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桂枝與蘋果樹枝
桂枝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一般切薄片藥用,是常用中藥。干燥的嫩枝呈圓柱形,最細的枝略呈四棱形,直徑0.3~0.9cm。外表為棕紅色或紫褐色,有縱皺紋及細點狀皮孔,葉痕呈半月形,皮部較薄,易剝落。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不平坦,木部黃白色,髓部略呈方形,氣清香特異。味甜微辛,皮部味濃。顯微鏡下觀察,薄壁細胞中可見少量草酸鈣針晶。偽品蘋果樹枝為薔薇科植物蘋果樹的細枝,切薄片加工而成。其飲片大小、厚薄以及形狀、顏色等與桂枝基本相似,但葉痕呈三角形,無四棱形的枝,皮部極薄,不易剝落。質硬而韌,斷面不平坦,中心有一棕褐色的圓形髓。氣微,無清香氣,味淡微苦。顯微鏡下觀察,薄壁細胞中無草酸鈣針晶。
2.淡竹葉與蘆葉
淡竹葉為禾本科植物淡竹葉的莖葉,一般切段藥用,是常用中藥。完整的葉片為披針形,多皺縮卷曲,寬1~3.5cm,表面淺綠色或黃綠色,平行脈,并具橫行小脈,形成明顯的長方形的網(wǎng)格狀,葉背表面尤為清晰。質輕,手觸之柔軟,味淡。偽品蘆葉來源于禾本科植物蘆葦?shù)娜~,切段后摻入淡竹葉中。本品葉呈線狀披針形,寬2~4cm,表面灰綠色或藍綠色,脈平行,無橫行小脈,也無長方形的網(wǎng)格。質較淡竹葉韌,觸之有糙手感,味淡。
常見中藥滋補品如何鑒別真?zhèn)?/p>
你知道常見中藥滋補品如何鑒別真?zhèn)螁?你對常見中藥滋補品如何鑒別真?zhèn)蔚姆椒私鈫?下面是我為大家?guī)淼某R娭兴幾萄a品如何鑒別真?zhèn)蔚闹R,歡迎閱讀。
阿膠
一是看外觀:真品阿膠是棕褐色或棕黑色,形狀平整,表面光滑有光澤,對光看時邊緣是半透明的;假阿膠通常是烏黑色,沒有光澤,表面不平滑甚至有凹洞。
二是用手掰:真品阿膠質地脆硬,掰時不會彎曲,容易斷裂,斷面沒有孔隙;而假阿膠質地不脆、易彎曲、不易折斷,斷面黏膩,斷面有時有小孔。
三是聞氣味:真品阿膠有輕微豆油香味,感覺清香微甜;假阿膠則有濃郁的腥臭味。
此外還有一個小竅門,把阿膠砸碎后放入杯中加一些開水,然后蓋上蓋子放置幾分鐘后打開,正品的液體清澈,假阿膠則渾濁甚至是乳液狀。
提醒大家:阿膠雖然屬藥食同源的中藥材,但并不是人人適用,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腸胃不適的人群,身體有內(nèi)熱的人以及處于生理期女性都不適合服用阿膠哦。
燕窩
一看:燕窩應該為絲狀結構,由片塊狀結構構成的不是燕窩。購買燕窩時不要過于貪白,如果買一斤燕窩所有顏色都是一抹色的白,肯定是漂白燕窩;
二聞:真正的燕窩干貨不會有很濃烈的氣味,反而有“氨”的氣味。只有充分浸泡好,燉好的燕窩才會有蛋白的香味。注意,只可能是蛋白香味,而不是網(wǎng)上說的什么水果、椰子…等等味道。所以識別燕窩簡單而有效的方法:一聞.沒泡前有氨味(也有稱之腥味和化學味),燉好后有蛋清腥香味。味道會有談有濃,但必須要有,這就不會假了。
三拉:取一小塊燕窩用水浸泡,松軟后取絲條拉扯,彈性差,一拉就斷的為假貨;用手指揉搓,沒有彈力能搓成糨糊狀的是假貨。
冬蟲夏草
真品蟲體似蠶,長3~5cm,直徑3~8mm;外表黃棕色至土黃色,粗糙,環(huán)紋明顯。頭部紅棕色,長有子座;
