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蛇浸酒方(二)——(白癜風(fēng))
(《普濟(jì)方》)
【配方】烏蛇六兩(酒浸去皮骨炙微黃),防風(fēng)(去蘆頭)、桂心各二兩,熟干地黃四兩,白蒺藜二兩(炒去刺),天麻三兩,五加皮二兩,羌活三兩,牛膝(去苗),枳殼(麩炒微黃去瓤)各三兩。
——(白癜風(fēng)).png)
【制法】上細(xì)剉,以生絹袋盛,以無(wú)灰酒二斗,于瓷甕中浸,密封頭,七日后開。
【主治】風(fēng)及白癜紫癜。
【用法】每日三度溫飲一小盞,忌毒滑物、豬、雞肉。
烏蛇散簡(jiǎn)介
目錄1拼音2概述3《太平圣惠方》卷二十四方之烏蛇散 3.1方名3.2組成3.3制備方法3.4功能主治3.5烏蛇散的用法用量 4《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五方之烏蛇散 4.1方名4.2組成4.3制備方法4.4功能主治4.5烏蛇散的用法用量 5《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九方之烏蛇散 5.1方一 5.1.1組成5.1.2制備方法5.1.3功能主治5.1.4烏蛇散的用法用量 5.2方二 5.2.1組成5.2.2制法5.2.3烏蛇散的用法用量5.2.4功能主治6《太平圣惠方》卷九十方之烏蛇散 6.1方名6.2組成6.3制備方法6.4主治6.5烏蛇散的用法用量 7《太平圣惠方》卷七十八方之烏蛇散 7.1方名7.2組成7.3制備方法7.4主治7.5烏蛇散的用法用量 8《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二方之烏蛇散 8.1方名8.2組成8.3制備方法8.4主治8.5烏蛇散的用法用量8.6附注 9方出《太平圣惠方》卷二十四,名見《圣濟(jì)總錄》卷十八方之烏蛇散 9.1方名9.2組成9.3制備方法9.4功能主治9.5烏蛇散的用法用量 10《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三方之烏蛇散 10.1方名10.2組成10.3制備方法10.4功能主治10.5烏蛇散的用法用量10.6用藥禁忌 11《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二方之烏蛇散 11.1方名11.2組成11.3制備方法11.4主治11.5烏蛇散的用法用量 12《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一方之烏蛇散 12.1方名12.2組成12.3制備方法12.4功能主治12.5烏蛇散的用法用量12.6使用注意 13《普濟(jì)方》卷三六五引《太平圣惠方》之烏蛇散 13.1方名13.2組成13.3制備方法13.4主治13.5烏蛇散的用法用量 14《圣濟(jì)總錄》卷一六七方之烏蛇散 14.1方名14.2組成14.3制備方法14.4功能主治14.5烏蛇散的用法用量 15《圣濟(jì)總錄》卷十二方之烏蛇散 15.1方名15.2組成15.3制備方法15.4功能主治15.5烏蛇散的用法用量 16《圣濟(jì)總錄》卷十一方之烏蛇散 16.1方名16.2組成16.3制備方法16.4主治16.5烏蛇散的用法用量 17《圣濟(jì)總錄》卷一三六方之烏蛇散 17.1方名17.2組成17.3制備方法17.4主治17.5烏蛇散的用法用量 18《衛(wèi)生總微》卷五方之烏蛇散 18.1方名18.2組成18.3制備方法18.4主治18.5烏蛇散的用法用量 19《永樂大典》卷九七六引《衛(wèi)生家寶》方之烏蛇散 19.1方名19.2組成19.3制備方法19.4主治19.5烏蛇散的用法用量 20《幼幼新書》卷十二引張渙方之烏蛇散 20.1方名20.2組成20.3制備方法20.4主治20.5烏蛇散的用法用量 21《醫(yī)學(xué)入門》卷八方之烏蛇散 21.1方名21.2組成21.3制備方法21.4主治21.5烏蛇散的用法用量 22《圣濟(jì)總錄》卷一四一方之烏蛇散 22.1方名22.2組成22.3制備方法22.4功能主治22.5烏蛇散的用法用量 23參考資料附:1古籍中的烏蛇散*烏蛇散藥品說(shuō)明書 1拼音 wū shé sǎn
2概述 烏蛇散為方劑名,其同名方劑約有二十一首。
3《太平圣惠方》卷二十四方之烏蛇散
3.1方名
烏蛇散
3.2組成
烏梢蛇(酒浸,去皮骨,炙微黃)、川芎各三兩,秦艽、桂心、防風(fēng)、人參、梔子仁、白鮮皮、丹參、沙參、玄參、升麻、犀角、通草、枳殼(麩炒)、黃芩、白蒺藜各一兩,苦參、羌活各二兩[1]。
