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尤佳 河南省中醫(yī)院
藥酒在中藥方劑學上被稱為酒劑,一般是把可入藥植物的根、莖、葉、花、果等按一定比例浸泡在白酒、黃酒或葡萄酒中,使藥物的有效成分溶解于酒中,經(jīng)一定時間的浸泡而成。河南省中醫(yī)院毛德西教授說,因為酒有通血脈、行藥力、溫腸胃、御風寒等作用,所以酒和藥配伍可增強藥力,既可防病,又可用于病后的輔助治療。
制作藥酒是有講究的,應選50~60度的優(yōu)質白酒,酒精濃度太低太高均不利于中藥材中有效成分的溶出。對不善飲酒者也可采用低度白酒、黃酒、米酒或果酒等為基質酒,但浸泡時間可適當延長。藥酒最好貯存在細口長頸的玻璃瓶或其他可密封的容器中,放置在陰涼處,室溫以10℃~25℃為宜。
藥酒有很多優(yōu)點,如吸收迅速、劑量易掌握、易保存等,但服用時應注意:①自制藥酒(治病或滋補)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根據(jù)個人體質進行,不宜過量;②婦女妊娠期、哺乳期不宜飲用;③老年人因新陳代謝較緩慢,用量應減少,兒童不宜飲用;④遇感冒、發(fā)熱、嘔吐、腹瀉時不宜飲用滋補類藥酒;⑤肝病、消化系統(tǒng)潰瘍、高血壓、冠心病、中風、癲癇、心功能不全、浸潤性肺結核等病患者不宜飲藥酒;⑥育齡夫婦忌飲酒過量;⑦骨折后忌飲酒過量;⑧對酒過敏者或皮膚病患者也要禁用或慎用藥酒。⑨飯前服用,以溫飲為佳。⑩對于治療性藥酒,應病愈即止,不宜長久服用。
以花入酒對于治療婦科疾病、養(yǎng)生有一定療效,這是因為入藥的花在理氣、活血方面的作用較突出,而婦科疾病多是因氣滯血瘀引起的,毛德西教授給大家介紹幾種以花入酒、自制藥酒的配方:
當歸紅花酒 當歸、元胡、制沒藥、紅花各15克,白酒1000毫升。將前3味搗碎,加上紅花放入布包,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天即可??苫钛叙?,適用于月經(jīng)欲來腹中脹痛。日服2次,每次10~15毫升。
鳳仙花酒 白鳳仙花120克,黑豆60克,白酒500毫升。將以上2味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天即可??珊脱{經(jīng),適用于痛經(jīng)、月經(jīng)不調等。月經(jīng)來潮前7天每日早晚口服20毫升。
紅花酒 紅花200克,白酒1000毫升,紅糖適量。將紅花洗凈,晾干表面水分,與紅糖一同裝入干凈的紗布袋內(nèi),封好袋口,放入酒壇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天即成。可養(yǎng)血活血、散瘀止痛、通經(jīng),適用于婦女血虛、血瘀性痛經(jīng)等。日服1~2次,每次20~30毫升。
明目杞菊酒 枸杞子60克,菊花12克,白酒1200毫升。將以上2味去雜質,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3天后去渣,即可??勺萄a肝腎、明目,適用于目眩、目昏、多淚等。日服2次,每次10~15毫升。
菊花清明酒 菊花(去蒂)20克,枸杞子20克,當歸9克,熟地黃9克,白酒1000毫升。將以上4味洗凈,晾干,放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天后去渣即可??汕迥X明目,適用于陰血不足、肝脈失養(yǎng)所致的頭暈目眩、疲憊、多夢等。日服2次,每次10~15毫升。