胸腹部深黃色至黃棕色,胸節(jié)3,胸足3對,腹節(jié)10,腹足5對,中部4對明顯;
表面有環(huán)節(jié)20~30;質脆,斷面淡黃色。子座細長圓柱形,稍扭曲,一般比蟲體長,表面灰棕色至棕褐色,有細縱皺紋,頭部稍膨大;
質柔韌,斷面類白色,似纖維狀。氣微腥,味微苦。
假品亞香棒蟲草:外形與冬蟲夏草相似。氣香、蟲體味微咸,子座微淡。蟲體斷面疏松或空癟,黃白色,中央有稍明顯灰棕色'一'字紋;
涼山蟲草:蟲體粗短,表面棕黑色,足不明顯。環(huán)紋眾多,被銹色絨毛,子座長,大大超過蟲體,可達30厘米,分枝纖細而曲折,子實體頭部圓滿柱形或棒狀。
地蠶:呈梭形,略彎曲,外表呈淡黃色或灰黑色,只有根痕環(huán)節(jié)2一11個,質脆,斷面類白色。用水浸泡易膨脹,呈明顯結節(jié)狀。
蛹草:習稱北蟲草,蟲體呈橢圓形的蛹,子座頭部橢圓形,頂端鈍圓,無不孕端,橙黃或橙紅色,柄細長,圓柱形。
分枝蟲草:外表呈黃綠色,子座單生或分枝,長5~8厘米,柄多彎曲,黑色,有縱皺或棱,上部光滑,下端有細絨毛。子實體頭部短圓柱形,茶褐色。
用玉米粉、面粉、石膏等加工壓模偽充蟲草:此種偽品形體較粗大,外表呈黃白色或棕紅色,蟲體光滑環(huán)紋明顯,斷面整齊,淡白色,體重,久嘗粘牙。子實體無細小的縱向皺紋;摻雜蟲草。有的在蟲草斷體中用鉛絲連接,有的混入重金屬等,以圖增加重量。
三七
一是外形紡錘形至類圓柱形,表面黃棕色至棕黑色,有橫長皮孔及斷續(xù)縱皺紋。
二是折斷面皮部與木部常分離,具放射狀紋理。
三是有人參樣氣味,味微苦甘。
老藥工概稱之為“銅皮鐵骨獅子頭”。
偽品區(qū)分要點:
藤三七:形似三七,但質較脆,嚼之粘滑。
莪術仿制品:有制作痕跡,具姜氣味。
木薯粉偽制品:無栓皮,質堅實,嚼之味苦粘牙。
此外,三七內(nèi)鑲插鐵絲鉛粒,擊碎驗看,即可識別。
銀耳
一看:干燥,色澤潔白,肉厚而朵整,圓形傘蓋,直徑3厘米以上,無蒂頭,無雜質,則為優(yōu)質銀耳;色白而略帶米黃色,整朵,肉略薄,直徑1.3厘米以上,無蒂頭,無雜質,則為普通銀耳;色白或帶米黃色,但不干燥,肉薄,有斑點,帶蒂頭,有雜質,朵形不正,直徑1.3厘米以下,則為較差銀耳。
二摸:干燥的銀耳體輕,質硬而脆。未干透的銀耳不但分量重,而且容易發(fā)霉變質。劣質銀耳用手摸時,觸之稍有粘手之感。
三嘗:有的人為避免銀耳發(fā)霉,使其色潔白,便用硫磺熏制。熏制后的銀耳初時潔白誘人,但久放后變深黃色或發(fā)紅,發(fā)性也差,煮不糯。在選購時,若取少許銀耳花放入口中,舌尖有刺辣感,為硫磺熏過;未熏過的無異味。
四聞:銀耳無特殊氣味,凡有微酸或有霉味的是因為貯藏過久、受潮發(fā)霉所致,不宜購買或食用。
此外,還有很多中藥材遇到水就能立刻驗明正身。
紅花(菊科植物紅花的干燥花):用水浸泡后,水變成金黃色,花不褪色;
胖大海:熱水浸泡后,體積膨大至原來的數(shù)十倍且呈絮狀團;
牛黃:取少許加清水調和,涂于指甲上,能將指甲染成黃色并經(jīng)久不褪,俗稱“掛甲”;入口則芳香清涼,味先苦而后微甜,嚼之不粘牙,可慢慢溶化。人工牛黃入口后無清涼感,氣微清香而略腥;
白芷:取粉末0.5克,加水3毫升,振搖后濾過,取濾液2滴,點于濾紙上,在日光下顯藍色熒光;
天麻:隔水蒸后有臊臭味(馬尿味)者為真品,且野生者較家種品味濃。
假蜂蜜
白糖加水和硫酸熬制而成的假蜂蜜,為以假亂真,造假分子還在假蜂蜜中加入了增稠劑、甜味劑、防腐劑、香精和色素等化學物質。很容易會引發(fā)食物中毒!