烏蛇2兩(酒浸,去皮骨,微炙),干蝎半兩(微炒),玄參1兩,秦艽1兩(去苗),赤箭2(1)兩,麻黃半兩(去根節(jié)),豬牙皂莢半兩(炙黃),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3.3制備方法
上藥為細(xì)末[1]。
3.4功能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四方之烏蛇散主治疬瘍風(fēng),斑駁如白癜[1]。
風(fēng)熱客于皮膚,遍身瘙癢。
3.5烏蛇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二錢,食后溫酒調(diào)下[1]。
每服2錢,以溫酒調(diào)下,不拘時(shí)候。
4《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五方之烏蛇散
4.1方名
烏蛇散
4.2組成
烏梢蛇(酒浸,去皮骨,炙微黃)、炒大黃、羌活、麻黃各二兩,漏蘆、丹參、沙參、玄參、五加皮、僵蠶、炙甘草各一兩,炮白附子五錢[1]。
烏蛇2兩(酒浸,去皮骨,炙令微黃),漏蘆1兩,川大黃2兩(銼碎,微炒),羌活2兩,丹參1兩,沙參1兩(去蘆頭),玄參1兩,五加皮1兩,白附子半兩(炮裂),白僵蠶1兩,麻黃2兩(去根節(jié)),甘草1兩(炙微赤,銼)。
4.3制備方法
上藥為末[1]。
4.4功能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五方之烏蛇散主治疥,遍身頭面皮膚瘙癢[1]。
一切疥,遍身頭面皆生,皮膚瘙癢。
4.5烏蛇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二錢,食后薄荷煎湯調(diào)下[1]。
5《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九方之烏蛇散
5.1方一
5.1.1組成 烏梢蛇肉(酒拌,炒黃)、炮天南星、炒土蜂兒、天麻、麻黃、薏苡仁、川芎各一兩,炒全蝎、炒桑螵蛸、羚羊角、桂心、朱砂各五錢,酸棗仁、柏子仁、炒當(dāng)歸各三分,麝香一分[1]。
烏蛇肉1兩(酒拌炒令黃),天南星1兩(炮裂),天雄1兩(炮裂,去皮臍),土蜂兒1兩(微炒),干蝎半兩(微炒),桑螵蛸半兩(微妙),赤箭1兩,麻黃1兩(去根節(jié)),羚羊角屑半兩,薏苡仁1兩,酸棗仁3分,柏子仁半(3)分,芎1兩,桂心半兩,當(dāng)歸3分(銼,微炒),朱砂半兩(細(xì)研,水飛過(guò)),麝香1分(細(xì)研)。
5.1.2制備方法 上藥為細(xì)末[1]。
上為細(xì)散,入研了藥令勻。
5.1.3功能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九方之烏蛇散主治婦人風(fēng)痹,手足頑麻,筋脈抽搐,口眼不正,言語(yǔ)謇澀[1]。
5.1.4烏蛇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一錢,食前溫酒調(diào)下[1]。
5.2方二
5.2.1組成 烏梢蛇(湯浸,去皮骨,酥拌炒黃)二兩,炒白蒺藜、蛇床子、桂心、防風(fēng)、獨(dú)活、當(dāng)歸、藁本、細(xì)辛、楓香、凌霄花、炒牛蒡子、枳殼(麩炒)、莽草各三分,炒全蝎五錢[1]。
5.2.2制法 上藥為細(xì)末[1]。
5.2.3烏蛇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一錢,溫酒調(diào)下[1]。
5.2.4功能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九方之烏蛇散主治婦人血風(fēng)瘙癢[1]。
6《太平圣惠方》卷九十方之烏蛇散
6.1方名
烏蛇散
6.2組成
烏蛇肉3分(炒令黃),蒺藜子3分,曲頭棘針半兩,馬齒莧3分(墻上者),亂發(fā)半兩(燒灰),雄黃1分(細(xì)研),緋帛半兩(燒灰)。
6.3制備方法
上為細(xì)散。
6.4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九十方之烏蛇散主治小兒諸般瘺瘡,久不愈。
6.5烏蛇散的用法用量
以酒調(diào),納瘡孔中。以愈為度。
7《太平圣惠方》卷七十八方之烏蛇散
7.1方名
烏蛇散
7.2組成
烏蛇肉1兩(酒拌炙令黃),天麻1兩,桂心,莽草半兩,檳榔半兩,麻黃(去根節(jié))半兩,天雄(炮裂,去皮臍)半兩,獨(dú)活半兩,天南星(炮裂)半兩,蟬殼(微炒)半兩,犀角屑半兩,麝香1分(細(xì)研入)。
7.3制備方法
上為細(xì)散,研入麝香令勻。
7.4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八方之烏蛇散主治產(chǎn)后中風(fēng),口噤,四肢抽搐。
