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榮
人參遠志忌蛇床,薄荷淡竹肉桂菖。
莫貪附翁金錢草,荊芥蜂房戀紅娘。
益智厚樸枳實好,安神丹參棗仁姜。
祛邪藿香正氣丸,避穢冰片加雄黃。
解毒防風(fēng)休續(xù)斷,理氣芍陳廣木香。
菟絲杏仁決明配,貫眾合歡神曲楊。
1. 關(guān)于藥品的小詩句
關(guān)于藥品的小詩句 1.關(guān)于醫(yī)藥的詩句
中藥詩六首
有福之女
身處重樓觀玉竹,面施輕粉著蟬衣。
杯斟白酒胡麻飯,海馬將軍喜遠歸。
有功之臣
天丁大戟穿山甲,鐵腳靈仙鬼見愁。
十大功勞金不換,紅花月季上烏頭。
有備無患
六月雪飛夏枯草,常山獨活白頭翁。
余糧小豆陳倉米,故紙防風(fēng)靜守宮。
休閑之人
金箔河車千里光,使君夜合臥蛇床。
閑觀木槿垂盆草,小坐蓮房五味嘗。
贊譽紅娘
紅娘笑立南星夜,鬢插金釵石決明。
忘卻防風(fēng)傳蜜語,含羞大力助張生。
小園觀景
蝴蝶雙雙飛紫菀,時當(dāng)半夏賞絲瓜。
滿園玉果金錢草,荷葉浮萍映日斜。
2.寫5句關(guān)于藥的詩句
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用中藥名寫了一首《滿庭芳》,詞云:“云母屏開,珍珠簾閉,防風(fēng)吹散沉香。離情抑郁,金縷織流黃,柏影桂枝交映,從容起,弄水銀塘。連翹首,驚過半夏,涼透薄荷裳。一鉤藤上月,尋常山夜,夢宿沙場。早已輕粉黛,獨活空房。欲續(xù)斷弦未得,烏頭白,最苦參商。當(dāng)歸也!茱萸熟,地老菊花荒?!?
詞中巧借二十四味中藥名,活龍活現(xiàn)地刻畫出了一位貴婦人的形象。將她思念遠征沙場的丈夫的那一腔纏綿之意表達得淋漓盡致,生動地抒發(fā)了她怨恨戰(zhàn)爭給自己帶來夫妻久別、難以團聚的心聲。
藥名詩
北宋進士洪皓在高宗建炎三年奉命赴金,被金人扣留十余年。在此期間,他堅貞不屈,以詩明志,留下了眾多的愛國詩篇?!都幟雾崱肪褪瞧渲兄?,很有代表性。詩云:“獨活他鄉(xiāng)已九秋,腸肝續(xù)斷更剛留;遙知母老相思子,沒藥醫(yī)治盡白頭。”
該詩十分巧妙地將五味中藥“獨活、續(xù)斷、知母、相思子、白頭”嵌入詩中,表達了自己深沉摯誠的愛國懷鄉(xiāng)思母之懷,感人肺腑。
藥名謎
明代戲曲作家馮夢龍寫過一首題為《藥名》的謎語詩,詩云:“農(nóng)夫月落出耕田,行到溪頭無渡船。就在溪邊眠一覺,蓑衣箬笠護頭邊?!?
作者巧妙地把四味中藥暗藏于詩中,謎底是“黑牽牛、當(dāng)歸、宿沙、防風(fēng)”,生動形象地描繪了一幅封建社會里農(nóng)民月夜耕田、夜以繼日地辛勞、風(fēng)餐露宿的悲慘生活圖景,表達了對勞動人民的關(guān)切之情。
3.寫5句關(guān)于藥的詩句
1、詩句:采藥歸來,獨尋茅店沽新釀。
出自:宋代·陸游《點絳唇·采藥歸來》
釋義:采集藥物回來,獨自尋找村店買新釀造的酒。
2、詩句: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
出自:唐代·賈島《尋隱者不遇 / 孫革訪羊尊師詩》
釋義:蒼松下,我詢問隱者的童子他的師傅到哪里去了?他說,師傅已經(jīng)采藥去了。
3、詩句: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
出自:唐代·李白《古朗月行》
釋義:白兔搗成的仙藥,到底是給誰吃的呢?