如何辯真假!
①顏色以淺白色質地為好,淡黃色或琥珀色。假蜂蜜呈淺黃色或深黃色。
②真蜂蜜有獨特花香味,假的沒有。
③用牙簽攪起蜂蜜向外拉伸,真蜜可以拉出細而透亮的“蜜絲”,絲斷后會自動回縮呈現(xiàn)球狀。
④真蜜入口甜膩,口感綿軟細膩。而假蜜的蜜味淡,余味淡薄短促。
假海參
使用化工原料和非法添加物發(fā)制海參。如:火堿、福爾*林、彈力素,為了增加海參的重量從中牟利。食用后會對人體細胞粘膜產(chǎn)生毒害作用還會傷及胃、腸道,攝入量大導致食物中毒,也是一些癌癥的誘因。
右邊是假的`,左邊為正常。
如何辯真假!
真的干遼參顏色呈褐色,有6排刺,長短大小不一,尖頭。假遼參呈褐黑色,有4排刺,排列整齊,無天然的交錯感,刺尖較鈍;摳一摳刺針,摳不掉的為真海參,摳了以后掉渣甚至整個刺針掉下來的,為假海參。
假紅棗
有不良商販用“熱水+糖精鈉”的方式來催熟青棗,即用熱水燙紅棗子,再用糖精浸泡增加青棗甜味。“糖精棗”可損害腎臟或致癌。
左邊為假貨
如何辯真假!
①如果商販攤位上所堆放的鮮棗全是紅的,很可能就是假的;自然成熟的不可能同時變紅,棗堆中應該有半紅或者黃、青色的棗。
②假紅棗遍體暗紅、無光澤;自然紅棗圓潤有光澤,紅色也不太均勻。
③假紅棗剛吃起來可能比較甜,但吃一會兒就不甜了,因為棗肉還沒有成熟;自然紅棗則甜度一致,口感甘甜。
;
白花蛇舌草功能清熱解毒,利尿消腫,活血止痛,到了80年代后期臨床上多用于治療癌癥且用量大增,藥材供應出現(xiàn)緊張,因此偽品逐漸增加,先后出現(xiàn)茜草科的三種,石竹科的兩種。本人經(jīng)多年實踐考察,現(xiàn)將5種偽品白花蛇舌草的形態(tài)及種子特征分析如下。
水線草
來源:為茜草科耳草屬植物傘房花耳草的干燥全草。
別名:《植物名實圖考》定名為水線草,廣西稱蛇舌草,臺灣稱吐龍珠,浙江稱水胡椒。廣東潮汕以之作白花蛇舌草使用,北京過去多年亦作白花蛇舌草用。
植物形態(tài)與性狀鑒別:其主要鑒別點為莖呈四棱形,兩側縱棱明顯,中間有凹陷的溝槽;葉條形或條狀披針形,長l~2厘米;托葉合生成鞘狀,頂端近截形,有剛毛;花2~5朵,排列成傘房狀花序(故有傘房花耳草之名);花梗細長毛發(fā)狀;蒴果球形,略扁,2~5個腋生:種子細小卵形;氣微,味淡。
松葉耳草
別名:廣西陸川稱子哥舌,鳥舌草。
來源:為茜草科耳草屬植物松葉耳草的干燥全草。
植物形態(tài)與性狀鑒別:松葉耳草與白花蛇舌草接近。其主要區(qū)別在于松葉耳草分枝多,莖銳四棱形,表面黃綠色,一側中間有凸起的棱,另一側有縱紋;葉輪生,托葉合生成短鞘,頂部裂成數(shù)條剛毛;團傘花序,花3—10朵腋生;果實小,青綠色腋生;無總花梗,全草以手觸摸有刺手感。
纖花耳草
來源:茜草科耳草屬植物纖花耳草的干燥全草。
植物形態(tài)與性狀鑒別:草莖纖細,扁圓形:小葉披針形,革質;花無柄,1~3朵生于葉腋中。本草特點為全草曬干后呈黑色,個別省區(qū)亦作白花蛇舌草用。
漆姑草
來源:為石竹科漆姑草的干燥全草。