7.5烏蛇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1錢,以豆淋酒調(diào)下,不拘時(shí)候。
8《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二方之烏蛇散
8.1方名
烏蛇散
8.2組成
烏蛇2兩(酒浸,去皮骨,炙令黃),藁本1兩,防風(fēng)(去蘆頭)1兩,赤芍藥1兩,羌活1兩,芎,細(xì)辛半兩,甘菊花半兩,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8.3制備方法
上為細(xì)散。
8.4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二方之烏蛇散主治風(fēng)熱眼赤癢急,日夜不止。
8.5烏蛇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2錢,以溫水調(diào)下,不拘時(shí)候。
8.6附注
方中芎用量原缺。
9方出《太平圣惠方》卷二十四,名見《圣濟(jì)總錄》卷十八方之烏蛇散
9.1方名
烏蛇散
9.2組成
烏蛇1條(酒浸,去皮骨,炙微黃)。
9.3制備方法
上為細(xì)散。
9.4功能主治
方出《太平圣惠方》卷二十四,名見《圣濟(jì)總錄》卷十八方之烏蛇散主治疬瘍風(fēng),狀似白癜。
9.5烏蛇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2錢,以熱豆淋酒調(diào)下,1日3次。
10《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三方之烏蛇散
10.1方名
烏蛇散
10.2組成
烏蛇2兩(酒浸,去皮骨,炙令微黃),赤箭1兩,羌活1兩,防風(fēng)1兩(去蘆頭),桂心1兩,海桐皮1兩,藁本1兩,萆薢1兩(銼),獨(dú)活1兩,當(dāng)歸1兩,阿膠1兩(搗碎,炒令黃燥),麻黃1兩(去根節(jié)),天雄1兩(炮裂,去皮臍),枳殼1兩(麩炒微黃,去瓤),干姜1兩(炮裂,銼),牛蒡根1兩(干者,刮去皮)。
10.3制備方法
上為細(xì)散。
10.4功能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三方之烏蛇散主治中風(fēng)偏枯,手足不遂,筋骨疼痛。
10.5烏蛇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2錢,以溫酒調(diào)下,不拘時(shí)候。
10.6用藥禁忌
忌生冷、油膩、雞、豬、犬肉。
11《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二方之烏蛇散
11.1方名
烏蛇散
11.2組成
烏蛇肉2兩(酒浸,炙微黃),羚羊角屑3分,人參3分(去蘆頭),赤茯苓3分,沙參3分(去蘆頭),麻黃1兩(去根節(jié)),防風(fēng)3分(去蘆頭),白蒺藜3分(微炒,去刺),白鮮皮3分,獨(dú)活1兩,黃芩3分,秦艽1兩(去苗),川升麻3分,川大黃3分(銼,微炒),牛蒡子半兩(微炒)。
11.3制備方法
上為細(xì)散。
11.4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二方之烏蛇散主治毒風(fēng)上沖,頭面赤熱,或生細(xì)瘡,皮膚瘙癢,心神煩躁。
11.5烏蛇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2錢,以溫漿水調(diào)下,不拘時(shí)候。
12《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一方之烏蛇散
12.1方名
烏蛇散
12.2組成
烏蛇肉5兩(酒浸,炙令黃),天麻1兩,桂心1兩,羌活半兩,防風(fēng)1兩(去蘆頭),麻黃1兩(去根節(jié)),白僵蠶1兩(微炒),苦參1兩(銼),躑躅花半兩(酒拌令勻,炒干),人參半兩(去蘆頭),白蒺藜2分(微炒,去刺),赤茯苓1兩,赤芍藥半兩,威靈仙1兩,枳殼1兩(麩炒,微炙,去瓤),芎半兩,天蓼木1兩。
烏蛇肉150克(酒浸,炙令黃)天麻30克 桂心30克 羌活15克 防風(fēng)30克(去蘆頭)麻黃30克(去根、節(jié))白僵蠶30克(微炒)苦參30克 (銼)躑躅花15克(酒拌令勻,炒干)人參15克(去蘆、頭)白蒺藜15克(微炒,去刺)赤茯苓30克 赤芍藥15克 威靈仙30克 枳殼30克(麩炒,去瓤)芎藭15克 天蓼木30克
12.3制備方法
上為細(xì)散。上藥搗細(xì)羅為散。
