外用具有散風除濕、通竅止痛的功效,生蒼耳子的消風止癢力強,常用于皮膚癢疹及其他皮膚病。唐代名醫(yī)咎殷在《食醫(yī)心鏡》里記載:用蒼耳子三兩,搗末,以水一升半煎取七合(一合等于100毫升),去滓喝下,可以除風濕痹,治療四肢拘攣。
4 溫馨提示需要注意的是,蒼耳子的葉、果實及幼苗均有毒,須嚴格遵照醫(yī)囑,不可隨便內(nèi)服?!侗静輳男隆氛J為,蒼耳子“散氣耗血,虛人勿服?!彼?,平素身體虛弱的人用該偏方一定要謹慎;起的水皰不要弄破,以免感染。
蒼耳子是什么藥物呢?蒼耳子有什么藥用價值呢?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蒼耳子的功效與作用。
蒼耳子簡介
蒼耳子,中藥名。別名:蝨馬頭、蒼耳子、老蒼子、道人頭、刺八裸、蒼浪子、綿蒼浪子、羌子裸子、青棘子、搶子、癡頭婆,胡蒼子、野茄、豬耳、菜耳,蒼蒼子,廣東話又叫磁頭芒***癡頭芒***。屬菊科、蒼耳屬一年生草本菊科植物蒼耳的帶總苞的果實,蒼耳子屬于常用中草藥,具有散風除溼通竅等功效。
為一年生草本植物,其果實蒼耳子呈紡錘彤或卵圓形,長1~37.5px,直徑0.4~17.5px。表面黃棕色或黃綠色,全體有鉤刺,頂端有2枚較粗的刺,分離或相連,基部有果梗痕。質(zhì)硬而韌,橫切面中央有縱隔膜,2室,各有1枚瘦果。瘦果略呈紡錘形,一面較平坦,頂端具1突起的花柱基,果皮薄,灰黑色,具縱紋。其常生長于平原、丘陵、低山、荒野路邊、田邊。
蒼耳子的功效與作用
散風寒;通鼻竅;祛風溼;止癢。主鼻淵;風寒頭痛;風溼痹痛;風疹;溼疹;疥癬。用于風寒頭痛,鼻淵流涕,風疹瘙癢,溼痹拘攣。
1、《本經(jīng)》;主風頭寒痛,風溼周痹,四肢拘攣痛,惡肉死肌。
2、《本草拾遺》:浸酒去風,補益。
3、《日華子本草》:治一切風氣,填髓,暖腰腳。治瘰疬、疥癬及瘙癢。
4、《本草蒙筌》:止頭痛善通頂門,追風毒任在骨髓,殺疳蟲溼匿。
5、《本草正》:治鼻淵。
6、《本草備要》:善發(fā)汗,散風溼,上通腦頂,下行足膝,外達面板。治頭痛,目暗,齒痛,鼻淵,去刺,
7、《玉楸藥解》:消腫開痹,泄風去溼。治疥癘風瘙癮疹。
8、《要藥分劑》:治鼻息。
9、《會約醫(yī)鏡》:療諸痔。
10、《本草再新》:治目痛。
蒼耳子的藥用價值
1、治諸風眩暈,或頭腦攻痛:蒼耳仁三兩,天麻、白菊花各三錢。***《本草匯言》***
2、除風溼痹,四肢拘攣:蒼耳子三兩。搗末,以水一升半,煎取七合,去滓呷。***《食醫(yī)心鏡》***
3、治大麻風:蒼術(shù)一斤,蒼耳子三兩。各為末,米飯為丸,如梧子大。日三服,每服二錢。忌房事三月。***《洞天奧旨》***
4、治疥癩,消風散毒:蒼耳子炒蜆肉食。***《生草藥性備要》***
5、治婦人風瘙癮疹,身癢不止:蒼耳花、葉、子等分,搗細羅為末。每服以豆淋酒調(diào)下二錢。***《圣惠方》***
6、治鼻流濁涕不止:辛夷半兩,蒼耳子二錢半,香白芷一兩,薄荷葉半錢。上并曬乾,為細末。每服二錢,用蔥、茶清食后調(diào)服。***《濟生方》蒼耳散***