植物形態(tài)與性狀鑒別:本品根細絲狀,莖多簇生細軟,長5—15厘米,表面黃綠色或淡黃棕色;葉對生線形,基部抱莖,易脫落,長0.5~2厘米;花小,單生于枝端或葉腋;葫果卯形,具宿萼;種子細小,褐色,長圓形,表面密生瘤狀突;氣微,味淡。
雀舌草
來源:為石竹科植物雀舌草的干燥全草。
植物形態(tài)與性狀鑒別:本品與漆姑草的不同點是莖單一,纖細,長15—30厘米;葉無柄,矩圓形或卵狀披針形;種子黃褐色腎形,在個別地區(qū)混同白花蛇舌草用。
中藥入水可辨真?zhèn)味嗄陙?,中藥品種一直存在著魚目混珠、摻雜使偽現(xiàn)象,尤其是貴重中藥材有利可圖,不法分子利用現(xiàn)代技術手段精心加工冒充,致使有些中藥僅從外觀上很難辨別真?zhèn)蝺?yōu)劣。水試法是根據(jù)有些中藥材在水中或遇水后能產(chǎn)生較明顯的特殊理化現(xiàn)象,從而鑒別其真?zhèn)?、?yōu)劣。
?胖大海
?———投入熱水中膨大呈海綿狀,可達原體積的8倍。偽品圓粒蘋婆的種子入水膨脹較慢,僅達原體積的2倍。
?蘇木
?———碎片入熱水中,水染成紅色。偽品系木材經(jīng)染色而成,浸入熱水中水呈淺黃色、黃色、橙黃色。
?西紅花
?———投入水中水被染成黃色,不顯紅色,無沉淀,柱頭膨脹呈喇叭狀,無油狀漂浮物。若水浸柱頭呈條狀或絲狀系偽品金針菜制造;若摻雜細沙、淀粉、植物油等則出現(xiàn)沉淀、油狀漂浮物。
?秦皮
?———置盛水透明形玻璃杯中,水在日光下可現(xiàn)碧藍色螢光,偽品其他樹皮水浸液無螢光。
?牛黃
?———投入清水中,可吸水變潮濕但不變形,不溶解,不脫色,不渾濁。加少許清水調和,涂于指甲上,能將指甲染黃,俗稱「 掛甲」。偽品多用黃連、大黃、姜黃、雞蛋黃等粉末或馬鈴薯加植物色素偽造,入水則迅速溶解、破碎、染水、渾濁。
?蟾酥
?——正品表面或斷面沾水迅速泛出乳白色液狀物并隆起。摻偽者沾水也泛出乳白色液狀物,但液狀物泛出慢而且不隆起。
?蛤蟆油
?———用溫水浸泡呈絮狀,體積可膨脹10~15倍。偽品中華大蟾酥輸卵管水浸后呈螺旋形雞腸狀,體積僅膨大3~5倍。
?熊膽
?——取正品少許投入清水杯中即見熊膽旋轉并呈黃線下沉而不擴散,靜置24小時全部溶解出來的黃 *** 素僅布于杯底。偽品豬、牛、羊膽雖然也呈不同程度的黃線下沉,但24小時后水全部染成黃色或有不溶絮狀物。
?金錢白花蛇
?———用水浸軟后觀察,蛇頭蛇尾齊全,連為一體。偽品系用大蛇剝條而成,蛇頭可拔出,蛇尾短粗。
?阿膠
?———取阿膠放沸水中溶解,溶液呈棕紅色,較澄明,下層無沉淀,清而不濁。偽品雜皮膠水溶液呈棕褐色,下沉大片膠絲結片及黑渣。代用品新阿膠水溶液呈棕褐色,下層有黑渣及絮狀物常常有沉淀,渾濁不透明,表面有脂肪油。
中藥飲片的鑒別方法
中藥材的來源、產(chǎn)地、商品規(guī)格、用藥習慣的炮制方法等因素,產(chǎn)生了同一品種在形態(tài)特征上的差異、藥材與飲片在形態(tài)特征上的差別,有的同一飲片又常是由多個品種混合而成,所以對真?zhèn)舞b別造成了一定的困難。下面是我為大家?guī)淼闹兴庯嬈蔫b別方法,歡迎閱讀。