12.4功能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一方之烏蛇散主治頑麻風(fēng),搔之皮膚不知癢痛。治頑麻風(fēng),皮膚搔之不知痛癢。
12.5烏蛇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2錢,空腹、晚食前以溫酒調(diào)下。每服6克,空腹時(shí)用熱酒調(diào)下。
12.6使用注意
服藥期間,忌食豬肉、雞肉。
13《普濟(jì)方》卷三六五引《太平圣惠方》之烏蛇散
13.1方名
烏蛇散
13.2組成
烏蛇(燒灰,細(xì)研)。
13.3制備方法
以酥和。
13.4主治
《普濟(jì)方》卷三六五引《太平圣惠方》之烏蛇散主治嬰孩緊唇,及脾熱攻唇瘡腫。
13.5烏蛇散的用法用量
敷唇上。頻換為效。
14《圣濟(jì)總錄》卷一六七方之烏蛇散
14.1方名
烏蛇散
14.2組成
烏蛇(酒浸,去皮骨,炙令黃熟)半兩,麝香1分(研,去筋膜)。
14.3制備方法
將烏蛇搗羅為末,同麝香再研勻。
14.4功能主治
《圣濟(jì)總錄》卷一六七方之烏蛇散主治初生小兒撮口,不收乳飲。
14.5烏蛇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半錢,煎荊芥湯調(diào)灌之。
15《圣濟(jì)總錄》卷十二方之烏蛇散
15.1方名
烏蛇散
15.2組成
烏蛇(酒浸,去皮骨,炙)3兩,檳榔5枚,肉豆蔻5枚(去皮),桂(去粗皮)半兩,人參半兩,白茯苓(去黑皮)半兩,當(dāng)歸(切,焙)半兩,牛膝(酒浸,切,焙)半兩,甘草(炙,銼)半兩,麻黃(去根節(jié))半兩,白附子(炮)半兩,天麻半兩,芎半兩,羌活(去蘆頭)半兩,藁本(去苗土)半兩,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細(xì)辛(去苗葉)1分,干蝎(去土,炒)1兩,白芷半兩,防風(fēng)(去叉)半兩,白鮮皮1分,木香半兩,丹砂(研)1分,麝香(研)2錢。
15.3制備方法
上藥除研者外,搗羅為末,再同研令細(xì)勻。
15.4功能主治
《圣濟(jì)總錄》卷十二方之烏蛇散主治一切風(fēng)氣。
15.5烏蛇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1錢匕。治虛風(fēng)氣上攻,兼進(jìn)飲食,蔥白臘茶清調(diào)下;常服只用臘茶調(diào)下;大段風(fēng)涎,手足不隨,(疒帬)麻,用溫薄荷酒調(diào)下。
16《圣濟(jì)總錄》卷十一方之烏蛇散
16.1方名
烏蛇散
16.2組成
烏蛇(酒浸,去皮骨,炙)1兩1分,防風(fēng)(去叉)1兩1分,青葙子1兩1分,羌活(去蘆頭)1兩,獨(dú)活(去蘆頭)2兩1分,麻黃(去根節(jié),先煎,掠去沫,焙)2兩1分,桔梗(炒)2兩1分,秦艽(去土)2兩1分,當(dāng)歸(切,焙)3分,細(xì)辛(去苗葉)3分,桂(去粗皮)3分,芎2兩半,白芷(微炒)2兩半,附子(炮裂,去皮臍)2兩半,白芍藥2兩,蒺藜子(炒,去角)2兩,人參2兩,天麻2兩。
16.3制備方法
上為極細(xì)末。
16.4主治
《圣濟(jì)總錄》卷十一方之烏蛇散主治風(fēng)不仁,皮膚麻,手足攣急。
16.5烏蛇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2錢匕,空心溫酒調(diào)下,1日3次。微汗為度。
17《圣濟(jì)總錄》卷一三六方之烏蛇散
17.1方名
烏蛇散
17.2組成
烏蛇(酒涂,炙,去皮骨)2兩,羌活(去蘆頭)1兩,白鮮皮1兩,苦參1兩,枳實(shí)(去瓤,麩炙)1兩,蒺藜子(炒,去角)1兩,人參1兩,黃芩(去黑心)1兩,山茱萸1兩,漏蘆1兩,牡蠣(熬)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白僵蠶(炒)1兩,玄參1兩,甘草(炙,銼)1兩,秦艽(去苗土)1兩,防風(fēng)(去叉)1兩,甘菊花1兩。
17.3制備方法
上為細(xì)散。
17.4主治
《圣濟(jì)總錄》卷一三六方之烏蛇散主治一切疥,風(fēng)癢瘑瘡等。
17.5烏蛇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空心酒調(diào)下。
18《衛(wèi)生總微》卷五方之烏蛇散
18.1方名
烏蛇散
18.2組成
烏蛇肉(酒浸,去皮骨)3錢,赤足蜈蚣2條(去頭足,醋浸,炙黃),全蝎2錢(去毒),天麻半兩,白茯苓半兩,黑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麝香少許,白附子1分(炮)。
18.3制備方法
上為細(xì)末。
18.4主治
《衛(wèi)生總微》卷五方之烏蛇散主治小兒急慢驚風(fēng),搐如弓者。
