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用植物種子播種前進行簡易播前處理,可以提高種子的品質(zhì),防治病蟲害,提高發(fā)芽率、發(fā)芽勢。處理種子的方法除了選種、曬種、消毒、浸種、擦傷處理、沙藏層積處理、拌種等常用的方法外,還有以下新方法。
一、種子包衣。就是在藥材種子外面包裹一層外衣(種衣劑)。播種后吸水膨脹,種衣劑內(nèi)有效成分迅速被藥材種子吸收,可對藥種消毒并防治苗期病、蟲、鳥、鼠害,提高出苗率。加工包衣藥種的程序如下:
藥種精選→種子消毒→種子用粘著劑浸濕→種子在攪拌機中與肥料、農(nóng)藥、菌劑等混合攪拌→逐漸加入填充劑繼續(xù)攪拌→包衣種子成型后過篩→干燥→質(zhì)量檢查→包裝。少量種子可以自行加工,按照合適的配方直接在容器中加入種衣劑,攪拌成型。
二、藥種磁場處理。就是以強磁場短期作用于藥材種子,以激發(fā)種子酶的活性,打破種子休眠,從而提高種子的發(fā)芽率。經(jīng)過處理的種子,抗逆性強,結(jié)果以后其揮發(fā)油、多糖等有效成分含量大幅度提高,且可使藥材增產(chǎn)20%左右。藥農(nóng)只要投資幾十元購買gy-1型家用磁場處理種子機,將種子放入其中,幾分鐘后取出即可催芽播種。
三、蒸汽處理。國內(nèi)外利用蒸汽處理黃連、紅花、三七等藥材種子,獲得較好的效果。利用溫度為70℃的蒸汽處理地黃、玄參、黨參等種子1-5天,可以減少真菌性病菌侵染引起的病害。采用蒸汽處理藥材種子,一定要保持比較穩(wěn)定的溫度和一定的濕度,防止種子過干或過濕,且要勤檢查,經(jīng)常翻動,使種子受熱均勻,促進氣體交換。
四、催芽劑處理。中國科學院北京植物園徐本美副研究員研制出的種子催芽劑,主要成分是植物生長促進劑、營養(yǎng)元素、滲透調(diào)節(jié)劑及抗寒劑等。用催芽劑處理,可打破藥材種子休眠,增強種子活力,加速發(fā)芽和促進幼苗健壯生長,尤其對隔年陳種子催芽效果更明顯。
五、植物基因表達誘導(dǎo)劑處理。植物基因表達(那氏778)誘導(dǎo)劑(gptt)系我國生態(tài)農(nóng)業(yè)專家那中之啟動研究的無公害植物細胞激活劑。藥材種子用該誘導(dǎo)劑浸種,或植株噴灌施用后,能集聚植物界抗凍、抗旱、耐水、耐寒、抗光、抗氧化基因于一體,使植株根深矮化、抗病抗寒、耐蟲避蟲、抗倒伏。使用方法:根據(jù)種子多少及吸水量決定用水總量。先將所需總水量的2/3燒開,倒入浸種容器里冷至60℃,將誘導(dǎo)劑倒入攪勻,浸泡2-3小時。然后把剩下1/3的水燒開倒入誘導(dǎo)劑溶液中攪拌。當誘導(dǎo)劑溶液冷至下種初始溫度(45-60℃)時,將種子倒入,充分拌勻。浸種時不必保持恒溫,浸種過程中要上下翻動種子,確保浸透浸勻,以防悶種。
六、早春電熱毯催芽。先鋪電熱毯,將塑料薄膜(薄膜面積是電熱毯面積的2倍以上)鋪在電熱毯上,將毛巾在清水中搓洗干凈擰干,平鋪于薄膜表面。將經(jīng)過處理后的種子瀝干,均勻鋪在濕毛巾上,折疊毛巾或用其他濕毛巾輕輕蓋于種子表面,用另一半薄膜折疊鋪在毛巾上,薄膜上再加蓋毛巾被、毛毯或毛草等覆蓋物保溫,然后通電。每天早晚用毛巾包裹好種子進行淘洗,瀝干后繼續(xù)進行電熱毯催芽。待種子發(fā)芽露白達50%以上時及時揀出播種。操作時要先斷電,完畢后再行通電。
七、簡易暖水瓶催芽法。把經(jīng)浸種處理的種子,用紗布或干凈的襪子包好,用一根細線或繩子系緊,懸吊在裝有半瓶40℃溫水的暖水瓶中,以不淹水為準。蓋上瓶塞,每隔5小時打開瓶塞通氣,并將藥材種子拿出,用溫水沖去種子表面的黏液,重新包好,甩去多余的水分,同時向暖水瓶中加入適量熱水或更換溫水。
