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地丁,又各地丁、獨行虎、如意虎,性味苦、辛、寒,入心,肝經(jīng)。功能清熱解毒、散結(jié)殺蟲。主治疔疽癰腫、無名腫毒、腸癰、脫疽、乳癰、疥瘌等。現(xiàn)代藥理研究證實。該品含甙類、黃酮類及臘質(zhì),有抑制結(jié)核生長的作用,水煎劑對鉤端螺體有殺滅作用。紫花地丁還有較好抗菌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卡他葡萄球菌均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對甲型鏈球菌、肺漿雙球菌亦有抑制作用?;谏鲜?,故以本品為主藥所組成之驗方甚多,治病也非常廣泛,茲舉例如下:
前列腺炎
紫花地丁16g,車前草12g,海金沙10g。水煎服,每日1劑,分早、晚二次服用,6日為1療程。
毒蛇咬傷
把鮮紫花地丁100g搗碎,用米泔水500g調(diào)取汁內(nèi)服,用量每次服50~100ml,其渣加雄黃3g搗勻外敷,每天換藥1次,療程5~10天。
疔腫瘡毒
將鮮紫花地丁100g搗碎成泥調(diào)米泔水過濾,將濾液分早、中、晚三次內(nèi)服。藥渣外敷患處,每日1劑,連服3~6天。
急性乳腺炎
把鮮紫花地丁、鮮蒲公英各25g,用水熬汁去渣,再將藥液熬成膏攤貼患處,每日換1次,療程為3~10天。
化膿性腱鞘炎
紫花地丁16g,銀花、野菊花各12g,皂刺、生山楂各10g,連翹、黃芩各9g,半枝蓮10g,車前草10g,甘草3g,每日水煎3次混合取濾液1000ml分3次飲用。創(chuàng)面消毒,外敷藥渣每天換藥1次,3~10天為1療程。
中耳炎
紫花地丁12g,蒲公英10g(鮮者加倍)。將上藥搗料,置熱水瓶中,以沸水沖泡大半瓶,蓋悶10多分鐘后,1日內(nèi)數(shù)次飲完。
丹毒
紫花地丁12g,蒲公英10g,半邊蓮12g。把上藥搗碎,放入熱水瓶中,沖入適量沸水悶泡15分鐘,代茶頻飲,每日1劑。
苦地丁一般不燉肉吃,它的用法如下:
治療感染性疾?。河们嗑G色或黃綠色具有角果之苦地丁制成注射液,每2毫升相當于生藥2克。每次2~4毫升肌肉注射,小兒酌減,每日2次,或根據(jù)病情增減。治療流感、上感、支氣管炎、支氣管肺炎、扁桃體炎、急性腎炎、急慢性腎盂腎炎等共297例,治愈184例(62.3%),有效70例(23.3%),無效43例(14.4%)。
1.五味消毒飲(《醫(y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治各種疔毒,癰瘡疔腫,局部紅腫熱痛,或發(fā)熱,舌紅脈數(shù)者:金銀花9g,野菊花、苦地丁、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各3.6g。先水煎,后加五灰酒半盞;藥渣再加如法煎服,蓋被取汗。方中紫花地丁清熱解毒,為臣藥。
2.(《普濟方》)治喉痹:苦地丁葉,研,入醬少許,筆蘸入喉中,吐。方中苦地丁清熱解毒,為君藥。
3.地丁膏(《惠直堂經(jīng)驗方》)治如炊餅一切毒:苦地丁、紫花地丁各240g。以長流水洗凈,用水煎汁去渣,又成膏攤貼。方中紫花地丁清熱解毒,為君藥。
婦人陰中有物下墜,甚則挺出陰戶之外者,稱為陰挺,即西醫(yī)學之子宮脫垂。多由體力虛弱、產(chǎn)后過早參加體力勞動,以及長時間站立或蹲著勞動等原因所引起。臨床上按子宮下垂的程度,分為三度:一度子宮脫垂,子宮位置較正常稍低,但子宮頸仍在陰道口內(nèi);二度子宮脫垂,宮頸及部分子宮體露出陰道口外;三度子宮脫垂,宮頸及宮體全部脫出陰道口外。 方一 [來源]《陜西中醫(yī)》(1)1984年 [配方]白胡椒、附子、白芍、肉桂、黨參各20克,五味子、椿根白皮各100克。 [用法]將上藥加水煎湯,待湯溫后洗浴陰部。 [功效]升提下陷、補益脾腎。