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蘭混淆品——佩蘭(Peilan)
[來源]
菊科(ComPositae)植物佩蘭Eupatorium fortunei Turcz.的干燥地上部分。
[性狀]
莖呈圓柱形,有縱棱線,直徑2~5mm,表面黃棕或黃綠色,節(jié)處無毛。質(zhì)脆,斷面髓部白色或中空。葉對生,葉片多皺縮,完整葉片3深裂或不分裂,裂片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邊緣有鋸齒。氣芳香,味微苦。
[鑒別]
莖橫切面表皮細(xì)胞1列,皮層4~8列細(xì)胞,韌皮部有纖維束排列成環(huán),射線寬4~6列細(xì)胞,木質(zhì)部較發(fā)達(dá),髓部薄壁細(xì)胞上有紋孔或髓部中空。
1、艾草
戰(zhàn)國屈原《離騷》原文:戶服艾以盈要兮,謂幽蘭其不可佩。
譯文:無知的人們,他們戶戶都將艾草掛滿腰間,卻說幽香的蘭草不可佩在身邊。
艾草,別名:香艾、灸草、艾絨等。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狀,植株有濃烈香氣?;ü?-10月。全草入藥,有溫經(jīng)、去濕、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過敏等作用。艾葉曬干搗碎得“艾絨”,制艾條供艾灸用,又可作“印泥”的原料。分布于亞洲及歐洲地區(qū)。
2、瓊枝
戰(zhàn)國屈原《離騷》原文:溘吾游此春宮兮,折瓊枝以繼佩。
譯文:興沖沖地游園春神宮旁,折玉樹,插幾枝環(huán)于佩上。
瓊枝,別稱:石華、草珊瑚,是一種藻類生物。生長于低潮線附近碎珊瑚上。瓊枝在古文中亦有許多不同的含義,如玉樹、賢才、美女等。
3、扶桑
戰(zhàn)國屈原《離騷》原文:飲余馬於咸池兮,總余轡乎扶桑。
譯文:早上我飲馬在那咸池邊啊,又把馬系在太陽升起的扶桑。
扶桑,木槿屬植物,一般指朱槿。又名佛槿、中國薔薇。由于花色大多為紅色,所以中國嶺南一帶將之俗稱為大紅花?;ㄆ谌?。它在古代就是一種受歡迎的觀賞性植物,花大色艷,四季常開,主供園林觀用。
4、秋菊
戰(zhàn)國屈原《離騷》原文:夕餐秋菊之落英。
譯文:晚上我用菊花殘瓣充饑。
秋菊,又名菊花、別名九華、黃花、帝女花。多年生菊科草本植物,名貴觀賞花卉,也稱藝菊,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在中國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歷史,約在明末清初傳入歐洲。中國人極愛菊花,在古代曾被賦予吉祥、長壽的含義。
5、木蘭
戰(zhàn)國屈原《離騷》原文:朝搴阰之木蘭兮。
譯文:早晨我在大坡采集木蘭。
木蘭,又叫木蘭花,紫玉蘭,辛夷,木筆。落葉小喬木,木質(zhì)有香氣。從用途角度,紫玉蘭是中國著名的珍貴觀賞植物,在寺院中常有種植,或者在深色背景前成片種植,園林效果極佳。木蘭的花蕾可入藥,用作藥材時(shí)別稱“辛夷”。木蘭花瓣拖面糊之后可以炸著吃,據(jù)說很好吃。
本草綱目里好聽的名字
本草綱目里好聽的名字,好的名字才能讓人印象更加深刻,這是萬里挑一的,為孩子取名時(shí)很多家長都會下足功夫,不同的名字包含著父母不同的期望,下面來看看本草綱目里好聽的名字。
本草綱目里好聽的名字1 【赭石】