八、糖液浸選增產(chǎn)法。用糖液浸選藥材種子,可增產(chǎn)20-30%。方法:按水:紅糖=5:1的比例(重量比)配制糖液。配制時,將水加熱到40℃,倒入紅糖拌勻,使糖全部溶化。然后把配制好的糖液盛在盆里(勿用鋼鐵器皿),盆上做一個白紗布底的籮圈,使紗布浮在水面上。把種子攤在紗布上,種子一面浸在糖液里,另一面露在外面。再以溫水浸過的布片把盆蓋起來,放在溫暖處催芽,溫度保持18-25℃。每天翻拌2-3次。
九、強的納米863生物助長器處理。用強的納米863對藥材浸種,澆水、施肥,能增產(chǎn)20-50%。使用方法:將強的納米863放入桶內(nèi),倒入藥材種子,加入事先經(jīng)強的納米863處理好的水淹沒,浸泡1小時以上。不宜用水浸泡的種子,在播種之前,用強的納米863有孔的那一面朝上放入容器內(nèi),把種子直接放在強的納米863上面,用塑料薄膜蓋好,處理一個晚上,就可以播種了。
十、超聲波處理。超聲波是頻率高達2萬赫茲以上的聲波,用它對種子進行短暫處理(15秒至5分鐘),具有促進發(fā)芽、加速幼苗生長、提早成熟和增產(chǎn)等作用。
在蔬菜生產(chǎn)過程中,為了確保出苗快而整齊,幼苗健壯無病蟲害,須在播前進行種子處理。種子處理包括精選、消毒、浸種、催芽等。
一、種子精選
將挑選出的純度好、發(fā)芽率高、飽滿成實的種子用20-30℃的溫水淘洗。番茄種子上的絨毛、茄子種子上的粘膜、辣椒種子上的辣味以及黃瓜和西葫蘆種子上的粘液都可洗掉,以免影響出芽。
二、種子消毒
浸種前將種子消毒,可減少病害的最初侵染源,常用的消毒方法有:
1、沸水變溫燙種。先將種子浸入冷水中浸泡1-2小時,再將種子每50-100克包于紗布內(nèi),用細繩系住迅速放入80-90度的半沸水中。紗布內(nèi)種子不要包緊,待浸燙到全部種子時再迅速抽出,稍晾一下后再放入,如此反復(fù)四五次后再浸種催芽。此法只適用于番茄、茄子、辣椒、西瓜等種皮較厚的種子。
2、熱水燙種。先將種子浸泡使其膨脹,病菌開始萌動,然后放入55-60度的熱水中,不停地攪拌,燙5-15分鐘后加入冷水,待水溫降至20-30度時進行正常浸種。
3、藥劑消毒。常用的消毒劑有磷酸三鈉、福爾馬林消毒、高錳酸鉀。
三、浸種催芽。
浸種水溫一般在20-30度之間。浸種時間因種類而異,一般瓜類5-6小時;茄類10-24小時;十字花科2-3小時。浸完要晾干種子表面水分再催芽。
常用的有溫湯浸種和藥劑處理。溫湯浸種一般用50~60℃的溫水浸泡5~15分鐘,要不斷攪拌,使種子均勻受熱。藥劑處理可采用0.1%的硫酸銅、0.1%高錳酸鉀或300 倍的福爾馬林浸種;也可按用種量的0.3%~0.4%的比例,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拌種。
1、8月種子成熟后選取成熟飽滿的種子立即進行沙藏處理:種子1份,砂土3份混合均勻。存于背陰處30厘米深的坑內(nèi),保持濕潤。待第二年3月下旬篩出種子,按行距12~15厘米均勻撒播到畦面的淺溝內(nèi),蓋土約1.5厘米,稍壓后澆水,并蓋一層草保濕。出苗前去掉蓋草,苗高6~9厘米時,過密處可適當間苗,1年后移栽。為滿足黃精生長所需的蔭蔽條件,可在畦埂上種植玉米。
2、也可以向干燥種子中加入活性炭,保持種子水分平衡,避免胚芽死亡或胚芽在貯藏過程中消耗更多的營養(yǎng),使播種后能夠快速發(fā)芽,加入量為干燥種子重量的17-19%,之后密封放入常溫匯總,這種方法可以節(jié)約大量貯藏成本