金銀花酒 金銀花50克,甘草10克,黃酒150毫升。將以上兩味洗凈,加水600毫升,煎成150毫升,再加入黃酒,略煎即可。可清熱解毒,適用于瘡腫、肺癰、腸癰等。日服1劑,分3次服完。
白菊花酒 白菊花150克,白酒1500毫升。將白菊花放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天后去渣即可??汕甯蚊髂?、疏風解毒,適用于頭痛日久不愈,時發(fā)時止,且視物昏花、頭發(fā)干落、心胸煩悶等。日服2次,每次15~20毫升。
藥酒的自制方法 2010年3月12日
藥酒的制作主要涉及四個方面:酒的選擇,中藥材的選用和加工,藥酒的制作方法,以及藥酒的儲藏
一、酒的選擇
藥酒,用白酒、米酒或黃酒加入相應的中藥材經(jīng)過浸泡加工配制而成。藥酒按照其作用大體可分為治療性藥酒和滋補性藥酒二類。滋補性藥酒雖然對某些疾病有一定防治作用,但其主要是對人體起滋補保健作用,促進身體健康。此類藥酒多具有較好的色、香和獨特風味,可作為一般飲料酒,可以佐餐或隨量飲用。治療性藥酒是以治療或防治疾病為主要作用的藥酒,在配方上多有一定的要求。
藥酒是酒和中藥共同加工制成的一種飲品,其中酒主要起溶解、析出、穩(wěn)定、調和味道等作用。藥酒的酒精度根據(jù)選用的酒種而有高有低。部分外用藥酒,還可以用藥用酒精來配制。在制作藥酒時,選擇何種類的酒作為溶媒是炮制藥酒的頭道步驟。
早在唐代,我國第一部官修的藥典《新修本草》就指出:“諸酒醇醨不同,唯米酒入藥?!彼蚊鲿r期,都是用米酒作為配制藥酒的原料,至清朝始,漸漸普及使用白酒來浸泡藥物?,F(xiàn)今,大多數(shù)藥酒仍然以白酒作為溶媒,這是因為白酒酒精濃度較高,容易將藥材中的有效成分析出。制作藥酒時,不論選擇何種酒作為溶媒體,都應注意酒的質量、濃度和用量。所謂酒的質量,主要指在購買酒時,要注意酒的色澤、氣味、口感等。一般說,炮制藥酒使用質量優(yōu)等的酒為佳。以白酒為例,好的白酒應是無色透明,不混濁,無沉淀物,氣味芳香,口味甘醇濃烈。而黃酒的質量則要求色黃褐而透明,氣味濃郁淳厚,口感柔和爽口。制作藥酒時,根據(jù)所需藥酒的性能和功效,把握好酒的濃度,十分重要。如果酒的濃度過高,藥物中的水分容易被滲出,而藥質變硬,有效成分反而難以溶解析出。如果酒的濃度過低,則藥物可能因吸收水分而體積膨脹,同時一些苦味質及雜質等易被溶出,影響藥酒的氣味。一般來說,配制滋補類藥酒時,應用的原料酒的濃度可以低一些;配制祛風濕,、活氣血、疏經(jīng)絡的藥酒,則原料酒的濃度可高些。
二、中藥材的選用和加工
配制藥酒時,要按照其主治和功效,選用適當?shù)闹兴?,特別注意同名但不同種藥材,或同一藥材不同使用部位或不同加工炮制的功能差異。如牛膝有淮牛膝和川牛膝的不同,淮牛膝產(chǎn)于河南,含有多量鉀鹽和皂甙,功能以補肝腎,強筋骨為主;川牛膝則產(chǎn)于四川,不含皂甙成分,臨床應用以活血化瘀,引血下行為主,兩者有較大區(qū)別。另如,地黃有生地、熟地之分,生地擅長清熱涼血養(yǎng)陰,而熟地偏于養(yǎng)血滋陰補腎;當歸用須活血,用身則補血;小麥分淮小麥和浮小麥,前者安神,后者斂汗;黃芪用于固表、利水、托瘡等應生用,用于健脾補中氣應炙用。凡此種種,選用均應加以注意。