——赭石讀音為zhě shí,婉轉(zhuǎn)悠揚(yáng),大氣不凡,讀來順口悅耳,朗朗動聽。此名字是根據(jù)本草綱目中《石部·代赭石》提取而來,于哮喘等疾病有效用。同時(shí)赭石的形狀是赤紅色的石頭,入名象征著吉利祥瑞之氣,寓意名主有赤子之心,品德高尚,性格熱情開朗。
【菘藍(lán)】
——菘藍(lán)即板藍(lán)根,同樣是本草綱目中的一種藥材,有清熱解毒等功效,以此作為名字,讀來悅耳好聽,又含有清新淡雅之詩意,給人古風(fēng)文雅的感覺,體現(xiàn)男孩開朗樂觀、胸襟開闊的性格。同時(shí)也表示男孩才藝很多,有像藍(lán)天大海般的遠(yuǎn)大志向,將來有所成就。
【玄明】
——玄明二字簡單易記,讀來郎朗上口,響亮大氣,十分好聽。根據(jù)《石部·玄明粉》提取“玄明”兩字作為男孩名字,體現(xiàn)出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希望他吉祥、正直、幸福、自律,突顯了男子氣概。玄、明二字還有天地玄黃、光明之義,寓意前程遠(yuǎn)大、一片光明。
【澤蘭】
——?jiǎng)e名又作“露蕊烏頭”,同樣是本草綱目中的一種草藥,用作人名,帶有一種清塵脫俗的氣質(zhì),唯美動聽。澤蘭開花時(shí)形似蘭花,給人清貴淡雅的感覺,讀起來具有古風(fēng)意味,男生以此作為名字,寓意吉祥美好,形容人品貌端正、謙遜溫和之義。
【杜衡】
——選自《草部·杜衡》之中,讀來順口自然,朗朗動聽。杜衡本身的生存環(huán)境很惡劣,但是卻能夠參與治愈多種疾病,以此給男孩作為名字,體現(xiàn)孩子勇敢、陽光、善良的性格,也表達(dá)出孩子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還具有“畦留夷與揭車兮,雜杜衡與芳芷”的詩意內(nèi)涵。
本草綱目里好聽的名字
【遠(yuǎn)志】
——遠(yuǎn)志二字來自于《本草綱目·草部·遠(yuǎn)志》,是一種有安神益智等功效的中藥,入名有品性高尚、心地善良的含義。聽其音,響亮大氣,展現(xiàn)出男子陽剛大氣的特點(diǎn),讀來郎朗上口,悅耳好聽;觀其形,蘊(yùn)含有遠(yuǎn)大志向,奮勇前進(jìn)等寓意內(nèi)涵,表示男孩心存高遠(yuǎn),未來成就不凡。
【山奈】
——此名有一種日式風(fēng)格,顯得洋氣又時(shí)尚,用作藝名或是之后的名字都很適合。同時(shí)山奈它也是本草綱目里中草藥名稱,作為男孩名字,不僅大氣、獨(dú)特,而且在其發(fā)音上給人一種意境之感。再者,山字給人高大的印象,奈字同耐,喻指有耐心,意志力堅(jiān)韌,體現(xiàn)名主豐神俊朗的特點(diǎn)以及有志竟成的寓意內(nèi)涵。
本草綱目里好聽的名字2 本草綱目里好聽的名字男孩
【遠(yuǎn)志】
——來自于《草部·遠(yuǎn)志》,蘊(yùn)含有遠(yuǎn)大志向,奮勇前進(jìn)等寓意內(nèi)涵。且從音律來說,“遠(yuǎn)志”一名大氣響亮,展現(xiàn)出男孩子陽剛之氣的特點(diǎn)。此外,從字形結(jié)構(gòu)來說,搭配合理,字形優(yōu)美、簡單易寫。
【玄明】
——根據(jù)《石部·玄明粉》提取“玄明”兩字作為男孩名字,意體現(xiàn)出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希望他吉祥、正直、幸福、自律,又很好的展現(xiàn)出男孩子的氣概特點(diǎn)。此外,從整體來說“玄明”一名簡單、易讀、郎朗上口。
