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微波
面對媒體的各種宣傳,人們對飲水的健康影響存在很多疑惑。這里針對人們經(jīng)常關(guān)心的幾個飲水問題做些解釋。
弱堿性水好還是弱酸性水好?
如果水含有的其他微量成分基本相同,其酸堿性對人的健康不會有太大的影響。因為水的酸堿性,即pH值的緩沖力是非常弱的。比如,一杯偏堿性的水,只要滴入一小滴醋,它就會變成酸性。半個蘋果,就可以使2升弱堿性水變成偏酸性的。水的pH值只要在6.5~8.5的范圍內(nèi),就符合國家飲用水的標(biāo)準(zhǔn)。
軟水、硬水對健康影響有何不同?
只要符合國家飲用水的安全標(biāo)準(zhǔn),軟水與硬水對健康的影響差異并不是很大。硬水礦物質(zhì)含量高一些。你在南方吃蔬菜比較多一點,那么喝軟水少一點礦物質(zhì)也無所謂。如果你的礦物質(zhì)來源比較少,喝水還是很重要的礦物質(zhì)來源。這兩個沒有絕對標(biāo)準(zhǔn),但各有利弊。
如果一個人患有腎或膽的鈣結(jié)石病,喝硬度很高的水肯定會有不利影響。但對絕大多數(shù)身體正常的人來講,硬水和軟水對健康的影響區(qū)別不是很大的。硬水中含量最大的礦物質(zhì)是鈣和鎂,對人來說是有營養(yǎng)價值的。沒有足夠的科學(xué)證據(jù)證明,硬水與結(jié)石病有直接關(guān)聯(lián)性。有些人常年喝泉水或是井水,一般都是硬度很高的水,并無證據(jù)表明這類人群中的結(jié)石患病率比飲用其他來源水的人群高。
什么容器盛水最安全?
從安全程度來講,首先是玻璃容器是最安全的,其次是瓷器,塑料、陶制品質(zhì)量差異較大,有些質(zhì)量較次的,長期使用會對人的健康有不利影響。盡可能少用一次性的紙杯盛裝熱水或其他熱飲。一些質(zhì)量不好的一次性紙杯盛裝熱水時,會溶出一些不利健康的物質(zhì)。
水反復(fù)燒開會產(chǎn)生什么危害?
一種情況是水燒開了,涼了以后再加熱,再重新燒開,這樣煮沸一兩次,不會有什么安全問題。但有時用自動加熱燒水壺(飲水機),只要溫度低到一定程度,就會自動重新加熱。如果熱水器中的水反復(fù)加熱十多小時或幾天(有人將其稱為稱為“千滾水”)而未更換,這種水中就可能會含有較高的健康危害成分,如加熱元件及容器中溶出的有害物質(zhì),原水中含有的一些微量有害物質(zhì)也會累積增加。
每天需要多少水?
有一種流行的說法,認(rèn)為每人每天需要2升水,依據(jù)是源自60多年前發(fā)表的一份研究報告。一些人將該研究結(jié)果誤解成為“每人每天應(yīng)該喝2升水”,這是一種錯誤的觀點。那份研究報告所稱的人體需水量,包含了所有隨其他食物攝入的水分。人們?nèi)粘5娘嬍持?,除了直接飲用水以外,還會隨其他食物攝入很多水分。如很多水果蔬菜含水量都超過90%。喝一袋250毫升的純牛奶就會攝入230毫升左右的水,吃210克的鮮黃瓜也會攝入200毫升的水分。而且不同人身體對水的需求量差別很大,主要取決于他的飲食構(gòu)成、所處的環(huán)境溫度、濕度、個人的體能消耗與出汗多少等等諸多綜合因素。所以,不能用恒定的標(biāo)準(zhǔn)判斷一個人每天究竟該飲用多少水。
在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飲水導(dǎo)致的健康傷害更多的是來自水中的其他有害成分,而并非僅是水多水少的問題。
(作者系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xué)食品科學(xué)與營養(yǎng)工程學(xué)院副院長)
喝酒前可以喝旺仔牛奶
1千萬不能空腹喝酒。
其實,我們不管喝酒和不喝酒的人都知道,喝酒不能空腹,大家都這么說。外公說,喝酒前必須暖胃,胃暖好了,再喝酒就不會醉了,而且越喝越舒服。其實,所謂的暖胃,就是指的先好吃點東西,吃東西也有很多的講究,外公說,不要去吃那些太油膩太辛辣的,多吃的蔬菜,豆類、豆腐類的食物會比較舒服,外公比較喜歡吃素,其實他所說的這些含蛋白質(zhì)高和蔬菜類正是比較適合喝酒前舔舔肚子的好東西。外公還說,很多的酒席,會有很多的下酒菜,很是開胃,油炸的,辣味可口的,但是他很少吃那些東西,吃力容易肚子疼,在喝酒的話,其實也是很傷胃的。
酒不能混著喝:啤酒、白酒、飲料。
這是外公喝酒的一條定律,不管酒席上有幾種酒,他選擇了一種,就這次就和這個,絕不喝其它的。老人家一般喜歡喝點小白酒,啤酒之類的是年輕人的喜好,外公并不是很喜歡。還有現(xiàn)在很多飲料也上了酒桌,有的人喜歡混著各種碳酸飲料喝酒,其實不然,無論你哪樣混著喝,都會對胃部造成極大的損害,而且更加容易醉。特別是很多年輕人,喜歡吹噓自己海量,喝了白酒又和啤酒,幾瓶混著下肚,很快就不省人事了,后悔已來不及了。所以說,這樣是很不可取的。