01牢記藥材主要特征
要想?yún)^(qū)分各種藥材的真?zhèn)蝺?yōu)劣,首先要努力學習中藥鑒別的基礎理論知識。同一種藥材,無論產(chǎn)地有什么變化,規(guī)格有什么標準,其主要特征不會起根本的變化。每一種藥材都有其各自區(qū)別與其它藥材的主要特征。這些特征,是我們監(jiān)管人員做好真?zhèn)舞b別必備的基本功。
形狀鑒別:防風的“蚯蚓頭”;潞黨參的“獅子盤頭蘆”;野人參“蘆長碗密棗核丁,緊皮細紋珍珠須”;海馬的“馬頭蛇尾瓦楞身”;蘄蛇的“翹鼻頭”。“方勝紋”?!斑B珠斑”。“佛指甲”;天麻的“鸚哥嘴”“肚臍眼”;檳榔的“大理石樣花紋”。
顏色鑒別:丹參紅色,黃連黃色,紫草紫色,烏梅黑色,血竭黑似鐵,研末紅似血。
質地鑒別:南沙參“松泡”;山藥富“粉性”;當歸“油潤”;郁金、“角質有光澤”。
斷面鑒別:杜仲折斷時有膠絲相連;黃柏折斷面是纖維性,裂片狀分層;苦楝皮折斷面分為多層薄片,層層黃白相間;大黃在光下有“星點”;何首烏可見“云錦狀花紋”;蒼術有“朱砂點”“起霜”現(xiàn)象。
氣味鑒別:肉桂的濃烈特殊香氣;阿魏的'大蒜樣臭氣;苦杏仁的苯甲醛樣香氣;穿心蓮苦至咽喉,經(jīng)久不衰。
02注重藥材之間的比較
市場上銷售的多為中藥飲片,是將完整藥材通過凈制、切制或炮制制成一定的規(guī)格,故飲片不同于完整藥材的鑒別特征,改變了形狀、大小、顏色、甚至氣味,加之機器切片改變了原手工飲片,這樣將相似藥材飲片進行比較尤顯重要。在日常監(jiān)管工作,要勤看多比較,從比較中找出藥材之間的主要不同特征,關于分析總結,不斷積累中藥飲片外觀鑒別經(jīng)驗。
原藥材與飲片相似的類型有些藥材與其飲片在外形基本相似(主要是花草類中藥),記憶藥材本身的特征及其不同點,就可正確認識中藥。如徐長卿與白薇,二者根莖切面同為結節(jié)狀,根表面淡黃棕色,橫切面皮部黃白色,木部黃色。主要區(qū)別是徐長卿根莖結節(jié)小,有丹皮樣香氣,味辛而麻舌;白薇根莖結節(jié)粗大,無香氣,味微苦。又如地骨皮和香加皮,二者同為卷筒狀或槽狀,表面灰黃色或灰棕色,質輕脆易折斷。主要區(qū)別是地骨皮橫切面明顯分為內(nèi)外兩層,無香氣;香加皮橫切面為黃白色,有濃厚的香氣。
藥材本身不相似,但飲片相似的類型本類型應以記憶飲片特征及其不同點為主,輔助藥材本身的特點。如前胡與防風,飲片同是表面灰棕色,根頭片表面具密集細環(huán)紋及纖維狀毛,切面有菊花心,棕色油點。主要區(qū)別是防風切面皮部有較多放射狀裂隙,組織疏松,有清香;前胡根頭處表的殘留有淺紫色片狀葉鞘(紫花前胡),切面少裂隙,組織緊密,有油膩。
藥材名稱相近,功效相似的類型如草烏、川烏,均是經(jīng)加工后的橫切片或縱切片,類圓形或圓錐形,表面灰黑或灰褐色,角質樣,維管束呈點狀或條狀突起。主要區(qū)別是草烏飲片常因粉性差而干癟,頂端無或偶有殘留莖基,切面無纖維狀突起。
03掌握藥材經(jīng)驗鑒別方法