【山奈】
——“山奈”一名有一種日本風(fēng)味,但其實(shí)它也是本草綱目里中草藥名稱,作為男孩名字,不僅大氣、獨(dú)特,而且在其發(fā)音上給人一種意境之感。與連翹、東葵等中藥名,都很適合作為男生的名字。
本草綱目里好聽的名字女孩
(半夏)
“半夏”一名取自本草綱目里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生用消癤腫作用,獸醫(yī)用以治鎖喉癀。提取作為女孩名字,不僅期望孩子健康,而且在其發(fā)音上給人以溫暖的感受。除此之外“半夏”作為女孩名字獨(dú)特、好聽。
(辛夷)
取自《木部·辛夷》。此名字讀音為xīn、yí,平仄相間,音律優(yōu)美,悅耳動聽。作為女孩名字,不僅好聽獨(dú)特,而且寓意著女孩子平安、吉祥、長壽之義。因?yàn)椤靶烈摹庇置咎m、紫玉蘭。常用中藥,以干燥的花蕾供藥用,具有溫肺通竅、祛風(fēng)散寒等功效。
(佩蘭)
“佩蘭”一名單從字義內(nèi)涵來說,就很好的比喻女孩子品質(zhì)“蘭花”似的高雅,是一個(gè)心地善良,品質(zhì)高尚的女子。此名字也來自于本草綱目里,光聽名字,你的.腦海是否浮現(xiàn)以為溫婉可人的女子形象。類似此類好聽、彰顯女孩氣質(zhì)的名字還有青黛、紫蘇等中藥名。
(子苓)
拼音zǐ、líng,聲調(diào)為上聲、陽平,音律優(yōu)美,悅耳動聽,適合女孩子命名。在音律上展現(xiàn)出了女孩子懂事、乖巧、有修養(yǎng)的氣質(zhì)特點(diǎn)。子苓是“條芩”的別稱,在這提取“子苓”作為女孩名字,表達(dá)了父母對孩子健康的期許。
本草綱目里好聽的名字大全
⑴帶姓氏本草綱目里好聽的名字
黃岑
——“黃岑”一名讀音是huáng、cén,音律起伏不大,但給人一種悅耳動聽、簡單易讀的印象特點(diǎn)。此名,取自《草部·黃岑》作為黃姓父母來說,巧妙直接提取“黃岑”作為男孩名,獨(dú)特中也包含了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希望他有所成就、吉祥、幸福。
杜若
——取自《草部·杜若》展現(xiàn)出文化內(nèi)涵的氣息特點(diǎn),給人一種穩(wěn)重、大氣、有擔(dān)當(dāng)?shù)挠∠?。姓杜的孩子直接提取起此名,不僅簡單易讀、而且名字整體搭配上也簡單、易寫。此外,“杜若”在本草綱目中是一種香草名。在詩詞里杜若絕大部分是指擁有美好品德的君子。
徐長卿
——“徐長卿”一名相信大家很是熟悉,在影視作品中男主角名。其此名字的出自就來自于本草綱目里,作家運(yùn)用此方法取名,不僅賦予名字獨(dú)特好聽性,而且也讓名字更價(jià)值。突出對人物角色形象的賦予,希望他長壽,吉祥之義。
⑵本草綱目里好聽的名字
01、紫菀白芷京墨蓮心槐米
02、雪蠶郁金淡竹夏冰連翹
03、澤蘭飛蓬銀朱紫芙竹茹
04、芫華秋桑白青廣白麥冬
05、秋石龍葵紫蘇水蘇蔓菁
06、桔梗佩蘭將離陵游冬青
07、半夏苡仁零榆蓯蓉川穹
08、柳華景天艾葉蘇木文竹
09、玉竹子芩花楹神曲雪茶
10、香薷海芋茵陳杜若白斂
11、蟬衣南星羽涅青黛落葵
12、芍藥陸英伏苓紫萍辛夷
13、遠(yuǎn)志文元蘇葉虎仗細(xì)辛
14、重樓蒲芹蜚零竹瀝江籬
15、木槿百薇豆蔻菘藍(lán)蘭茹
本草綱目里好聽的名字3紫菀 白芷 京墨 蓮心 槐米
雪蠶 郁金 淡竹 夏冰 連翹
澤蘭 飛蓬 銀朱 紫芙 竹茹
