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有性繁殖地溝一步法種植技術(shù),是采用天麻種子,萌發(fā)菌、三級固體栽培蜜環(huán)菌菌種、菌材(沒接菌的鮮柞木棒)、柞樹落葉、干凈的中粗粒河沙一步到位的種植技術(shù);改變了過去種植天麻必須先培養(yǎng)樹葉菌床,后種植天麻而難于把握麻、菌結(jié)合而導(dǎo)致天麻有性繁殖90%以上的失敗局面。天麻有性繁殖地溝一步法種植技術(shù),不僅可獲得天麻有性繁殖100%的成功率,而且成本低,收益高。其種植技術(shù)是:
1.選擇種用箭麻
收獲天麻時,挑選發(fā)育好,箭芽粗壯,無病蟲害的箭麻。盡量選留大的,重量在100g以上的為最好;體大營養(yǎng)充分,栽后天麻生長旺盛,結(jié)蒴果多。
2.箭麻的栽培及管理
為管理方便,最好栽于木箱中。木箱的規(guī)格長為60cm,寬為40cm,高為30cm為宜。填充料為干凈的中粗粒河沙。
栽培方法是:先將箱底放入20cm厚的填充料,栽培3行箭麻,每行擺放6個,上面蓋填充料8cm。栽培時不用或加菌捧和菌材,經(jīng)實踐證明未接蜜環(huán)菌的箭麻,可照常開花結(jié)蒴果,而且果實飽滿。但是,加菌棒和菌材的箭麻可以增殖若干子麻。栽培后,要加強管理。適宜的箱溫是20~25℃。當達到15℃時,頂芽便開始伸展,20~25℃生長最快。麻層的濕度50%為宜。空氣相對濕度要求在70~80%,陽光直射和過于干燥,將影響箭麻開花和授粉,應(yīng)進行遮蔭降溫;箭麻出土后不僅沙層內(nèi)需要水份,而天麻地上莖和花序也都需要水份;因天麻無須根,吸水能力較差,如不及時噴水易出現(xiàn)生長緩慢,花蕾干枯或不開花。故每天還需要用噴霧器在早、午、晚各噴水一次。有利于箭麻生長和開花結(jié)蒴果。
3.人工授粉
方法是:左手托住花蒂,右手持鑷子,或用竹簽挑開花帽挑起花粉塊,粘在柱頭上也可。要掌握好授粉時機,箭麻花開放后,柱頭分泌粘液(花粉成熟)時是授粉的有利時機。授粉要在上午10時至下午2時進行。下午2時后花粉干燥,不易成功。天麻的花是從花序下部依次向上部逐漸開放,所以人工授粉要分期進行。
4.采收種子
授粉后20天左右,最長不超過30天,種子即可成熟。采收早了種子不成,晚了種子飛落了。恰好的時機是,種殼的縱溝由凸變凹,手捏發(fā)軟。下部的蒴果先成熟,可以先采下保存,待1~2天,上部的也即全部成熟。
5.種子保存
天麻的種子比較特殊,是一個單層細胞的種皮包著種胚,無胚乳。種子很小,平均長0.69mm,寬0.14mm,沒有后熟期,所以,一般情況下,應(yīng)隨收隨種。實踐證明:常溫下存放2~4天,活力率為80~90%,存放5~7天,活力率為10%,低溫可以延長保存期,4~5℃的溫度下可保存7天;天麻種子不能在零下保存。種子帶果殼一起保存為好,如取出易干燥失去活性。
6.種子活力測定法
為了掌握種子的活性,播種時可以進行種子活性測定。方法是:用0.5%~1%的紅石氯醋溶液,將天麻種子浸在其中,在30℃的黑暗環(huán)境中放置24小時,然后觀察判定,如種子是桃紅色,即保有活力,如是黃色,即活力喪失。
7.產(chǎn)種量及播種量