老藥工們在我國傳統(tǒng)醫(yī)藥寶庫中積累了豐富的鑒別經(jīng)驗,它具有簡單、易行、迅速的特點。除了掌握上面提到的外觀鑒別方法和經(jīng)驗鑒別術語外,還要掌握某些藥材的水試及火試方法。我們在日常監(jiān)管工作中要多向他們學習,虛心請教,不斷提高鑒別能力和水平。
水試方法:某些藥材遇水能產(chǎn)生特殊現(xiàn)象,如西紅花加水泡后水溶液成黃色;秦皮浸出液在日光下呈碧藍色熒光;葶藶子、車前子加水浸泡,種子粘滑,體積膨脹;天然牛黃水濕后有“掛甲”現(xiàn)象;蘇木投入熱水中水溶液變成紅色;乳香加水研磨后呈白色乳狀液,而沒藥加水研磨后呈黃棕色乳狀液;青黛放入水中后水不染色,且漂浮于水面之上。
火試方法:有些藥材用火燒,能產(chǎn)生特殊的氣味、顏色、煙霧、閃光和響聲等。如降香用火燒則香氣濃烈,有油流出,灰為白色;海金砂點燃發(fā)出爆鳴聲和閃光;青黛燃燒有紫紅色煙霧冒出;將燒紅的針插入牛黃中,牛黃分裂成層,呈片狀,氣香。
1 藥品真?zhèn)舞b別
1.1 麥冬與偽品 正品:紡錘形,兩端略尖,較瘦,中柱較粗,顯微鏡下觀察,韌皮部束16~22個,其他性狀見藥典。偽品:性狀與正品基本相同,其不同點,兩端較鈍圓,比較胖,中柱細小,顯微鏡下觀察,韌皮部束10多個。
1.2 桔梗與偽品 正品:根莖有蘆頭,上面生有多數(shù)半月形蘆碗,表面白色或淡黃色,細嫩,全體有皺紋和須根痕,質輕易折斷,斷面皮層為白色,木部黃色,棕色形成層明顯,整個斷面似菊花紋,習稱“金井玉蘭”,味微甜而后苦,有菊糖反應。偽品:無蘆頭,頂端可見地上莖殘基,表面栓皮已刮去顯類白色,留有棕色栓皮殘痕,較粗糙,全體有扭曲的縱溝紋,質堅實不易折斷,斷面黃白相間,為異型維管束,味微苦而麻舌,無菊糖反應。
1.3 胖大海與偽品 正品:橢圓形,表面皺紋粗而疏,手搖無響聲,內(nèi)有子葉二片,大而菲薄,有二片胚乳,水浸泡膨脹呈海綿狀,膨脹速度較快,其體積比干品大2.5~3倍。偽品:類圓形或近球形,表面有細密的網(wǎng)狀紋,手搖有滾動聲,內(nèi)有子葉二片肥厚,無胚乳,水浸泡呈現(xiàn)海綿狀,但膨脹速度緩慢,其體積比干品大1.5~2倍。偽品:扭曲成繩狀,外皮光滑,不易層層剝離,而易縱離,表面淺灰棕色無地衣斑塊,皮孔少而大并有三角形葉痕,淺棕色圓形突起,皮孔少,質堅韌不易折斷,味苦微澀,水浸液淺黃棕色無熒光,顯微特征:薄壁細胞中含草酸鈣簇晶。
1.4 黨參與偽品 正品:外皮灰褐色或灰棕色,根頭部有獅子盤頭蘆,根頭下有致密環(huán)狀橫紋向下漸稀疏,有的達全體之半,全體有縱紋,散在有眉狀的疤痕,支根斷落后常見黑褐色膠狀物,斷面黃白色有裂或菊花紋,中央有黃色圓心,有特殊香氣,味微甜。偽品:外皮黃色或棕黃色,根頭部無獅子盤頭蘆,而具地上莖葉殘基,近根頭部有環(huán)狀橫紋,表面有明顯的橫向皮孔,質柔軟,易折斷,斷面黃白色,中間本心黃色,味微甜后而苦。
1.5 蘇木與偽品 正品:黃紅色至棕紅色,水浸液呈桃紅色,加幾滴石灰水即顯玫瑰色。顯微特征:有晶鞘纖維。偽品:紅紫色或棕紅色,水浸液呈淡棕黃色,加幾滴石灰水即顯淺黃色,加酸顯黑綠色。顯微特征:無晶鞘纖維。