18.5烏蛇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半錢,用舊斷井索煎湯調(diào)下,不拘時(shí)候,如急用無(wú)斷井索,煎荊芥場(chǎng)代之。
19《永樂大典》卷九七六引《衛(wèi)生家寶》方之烏蛇散
19.1方名
烏蛇散
19.2組成
烏蛇3寸(炙,去皮骨),鼠糞(新者)50粒,皂角1挺(不蚛者)。
19.3制備方法
上用新瓦上煅存性,加麝密香少許,為末。
19.4主治
《永樂大典》卷九七六引《衛(wèi)生家寶》方之烏蛇散主治小兒驚癇,并急慢驚。
19.5烏蛇散的用法用量
金銀湯調(diào)服少許。
20《幼幼新書》卷十二引張渙方之烏蛇散
20.1方名
烏蛇散
20.2組成
烏蛇梢(生)1兩,白附子1分,半夏1分,天麻半兩,僵蠶半兩,人參半兩,全蝎半兩,羌活半兩,石菖蒲半兩,川附子1枚重半兩(炮,去皮臍)。
20.3制備方法
上為粗末。
20.4主治
《幼幼新書》卷十二引張渙方之烏蛇散主治風(fēng)癇,角弓反張,潮搐,及心肺中風(fēng)。
20.5烏蛇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2錢,水2盞,加生姜10片,薄荷5葉,煎1盞,濾去滓,放溫,時(shí)時(shí)滴口中。
21《醫(yī)學(xué)入門》卷八方之烏蛇散
21.1方名
烏蛇散
21.2組成
烏蛇6錢,麻黃1兩,草烏(炮)5錢,干姜5錢,附子(炮)5錢,川芎5錢,白附子5錢,天麻5錢,蝎梢2錢半。
21.3制備方法
上為末。
21.4主治
《醫(yī)學(xué)入門》卷八方之烏蛇散主治破傷風(fēng),及洗頭風(fēng)。
21.5烏蛇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1錢,熱酒調(diào)下,1日3次。
22《圣濟(jì)總錄》卷一四一方之烏蛇散
22.1方名
烏蛇散
22.2組成
烏蛇(去皮骨,酒浸,炙)半兩,猬皮(酒浸,炙)半兩,槐子(炒)1兩,天麻1兩,黃耆(銼)1兩,桑黃(酒炙)1兩,枳殼(炒)1兩,桂(去粗皮)3分,附子(炮裂,去皮臍)3分,當(dāng)歸(切,焙)3分,赤芍藥(炒)3分,白礬(燒令汁枯)半兩,麝香(研)2錢。
22.3制備方法
上為散。
22.4功能主治
《圣濟(jì)總錄》卷一四一方之烏蛇散主治諸痔,大腸下血。
22.5烏蛇散的用法用量
民間偏方:藥酒海藻烏蛇酒(風(fēng)毒所攻)的制作方法
[配方] 海藻(洗去鹽味、焙干)、烏蛇(酒浸去皮骨。炙令色黃)各250克,白酒4000毫升。
[制法] 將前2味搗為細(xì)末,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1個(gè)月后,過(guò)濾去渣,即成。
[功用] 祛風(fēng)解毒、軟堅(jiān)散結(jié)。
[主治] 風(fēng)毒所攻、頸項(xiàng)生瘰疬如連珠。
[用法] 口服。每次服15毫升,日服2次。
[附記] 引自《太孤圣惠方》。
提醒您:海藻烏蛇酒(風(fēng)毒所攻) 此民間偏方來(lái)源于網(wǎng)絡(luò),使用前請(qǐng)遵醫(yī)囑。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3000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wú)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shí)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qǐng)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huì)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lái)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lái)源標(biāo)注錯(cuò)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qǐng)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huì)第一時(shí)間予以刪除,并同時(shí)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烏蛇浸酒方(一)——(白癜風(fēng))
下一篇:
烏蛇浸酒方(三)——(白癜風(fē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