注意節(jié)湊,飲酒慢飲,品味從嘴唇到舌頭到喉嚨到胃過程與芬香。
喝酒跟品茶一樣,注重的是一個品字,外公說,要慢慢的先聞一下,然后先從嘴唇的感觸,然后都舌頭,到喉嚨,最后慢慢咽下。整個過程慢慢完成,真正享受到飲酒的樂趣與芳香。而不能想我們現(xiàn)在很多人這樣:“感情深,一口悶”,甚至很都朋友會因為較勁然后對著酒瓶吹的,外公說,這是一種愚蠢的行為,對自己和對朋友的身體一種不負(fù)責(zé)的表現(xiàn)。所以,我覺得,建議大家喝酒注重慢的節(jié)湊,慢慢品嘗才有感覺。
如果要喝很多酒,就多喝水,多上洗手間。
我們有的時候,為了商務(wù)應(yīng)酬,或是朋友情深,需要不得不喝比較多的酒的話,那該怎么辦呢?外公那天跟我說,如果你以后碰到這種情況,教你一招:就是多喝水,多喝白開水,多喝水不但沖淡了酒精的濃度,同時會讓你不斷上洗手間,緩沖一下,也能更快更多的把異物排出體外,讓你不會那么容易醉。另外,記住少喝濃茶,可以適當(dāng)喝點淡茶比較好,如果你喜歡喝茶的話。我說,我下次試試看。我覺得也有一定的道理。
整個過程是一個享受的過程,飲食搭配。
另外,喝酒不要干喝酒,這樣是很不好的,古時候都有對酒當(dāng)歌之說?,F(xiàn)在的喜歡喝酒玩點小游戲,談天說地的,這里想提醒的注意要適當(dāng)?shù)倪吅染七叧渣c東西,要不然,你又相當(dāng)于空腹飲酒了。適當(dāng)?shù)淖鲆幌戮彌_,好讓胃和你自己有一個處理的過程。同時,有很多食物是可以中和酒中的酒精的作用。吃什么呢,雖然酒席豐盛,但是盡量多吃蔬菜等清淡的食物比較好。
1 喝酒前先補水 在進入酒桌之前一個小時,最好多喝一些水,這樣可以讓我們在喝酒以后,體內(nèi)的水分將酒精稀釋一部分,并且在呼吸的時候,可以以蒸汽的形式排出一部分過量的酒精,以及通過其它形式排出酒精。 2喝酒時再喝一杯牛奶
牛奶在進入腸胃里面的時候,會迅速形成一層保護膜,這樣就可以減少腸胃對酒精的吸收,使人可以多喝一些酒。
3喝酒時多吃些可以增加酒量的食物
在喝酒的途中,停下來吃一些酒石酸含量多的食物,因為酒石酸可以跟酒精形成相互作用,可以降低體內(nèi)的酒精濃度。最常見的酒石酸含量多的食物有葡萄、花生、動物肝臟等。
4在酒后喝些果汁或蔬菜湯
在喝完酒散席之后,最好喝些果汁或者蔬菜湯,這些果汁和蔬菜湯都有幫助解酒的作用,對于一些后勁很大的酒來說,喝下這些飲品還是可以防止散席了才醉倒的現(xiàn)象。常用的果汁有梨汁、蘋果汁,蔬菜湯以綠豆為佳。
我個人覺得會議上的水應(yīng)該用杯子,自來水與瓶裝水并沒有什么不同,而且也不會浪費,畢竟有的人坐在會議室里他就喝不完一瓶水,可是他也不帶走,這又不是在沙漠里,大家缺水,所以大多數(shù)人都不會喝別人剩下的水,那么就只能丟掉了。
這是不是挺浪費的?可是沒有辦法,你總不能拎著半瓶水追上去讓人家?guī)ё?,那不太合乎禮儀。
一,用杯子
我覺得桶裝水也可以用在會議室里,而且那種會議室的專用杯子又不是擺設(shè),很多會議室里都擺著瓷杯子,那種傳統(tǒng)的會議室設(shè)備是最適合開會的,不像現(xiàn)在年輕人的會議室,專門有一個倉庫用來囤瓶裝水,大瓶吧,他們喝不了,只能扔,小瓶吧,他們還喝不了,好像這些開會的人故意跟水較勁似的,你就算給我換成口服液,我也要給你剩半瓶放在那里。
所以,最根本的解決之法就是用杯子,統(tǒng)一消毒,統(tǒng)一使用,干凈又衛(wèi)生,而且還環(huán)保,我覺得這才是一個會議室該有的樣子,當(dāng)然了,如果你覺得會議室的杯子丑,你也可以自己帶杯子,粉色的,藍(lán)色的隨你便,自己開會前把水準(zhǔn)備好。
二,為什么只喝半瓶?
我個人覺得這些參加會議的人,與講話的人都不是真的想喝水,而是因為沒有事做,所以把瓶子舉起來,小飲一小口,完全就是閑的沒事做的表現(xiàn)。
而且這種情況特別多,特別是人在緊張無聊的情況下,會更加愿意喝水,也不多喝,就是用喝水來掩蓋自己的緊張和無聊罷了,所以這半瓶水就剩在這里了,沒有辦法,這些家伙的做事風(fēng)格就像這瓶水一樣,每天一小會,三天一大會,不是在開會就是在開會的路上。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2396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巧用豆?jié){做美食
下一篇: 養(yǎng)顏食療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