選擇好藥材之后, 在制作藥酒之前,還應進行適當加工處理, 如洗凈泥沙、揀去雜質、切片軋粉、裝袋包扎等。此外,有些藥材還要進行炮制加工,以減輕毒性,使適于用來制作藥酒。早在唐代,孫思邈就在《千金要方》中指出:“凡合藥酒,皆薄切藥?!币话阏f,用來浸泡藥酒的中藥都應或切成薄片、碎片,或軋成粗末、小塊,有的礦石類及介殼類藥還需碾成細粉狀,這樣做的目的是擴大藥物與酒液的接觸面,有利于中藥有效成分的擴散、溶解和析出。但也要注意碾末不宜太細,過細則破壞藥物的細胞,可使細胞內(nèi)一些粘液質或不溶物質進入酒液,不但不利于有效成分的擴散、溶解,還會使藥酒混濁。有的藥物帶有毒性,如附子、半夏等藥物,使用之前應進行必要的炮制加工后再使用。
三、藥酒的制作方法
我國已經(jīng)有上千年藥酒制備的歷史, 方法由簡到繁, 多種多樣, 各有所長。最初的制備方法是將中藥直接放入酒中浸泡,如唐代孫思邈就說:“凡漬藥酒,藥皆切細,生絹袋盛之,納酒中,密封頭,春夏四五日,秋冬七八日,皆以味足為度,去渣,服酒?!崩顣r珍則另有方法,他在《本草綱目》中指出:“或以藥煮汁和飯,或以藥袋安置酒中,藥入壇密封,置大鍋中,水煮一日,埋土中七日,出火毒乃飲?!本C合歷代醫(yī)家制作藥酒的方法,按生產(chǎn)方法的不同,主要有浸漬法、滲漉法、釀造法等方法。
浸漬法是家庭藥酒制作時最常用的方法,具體又有冷浸法和熱浸法的不同。對那些有效成分容易浸出的單味藥,或味數(shù)不多的藥物,或有較強揮發(fā)性成分的藥物,多采用冷浸法。如果藥酒的處方配伍眾多,酒量有限,用冷浸法有效成分不易浸出,就應當選用熱浸法。對酒精度數(shù)較低的酒,如黃酒、果酒,不容易將藥物中某些有效成分溶解出來,也常常利用加溫的方法使藥物的有效成份能盡可能多的析出。
冷浸法:將藥物適當切制加工,若泡用的酒量不多,可將切片或粉碎的藥物用干凈紗布、絹布袋包裝,扎緊袋口,放入酒器中;大劑量制作則不用袋盛,直接將藥物置于容器內(nèi),然后加入適量的白酒或黃酒,密封浸泡。浸泡時間根據(jù)處方需要和酒量多少而定,一般經(jīng)1個月左右, 最短不少于7天。密封后的酒器應放置在陰冷避光處,適當攪動或晃動,使酒與藥物能充分接觸。開始每天攪動或搖晃1次,7天后可改為每1周攪動或搖晃1次。待藥物有效成分浸出后,取上清酒液,藥渣壓榨后棄去,酒液靜置過濾澄清,貯存在酒瓶中,慢慢飲用。有些藥酒需浸泡較長時間,如龜蛇酒、三蛇酒、虎骨酒等均需浸漬3個月至半年,才可飲服。另有一種冷浸方法,不需壓榨去渣,而在浸泡到一定時間,即開始取上清酒液服用,服去一半藥酒液時,再加入適量原料酒,如此往復,直至藥味清淡為止。余下藥渣,可研為細末,用第二料藥酒送服。如參茸酒就可用此法泡制。
熱浸法:將藥物軋粗末,或切薄片,放進酒器內(nèi),加入適量的酒,密封瓶口,然后隔水蒸煮至沸,取出候冷,放置于蔭涼處,繼續(xù)浸泡至規(guī)定時間,濾取上清酒液,藥渣則壓榨后取液過濾,兩液合并,經(jīng)澄清后,裝瓶慢慢飲用。 另有一種方法也屬于熱浸法,即將藥物放陶器(如砂鍋)中,加入適量酒,用厚紙將酒器口封固,浸泡數(shù)小時后,上文火慢煮至沸,取下候涼,靜置2~3日,濾取上清酒液,藥渣壓榨取汁,過濾澄清,兩液合并,裝瓶備用。
滲漉法:滲漉法適用于大量藥酒的制作,需要一定的設備。滲漉法使用的工具稱滲漉筒,是一種呈上寬下窄,上面敞口,下面有水龍頭開關控制的滲出小口的筒式或缸式裝置。這種方法利用酒液自上而下,緩緩滲過藥粉,形成良好的濃度差,以利于有效成分的擴散和析出,其浸出效果優(yōu)于浸漬法,成份提取也較浸漬法完全。制作時,先將藥物軋成粗粉狀,加適量白酒浸漬2~3小時,使藥物充分浸潤膨脹,然后分層均勻裝入底部墊有脫脂藥棉或濾過紙的滲漉筒中。每次裝藥都用木棒將藥壓緊,注意不要將滲漉筒過于裝滿,以三分之二容量為宜,藥物上面蓋以干凈紗布,再在紗布上鋪一層洗凈的細小石子,以免加入酒時,藥粉浮起。