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麝香
麝香是哺乳動物林麝或原麝的成熟雄體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在《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中被列為上品,是珍貴的中藥材。麝香腺長在雄麝臍和陰莖之間,外部微微隆起,成囊狀,覆蓋有細而疏的短毛。
林麝和原麝都屬鹿科。成熟雄林麝身長80厘米左右,全身褐色,背部無斑點。體毛的基部深灰色,上部棕褐色,近尖端處有深紅色環(huán)。頭小無角,上犬齒長而尖,常露出唇外。林麝主要分布在溫暖的西南部地區(qū),海拔2400~4000米高處的針葉林區(qū)。成熟雄原麝身長85厘米,全身暗褐色,背部有黃色斑點,多排成六行。下頜處向后至肩有兩條白色的帶狀花紋,體毛基部深灰色,近尖端處褐色,并有一白色環(huán)。原麝多生活在北方海拔1000~4500米左右的高原地區(qū),現(xiàn)在有很多地方已開始進行人工養(yǎng)殖。
野生麝多在冬季到來年春季之間獵取,捕捉到后立即取下香囊,直接陰干,稱為“毛殼麝香”,如果去掉外面的囊殼,只剩里面的分泌物,則叫做“麝香仁”,其中呈不規(guī)則顆粒狀或圓形的麝香仁,習(xí)稱“當門子”,質(zhì)量最好。家養(yǎng)的麝可以進行活體取香,每年1~2次,來年還可再取,產(chǎn)量較大。
一、毛殼麝香。呈囊狀球形或橢圓形,直徑3~8厘米,厚2~4厘米。開口處的革質(zhì)皮,顏色為棕褐色,密布灰白色或灰棕色的短毛,在一面的中央有一個小孔,叫“囊孔”,直徑3毫米左右。另一面棕褐色,剖開可見有一層褐色半透明的中膜,內(nèi)膜呈棕色,習(xí)稱“銀皮”或“云皮”,內(nèi)膜包裹的是顆粒狀或粉末狀的香仁。毛殼麝香以皮薄、仁滿、有彈性、香氣濃烈為佳品??捎檬謮耗蟛粠哪移ぬ?,有柔軟的感覺,沒有頂手的硬刺物質(zhì)。而且被壓捏下陷后的皮囊,放手后可彈起,能恢復(fù)原狀。
二、麝香仁。野生品質(zhì)地柔軟、潤澤、疏松。顆粒狀的當門子,外表有麻紋,顏色偏黑,有光澤,斷面棕黃色。粉末狀的香仁外表多帶有些少脫落的內(nèi)膜或皮毛,顏色偏棕色。人工養(yǎng)殖品呈顆粒狀、條狀或團塊狀,表面不平,油性有光澤,并有少量脫落的皮毛黏附。好的麝香仁氣味濃烈,有特異的香氣,味辣,帶苦,微咸,顆粒自然疏松,沒有銳角??扇△晗闳噬僭S放在手心里或拇指與食指之間,加少量水潤濕,進行捻搓。真的麝香不粘手,不頂手,不染手,不結(jié)塊。搓成團狀后,一放手就立即散開,或彈之即散,而捻完麝香的手,香味在手上經(jīng)久不散。
三、取少許麝香放于舌尖與齒門之間,進行咬嘗,感覺粘牙,但無砂子雜質(zhì)等硌牙的感覺,味道微苦而麻辣,香氣濃烈,擴散迅速,立即竄入鼻腔。
四、取麝香少許放于錫紙或金屬片上,在下面用微火燃燒,開始時麝香會崩裂跳動,發(fā)出暴裂聲,隨即熔化膨脹,冒出黑色的油泡,而后開始燃燒,香氣四溢,燒盡后的灰呈白色或灰白色。不應(yīng)有火焰、火星或糊焦味。
五、取少許麝香投入開水杯中,可立即溶解產(chǎn)生淡黃色素,水被染成淡黃色,清澈而不混濁,溶解部分約占60%~70%,會有一些不溶的微小麝香子和散碎的皮膜。若出現(xiàn)有淀粉、砂塵、纖維等不溶性雜質(zhì),就必然有摻雜。若將當門子的顆粒直接投入水中,則不溶,且久不變形。
六、麝香一般以紫紅色為最佳,也有棕褐色或黃色,黑色最次,麝香仁色澤自然有寶光。若有人工摻雜,色澤總會有一些不自然或混濁的現(xiàn)象,仔細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差異。
七、將麝香的粉末與五氯化銻共研,會使香氣消失,再加入氨水,香氣恢復(fù)。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3430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真假烏梢蛇
下一篇: 五靈脂(五靈脂的功效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