適用于氣虛下陷與腎虛不固而致胞絡(luò)損傷、不能提攝而使子宮脫垂者。 方二 [來源]《中醫(yī)婦科學》(湖北中醫(yī)學院主編) [配方]金銀花、紫花地丁、蒲公英、苦參、黃連、黃柏、蛇床子、枯礬各10克。 [用法]上藥加清水先泡15分鐘,后用文火煎煮過濾后,將藥液倒入盆內(nèi),熏洗坐浴。每日1--2次,10天為1個療程。 [功效]清熱解毒、升提收澀。適用于子宮脫垂并發(fā)感染、濕熱下注者。 方三 [來源]《中國民間草藥方》 [配方]蛇床子、白鮮皮各20克,紫背浮萍、大蒜各30克。 [用法]將上藥水煎后,熏洗外陰部。每日1次,7日為1個療程。 [功效]清熱利濕。適用于濕熱性子宮脫垂。 方四 [來源]《新疆中醫(yī)藥》(1)1986年 [配方]蛇床子、石榴皮、烏賊骨、黃柏、小茴香、烏梅、蘇木、五倍子各9克,金櫻子15克,公英30克,炒枳殼6克。 [用法]布包上藥,水煎熏洗坐浴。每日3次。使用20劑后子宮即可收回原位,繼續(xù)治療半個月以善后。另外可配合口服中成藥補中益氣丸、人參歸脾丸。 [功效]升陽舉陷、益腎固脫。適用于子宮Ⅰ--Ⅱ度脫垂。 方五 [來源]《中草藥外治驗方選》 [配方]生枳殼、益母草、川黃柏、金銀花各15克,蛇床子、紫草根各9克。 [用法]用清水3000毫升,將上藥濃煎去渣,藥水倒入盆中,先熏后坐浴。每晚1次,連續(xù)1--2周。 [功效]清熱燥濕。適用于陰挺帶下量多者。 方六 [來源]經(jīng)驗方 [配方]生枳殼6克,防風、艾葉、五倍子各3克,樸硝、當歸、川芎、桑枝、地榆、蒼術(shù)、白礬各15克,升麻、甘草各9克。 [用法]上藥加水煎湯,過濾去渣,趁熱熏洗坐浴。 [功效]通絡(luò)燥濕、收縮直腸。適用于子宮脫垂。 方七 [來源]《開卷有益》(2)1984年 [配方]麻黃、小茴香各6克,炒枳殼12克,透骨草9克。 [用法]布包上藥,溫水浸泡15分鐘,煎煮數(shù)沸,趁熱先熏后洗,然后將子宮脫垂部分輕輕還納,臥床休息。 [功效]祛濕消腫、通絡(luò)固脫。適用于子宮脫垂。 方八 [來源]《婦人良方》 [配方]升麻、枳殼、當歸、蛇床子、乳香、沒藥、赤芍、赤小豆各40克,五倍子15克。 [用法]上藥煎湯,趁熱熏洗坐浴外陰。 [功效]理血固脫。適用于子宮脫垂。 方九 [來源]《中草藥外治驗方選》 [配方]嫩苦參、生枳殼、石榴皮各30克。 [用法]以清水3000毫升,將上藥濃煎取汁,先熏后坐浴洗外陰,每晚1次。同時用蓖麻子仁3粒,搗爛做成小餅,敷于百會穴。 [功效]收澀升提。適用于陰挺(子宮脫垂)。 方十 [來源]《精選外用八百驗方》 [配方]金銀花、蒲公英、紫花地丁、蛇床子各30克,黃連6克,苦參15克,黃柏、枯礬各10克。 [用法]上藥共煎過濾取液,倒入盆中先熏后坐浴洗外陰部。每晚1次。 [功效]清熱解毒、燥濕固托。適用于子宮脫垂伴有黃水淋漓、濕熱下注者。 中藥熏洗治療子宮脫垂34例 中國民間療法 1999年第5期第7卷 熏洗療法 作者:陳玲 王麗英 單位:江蘇省海安縣中醫(yī)院,226600 筆者自1991年9月~1996年9月采用驗方熏洗治療子宮脫垂34例,療效滿意,現(xiàn)報告如下。 一般資料 本組共34例,其年齡28~65歲,平均51.2歲;病程2天~8年,平均7.5個月;脫垂程度:Ⅰ°21例,Ⅱ°10例,Ⅲ°3例;所有病例的診斷均參照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 治療方法 蛇床子30g,花椒、黃柏、苦參、升麻、蒼術(shù)、柴胡、五倍子各10g,烏梅15g。上方水煎沸,置于盆中,燙時熏蒸,稍涼后坐浴,每次15~30分鐘,每日2次。每2日更換中藥1劑,6天為1個療程,同時內(nèi)服補中益氣丸6g,每日2次。 治療效果 療效標準:治愈:子宮恢復正常位置,半年內(nèi)不復發(fā);好轉(zhuǎn):宮頸與宮體位置向上升,但未恢復到正常;未愈:癥狀與體征無變化。 