倒入酒前,先打開下面的開關,放出筒中藥物內(nèi)的氣體,再慢慢加進白酒,當液體自下口流出時,關閉開關,將流出的液體倒回滲漉筒,繼續(xù)加酒至高出藥物表面2~3厘米,蓋上筒蓋,密閉放置數(shù)天。打開下口開關,使經(jīng)過滲漉的酒液緩慢流出,流速要控制,不宜太快,如以10公斤藥粉計算,每分鐘流量在30~50毫升左右。同時還要注意隨時在上面補充加入白酒,使酒不低于藥物表面,至原料酒加完。當滲漉出的酒液達到所需藥酒量的80~85%左右時,停止?jié)B漉,取藥渣進行壓榨取液,與滲漉液合并,澄清過濾后,裝瓶密封備用。
釀造法:本法是用米、曲和藥物,通過直接發(fā)酵的方法釀取成酒。古代常用此法,而近代民間還有應用。其方法為:根據(jù)處方取用適量的米(糯米或黃粘米)、酒曲和藥材。先將藥材撿洗干凈,打成粗粉狀;米淘洗干凈、曲粉碎。以水浸米,令膨脹,然后蒸煮成干粥狀,待冷卻至攝氏30度左右,加入藥粉和酒曲,攪拌均勻,置陶器內(nèi)發(fā)酵。發(fā)酵時應保持適當?shù)臏囟?,如溫度升得太高,可適當攪拌以降溫。經(jīng)過7~14天,發(fā)酵完成,經(jīng)壓榨、澄清,濾取酒液。將濾取的酒液裝瓶,再隔水加熱至75~80攝氏度,以殺滅酵母菌及其它雜菌,保證藥酒質量并便于貯存。另一種方法是先煎煮中藥,取藥汁與米攪拌同蒸煮,然后加入酒曲發(fā)酵成酒。用釀造法制作出的藥酒,酒精度較低,適于不會飲酒者。
制作藥酒時,為了緩和藥性,調和口味,便于服用,還常會使用一些矯味劑或著色劑,常用的如紅糖、冰糖、白砂糖、蜂蜜等。
四、藥酒的儲藏
配制藥酒時,在準備工作階段,除了購買藥材外,還要選擇合適的制酒用的器皿。選用合適的酒器對浸制藥酒,保證制酒質量以及貯藏藥酒都十分重要。制酒容器應以陶瓷制品或玻璃制品為宜,而不宜使用鋁合金、錫合金或鐵器等金屬制品。使用的酒器應有蓋,以防止酒的揮發(fā)和灰塵等污染。陶瓷容器具有防潮、防燥、避光、保氣,以及不易與藥物發(fā)生化學反應等優(yōu)點,而且外形古樸美觀,具有文化特色。但在防滲透方面要比玻璃制品差。玻璃酒器經(jīng)濟價廉,容易獲得,是家庭自制藥酒常用的容器。但玻璃有吸收熱的特點,且透明透光,容易造成藥酒中有效成分的不穩(wěn)定,影響貯藏。一般應選用深色玻璃酒器為佳。藥酒制作完成后,應及時裝瓶或盛壇,酒器上口要密封,勿使酒氣外泄,防止空氣與藥酒接觸,以免藥物氧化和污染。封好瓶口的藥酒應放置在陰涼干燥和避光的地方。服用時,隨飲隨倒,倒后立即將瓶口或壇口封閉。
此外,如果配制的是外用藥酒,還要注意應做好標記,放置到安全合適的地方,以免被誤作內(nèi)服藥酒飲用。(中華中醫(yī)網(wǎng))
泡酒,按配方搭配浸泡,先按配方配伍配置材料,將材料放入泡酒容器中浸泡。
【配方(僅供參考)】紅棗,山楂各80g,枸杞50克,冰糖100克
,谷養(yǎng)康零添加泡酒用酒2.5L
【制作方法】將紅棗,山楂,枸杞放入泡酒容器中,加入冰糖,倒入白酒浸泡,密封浸泡15日即成。
泡酒材料,得高品質藥材,必須認準千齡山無添加藥材,而且,泡酒要用土陶壇或者玻璃器皿,禁用塑料和金屬器皿泡酒,度數(shù)在55°到60°之間為佳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2840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清熱涼血說菊芋
下一篇: 將抗生素清出家庭藥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