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飲片切制前需經(jīng)軟化處理。近年,飲片切制時,較大一部分不按規(guī)定軟化處理,造成藥材有效成分流失,藥效降低。規(guī)范飲片軟化方法,依法軟化處理是當前飲片炮制中的重要問題。
中藥切制前水處理方法主要有:淋法、淘洗法、泡法、漂法、潤法及真空加溫軟化法、減壓冷浸軟化法等。具體操作如下:
1.淋潤軟片法:將成捆的原藥材,用水自上而下噴淋(一般2~4次)后,經(jīng)堆潤或微潤后,使水分滲入藥材組織內(nèi)部,至內(nèi)外溫度一致時即進行切制的方法。此法適用于草類、葉類、果皮類等組織疏松、吸水性較好的藥材,如茵陳、陳皮、佩蘭、香薷等。
2.洗潤軟化法:將藥材快速用水洗凈后,稍攤晾至外皮微干并呈潮軟狀態(tài)時即進行切片的方法。此法多用于質(zhì)地松軟、吸水性較強的藥材,如紫菀、冬瓜皮、栝樓皮、桑白皮等。
3.浸潤軟化法:將藥材置于水池等容器內(nèi)稍浸,洗凈撈出堆潤或堆潤至六、七成透后,攤晾至微干時,隨即再行堆潤,上覆蓋苫布等物,以潤至內(nèi)外濕度一致時,即進行切片的方法。此法一般多用于根類藥材,如桔梗、知母、當歸、川芎、澤瀉等。
4.泡潤軟化法:將原藥材置于水池等容器內(nèi),加入適量清水,滿過藥材5寸左右,使水滲入藥材組織內(nèi)至全部潤透或浸泡5~7成透時,取出“晾干”,再行堆潤使水分漸入內(nèi)部,至內(nèi)外濕度一致時,即可進行切片的方法。此法一般適用于個體粗大、質(zhì)地堅硬且有效成分難溶或不溶于水的根類或藤木類等藥材,如雞血藤、蘇木等。
5.吸濕回潤法:是將藥材置于潮濕地面的席子上,使其吸潮變軟再行切片的方法。本法一般重于含油脂、糖分較多的藥材,如牛膝、當歸、玄參等。
6.熱汽軟化法:本法是將藥材經(jīng)熱開水焯或經(jīng)蒸汽煮等處理,使熱水或熱蒸氣滲透到藥材組織內(nèi)部,加速軟化,再行切片的方法。此法一般適用于經(jīng)熱處理對其所含有效成分影響不大的藥材,如甘草、三棱等,采用熱氣軟化,可克服水處理軟化時出現(xiàn)的發(fā)霉現(xiàn)象。黃芩、杏仁等可使其共存的酶受熱破壞,以保持中藥的有效成分等。
7.真空加溫軟化法:指將凈藥材洗滌后,采用減壓設備,通過抽氣和通入熱蒸氣的方法,使藥材在負壓情況下,吸收熱蒸氣,加速藥材軟化。此法能顯著縮短軟化時間,且藥材含水量低,便于干燥,適用于遇熱成分穩(wěn)定的藥材。
8.減壓冷浸軟化法:是用減壓設備通過抽氣減壓將藥材間隙中的氣體抽出,借負壓的作用將水迅速吸入,使水分進入藥材組織之中,加速藥材的軟化。此法是在常溫下用水軟化藥材,且能縮短浸潤時間,減少有效成分的流失和藥材的霉變。
9.加壓冷浸軟化法:是把凈藥材和水裝入耐壓容器內(nèi),用加壓機機械將水壓入藥材組織中以加速藥材的軟化。
總之,藥材軟化是切制的關鍵,軟化的好壞直接關系到飲片的質(zhì)量,無論選擇哪種方法,都要堅持“少泡多潤”、“泡透水盡”的原則。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3324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煅法-中藥炮制學
下一篇: 中藥炮制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