本組經(jīng)治療3~4個療程,痊愈19例,好轉(zhuǎn)13例,未愈2例,有效率達94.1%。 典型病例 吳某,女,46歲,1993年10月7日初診。陰部有腫塊脫出伴疼痛20天,小腹下墜,勞則加重,小便頻數(shù),帶下量多。婦檢:宮頸脫出于陰道口外,診為Ⅱ°子宮脫垂,以上方治療3個療程而愈,隨訪1年無復發(fā)。 體會 本病屬中醫(yī)“陰挺”范疇,其病機以正虛為本,外感濕熱為標。其發(fā)病多由產(chǎn)時用力太過、產(chǎn)后舉重、房勞過度或年老體弱,致腎氣虧虛,胞絡(luò)受損,氣虛失固,使胞體脫于戶外,復感濕熱之邪而成。所用熏洗方中蛇床子、黃柏、苦參、花椒、蒼術(shù)能清熱燥濕,祛風殺蟲;升麻配柴胡具升提舉陷之功效。配合內(nèi)服補中益氣丸,內(nèi)外同用,標本兼顧,藥后可達腫塊消、疼痛止而病愈之目的。 參考資料:.cn/medicine/medical/dsptext.asp?wddm=0014&lmdm=09090407&file=200217090904070014.htm
血精治療方法
【治法】滋陰降火,涼血止血
【方藥】生地15 丹皮12 澤瀉12 知母12 山萸肉10 云苓18 女貞子15 仙鶴草18 旱蓮草12 淮山15 黃芪24 烏梅9
[方解]:方中生地滋養(yǎng)腎陰;丹皮涼血,清瀉肝火;澤瀉泄熱;知母退虛熱;山藥健脾;云苓健脾滲濕;女貞子、旱蓮草滋養(yǎng)肝腎,涼血熱;烏梅、仙鶴草收斂止血;黃芪補氣固本;山萸肉引火歸源。
血精的辨證論治
陰虛火旺型【證見】 精液色紅質(zhì)調(diào),伴射精疼痛,陰部墜脹不適;性欲亢進,夢中遺精,腰膝酸軟,手足心熱,頭暈耳鳴,口干咽燥。舌質(zhì)紅,少苔,脈細數(shù)。
【治法】 滋陰降火,涼血止血。
【方藥】1.主方大補陰丸(朱丹溪《丹溪心法》)加減
處方:黃柏lO克,知母10克,龜板15克,生地黃20克,旱蓮草15克,女貞子15克,白茅根20克,牡丹皮10克,甘草6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劑。
2.中成藥
(1)知柏地黃丸,口服,每次9克,每日3次,開水送服。
(2)六味地黃丸,口服,每次9克,每日3次,開水送服。
(3)大補陰丸,口服,每次9克,每日3次,開水送服。
3.單方驗方
(1)生地養(yǎng)陰清熱湯(漆浩《良方大全》)
處方:生地黃20克,茯苓20克,白芍9克,女貞子15克,旱蓮草10克,車前子10克,澤瀉10克,牡丹皮6克,糯稻根須15克,烏藥5克。水煎服,每日1劑。
(2)養(yǎng)陰清熱止血湯(冉啟華驗方)
處方:天冬、黃柏、地骨皮、山藥、山茱萸、牡丹皮、枸杞子各15克,旱蓮草、白茅根、生地黃各30克,蒲黃、龜板、菟絲子、女貞子、牛膝各12克。水煎服,每日1劑,服藥期間忌房事。
脾腎氣虛型【證見】 精液紅色,或精中帶血,血色淡紅;性欲減低,形瘦神疲,腰膝酸軟,食少納呆,房事后乏力自汗。舌質(zhì)淡紅,苔白,脈虛弱。
【治法】 健脾益腎,補氣固腎。
【方藥】
1.主方補中益氣湯(李東垣《脾胃論》)加減
處方:黃芪30克,白術(shù)10克,陳皮10克,炙升麻5克,柴胡10克,黨參10克,菟絲子15克,續(xù)斷15克,桑寄生15克,龍骨30克,蒲黃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劑。
2.中成藥
(1)補中益氣丸,口服,每次9克,每日3次,開水送服。
(2)十全大補丸,口服,每次9克,每日3次,開水送服。
3.單方驗方補益氣陰湯(賴天松等《臨床奇效新方》1980.6)
處方:熟地黃15克,黨參15克,阿膠10克(另烊沖),川續(xù)斷l(xiāng)O克,生蒲黃10克,側(cè)柏炭10克,血余炭6克,刺猬皮10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l劑。
