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甘遂(醋制)300g 紅大戟300g 白芥子300g
【性狀】本品為棕褐色帶有淡黃色斑點的糊丸;味微辛、辣。
【功能與主治】滌痰逐飲。用于痰涎水飲停于胸膈,胸脅隱痛,咳喘痛甚,痰不易出,瘰疬,痰核。
【用法與用量】用溫開水或棗湯、米湯送服,一次1~3g,一日1~2次。
【注意】孕婦忌服,體虛者慎用。
目錄1拼音2出處3拼音名4鳳仙的別名5來源6原形態(tài)7生境分布8性味9功能主治10鳳仙的用法用量11附方12摘錄附:1用到中藥鳳仙的方劑2用到中藥鳳仙的中成藥3古籍中的鳳仙 1拼音 fèng xiān
2出處《救荒本草》
3拼音名Fènɡ Xiān
4鳳仙的別名小桃紅、夾竹桃、海蒳、染指甲草(《救荒本草》),旱珍珠(《綱目》),透骨草、鳳仙草(《珍異藥品》),小粉團(《分類草藥性》),滿堂紅(《浙江中藥手冊》),水指甲(《南寧市藥物志》),指甲草(《中藥材手冊》)。
5來源為鳳仙花科植物風仙的全草。夏、秋采收。
6原形態(tài)一年生直立草本,高約60厘米。莖粗壯,肉質。葉互生;披針形,長10厘米左右,先端長尖,邊緣有深鋸齒,基部楔形;葉柄有腺體?;▋尚裕干?,粉紅色、紅色、紫色、白色或雜色,單瓣或重瓣;萼3枚,2枚側生,先端綠色,1枚在下,形大,花瓣狀,有距;花瓣5枚,上1瓣(旗瓣)圓形,先端凹入而有小銳尖,兩側2對花瓣(翼瓣)各在一側合生而成2片;雄蕊5枚,合生而環(huán)繞子房;子房上位,5室,柱頭5裂。蒴果被柔毛,熟后彈裂而成5枚旋卷的果瓣。種子扁卵圓形,徑約2毫米,褐色。花期6~8月。果熟期9月。
7生境分布全國大部地區(qū)均有分布。多栽植于庭院作觀賞用。
8性味辛苦,溫。
①《救荒本草》:"葉:味苦微澀。"
②《綱目》:"葉:苦甘辛,有小毒。"
③《群芳譜》:"葉:甘,溫,無毒。"
9功能主治祛風,活血,消腫,止痛。治關節(jié)風濕痛,跌打損傷,瘰疬癰疽,療瘡。
①汪連仕《采藥書》:"鳳仙白花者亦名透骨白,追風散氣;紅花者名透骨紅,破血墮胎。"
②《分類草藥性》:"葉:敷一切疔瘡腫毒。"
③《貴州民間方藥集》:"散血通經(jīng),治月經(jīng)病,止紅崩,凈白帶;用于跌打損傷,可接骨,消傷腫,止傷痛,軟堅透骨,治骨??ê怼?