100g以上的箭麻,可結(jié)蒴果80個,約有60個能成熟。一般每個蒴果內(nèi)有種子在1~5萬粒,最多可達8萬粒,平均3萬粒。一株箭麻可產(chǎn)種子180萬粒,其中約有80%的種子有胚,20%的種子無胚。播種量,每平方米播種16~20個蒴果為宜。
8.選場挖溝
選擇排水良好的山坡地(無山坡地平地也可),順山挖地溝,地溝的規(guī)格:寬為4.2m,深1.1m,長50m(也可隨地形和種植規(guī)模而定),將土翻在地溝兩邊,打成土墻,高2.1m,如打不住土墻的話,可在堆土的里面用磚疊成內(nèi)墻(又稱擋土墻壁),墻上用木桿或水泥桿每隔0.5m橫擔(dān)一根,橫桿上鋪蓋塑料編織袋,紡織袋上蓋麥草或稻草10cm厚,麥草上面鋪蓋抗老化塑料薄膜,塑料薄膜上面再蓋一層草簾,用以提溫、保溫和遮蔭、防雨。
9.播種天麻
挖好地溝。搭設(shè)好上蓋后,用2%的高錳酸鉀溶液進行地溝內(nèi)地面和四壁墻面均勻地噴霧消毒殺菌。再用防害靈防止各種蟲子危害天麻。方法是每袋(包)防害靈兌食鹽:50g拌勻,均勻地撒于地溝地面上,然后種植天麻。種天麻時,先在溝底鋪一層干凈的中粗粒河沙(濕度50%厚度10cm,河沙上面撤一層柞樹落葉(撤前用清水浸泡一下,稍涼去浮水后即可),柞樹落葉上均勻地撒種拌有萌發(fā)菌的天麻種子(一般每平方米種植2層,需天麻蒴果20個,將20個天麻蒴果捏碎拌入2袋萌發(fā)菌中,播種即可),再在播種層上擺放砍過魚鱗口,浸泡過0.25%硝銨水的柞木棒,棒與棒間隔5cm,每平方米每層共擺放9根左右(15kg),然后把蜜環(huán)菌菌種碎塊擺放在魚鱗口處及木棒兩端,其它處均勻的撒遍為止(每層用三級固體菌種2瓶,每瓶750g),再把直徑為1.5cm;長為6cm的小柞木捧斜形擺放于大柞木棒之間,以引導(dǎo)蜜環(huán)菌上棒,然后蓋河沙5cm厚,用同樣的方法播種第二層后,覆蓋河沙10~15cm厚即可。
10.播種后的管理
播種1周后,可在天麻畦面上輕噴水1次。1月后,當天麻種子己萌發(fā),蜜環(huán)菌已和柞木棒接上菌了,這時需噴1次重水。以后保持沙子濕潤即可,特別在7~8月份氣溫較高時,不能重噴水,要注意通風(fēng)換氣,向空氣中噴霧涼水降溫,9月份氣溫在20~25度時,正是天麻的生長旺季,可噴重水。10月以后,氣溫逐漸下降,一般情況下,就不必噴水了。如發(fā)現(xiàn)天麻畦窖內(nèi),蜜環(huán)菌和天麻的營養(yǎng)不足時,可用雙效素粉直接撤于畦窖表面的沙層上面,每平方米撒1包。撤后噴灑一次重水,可使雙效素粉緩緩滲入沙層中,以補充蜜環(huán)菌和天麻的營養(yǎng),并且還能抑制雜菌污染等雙效作用。
11.天麻的采收
6月份播種的天麻,為了擴種用,可在當年的11月份采收移栽。也可在翌年的3月份采收移栽。如想讓天麻長成商品麻(大白麻或箭麻)或種麻(種用箭麻),可在翌年的11月份采收或移栽。天麻的采收時間最好是與移栽時間同步進行。天麻采收時,先把上層沙子清除后,再慢慢掀起菌棒,扒出天麻。將頭上長出鸚鵡嘴的大天麻(叫箭麻)、大白麻(沒長鸚鵡嘴的大天麻叫大白麻)、中小白麻和米麻分類盛裝以利分別運用。再用同樣的方法采收第二層。采收的箭麻或大白麻加工成商品麻,箭麻有的要做有性繁殖的種麻,中小白麻和米麻做無性繁殖栽培。B13.