4、詩句:嫦娥應(yīng)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出自:唐代·李商隱《嫦娥》
釋義:嫦娥應(yīng)該后悔偷取了長生不老之藥,如今空對碧海青天夜夜孤寂。
5、詩句:茅亭宿花影,藥院滋苔紋。
出自:唐代·常建《宿王昌齡隱居》
釋義:茅亭花影睡意正濃,芍藥園圃滋生苔紋。
4.描寫藥物的詩句
四季歌
春風(fēng)和煦滿常山,芍藥天麻及牡丹;
遠志去尋使君子,當(dāng)歸何必找澤蘭。
端陽半夏五月天,菖蒲制酒樂半年;
庭前嬌女紅娘子,笑與檳榔同采蓮。
秋菊開花遍地黃,一回雨露一茴香;
扶童去取國公酒,醉倒天南星大光。
冬來無處可防風(fēng),白芷糊窗一層層;
待到雪消陽起石,門外戶懸白頭翁。
馮夢龍的《桂枝兒》:
你說我,負了心,無憑枳實,激得我蹬穿了地骨皮,愿對威靈仙發(fā)下盟誓。細辛將奴想,厚樸你自知,莫把我情書也當(dāng)破故紙。
想人參最是離別恨,只為甘草口甜甜的哄到如今,黃連心苦苦嚅為伊耽悶,白芷兒寫不盡離情字,囑咐使君子,切莫做負恩人。你果是半夏當(dāng)歸也,我情愿對著天南星徹夜的等。
中藥名聯(lián)
煩暑最宜淡竹葉
傷寒尤妙小柴胡
白頭翁,持大戟,跨海馬,與木賊、草寇戰(zhàn)百合,旋復(fù)回朝,不愧將軍國老
紅娘子,插金簪,戴銀花,比牡丹、芍藥勝五倍,蓯蓉出閣,宛若云母天仙
玫瑰花開,香聞七八里
梧桐子大,日服五六丸
辛棄疾 滿庭芳
云母屏開,珍珠簾閉,防風(fēng)吹散沉香。離情抑郁,金縷織流黃,柏影桂枝交映,從容起,弄水銀塘。連翹首,驚過半夏,涼透薄荷裳。一鉤藤上月,尋常山夜,夢宿沙場。早已輕粉黛,獨活空房。欲續(xù)斷弦未得,烏頭白,最苦參商。當(dāng)歸也!茱萸熟,地老菊花荒。
北宋 洪皓 集藥名次韻
獨活他鄉(xiāng)已九秋,腸肝續(xù)斷更剛留;遙知母老相思子,沒藥醫(yī)治盡白頭。
5.贊美藥品很好的詩句
《滿庭芳》
辛棄疾
“云母屏開,珍珠簾閉,防風(fēng)吹散沉香。離情抑郁,金縷織流黃,柏影桂枝交映,從容起,弄水銀塘。連翹首,驚過半夏,涼透薄荷裳。一鉤藤上月,尋常山夜,夢宿沙場。早已輕粉黛,獨活空房。欲續(xù)斷弦未得,烏頭白,最苦參商。當(dāng)歸也!茱萸熟,地老菊花荒?!?
