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時采收中藥材,可以達到增產(chǎn)增收的效果,否則將得不償失。下面介紹適宜秋季采收的15種中藥材,供藥農(nóng)參考選用。
1.板藍根:霜降前后為最佳采收期。順坡向一邊挖開,選健壯、無病害的植株,稍微曬干,去掉枯葉,從蘆頭處切或剪開,根按大小分為兩等,葉不分等,晾或曬干即可。
2.半夏:9~10月采挖。用小齒耙淺挖細翻,將橫莖7mm以上采收(小的留于土中作種),之后堆放室內(nèi)發(fā)酵、去皮、干燥,后放于陽光下曝曬即可出售。
3.白扁豆:9~10月采收。將莢果采回后曬干,用木棒敲打出種子,去雜質(zhì)曬干即成。
4.連翹:于霜降后果實由青變土黃色、果實即將開裂的采收。采回的果實曬干,除去雜質(zhì),再曬至全干即成。
5.決明子:9~10月采收。當莢果變成黑褐色時分批采收,最后割下全株,運回曬干,用木棒打下種子,除凈雜質(zhì),曬至全干即成。
6.馬兜鈴:9月上旬~10月上旬果實由綠轉(zhuǎn)黃時連果柄摘下,曬干即可。以果實成熟、色黃綠、體完整、種子充實者為佳。
7.柴胡:9~10月采挖。先割去莖稈(曬干后另作藥用),之后再挖出根部,去凈泥土,曬干或烘干即可。
8.百合:9~10月當莖葉枯萎時,選晴天挖取,除去泥土、莖稈和須根,將大鱗莖作商品,小鱗莖留作種用。
9.防風:10月下旬~11月中旬采挖。采挖時從畦的一邊順行深挖,露出根后用手扒出,防止挖斷。挖出后除凈殘莖和泥土,曬至半干時去掉毛須,再曬至九成干,按粗細長短分別扎成0.5kg重的小捆,再曬至全干即可。勿在強光下曝曬。
10.山藥:在10月下旬采挖。開溝采挖,勿使塊莖斷裂,去掉泥土,曬干即可出售。
11.丹參:于10~11月莖葉枯萎后選晴天較干燥時采挖。先把根部周圍土鋤松,然后把全根挖起,在田間曝曬,去泥土后運回即可。
12.當歸:10月下旬植株枯黃時采挖。挖出全根,勿將根弄斷,抖去泥土,去掉須根及殘留葉柄,置于通風室或背陰處,待根部柔軟后按大小扎成捆進行加工即可。
13.紫菀:10月中旬葉片枯黃時采挖。先將枯葉割去,再將根刨出,抖凈泥土,根莖做種栽用,放入窖內(nèi)埋藏,其余細根編成辮子,曬干即可藥用。
14.紫草:10月份將地上植株割掉,挖出地下根部,抖凈泥土,曬干捆成小把即成。
15.黃芩:9~10月采挖。去掉莖葉,挖出根部,抖凈泥土,曬至半干,撞去外皮后迅速曬干或烘干,切忌雨淋,以堅實無孔洞、內(nèi)部呈鮮黃色為上品。
摘自:《中國中醫(yī)藥報》文/丁 鄉(xiāng)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3372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藥田缺秧苗補救有訣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