7、治目睹、耳鳴:蒼耳子半分。搗爛,以水二升,絞濾取汁,和粳米半兩煮粥食之,或作散煎服。***《圣惠方》蒼耳子粥***
8、治牙疼:蒼耳子五升,以水一斗,煮取五升,熱含之,疼則吐,吐復含。無子,莖、葉皆得用之。***《千金翼方》***
9、治疔瘡惡毒:蒼耳子五錢。微炒為末,黃酒沖服;并用雞子清涂患處,疔根拔出。***《經(jīng)驗廣集》蒼耳酒***
蒼耳子的副作用
臨床有誤食蒼耳子導致肝腎功能衰竭、昏迷、心肌損害、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多篇報道,所以應(yīng)用該藥時一定要慎重,切忌生用或過量使用。蒼耳子外用治療關(guān)節(jié)炎也是中醫(yī)常見療法之一,蒼耳子外敷會引起皮損:丘疹、水皰、疼痛、皮疹等,也要引起注意。
一旦出現(xiàn)蒼耳子中毒表現(xiàn):早期宜催吐、洗胃、導瀉。嚴重者應(yīng)配合靜滴高滲糖、維生素K1等;有肝臟損害者,可與還原性谷胱甘肽、甲硫氨基酸治療;有嚴重肝腎功能衰竭者,可考慮血液透析;有休克者可給與擴容、糾酸、激素、多巴胺等治療。
蒼耳子是不宜服用過量的,一般服用超過了10枚以上,就可能會引起中毒的現(xiàn)象,容易出現(xiàn)惡心,腹痛等癥狀。因此大家在服用蒼耳子時,最好在醫(yī)生的指導下用藥,這樣才是最安全的。
蒼耳子治療鼻炎
蒼耳子治療鼻炎的確有一些效果。用法是這樣的:取蒼耳子30~40個,輕輕捶破,放入清潔小鋁杯中,加麻油1兩,文火煮開,去蒼耳,待冷后,傾入小瓶中備用。用時以棉簽飽蘸藥油涂鼻腔,每日2~3次,兩周為一療程。對一些輕度的鼻炎患者,這種方法的確是有效果的,不過我們都知道蒼耳子有不小的毒性,產(chǎn)生的副作用也很大,目前醫(yī)學界不建議用這種方法治療鼻炎。
一般使用這種蒼耳子偏方進行鼻炎治療是會有效果的,但是治療效果因人而異。用藥后多數(shù)患者癥狀消失或改善,或發(fā)作減少。
蒼耳子,別名:野茄子.刺棵.疔瘡草.粘粘葵。功能主治;散風濕、通鼻竅、用于風寒頭痛、鼻淵流涕、風痧搔癢、濕痹拘攣。蒼耳全草也能藥用,治急慢性胃腸炎、菌痢。
主要應(yīng)用:1、用于鼻淵頭痛、風寒頭痛,次藥溫和通達,味辛散風,苦燥濕濁,通竅止痛,治療鼻淵頭痛、不聞香味、時流濁涕,同樣性能的藥常配合服用,有辛夷、白芷、薄菏,也既是蒼耳子散。用治外感風寒、惡寒無汗、頭痛鼻塞者可與防風、白芷、羌活、等同服。
2、用于風濕痹痛此藥去風除濕、通絡(luò)止痛,治風濕痹癥、四肢拘攣,可單用,或與秦艽、蠶砂等同服,泡酒服,如史國公藥酒。此外,本藥與地膚子,白鮮皮、白槉藜等藥同用,治療風疹搔癢。且本藥研末,用大風子油為丸,還治療疥癬麻風,皆取散風除濕的作用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1841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四種解酒中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