芫華 秋桑 白青 廣白 麥冬
秋石 龍葵 紫蘇 水蘇 蔓菁
桔梗 佩蘭 將離 陵游 冬青
半夏 苡仁 零榆 蓯蓉 川穹
柳華 景天 艾葉 蘇木 文竹
玉竹 子芩 花楹 神曲 雪茶
香薷 海芋 茵陳 杜若 白斂
蟬衣 南星 羽涅 青黛 落葵
芍藥 陸英 伏苓 紫萍 辛夷
遠(yuǎn)志 文元 蘇葉 虎仗 細(xì)辛
重樓 蒲芹 蜚零 竹瀝 江籬
木槿 百薇 豆蔻 菘藍(lán) 蘭茹
男孩名:
嘉之:嘉言懿行,不拔之志
知凡:知書達(dá)理,卓而不凡
少禹:年少有為,禹行舜趨
臨希:玉樹臨風(fēng),大音希聲
南與:斗南一人,無與倫比
晨希:花晨月夕,希世之珍
嘉禮:嘉言懿行,彬彬有禮
政一:政通人和,一世平安
競川:千巖競秀,川流不息
北辰:北斗之尊,寥若星辰
沛?。号嬗旮柿?,西贐南琛
安成:樂天安命,渾然天成
宇川:氣宇軒昂,海納百川
初堯:旭日初升,堯年舜日
錦佑:前程似錦,幸運(yùn)吉祥
沛?。号嬗旮柿兀髭B南琛
一航:獨(dú)樹一幟,一葦以航
景林:高山景行,杞梓之林
君屹:賢才君子,清屹萬古
鴻深:一泓清泉,深不可測
凱哲:凱風(fēng)寒泉,知人則哲
錦皓:錦繡年華,皓月千里
修然:福慧雙修,豁然開朗
恩堯:知遇之恩,舜日堯年
千昱:千山靈俞,日光昱耀
錦一:繁花似錦,一生平安
思林:見賢思齊,翰林子墨
女孩名:
靜昀:靜美如斯,日月云澤
洛一:琪清洛洛,一葉知秋
恬棲:恬然自足,雙宿雙棲
馨雅:明德惟馨,才望高雅
芊昔:芊芊佳人,溫暖如昔
青玥:白齒青眉,眾星捧月
木冉:萬木爭春,月冉日華
禾凝:風(fēng)禾盡起,膚如凝脂
黎思:黎華云翔,行成于思
錦惜:花團(tuán)錦簇,惜我華芳
佳恩:絕代佳人,知恩圖報(bào)
若瑤:安之若素,瑤林玉樹
念安:一念花開,安心樂意
星蔓:皎如日星,不蔓不枝
安藝:安閑自在,德藝雙馨
悅檸:絕代佳人,明德惟馨
瑾禾:懷瑾握瑜,風(fēng)禾盡起
楚瑤:楚楚不凡,瑤林玉樹
如一:初心不改,始終如一
沐心:心心相印,沐浴愛河
云毓:游云驚龍,鐘靈毓秀
甜地?。簽槎箍浦参锩卓诖?、小米口袋的帶根全草。處方別名:地丁、甜地丁、蘿卜地丁、米布袋
紫花地丁: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犁頭草的帶根全草。處方別名:紫花地丁、紫地丁、堇菜地丁
石見穿:為唇形科植物紫參的全草。處方別名:石打穿、石見穿、石大川、華鼠尾
尋骨風(fēng):為馬兜鈴科植物綿毛馬兜鈴的全草。處方別名:清骨風(fēng)、白毛藤、白面風(fēng)、尋骨風(fēng)、巡骨風(fēng)
落得打:為傘形科植物積雪草的全草。處方別名:積雪曹、崩大碗、馬蹄草、地錢草、落得打
澤蘭:為唇形科植物毛葉地瓜兒苗的地上部分。處方別名:水香、水澤、澤蘭
佩 蘭:為菊科植物佩蘭的地上部分。處方別名:佩蘭、香佩蘭、蘭草
千里光:為菊科植物千里光的全草。處方別名:千里急、千里明、千里光
農(nóng)吉利:為豆科植物野百合的全草。處方別名:野百合、鼠卵草、野芝麻、農(nóng)吉利
瞿麥:為石竹科植物瞿麥、石竹的地上部分。處方別名:巨麥、瞿麥、石竹、巨句麥
石韋:為水龍骨科植物廬山石韋、有柄石韋的葉。處方別名:石韋、石葦、大石韋、獨(dú)葉茶、石皮、石劍
荊芥:為唇形科植物荊芥的地上部分。處方別名:荊芥、姜芥、鄭芥、荊芥炭
芥穗:為唇形科植物荊芥的果穗。處方別名:芥穗、芥禾、荊芥穗、芥穗炭
馬齒莧:為馬齒莧科植物馬齒莧的全草。處方別名:馬莧、馬齒莧、馬齒草、馬齒菜、馬鈴菜、五行草