摘自《中國中醫(yī)藥報》劉炳仁
1、場地選擇:根據(jù)地區(qū)的海拔高度,選擇合適的坡地進行種植,土壤則以疏松肥沃、通透性良好的微酸性沙質(zhì)土壤為宜。2、菌枝培養(yǎng):將樹枝切成小段,放置于硝酸銨溶液中浸泡后,挖坑,按照一層薄樹葉,一層樹枝,一層薄土,一層菌種的順序鋪放。3、菌材培養(yǎng):將樹干鋸成木段,在木段上砍出魚鱗口,然后挖坑,鋪上一層樹葉,平放一層菌材,并用土壤將孔隙填好,如此重復(fù)培養(yǎng)4-5層菌材,最終覆蓋10cm厚土壤。
一、天麻的栽培與種植技術(shù)
1、場地選擇
(1)林地選擇:選擇青岡、槲櫟、板栗、栓皮栗、樺樹等闊葉樹為主的林地進行種植為宜。
(2)坡向選擇:如果是海拔較高的山區(qū),一般選擇陽坡進行種植,如果是海拔中等的山區(qū),選擇半陰半陽的坡地進行種植,如果是海拔較低的山區(qū),選擇陰坡進行種植。
(3)土質(zhì)要求:選擇疏松肥沃、通透性良好的微酸性沙質(zhì)土壤進行種植,土壤ph控制在5.5-6之間。
2、菌枝培養(yǎng)
(1)準備好樹枝,然后將直徑約為1-2cm的樹枝,切成小段,長度約為7-10cm,樹枝兩端呈斜面。
(2)將切好的樹枝放置在0.25%硝酸銨溶液中浸泡10分鐘左右。
(3)樹枝處理好之后,挖一個深30cm,寬60-100cm的坑,長度根據(jù)具體需求作出調(diào)整,然后在坑的底部按照順序鋪上一層薄樹葉,一層樹枝,一層薄土,一層菌種即可。
3、菌材(菌棒)培養(yǎng)
(1)選擇適合的樹干作為蜜環(huán)菌的腐生基物(直徑約為5-10cm),將其鋸成木段,長度約為40-60cm。
(2)根據(jù)木段的粗細,在兩面處每隔3-5cm左右砍出一道魚鱗口,然后挖一個深50-60cm,能夠培養(yǎng)100根左右的菌材的坑,接著在坑底鋪上一層薄薄的樹葉,平放一層菌材(兩根新菌材間加入2-3段蔭枝),并用土壤將孔隙填充好。
(2)按照上述步驟重復(fù)培養(yǎng)4-5層菌材,最后覆土,厚度約為10cm。
4、無性繁殖
以重量為7g左右的白麻作種為宜,栽種時間為10-11月,土壤凍結(jié)前或3月,土壤解凍后。
(1)菌材伴栽法
①挖一個深30cm,直徑為60cm的窩。
②在窩的底部均勻鋪上一層較薄的樹葉,然后在樹葉上平放3-5根菌棒(菌棒間的間隔為2-3cm左右)。
③在緊靠菌棒處,與菌棒平行擺放3-4個種麻,菌材兩頭各擺一個。
④按照上述步驟繼續(xù)下種,最終每個窩的用種量約為0.4-0.5kg。
⑤下種結(jié)束后,在窩的頂部覆蓋土壤,約為10cm厚,然后再覆蓋一層樹葉。
(2)菌材加新材栽培法
栽種方法與菌材伴栽法類似,但是每隔一根菌材需要添加一根新材,并且加入菌枝。該方法由于新材營養(yǎng)豐富,因此天麻的產(chǎn)量相對較高。
(3)菌床栽培法
①在6-8月份時,挖深30cm,長寬均為60cm的坑,并在坑底鋪上3-5根新材,新材之間的距離約為2-3cm。
②放入3-4段菌枝,并均勻覆蓋一層薄沙土。
③按照上述步驟繼續(xù)布置新材和菌枝,每個坑內(nèi)大約使用5-10根新材(即布設(shè)兩層),最終結(jié)束時,在坑頂覆蓋10cm厚的土壤。
④下種時,將上層的菌材取出,而下層的菌材不動,然后在兩棒之間以及菌棒兩頭挖小洞,放入5-6個種麻(種麻緊靠菌棒),并覆蓋一層薄土。
⑤覆土結(jié)束后,使用菌材和新材繼續(xù)在上層菌材處下種。
⑥該種栽培方法接菌速度快,接菌率高,天麻產(chǎn)量高。
6、有性繁殖
(1)培育種子
①選擇頂芽飽滿、沒有病蟲害,單個重量在100g以上的箭麻做種,按照株行距15-20cm進行種植(芽頭保持朝上)。
②播種結(jié)束后,覆蓋4-7cm厚的細沙土。
③人工進行授粉,保證結(jié)籽率。
④果實成熟后,在開裂前2-3天左右采收。一般當天采收,當天用于播種。
⑤如果無法及時播種,應(yīng)當將果實晾曬2-3小時,然后使用牛皮紙袋包裹好放入4℃冰箱中恒溫貯藏(存儲時間不宜超過5天)。
(2)播種(樹葉菌床法)
①按照無性繁殖中的菌材伴栽法挖好窩,并在窩底鋪上1-2cm厚的濕樹葉(樹葉選擇板栗樹、柞樹等殼斗科樹的樹葉)。
②每平方米面積播種30-40個天麻果實,每窩內(nèi)播種15-20個天麻果實。
③確定好用種量后,將種子從果實中抖出,分為兩部分,其中一部分撒在濕樹葉上,并加入蜜環(huán)菌棒,菌棒間放入菌枝,然后填土至棒平,并在土面上再次鋪上一層樹葉。接著將另外一份種子均勻撒在樹葉上,放入菌棒,覆土(厚10cm)。