詞中巧借二十四味中藥名,活龍活現(xiàn)地刻畫出了一位貴婦人的形象。將她思念遠征沙場的丈夫的那一腔纏綿之意表達得淋漓盡致,生動地抒發(fā)了她怨恨戰(zhàn)爭給自己帶來夫妻久別、難以團聚的心聲。
《藥名詩》
洪皓
獨活他鄉(xiāng)已九秋,腸肝續(xù)斷更剛留;遙知母老相思子,沒藥醫(yī)治盡白頭。
該詩十分巧妙地將五味中藥“獨活、續(xù)斷、知母、相思子、白頭”嵌入詩中,表達了自己深沉摯誠的愛國懷鄉(xiāng)思母之懷,感人肺腑。
6.關(guān)于藥的詩句~
既無大藥駐朱顏,又乏長繩系白日。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
身殘骨碎難醫(yī),欲禱南星添壽辰。使重生貝齒,烏頭體白,能攜虎杖,去謁仙人,叩氣靈芝,茯神益智,從此修行作苦僧。葫蘆掛,宜從容訪道,急性難成。
天色陰沉,防風(fēng)入戶,白紙糊窗,感單身獨活,杯斟竹葉,當(dāng)歸佛國,天竺逢長。三月春歸,杜鵑啼喚,花謝花飛惹斷腸,屈指算,喜菖蒲節(jié)近,早制荷囊。
南星快至吾鄉(xiāng),把蓮杜重開聚一堂。命勾藤掛月,玄湖放掉,高歌神曲,暢飲雄黃。早遣寄奴,車前迎候,代余伏首問安康。穿山徑,縱蒼苔滑石,熟地?zé)o妨。
因病得閑殊不惡,安心是藥更無方
7.贊美藥品很好的詩句有哪些
1. 《點絳唇·采藥歸來》
宋代:陸游
采藥歸來,獨尋茅店沽新釀。暮煙千嶂。處處聞漁唱。
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江湖上,遮回疏放。作個閑人樣。
2. 《生查子·藥名閨情》
宋代:陳亞
相思意已深,白紙書難足。字字苦參商,故要檀郎讀。
分明記得約當(dāng)歸,遠至櫻桃熟。何事菊花時,猶未回鄉(xiāng)曲。
3. 《秋日煉藥院鑷白發(fā)贈元六兄林宗》
唐代:李白
木落識歲秋,瓶冰知天寒。
桂枝日已綠,拂雪凌云端。
弱齡接光景,矯翼攀鴻鸞。
投分三十載,榮枯同所歡。
長吁望青云,鑷白坐相看。
秋顏入曉鏡,壯發(fā)凋危冠。
窮與鮑生賈,饑從漂母餐。
時來極天人,道在豈吟嘆。
樂毅方適趙,蘇秦初說韓。
卷舒固在我,何事空摧殘。
4. 《尋隱者不遇 / 孫革訪羊尊師詩》
唐代: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5. 《畫堂春·一生一代一雙人》
清代:納蘭性德
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
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
漿向藍橋易乞,藥成碧海難奔。
若容相訪飲牛津,相對忘貧。
8.與藥物有關(guān)的古詩詞
一、蟬:“四載孕育一暑鳴,解衣振翅春木行。
今秋隨風(fēng)且歸去,尚留金縷退翳陰?!?二、何首烏:“草木亦含天地靈,根能生藤精生神。
首烏補腎烏須發(fā),夜交養(yǎng)心安神寧。” 三、北柴胡:“生于半陰半陽坡,此物微苦性微寒。
疏散少陽經(jīng)寒熱,春升萬化中氣添?!?四、醉花陰·從醫(yī)十年 潛沉從醫(yī)十春秋,豈畏人消瘦; 漫路勤為舟,研閱百卷,簽紙盈雙袖。
岐黃史籍實浩瀚,須精心探究; 辰光易流逝,當(dāng)緊操術(shù),增萬人之壽。 五、中藥詩六首 有福之女 身處重樓觀玉竹,面施輕粉著蟬衣。
杯斟白酒胡麻飯,海馬將軍喜遠歸。 有功之臣 天丁大戟穿山甲,鐵腳靈仙鬼見愁。
十大功勞金不換,紅花月季上烏頭。 有備無患 六月雪飛夏枯草,常山獨活白頭翁。