④《福建民間草藥》:"治蛇咬傷。"
⑤《重慶草藥》:"清熱除風。治紅白痢疾,崩癥。"
10鳳仙的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錢(鮮名1~2兩)。外用:搗敷或煎水熏洗。
11附方①治關節(jié)風濕痛:鮮鳳仙一兩。水煎調酒服。(《福建中草藥》)
②治風氣痛:鳳仙葉煎湯洗之。(《嶺南采藥錄》)
③治跌打損傷:鳳仙搗汁一杯,黃酒沖服。(《湖南藥物志》)
④治瘰疬、發(fā)背、一切癰腫:鮮鳳仙草搗爛敷患處?;蛴悯r風仙全株連根洗凈,搗爛,放銅鍋內,加水煮汁二次,過濾,將兩次之汁,合并再熬,濃縮成膏,涂紙上,貼患處,一日一換。(《江西民間草藥》)
⑤治癰疽惡毒:鳳仙三至五錢。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⑥治蛇頭疔:鮮鳳仙取下半截連根葉用,搗爛敷腫處。或同甜酒釀糟搗爛敷。(《江西民間草藥》)
⑦治指甲炎腫痛(俗稱換指甲):鮮風仙葉一握。洗凈后加些紅糖,共搗爛,敷患處,日換二次。(《福建民間草藥》)
⑧治潰瘍日久:鳳仙,冰片。研末干搽。(《湖南藥物志》)
⑨治受濕后腳面腫:鳳仙連根帶葉,共搗細,加砂糖和勻,敷腫處。(《云南中醫(yī)驗方》)
⑩治腳氣腫脹:鮮鳳仙(搗爛)、鮮紫蘇莖葉等分。水煎,放盆或小桶內,先熏后淋洗。(《江西民間草藥》)
⑾治蛇咬傷:鮮鳳仙五兩。搗爛絞汁服,渣外敷。(《福建中草藥》)
⑿噎食不下。用鳳仙花子,酒浸三夜,曬干,研為末,加酒調成丸子,如綠豆大。每服八粒,溫酒送下。
⒀咽中骨鯁。用白鳳仙子研水一大口,倒在竹筒中灌入咽內,鯁物即可變軟,或把鳳仙子研末吹喉亦可。不宜著齒,免齒受損。
⒁蛇咬傷傷。用鳳仙花搗酒服。
⒂打傷腫痛。用鳳仙葉搗成泥,涂腫破處,藥干即換,一夜血散。冬季則用預采的干葉研成末,水調涂。
12摘錄《*辭典》
用到中藥鳳仙的方劑 鳳仙酒 拼音:fèngxiānjiǔ《惠直堂方》卷二:鳳仙酒:處方:白鳳仙花4兩。功能主治:風痛;中風半身不...
仙花散 音:xiānhuāsǎn《洞天奧旨》卷九:組成:鳳仙花葉(搗汁)2兩,馬齒莧(搗汁)2兩,黃蠟2兩,...
回急保生丹 拼音:huíjíbǎoshēngdān處方:大紅鳳仙子90粒,白鳳仙子49粒,自死龜版1兩(麻油涂,...
降香桃花散 方:降香5錢,牛膝2兩,桃花7錢,紅花7錢,大紅鳳仙花7錢,白蒺藜1兩。制法:上為末。功能主治:痧毒...
風氣痛膏 ngqìtònggāo處方:蔥汁、蒜汁、生姜汁、鳳仙花汁、烏藥、草烏、干姜、官桂、紅花、當歸。功能主...
更多用到中藥鳳仙的方劑
用到中藥鳳仙的中成藥 控涎丸 、足心,痰自下。此方用生姜半斤、槐柳桑枝各2斤,鳳仙花莖子葉全1株,麻油先熬,入前藥熬,黃丹收,加石...
陽和解凝膏 、香櫞、陳皮各一兩。鮮大力子(根葉梗)3斤,活白鳳仙(梗)4兩,上2味,入香油10斤煎枯去滓,次日入...
關節(jié)解痛膏 5g海風藤12.5g芥子12.5g防己12.5g鳳仙透骨草12.5g伸筋草12.5g威靈仙12.5g...
癬濕藥水 分為土荊皮、蛇床子、大風子仁、百部、防風、當歸、鳳仙透骨草、側柏葉、吳茱萸、花椒、蟬蛻、斑蝥。具有祛...
八寶丹 拼音:bābǎodān英文:PillofEightTreasures概述:八寶丹為方劑名,其同名方劑...
更多用到中藥鳳仙的中成藥
古籍中的鳳仙 《本草品匯精要》:[續(xù)集卷之二草部]鳳仙 有小毒鳳仙子主產難積塊噎膈下骨哽透骨通竅(本草綱目)【名】急性子旱珍珠金鳳花小桃紅染指甲草菊婢海夾竹...
《理瀹駢文》:[存濟堂藥局修合施送方并加藥法]金仙膏 中有聲為哮○哮喘氣壯胸滿者為實癥○膏貼胸背文中有鳳仙擦背方甚妙可仿其法用藥○風寒喘宜麻黃桂枝紫蘇橘紅...
