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胡椒7粒,雞蛋1枚。將雞蛋打1孔,胡椒研為細末,放入蛋中,濕紙封口,蛋殼外用濕白面團包裹3-5毫米厚,放于木炭火中煨熟,去殼,空腹白酒送服。1日3克。功效:散寒溫中,止瀉。
2、粳米100克。將米炒焦,加水煮粥,任意服食。功效:健脾祛濕。
3、黃瓜葉治腹瀉:取新鮮黃瓜葉適量,將葉上的絨毛刷掉后用清水洗凈,搗碎擠汁,盛于碗內,再取等量蜂蜜(約3湯匙)與黃瓜葉汗混合攪勻,1次服下,多則2次即可痊愈。
4、西洋參、川黃連、春砂仁、烏梅各3克,白芍、煨葛根各6克,甘草2克,車前子8克,每日1劑,水煎取汁,與大米共煮成粥食用。
5、樟木皮200克(去除黑色外皮,取紅色內層),石榴嫩葉50克,大米50克。先把樟木皮搗爛,用武火炒成炭,石榴葉炒至干酥,大米炒至黃色,加水煮沸后約5-7分鐘,取藥液飲用。
6、葡萄葉治腹瀉:取新鮮葡萄葉25-50克,洗凈入鍋,加水稍過藥面。水煎2次,合并2次藥液,過濾后備用。
7、芡實30克,山藥60克,藿香葉4克,山萸肉15克,谷芽(或麥芽)15克,烏梅10克,枳殼9克。焙焦研細為散,瓶裝密封備用。每次10克,用開水沖,再放少許白糖,稍煮沸,待微溫服之用于治療慢性腹瀉。
一、寒濕瀉
[癥狀]腹瀉清稀,甚如水樣。腹痛腸鳴,脘悶納呆,或伴惡寒發(fā)熱,頭痛鼻塞,肢體酸痛。舌苔薄白或微膩,脈浮緩。
中醫(yī)認為,此種腹瀉是由于過多食用冷飲,損傷脾胃,或因天氣過熱,敞胸露懷,眠于戶外及陰涼潮濕之地,或開空調、吹電扇過度,感染寒濕之邪,侵犯脾胃,以致脾胃升降失常,清濁不分,水谷并走于大腸所致。
選藥:治療宜解表散寒,芳香化濕??蛇x用藿香正氣水(丸、軟膠囊),兒童可服用午時茶。
專家提醒:如大便次數過多,呈水樣便,并出現頭暈乏力,口干尿少,皮膚干燥、彈性減退,應及時補充水分和鹽類。可喝淡鹽水或糖水,必要時到醫(yī)院輸液,補充電解質,以免脫水。
近段時間以來天氣悶熱潮濕,很容易誘發(fā)腹瀉。中醫(yī)認為,暑濕天氣直接針對的是五臟中的脾,脾負責將營養(yǎng)物質吸收到全身,五行中屬土,所以喜燥惡濕,如果體內濕氣太重,首當其沖就會出現脾濕的癥狀,當脾運化功能不好時,消化吸收就不好,就會出現口中黏膩不爽、上腹脹滿不舒甚至腹瀉的癥狀。中醫(yī)專家指出在治療夏季腹瀉時只要根據腹瀉的類型不同,選擇適宜的中成藥,就能有效地控制病情,下面讓我們具體來了解。 寒濕性腹瀉 一、寒濕瀉 [癥狀]腹瀉清稀,甚如水樣。腹痛腸鳴,脘悶納呆,或伴惡寒發(fā)熱,頭痛鼻塞,肢體酸痛。舌苔薄白或微膩,脈浮緩。 中醫(yī)認為,此種腹瀉是由于過多食用冷飲,損傷脾胃,或因天氣過熱,敞胸露懷,眠于戶外及陰涼潮濕之地,或開空調、吹電扇過度,感染寒濕之邪,侵犯脾胃,以致脾胃升降失常,清濁不分,水谷并走于大腸所致。 選藥:治療宜解表散寒,芳香化濕。可選用藿香正氣水(丸、軟膠囊),兒童可服用午時茶。 專家提醒:如大便次數過多,呈水樣便,并出現頭暈乏力,口干尿少,皮膚干燥、彈性減退,應及時補充水分和鹽類。可喝淡鹽水或糖水,必要時到醫(yī)院輸液,補充電解質,以免脫水。 濕熱性腹瀉 二、濕熱瀉 [癥狀]腹瀉腹痛,瀉下急迫,或瀉而不爽,糞便色黃而臭,肛門灼熱,小便短赤,煩躁口渴,舌苔黃膩,脈滑數或濡數。 中醫(yī)認為,此種腹瀉多由于感受暑濕之邪,或腸中有積熱(如平素喜飲酒、過食辛辣刺激之品者)導致濕熱互結所致。 選藥:治療宜清熱利濕,可選用葛根芩連片、克痢痧膠囊等。 專家提醒:如出現腹痛腹瀉,膿血樣便,伴里急后重及高熱者,多屬細菌性痢疾,應及時到醫(y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 傷食性腹瀉 三、傷食瀉 [癥狀]腹瀉糞便臭如敗卵,伴有不消化之物,腹痛腸鳴,瀉后痛減,腹脹噯氣,打飽嗝有酸臭味,舌苔厚膩或垢濁,脈滑。 中醫(yī)認為,此種腹瀉多由于暴飲暴食,宿食內停,阻滯于胃腸,致脾胃受損,運化失職,水谷精微不能吸收,反而停為濕滯,發(fā)生腹瀉。 