余糧小豆陳倉米,故紙防風(fēng)靜守宮。 休閑之人 金箔河車千里光,使君夜合臥蛇床。
閑觀木槿垂盆草,小坐蓮房五味嘗。 贊譽紅娘 紅娘笑立南星夜,鬢插金釵石決明。
忘卻防風(fēng)傳蜜語,含羞大力助張生。 小園觀景 蝴蝶雙雙飛紫菀,時當(dāng)半夏賞絲瓜。
滿園玉果金錢草,荷葉浮萍映日斜。
9.關(guān)于“藥”的名言名句
1、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是一個漢語成語,意思是形容應(yīng)該虛心接受別人的意見和批評或教育人們要勇于接受批評。出自《史記·留侯世家》
語見《孔子家語》。這句賢文是說良藥多數(shù)是帶苦味的,但卻有利于治??;而教人從善的語言多數(shù)是不太動聽的,但有利于人們改正缺點。這句賢文旨在教育人們要勇于接受批評,現(xiàn)在常用來說明應(yīng)該正確對待別人的意見和批評。
2、是藥三分毒
古人云:“是藥三分毒?!蔽覈钤绲尼t(yī)學(xué)專著《內(nèi)經(jīng)》對如何用藥十分講究,將藥分為大毒、常毒、小毒、無毒。治療疾病要求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
當(dāng)今不少的人認為中藥大多數(shù)源出于天然的動植物和純中藥制劑,比化學(xué)藥品的藥性平和而安全,總認為不會發(fā)生藥物毒副作用。其實不然,如果任意濫用,亂役藥石,同樣亦會發(fā)生毒副作用。
3、用藥如用兵
諺語,意思是用藥須像用兵那樣特別慎重。
出處:明·孫一奎《醫(yī)旨緒余》:“人之死生,關(guān)于呼吸問,余何敢?guī)熜淖杂?;而峨瞼為也。古稱:‘用藥如用兵?!薄缎咽篮阊浴啡耍骸八怨湃藢⒂盟幈戎帽?,全在用得藥當(dāng),不存藥舅。”
4、
藥醫(yī)不死病,死病無藥醫(yī)
諺語,意思是藥物可治療不致命的病,致命的病無藥可醫(yī)治。
出處:明·高明《琵琶記》二二出:“[末白]公公病里莫生嗔,[旦]寬心保病身。[合]正是:藥醫(yī)不死病,佛化有緣人。”
《醒世恒言》一:“先生,常言道:‘藥醫(yī)不死病,佛度有緣人?!闱也灰心喙欧ǎM著自家意思,大了膽醫(yī)去,或者他命不該絕,就好了也未可知?!?br>
清·鐵漢《臨鏡妝》七:“我看這趙醫(yī)生,有幾個靠得住的在那里呀,他們的口頭禪叫做‘藥醫(yī)不死病,死病無藥醫(yī)?!薄?br>
5、急脫急著,勝如服藥
諺語,意思是適應(yīng)天氣冷暖的變化而及時增減衣服,可以避免生病,勝過生了病吃藥。
出處:宋·李之彥《東谷所見》:“急脫急著,勝如服藥。衣服之加謹者此也。”
-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唐.張籍《答鄱陽客藥名詩》:
江皋歲暮相逢地,
黃葉霜前半夏枝。
子夜吟詩向松桂,
心中萬事喜君知。
(含有四種中藥)
北宋.黃庭堅《荊中即事八首之一》:
四海無遠志,一溪甘遂心。
牽牛避洗耳,臥著桂枝陰。
雨如覆盆來,平地沒牛漆。
回望我夷陵,天南星斗濕。
千里及歸鴻,半天河影東。
家人森戶外,笑擁白頭翁。
使君子百姓,請雨不旋覆。
守田意飽滿,高壁掛龍骨。
(含有十一種中藥)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2403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中成藥片仔癀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