《本草綱目》:[草部第十七卷草之六]鳳仙 。張宛丘呼為菊婢。韋君呼為羽客?!炯狻繒r珍曰∶鳳仙人家多種之,極易生。二月下子,五月可再種。苗高二...
《理瀹駢文》:[存濟堂藥局修合施送方并加藥法]云臺膏 頭(各四兩)槐枝柳枝桑枝(各八兩)蒼耳草(全株)鳳仙草(全株)添加野紫蘇(背青面紅者是)紫地丁益母草...
《本草綱目》:[主治第四卷百病主治藥]跌仆折傷
目錄1拼音2疾病分類3疾病概述4疾病描述5癥狀體征6疾病病因7病理生理8診斷檢查9治療方案附:1治療色素性癢疹的中成藥 1拼音 sè sù xìng yǎng zhěn
2疾病分類 皮膚性病科
3疾病概述 色素性癢疹在臺灣文獻記載不超出十例,是種原因不清楚的皮膚病變,好發(fā)于春天和夏天較溫暖潮濕的季節(jié),青春期的女性屬于高危險群。
4疾病描述 本病為瘙癢性炎癥性發(fā)疹,遺留網(wǎng)狀及斑狀色素沉著的皮膚病。1971年首次由Nagashima等報道,后獲公認并命名為色素性癢疹。
5癥狀體征 青年女性發(fā)病較多,損害主要見于上背、頸部、鎖骨部及胸部,其次上臂和軀干等部位,偶見于額、頰部。為瘙癢性淡紅色丘疹,可融合或呈風團樣及濕疹樣改變,分布對稱,皮疹消退后,遺留無瘙癢性網(wǎng)狀或斑狀色素沉著。若皮疹反復發(fā)作時,主要限于色素沉著區(qū)域。病情可遷延數(shù)年不等。
6疾病病因 病因不明。Nagashima提出環(huán)境因素是致病的原因。衣服摩擦及機械性損傷為其誘因。
7病理生理 不明。Nagashima提出環(huán)境因素是致病的原因。衣服摩擦及機械性損傷為其誘因。
病理變化:呈非特異性苔蘚樣組織反應。表皮角化不全,表皮嵴延長,細胞間水腫,基底細胞液化變性,血管周圍細胞浸潤及血管擴張,色素部位顯示色素失禁。偶見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細胞增加。
8診斷檢查 依據(jù)青年女性發(fā)病者多,具有特征性臨床癥狀與好發(fā)部位,結合病理顯示一種苔蘚樣組織反應,即可診斷。但需與下列疾病鑒別。
(一)血管萎縮性皮膚異色癥? 此病有三種特征性表現(xiàn),即網(wǎng)狀色素沉著、皮膚萎縮及血管擴張,可資鑒別。
(二)融合性網(wǎng)狀 *** 瘤病? 好發(fā)于胸前,皮損為色素性疣狀或 *** 瘤狀丘疹。
(三)黑變病性癢疹? 由Pieriui和Borda描述,此病多發(fā)生于中年女性,皮損為瘙癢性丘疹及網(wǎng)狀色素沉著,多發(fā)生于軀干部,合并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
9治療方案 抗組胺類藥物和皮質類固醇治療多無效果。
(一)氨苯砜或磺胺甲嗯唑有一定療效。停藥易復發(fā),需長期小量維持,應注意毒性反應。
(二)米諾霉素? 1979年Tashiro首次報告用米諾霉素治療有效。1989年Aso等報道用此藥治療5例患者,劑量100~200mg/d,丘疹、瘙癢迅速消退,共用藥3~7周,停藥1年左右未見皮損復發(fā)。
治療色素性癢疹的中成藥 茶色素膠囊 1000粒,即得。性狀本品為膠囊劑,內容物為褐灰色的粉末;氣微,味咸、澀。鑒別(1)取本品內容物0...
武力拔寒散 壁厚,呈 *** 狀突起或數(shù)個乳突連接呈毛狀,內含棕 *** 素;柵狀石細胞長條形,黃棕色或棕褐色。檢查:應符合...
蓯蓉補腎丸 勻,用水泛丸,干燥。用滑石粉及適量食用色素包衣,打光,即得。性狀:本品為粉紅色包衣水丸,除去外衣后顯...