選藥:治療宜消食導滯,可選用加味保和丸、枳實導滯丸、啟脾丸及香砂養(yǎng)胃丸等。 專家提醒:出現此類腹瀉,應控制飲食,以清淡易消化食物為主,可吃些稀飯、面條。必要時可禁食一天。不吃油炸食物,以減輕胃腸道負擔。 脾虛性腹瀉 四、脾虛瀉 [癥狀]大便時溏時瀉,水谷不化,食后脹悶不舒,稍進油膩則大便次數明顯增多,伴面色萎黃,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脈細弱。 中醫(yī)認為,此種腹瀉多由于長期飲食失調,或勞倦內傷,或久病纏綿,引起脾胃虛弱,加上暑濕之邪易傷氣困脾,致脾胃不能受納水谷和運化精微,以致飲食、水濕停滯,消化不良,清濁不分,混雜而下,便次增多遂成腹瀉。 選藥:治療宜健脾益氣,澀腸止瀉,可選參苓白術散(或丸)、人參健脾丸、補中益氣丸、補脾益腸丸、香砂養(yǎng)胃丸等。 專家提醒:脾虛瀉為慢性腹瀉,多見于中老年及體弱多病者,平常應注意養(yǎng)生保健,配合食補及藥補(可長期服用健脾丸或香砂養(yǎng)胃丸等),增加胃腸免疫力,減少腹瀉發(fā)生。 溫馨提示:對于夏季腹瀉,最關鍵的還是要做好預防工作,只要我們注意夏季養(yǎng)生,注重飲食安全,就一定能平安度過炎熱的夏季。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出現半夜身體不適的癥狀,作為大人還好,皮糙肉厚的可以堅持堅持,但是對于體質較弱的寶寶來說,如果家長一點護理常識都不懂的話,那小寶要受罪嘍!
如果你家寶寶真的不幸中招,在家你又該如何進行科學護理呢?其實,方法并不難喲,只要你用心,相信醫(yī)生推薦的以下幾種緩解小兒夏季腹瀉的中醫(yī)護理方法會很快掌握的~
一、堅持母乳喂養(yǎng)
因母乳中的溶菌酶能溶解細菌并加強抗體的殺菌作用,母乳中的巨嗜細胞對小兒腸道有抗感染作用。腹瀉次數減少后可給流食或半流食,如粥、豆?jié){、米湯等,注意衛(wèi)生,少量多餐,忌生冷瓜果飲料。可用一些食療法,如蘋果膳、薏米粥、烏梅湯、蓮子羹、淮山藥粥等,起到“食養(yǎng)勝藥治”的效果。
二、服藥的護理
將顆粒用溫開水溶解,溫度適宜,過熱容易燙傷兒童咽喉、食道、胃粘膜等,過涼又會造成胃部不適,還會影響藥效。服藥應在兩餐(或兩次喂奶)之間進行,這樣有利于藥物充分吸收及利用。
服藥后讓小兒盡量多休息一會兒,以免因活動量過大而引起嘔吐。
三、幼足的護理
足浴一般用木盆或搪瓷盆,藥液溫度應稍低于成人足浴溫度。以38℃~40℃為宜,足浴時間在30~40分鐘為宜,足浴時間內水溫要盡量保持穩(wěn)定,只有保持一定的溫度和確保規(guī)定的足浴時間,才能保證藥物效力的最大發(fā)揮,從而起到治療的效果。
飯前、飯后30分鐘內不宜進行足浴,足浴時如給予足部以適當的物理刺激,如按摩、捏腳或搓腳等,效果更佳。
四、敷臍的護理
敷臍前皮膚要清潔干凈,必要時采用體積分數為75%酒精消毒,避免發(fā)生感染并有利于藥物吸收。將調好的藥物納入臍孔,用敷貼固定,以防藥物脫落,必要時再用繃帶圍繞臍部敷緊。
每24小時更換一次,并告知家長不可被水或小便浸濕,以免影響療效,揭去藥物時要清潔皮膚,并注意觀察局部皮膚有無過敏現象。治療過程中溫度要適宜。
五、臀部的護理
因患兒皮膚嬌嫩,大便次數多,易引起臀部皮膚發(fā)紅,重者皮膚潰爛。應勤換尿布,便后溫水洗凈擦干,撲滑石粉,尿布宜用柔軟、吸水性強的棉布。
怎么樣,是不是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困難呀!?只要您用心照料,多點耐心和細心,相信您家寶貝一定會 健康快樂每一天的~~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2876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高危人群可通過8類癥狀自測腎虛程度
下一篇: 補氣益血:龍眼美味之外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