濕熱下注型【證見】 精液顏色深紅或暗紅,射精疼痛,小腹、睪丸或會陰部脹痛,陰莖癢或痛,陰囊濕癢,或尿道灼熱疼痛,或尿赤渾濁;口苦而粘,煩躁易怒。舌質(zhì)紅,苔黃膩,脈弦滑。
【治法】 清利濕熱,涼血止血。
【方藥】
1.主方八正散(陳師文等《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加減
處方:木通10克:車前子10克,扁蓄15克,瞿麥15克,梔子15克,大黃5克,龍膽草10克,茜根15克,小薊2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l劑。
2.中成藥
(1)復方穿心蓮片,口服,每次4片,每日3次。
(2)復方菠蘿酶片,口服,每次3片,每日3次。
3.單方驗方
(1)清肝瀉火湯(查國翁驗方)
處方:龍膽草10克,梔子10克,黃芩10克,生地黃15克,阿膠9克(另溶化),黃柏9克,知母9克,澤瀉10克,旱蓮草10克,茜草10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劑。
(2)當歸龍薈丸加減(普亞慶驗方)
處方:龍膽草10克,當歸6克,黃芩10克,黃柏lO克,黑梔子9克,大黃9克,黃連5克,生地黃15克,赤芍20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l劑。
瘀血內(nèi)阻型【證見】 精液暗紅或精中挾血紫暗,射精時陰莖刺痛;小腹脹悶疼痛,失眠多夢,精神抑郁。舌暗或瘀點瘀斑,脈沉澀。
【治法】 活血化瘀,通絡(luò)止血。
【方藥】
1.主方隔下逐瘀湯(王清任《醫(yī)林改錯》)加減
處方:桃仁10克,牡丹皮10克,赤芍10克,烏藥5克,延胡索10克,當歸10克,川芎5克,香附10克,茜根20克,蒲黃15克,三七5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劑。
2.中成藥
(1)復方丹參片,口服,每次4片,每日3次。
(2)三七末,口服,每次3克,每日3次,開水沖服。
3.單方驗方澄精湯(王廣見驗方)
處方:大黃15克(后下),桃仁10克,紅花10.克,當歸10克,萆薢10克,茯苓15克,澤瀉10克,牛膝10克,丹參15克,王不留行15克,甘草6克,三七末3克(沖服),芒硝6克(烊化),地龍10克,赤小豆30克,白茅根30克。水煎服,每日1劑。
其他療法
[編輯本段]
1.血精的針灸治療
取穴:命門、三陰交(雙側(cè))。手法:平補平瀉。每日1次,留針30分鐘,5—7次為1個療程。
2.坐浴治療 用金銀花、蒲公英、紫花地丁、赤芍、牡丹皮、乳香、沒藥、紅花各15克,桃仁5克,連翹16克。水煎,熏洗陰部,7日為1個療程,休息3日,再繼續(xù)坐浴。
飲食療法白茅根煎:白茅根10克,鮮淡竹葉10克。放保溫杯中,以沸水沖泡,蓋30分鐘,代茶頻飲。適用于陰虛火旺型血精病。 綠豆芽飲:鮮綠豆芽500克榨汁,加白糖適量,頻飲代茶,不拘量。適用于濕熱下注型血精病。 參芪蘿卜片:黨參15克,黃芪15克,共研細末;鮮大蘿卜1個,切成片蜜炙。用大蘿卜片蘸黨參、黃芪末,隨意食用。適用于脾胃氣虛型血精病。 黑豆煮豬腎:豬腎1對,黑豆500克。將豬腎剖去筋膜,洗凈,和黑豆加水同煮(水不可放得過多),煮至黑豆熟而不爛為度。將黑豆取出曬干,武火微炒,食豬腎,嚼食黑豆,每日30~60克,半個月為1個療程。適用于陰虛火旺型血精病。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3029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治宮頸癌驗方
下一篇: 缺鐵性貧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