二益丸 觀察:外胚乳細胞成片,多角形,內含棕紅色或黃棕 *** 素物。分泌細胞含棕色分泌物質,有的呈條狀;淀粉粒烏...
控涎丸
孕婦禁用或慎用藥物
孕婦禁用或慎用藥物,孕婦懷孕以后是需要注意很多事情的,隨著人們對藥物的認識逐漸提高,現(xiàn)如今對于懷孕期間的用藥要特別謹慎。所以,懷孕期間對于用藥的使用方法一定要了解清楚,下面是孕婦禁用或慎用藥物。
孕婦禁用或慎用藥物11、抗生素類:通常包括奧硝唑、諾酮等,如果孕婦服用后容易導致孕囊發(fā)育出現(xiàn)畸形、影響胎兒的生長發(fā)育。
2、抗凝類:一般有肝素、阿司匹林等,如果孕婦服用后容易導致胎兒的頭畸形,亦可誘發(fā)胎兒出血性疾病。
3、活血化瘀類藥物:通常包括活血止痛膠囊、消腫止痛酊等。如果孕婦在平時私自使用了活血祛瘀的藥物,可能會導致流產,流產后可能導致大出血,對孕婦和胎兒有較大的影響。
4、抗癌類藥物:如更新霉素、環(huán)鱗酰胺等,孕婦服用后可導致無腦兒、腦積水、唇裂等情況出現(xiàn)。
建議孕婦在平時應該注意營養(yǎng)均衡,比如補充微量元素、維生素和葉酸,可以有效減少胎兒畸形的發(fā)生。
在懷孕以后下列的藥物孕婦是禁用的:
1、抗生素類環(huán)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氟康唑還有氯霉素,孕婦都是禁用的,這些藥物有可能會導致胎兒的畸形。
2、中成藥活血的藥物大活絡丸還有桂枝茯苓膠囊等孕婦也是禁用的,服用之后可能會導致流產。
3、避孕藥物孕期是禁用的,像米非司酮如果在孕期的時候服用了可能會導致胚胎停止發(fā)育,還有雌性激素類的藥物補佳樂在孕期也是禁用的。所以在孕期患病一定去醫(yī)院做相應的檢查并且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才可以用藥,如果稍不留意可能會導致胎兒畸形或者造成流產。
懷孕以后很多的藥物是孕婦禁用的,具體如下:
1、抗菌素類的藥物,包括環(huán)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氯霉素,這些抗生素都是孕婦禁用的,這些藥物有可能會導致胎兒的畸形。
2、活血化瘀的中草藥都是孕婦禁用的,服用以后會增加孕婦流產的概率。
3、避孕藥物孕期也是禁用的,使用米非司酮,如果在孕期的時候服用了,會導致胚胎停止發(fā)育。
4、雌激素類的藥物在孕期也是慎用的。
所以孕期患病一定要到醫(yī)院進行相應的檢查,在醫(yī)生的指導下對癥用藥才可以,如果稍不留意就可能導致胎兒的畸形或者造成流產。
孕婦禁用或慎用藥物2青霉素:可破壞胎兒紅細胞,引起嚴重黃疸,使胎兒死亡。
鏈霉素:引起先天性耳聾,骨骼發(fā)育畸形。
四環(huán)素:致牙釉質形成不全,骨骼、心臟畸形,先天性白內障,肢體短小或缺損(如缺四指),新生兒溶血性黃疸,最嚴重者可出現(xiàn)腦核性黃疸甚至死亡。
土霉素、強力霉素:使胎兒短肢畸形。
氯霉素:致新生兒血液循環(huán)障礙、呼吸功能不全、發(fā)紺、腹脹(即“灰嬰綜合癥”)。如在妊娠末期大量使用,可引起新生兒血小板減少癥、再生障礙性貧血或胎兒死亡。
卡拉霉素:致耳聾。
紅霉素:致先天性白內障、四肢畸形等。