2 藥品摻假識別
2.1 ?摻假:(1)為鹽、礬。砂燙后取出放入重鹽水或白礬水內(nèi)浸泡撈出晾干。(2)用塑料做的。識別:(1)日光下細看表面有一層亮晶晶的白色物。(2)用舌舔之,有明顯的咸味或苦澀味。(3)塑料做的,用火燒之即可鑒別。
2.2 柴胡 摻假:(1)非藥用部分,柴胡藥用部分為根部。商品飲片中?;煊械厣锨o。(2)其他假藥:A、棉花莖稈及葉柄:表面紅棕色有短距毛,斷面黃白色,木質實心。B、花生秧子桿枝梗:表面黑褐色或黑綠色,披短距毛,斷面中空。以上非藥用部位和假藥常與柴胡混合后切片冒充真品。識別:柴胡為地下根,具纖維性,切片后觀察飲片常見類網(wǎng)狀紋孔。上述偽品不見網(wǎng)狀紋孔,多為木質實心或中空。
2.3 金銀花 摻假:(1)噴灑高糖水。(2)噴灑糖蜜混合水,附加黃褐色細砂或玉米面類雜質。(3)噴灑鹽水。識別:用手抓起,緊握則發(fā)現(xiàn)下列情況:(1)質脆易碎(夏天天潮除外)為高糖水。(2)有濕感為鹽水。(3)手感有粉狀物附著,為含有砂石粉或玉米面類雜質。(4)成團狀或極緩慢的松散開或有粘手感,可能含有糖蜜水類雜質。
2.4 茯苓 摻假:一般產(chǎn)地加工沒有假貨。多為市場上藥販子自制假貨混入。假貨所有原料多為碎雜的茯苓面加面粉等加工制成。為不規(guī)則塊狀混入茯苓中。識別:(1)外觀:真品為較規(guī)則的塊狀或片狀,表面致密平坦或不規(guī)則的多棱角塊狀,白色或偶有帶粉紅色。假品一般無片狀,只有六棱體或多棱角不規(guī)則塊狀,表面不平坦,白色或帶有粉紅色。(2)口嘗:真品嚼之粘牙,偶有牙磣感或可見緊挾砂石粒。假品不粘牙,有牙磣者亦無明顯砂石狀物。(3)浸泡:真品經(jīng)浸泡煎煮,除膨脹外,一般保持原物狀,不散碎。假品經(jīng)浸泡或煎煮即溶化為碎顆?;驁F粉狀。不再保持原物形狀。
2.5 冬蟲夏草 摻假:一般摻假為中間插有木棍或鐵絲。識別:用手將冬蟲夏草折斷處掰開,即可發(fā)現(xiàn)。
2.6 雞內(nèi)金 摻假:主要是摻有鴨內(nèi)金。識別:雞內(nèi)金較輕,個體較小,質酥脆,色黃,砂燙后起凸明顯。鴨內(nèi)金較重,個體較大且厚,質堅硬,色綠,砂燙后不易凸。
2.7 全蝎 摻假:鑒于加工特點,其摻假一是潮濕,二是鹽多,三是全蝎腹內(nèi)有金屬或其他填充物。識別:潮濕和鹽分直觀可見,腹內(nèi)金屬物等可觀其腹部是否有凹凸不平,手捏硬而鼓可掰開檢查,亦可用磁石吸附。
;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3156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常用中藥的真?zhèn)舞b別
下一篇: 龍骨真?zhèn)舞b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