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椿為楝科植物,別名椿木葉、椿尖葉。其性平、味甘芳香,有清熱解毒,健胃利氣、殺蟲之功效。下面介紹幾則香椿入藥治病的驗方。
治胃潰瘍:香椿芽250克,搓碎后與適量紅棗泥和為丸。每丸重約3克,每次服2丸,每日服2次,溫開水送服。
治嘔吐:香椿葉20克,生姜3片為引,水煎服,每日2次。
治口舌生瘡:嫩香椿50克,豆腐500克。豆腐切塊,放鍋中加清水煮沸后瀝水,切小丁裝盤中。將香椿洗凈,稍焯,切成碎末放入碗內(nèi),加鹽、味精、麻油拌勻后,澆在豆腐上即可食用。
治瘡癰腫毒:鮮香椿葉、大蒜等量,加食鹽少許,共同搗爛。外敷患處,每日2次。
治尿道炎、滴蟲性陰道炎:鮮香椿葉50克,水煎煮,熏洗局部,每日2次。
治疥瘡:鮮香椿葉適量,加水適量煎5~10分鐘,取湯外洗患處,每日數(shù)次。(郭 萊)
香椿的藥用價值:
香椿含有維生素E和性激素類物質(zhì),有壯陽滋陰作用,對不孕癥有較好的療效,有“助孕素”之美稱。
香椿含有抗壞血酸物質(zhì),對壞血病有較好的療效。香椿樹皮含川楝素,能透過蛔蟲表皮,作用于肌肉,導(dǎo)致收縮疲勞而痙攣和麻痹,使蛔蟲不能附著腸壁而排出體外。
香椿流浸膏可治痢疾,療效與痢特靈相仿。
香椿還有澀腸止血、固精燥濕的作用,故可治療慢性痢疾、膀胱炎、尿道炎、瘡癰腫痛。用香椿制成的香椿煎劑能夠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傷寒桿菌、甲型副傷寒桿菌、費氏痢疾桿菌、綠膿桿菌、大腸桿菌等。香椿可與粳米、麻油等治成香椿粥,能清熱解毒、健胃理氣,治療腸炎、痢疾、痔腫等癥。
椿白皮入藥主治崩漏帶下、見痢便血、遺精尿頻等癥。
香椿籽主治胃病,燉豬、羊肉可治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痛。
香椿葉的藥用價值主要有以下幾點:
它含有維生素E和性激素物質(zhì),有抗衰老和補(bǔ)陽滋陰的作用,故有“助孕素”的美稱。
香椿是時令名品,含香椿素等揮發(fā)性芳香族有機(jī)物,可健脾開胃,增加食欲。
香椿具有清熱利濕、利尿解毒之功效,是輔助治療腸炎、痢疾、泌尿系統(tǒng)感染的良藥。
香椿的揮發(fā)氣味能透過蛔蟲的表皮,使蛔蟲不能附著在腸壁上而被排出體外。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2401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中醫(yī)治療面癱
下一篇: 從口腔異味判斷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