慶大霉素:造成胎兒耳損傷,甚至引起先天性胃血管畸形和多囊腎。
磺胺類藥物(以長效磺胺和抗菌增效劑為主):致高膽紅素血癥、腦核性黃疸、畸形。
海-洛因:使胎兒呼吸抑制、死亡。
度冷丁:致新生兒窒息。
嗎=啡、安儂痛:抑制新生兒呼吸,使新生兒呈戒斷樣抑制狀態(tài),如在分娩前一周服用,可致新生兒痙攣、興奮和尖銳的哭聲。
阿司匹林:致胎兒小、畸形,引起新生兒凝血酶原減少數(shù)派而出血及肝臟的解毒功能障礙。
非那西汀和撲熱息痛:引起新生兒高鐵血紅蛋白血癥。
消炎痛:引起黃疸和再生障礙性貧血。
巴比妥類:致胎兒心臟先天性畸形、面及手發(fā)育遲緩、兔唇、腭裂。
撲癇酮:可胎兒指趾畸形,妊娠后期服用可致胎兒發(fā)生窒息、出血及腦損傷。
安眠-酮:致畸形。
安定、安寧、利眠寧、導眠能:可致胎兒畸形和女胎男性化。
苯丙酸諾龍:引起腭裂。
胰島素:引起流產、早產、死產和其它先天性畸形。
黃體酮:使女胎男性化。
可的.松和強的松:致胎兒唇裂、腭裂??傻乃蛇€可致胎兒無腦、早產、早死。
孕酮、睪丸酮:引起胎兒外生殖器畸形。
維生素D:大量服用,可致胎兒高鈣血癥和智能發(fā)育遲緩。
維生素K:大量服用,可引起高膽紅素血癥、核黃疸。
維生素B6:大量服用,可使新生兒產生維生素B6依賴癥、抽搐。維生素B6的衍生物腦復新,在動物實驗中引起裂唇,亦應慎用。
多種維生素:如果在妊娠頭三個月內服用,嬰兒患難與共神經(jīng)系統(tǒng)缺陷癥的危險性高達60%。
丙脒嗪:致胎兒四肢畸形。
抗瘧藥奎寧、氯化奎啉、乙胺嘧啶:能致腦積水、腦膜膨出、腭裂、腎停止發(fā)育或畸形、視網(wǎng)膜損傷。
撲爾敏、敏可靜、安其敏、苯海拉明、乘暈寧等抗過敏藥:除有潛在的致腭裂、唇裂、缺肢作用外,還可使肝中毒及腦損傷,抑制新生兒呼吸。
氟脲嘧啶、環(huán)磷酰胺:可使胎兒四肢、上腭、外鼻、泌尿道畸形,以及死亡。
氨基喋呤:致胎兒無腦、腦積水、腦膜膨出、唇裂、腭裂或四肢畸形。
羥基脲和白消安:致胎兒多發(fā)性畸形。
白血寧:引起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損傷、無腦。
6-巰基嘌呤、丙酸睪丸酮、L-門冬酰胺酶:致胎兒畸形。
苯丁酸氮芥:能引起腎、輸尿管缺損。
噻替哌、5-氟硫脲嘧啶、絲裂霉素C、秋水仙堿;致胎兒死亡。如果是在妊娠第16周后使用這些抗腫瘤藥物是比較安全的。
雙香豆素類藥物:可致胎兒皮膚出血斑、腦障礙、胎盤早剝、骨和顏面畸形、智力低下或胎兒死亡。
華法令:致鼻骨發(fā)育異常、畸形。
甲苯磺丁脲(甲糖寧、甲磺丁脲、D860):引起流產、早產,具有催畸作用。
丙硫氧嘧啶、甲硫氧嘧啶、他巴唑、甲亢平、碘化鉀:致甲狀腺機能低下癥、呆小病、骨化延遲、尿道下裂。
雙氫克尿噻或環(huán)戊氯噻-嗪:可引起新生兒血小板減少癥。
利血平:引起新生兒中毒,出現(xiàn)鼻塞、呼吸道阻塞、甚至因缺氧而死亡。
咖啡因:引起唇腭裂。
乙醚:大量持續(xù)使用,可致胎兒死亡。
一切含砷藥物:均致胎兒死亡。
多粘菌素E、B及萬古霉素:服用時間過長,使孕婦發(fā)生急性腎功能衰竭,使孩子在出生后的3年里易患神經(jīng)——肌肉阻滯、運動失調、眩暈、驚厥及口周感覺異常。萬古霉素還可致嬰兒暫時或永久性耳聾。
利福平:致胎兒畸形。