④下種結(jié)束后,在窩的頂部覆蓋一層樹葉,保溫保濕。
7、管理方法
(1)防旱、排澇
①如果遭遇久旱無雨的天氣,可將坑頂覆蓋物加厚或在坑頂開穴(不能漏出菌材),然后澆水。澆水結(jié)束后,將覆蓋物重新蓋好。
②如果是雨季,提前挖好排水溝,避免天麻窩被雨水浸泡,尤其是9-10月份期間。
(2)越冬
在氣溫降低至零下10℃以下時,天麻容易遭受凍害,因此在寒潮來臨之前,需要加厚覆蓋物,幫助天麻安全越冬。
(3)病蟲害及雜菌防治
①雜菌防治:栽種天麻時,應(yīng)當多加菌枝,加大菌種使用量;適當調(diào)節(jié)栽培穴的濕度。
②蟲害防治:天麻蟲害主要以偽葉甲(危害果實)和蚜蟲(危害花薹)為主,其中偽葉甲人工捕殺即可,而蚜蟲可以使用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進行防治。
③病害防治:天麻病害以塊莖黑腐病為主,主要通過農(nóng)業(yè)措施進行預(yù)防(嚴格選種,盡量避免使用老窩、老棒、老種,調(diào)節(jié)土壤濕度)。
二、天麻幾年才能收獲
1、無性繁殖
(1)如果是冬栽天麻,一般在10月下旬至12月上旬,土壤凍結(jié)之前進行播種,然后在第二年的冬天進行收獲,生長周期為9-11個月左右。
(2)如果是春栽天麻,一般在春季的3-4月份,土壤解凍之后進行播種,然后在當年的冬天或第二年的春天進行收獲,生長周期為6-8個月左右。
2、有性繁殖
在播種后一年半左右進行收獲,即當年的4-7月份播種,第二年的10-11月份收獲。
天麻種植技術(shù):
一、圃地選擇
泥土的優(yōu)劣直接直接決定天麻出產(chǎn)的多與少,如土質(zhì)非常好,生長環(huán)境非常好,那么管理打理便會簡單的多,出產(chǎn)也跟著增長。天麻對泥土限制很少,可以是砂石土,黃泥,黏土,含沙量大的泥土也沒多大關(guān)系。天麻耐寒冷耐干旱不怕水淹,種植的田地限制地勢舒緩,土地要排水通暢,夏天來時雨水變多,雨水要能及時的排出去,不然很容易大面積死苗。土地重點是利于排澇,土質(zhì)一般便可以,光照時間足。
二、整地
耕地:天麻對營養(yǎng)極其靈敏,泥土營養(yǎng)足,生長的就旺盛油綠,株體健壯。但有一些藥田的泥土都是些營養(yǎng)一般的土地,正因為這樣,想天麻產(chǎn)量高,就要在種植前施足底肥,以660㎡3~7T牛糞雞糞撒施,撒施肥料之后翻土深耕一次,細耙一次,如此泥土和養(yǎng)料就很勻稱的混合在一起,做到?jīng)]有大土疙瘩,方便種植提高發(fā)芽率。
作畦:為了簡便天麻在整個生長時間的澆灌,清理雜草,施肥等要做的養(yǎng)護管理,推薦各位把土地作成固定1.6米寬的畦,總長度12~20米,具體參照土地下決定。
三、播種
天麻種子個頭一般,出芽率很強,在種植之前可以適度的催芽處理,部分流程確實很簡單,使用溫水浸泡一天,后取出來晾干便可以建造,種植厚度適當或較淺的好,蓋的泥土厚度不多于5厘米。通常采取一條一條的播種,選風(fēng)小的環(huán)境,將天麻種子混入濕沙中,在均勻的撒到地面,種下之后可采取手工摟土或機械摟土覆土,覆土之后澆灌一次,大約6~12天便可以提高發(fā)芽率。
四、苗期管理
天麻苗期養(yǎng)護的工作量比較少,他沒有病害,生長發(fā)育狀態(tài)好。最大部分的事情只有澆灌,清理雜草防治蟲害這些,在天麻的生長發(fā)育高峰期,要求海量的水肥,在此期間,可660㎡撒施復(fù)合肥50千克,在天麻生長發(fā)育最快的時候還要求很多的水份,期間要根據(jù)氣象條件,決定是否需要澆水。
天麻的有性繁殖栽培技術(shù)是利用天麻種子繁殖來栽培天麻的一套栽培技術(shù)。由于箭麻在人工栽培管理下,產(chǎn)果數(shù)多,每個蒴果中含天麻種子的數(shù)量大,可以大大降低生產(chǎn)成本。另外,利用有性繁殖的米麻及白麻作種麻進行無性繁殖,天麻的生活力強,生長快,產(chǎn)量高,可克服無性繁殖天麻種性退化現(xiàn)象。
天麻有性繁殖栽培工藝流程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3370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粉葛根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