瓦松:為景天科植物瓦松、晚紅瓦松的全草。處方別名:瓦松、瓦花、瓦蓮花、瓦寶塔、瓦松景天
茵陳蒿:為菊科植物茵陳蒿、濱蒿的地上部分。處方別名:茵陳、白蒿、因塵、茵陳蒿、綿茵陳、
蒲公英:為菊科植物蒲公英等的全草。處方別名:公英、卜公英、蒲公英、黃花地丁、通天草
卷柏:為卷柏科植物卷柏、墊狀卷柏的全草。處方別名:卷柏、萬歲草、九死還魂草、卷柏炭
藿香:為唇形科植物藿香的地上部分。處方別名:火香、藿香、廣藿香、南藿香
通草:為五加科植物通脫木的莖髓。處方別名:通草、通絲、通花、大通草、白通草、方通草、絲通草、通脫木
混淆品:小通草:為旌節(jié)花科植物喜馬山旌節(jié)花、中國旌節(jié)花或山茱萸科植物青莢葉的莖髓。小通草、通草棍
珍珠透骨草:為大戟科植物地構(gòu)葉的全草。處方別名:透骨草、地構(gòu)葉、珍珠透骨草
混淆品:透骨草:為透骨草科植物透骨草的全草或根。粘人裙、麻荊芥、老婆針線、透骨草
羊角透骨草:為紫葳科植物角蒿的全草。處方別名:透骨草、羊角蒿、羊角透骨草
鳳仙透骨草:為鳳仙花科植物鳳仙花的全草。處方別名:透骨草、鳳仙、鳳仙花、指甲草、鳳仙透骨草旱蓮草:為菊科植物鱧腸的全草。處方別名:鱧腸、墨旱蓮、旱蓮草、黑墨草、黑頭草、墨汁草、假葵花
混淆品:紅旱蓮:為藤黃科植物黃海棠的全草。旱蓮草、紅旱蓮、湖南連翹、金絲桃、牛心茶、牛心菜
金牛草:為遠(yuǎn)志科植物小花遠(yuǎn)志帶根全草。處方別名:小金牛草、小金不換、七寸草、金牛草
仙鶴草:為薔薇科植物龍牙草的地上部分。處方別名:龍牙草、龍芽、鶴草芽、仙鶴草、仙合草、金頂龍芽
益母草: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的地上部分。處方別名:茺蔚、坤草、茺蔚草、益母、益明、益母草
豨薟草:為菊科植物豨薟草、腺梗豨薟、毛梗豨薟的地上部分。處方別名:豨仙、西薟、希仙、豨薟、豨薟草
浮萍草:為浮萍科植物紫萍的全草。處方別名:夫萍、浮萍、水萍、浮萍草、紫背浮萍
敗醬草:為敗醬科植物白花敗醬、黃花敗醬等帶根全草。處方別名:敗丈、敗醬、敗將、澤敗、黃花龍牙、敗醬草
混淆品:苦菜敗醬:為菊科植物苣荬菜及多種苦菜的全草??嗖?、苦碟子、苣荬芽、苦荬菜、苦苦菜、敗醬草
馬鞭草:為馬鞭草科植物馬鞭草的地上部分。處方別名:馬鞭、馬鞭草、鳳頸草
老鸛草:為牻牛兒苗科植物牻牛兒苗、老鸛草的地上部分。處方別名:老鸛草、老觀草、老鸛嘴、山爬
蛤蟆草:為唇形科植物荔枝草的全草。處方別名:蛤蟆草、蝦蟆草、荔枝草
委陵菜:為薔薇科植物委陵菜的全草。處方別名:委陵菜、翻白草
混淆品:翻白草:為薔薇科植物翻白草的帶根全草。翻白草、老虎棗、破棉襖、雞腿根
車前草:為車前科植物車前、平車前的全草。處方別名:車前草、車前菜、車轱轆菜
地錦草:為大戟科植物地錦、斑地錦的全草。處方別名:血見愁、紅莖草、鋪地錦、斑地錦、奶汁草、地錦草
木 賊:為木賊科植物木賊的地上部分。處方別名:木賊、木賊草
伸筋草:為石松科植物石松的全草。處方別名:伸筋、伸筋草、寬筋草、舒筋草、筋骨草、石松、金毛獅子草
燈心草:為燈心草科植物燈心草的莖髓。處方別名:燈芯、燈心草、燈草、朱拌燈芯、燈心炭
排草:為藤黃科植物元寶草的全草。處方別名:元寶草、對葉草、排草
鹿含草:為鹿蹄草科植物鹿蹄草、圓葉鹿蹄草等的全草。處方別名:鹿銜、鹿蹄草、鹿銜草、鹿含草旱蓮草:為菊科植物鱧腸的全草。處方別名:鱧腸、墨旱蓮、旱蓮草、黑墨草、黑頭草、墨汁草、假葵花
混淆品:紅旱蓮:為藤黃科植物黃海棠的全草。旱蓮草、紅旱蓮、湖南連翹、金絲桃、牛心茶、牛心菜