抗真菌類藥物兩性霉素B、灰黃霉素、制霉菌素、克霉唑:對孕婦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造血系統(tǒng)、肝腎功能有嚴重不良反應。灰黃霉素還導致流產和畸胎。
氨苯蝶啶(三氨蝶呤):對孕產婦有肝損害、改變血象。
氯噻酮:對胎兒的不良影響。
速尿靈:對孕婦和產婦產生惡心嘔吐、腹瀉、藥疹、瘙癢、視力模糊、體位性低血壓甚至水與電解質紊亂。
利尿酸:可引起暫時性聽力減退,有時可發(fā)展為永久性耳聾。
其他:酒精中毒孕婦娩出的新生兒可呈戒斷樣抑制狀態(tài);酒精可致胎兒多發(fā)性畸形。使用避孕藥者應在徹底停藥半年以后再孕,方可避免因用藥不當而引起的畸形或癡呆兒出生。
以上藥物在妊娠期限都要禁用或慎用,非用不可者,應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要做到用藥單一、劑量小、時間短。
孕婦禁用或慎用藥物3孕婦禁用的中成藥十一味能消丸、十二味翼首散、丁公藤風濕藥酒、七厘散、九氣拈痛丸、九分散、小金丸、小活絡丸、開胸順氣丸、木瓜丸、木香檳榔丸、五味麝香丸、化癥回生丸、牛黃解毒丸(片)、云味安消散、玉真散、失笑散、
再造丸、當歸龍薈丸、紅靈散、蘇合香丸、醫(yī)癇丸、利膽排石片、純陽正氣丸、活血止痛散、冠心蘇合丸、控涎丸、跌打活血散、痧藥、痛經(jīng)丸、暖臍膏、醒消丸、鱉甲煎丸、牛黃解毒丸、片仔癀、犀黃丸、敗毒膏、消炎解毒丸、大活絡丸、天麻丸、
華佗再造丸、傷濕祛痛膏、檳榔四消丸、九制大黃丸、香砂養(yǎng)胃丸、大山楂丸、十棗丸、舟車丸、麻仁丸、潤腸丸、木香順氣丸、十香止痛丸、氣滯胃痛沖劑、七厘散、小金丹、虎杖片、云南白藥、腦血栓片、三七片、冠心合丸、蘇冰滴丸、安宮牛黃丸、
囊蟲丸、驅蟲片、化蟲丸、利膽排石片、膽石通、結石通、百靈膏、消膏、百降丹、祛腐生肌散、瘡瘍膏、敗毒膏等。
孕婦慎用的中成藥藍芩口服液、清開靈分散片、清開靈膠囊、三妙丸、萬氏牛黃清心丸、萬應錠、女金丸、天麻丸、五虎散、牛黃上清丸、分清五淋丸、龍膽瀉肝丸、安宮牛黃丸(散)、防風通圣丸、婦科分清丸、雞血藤膏、沉香化氣丸、
附子理中丸、梔子金花丸、祛風舒筋丸、通關散、清胃黃連丸、舒肝丸、舒筋活筋酒等。說明書收標注慎用的中成藥還很多,占了中成藥的大多數(shù)。這些藥需在醫(yī)生指導下服用,短期服用一般安全,不宜久服。
家庭中應用中成藥時,說明書上注明有“孕婦禁用”或“孕婦慎用”等字樣?!霸袐D禁用”意味著對胎兒有害或可能流產,一般孕婦不能服用;“孕婦慎用”可以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服用,一般是安全的,之所以標慎用,是現(xiàn)在說明書規(guī)范要求,廠家為了安全。有些藥物沒有注明,自己不要亂用,一定要在醫(yī)生指導下選用。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3271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清肺消炎丸
下一篇: 安嗽糖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