播種育苗是指用植物器官的種子或蕨類植物的孢子進行的有性繁殖。把種子或孢子培育成幼苗(孢子體)的技術(shù)叫播種育苗技術(shù)。通過播種繁殖的幼苗又叫實生苗。
家庭栽培花卉的種子有的可以自己繁殖。如您栽培的是常規(guī)品種,在開花時,只要能結(jié)籽的,采用人工授粉的方法一般都能采收到好的種子。如您栽培的是雜交一代種子,就不要采種了,它的后代分離,不宜再用來播種,如萬壽菊種子后代分離就十分嚴重。
1.消毒如果您的種子數(shù)量少,或種子比較貴重,或育苗時溫度比較低,在播種前最好進行消毒處理。通常的做法是用溫水或藥劑消毒。種子在55℃的溫水中浸15~20分鐘后,種子表皮上的病菌將被殺死,但多數(shù)花卉的種子如葫蘆科的、觀賞辣椒的種子等則安然無恙。利用這個特點把種子放在55℃的溫水里,浸15~20分鐘殺菌?;蛴脷⒄婢霓r(nóng)藥,如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浸種1小時,或用福爾馬林100倍液浸種10分鐘,或用0.5%高錳酸鉀溶液浸種2小時,或用1%的硫酸銅溶液浸種5分鐘。無論用哪種藥,當將種子從藥液中撈出后一定用水充分沖洗,使種子不粘有農(nóng)藥才能播種或催芽。如果播種的數(shù)量大,也可用藥劑拌種,用種子重量0.2%~0.3%的農(nóng)藥拌種,常用農(nóng)藥有福美雙、多菌靈等。
2.浸種催芽浸種是指把種子放在水里,讓它充分吸水以滿足發(fā)芽過程對水分的需要。催芽是指在人工創(chuàng)造的適宜環(huán)境條件下讓種子發(fā)芽。把用水浸過的種子用濕潤的紗布、毛巾包好,放入容器中,或直接放在陶盆里,上面用濕毛巾或紗布覆蓋不見光,放在25℃左右的地方催芽,每天用溫水淋洗種子2次,直到出芽。如果您播種育苗的環(huán)境溫度能夠在22℃以上,大多數(shù)花卉可浸種后直接播種,或消毒后直接播種,這樣比較省事;如您播種育苗的環(huán)境溫度低,應(yīng)催芽后播種。萬壽菊、百日草、紫羅蘭、紫茉莉、蒲包花、菊花、鳳仙花、小麗花、羽葉蔦蘿等出苗容易,可直接將干籽播下。觀賞南瓜、觀賞辣椒、冬珊瑚等浸種催芽后再播更好。
在種子消毒、浸種、催芽的每個過程中,除了個別的木本花卉種子用強酸、強堿進行種皮軟化處理外,都不能使種子接觸油、酸、堿、鹽。用強酸、強堿進行種皮軟化處理后必須用自來水沖洗干凈。
3.低溫層積處理將種子和沙分層堆積叫層積處理。將它們貯藏在0~7℃的低溫環(huán)境下,并兼有催芽目的時,就叫做低溫層積處理或低溫層積催芽。此法在木本花卉種子播種育苗時應(yīng)用較多。它操作簡便,是比較安全的一種方法。
在層積以前要進行種子消毒,然后將種子與濕沙混合,種子和沙體積比為1∶3~5,或一層種子一層沙子交錯層積。大量生產(chǎn)時每層厚度約5厘米左右。沙子濕度以手握成團,松手后觸之即散為宜。低溫沙藏層積處理必須滿足以下3個基本條件:0~5℃的低溫(取決于樹種);適當?shù)臐穸龋ú灰保灰欢ǖ臅r間。各樹種時間很不一致,如杜鵑、榆葉梅需30~40天,海棠需50~60天,桃、李、梅等需70~90天,蠟梅、白玉蘭需90天以上。經(jīng)層積處理后即可取出直接播種,或篩去沙土,或催芽后再播。家庭少量的可放在冰箱的冷藏室里。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3405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野生變家種的藥材品種淺析
下一篇: 購藥材種子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