金牛草:為遠(yuǎn)志科植物小花遠(yuǎn)志帶根全草。處方別名:小金牛草、小金不換、七寸草、金牛草
仙鶴草:為薔薇科植物龍牙草的地上部分。處方別名:龍牙草、龍芽、鶴草芽、仙鶴草、仙合草、金頂龍芽
益母草: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的地上部分。處方別名:茺蔚、坤草、茺蔚草、益母、益明、益母草
豨薟草:為菊科植物豨薟草、腺梗豨薟、毛梗豨薟的地上部分。處方別名:豨仙、西薟、希仙、豨薟、豨薟草
浮萍草:為浮萍科植物紫萍的全草。處方別名:夫萍、浮萍、水萍、浮萍草、紫背浮萍
敗醬草:為敗醬科植物白花敗醬、黃花敗醬等帶根全草。處方別名:敗丈、敗醬、敗將、澤敗、黃花龍牙、敗醬草
混淆品:苦菜敗醬:為菊科植物苣荬菜及多種苦菜的全草??嗖?、苦碟子、苣荬芽、苦荬菜、苦苦菜、敗醬草
馬鞭草:為馬鞭草科植物馬鞭草的地上部分。處方別名:馬鞭、馬鞭草、鳳頸草
老鸛草:為牻牛兒苗科植物牻牛兒苗、老鸛草的地上部分。處方別名:老鸛草、老觀草、老鸛嘴、山爬
蛤蟆草:為唇形科植物荔枝草的全草。處方別名:蛤蟆草、蝦蟆草、荔枝草
委陵菜:為薔薇科植物委陵菜的全草。處方別名:委陵菜、翻白草
混淆品:翻白草:為薔薇科植物翻白草的帶根全草。翻白草、老虎棗、破棉襖、雞腿根
車前草:為車前科植物車前、平車前的全草。處方別名:車前草、車前菜、車轱轆菜
地錦草:為大戟科植物地錦、斑地錦的全草。處方別名:血見愁、紅莖草、鋪地錦、斑地錦、奶汁草、地錦草
木 賊:為木賊科植物木賊的地上部分。處方別名:木賊、木賊草
伸筋草:為石松科植物石松的全草。處方別名:伸筋、伸筋草、寬筋草、舒筋草、筋骨草、石松、金毛獅子草
燈心草:為燈心草科植物燈心草的莖髓。處方別名:燈芯、燈心草、燈草、朱拌燈芯、燈心炭
排草:為藤黃科植物元寶草的全草。處方別名:元寶草、對葉草、排草
鹿含草:為鹿蹄草科植物鹿蹄草、圓葉鹿蹄草等的全草。處方別名:鹿銜、鹿蹄草、鹿銜草、鹿含草、鹿銜草
龍葵:為茄科植物龍葵的全草。處方別名:苦葵、山茄子、天茄子、龍葵
鳳尾草:為鳳尾蕨科植物鳳尾草的全草或根。處方別名:井口草、井欄草、鳳尾蕨、鳳尾草、金雞腳、七星草、金星草
魚腥草: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的地上部分。處方別名:魚腥草、蕺菜、紫蕺
鵝不食草:為菊科植物石胡荽的全草。處方別名:石胡荽、鵝不食、鵝不食草
金錢草:為報(bào)春花科植物過路黃的全草。處方別名:金錢草、過路黃、大金錢草、遍地黃
混淆品:連錢草:為唇形科植物活血丹的地上部分。金錢草、連錢草、銅錢草
白花蛇舌草:為茜草科植物白花蛇舌草帶根全草。處方別名:蛇舌草、白花蛇草、白花蛇舌草
零陵香:為報(bào)春花科植物靈香草的帶根全草。處方別名:靈香草、零陵香、零靈香、廣靈香、0 0香
紫珠草:為馬鞭草科植物紫珠等的枝葉。處方別名:紫珠、杜虹花、粗糠柴、紫珠草
夏枯草: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果穗。處方別名:夏枯、夏枯草、夏枯球、枯草穗
雞骨草:為豆科植物廣州相思子的全草。處方別名:雞骨草、雞古草、黃頭草
地耳草:為藤黃科植物地耳草的全草。處方別名:地耳草、田基黃、田基莧
石斛:為蘭科植物環(huán)草石斛、金釵石斛等多個(gè)種的莖。處方別名:石斛、石斗、金釵、角斗、金石斛、川石斛、細(xì)石斛、金釵石斛、耳環(huán)石斛、鐵皮石斛、大黃草、細(xì)黃草
白英:為茄科植物白英的全草。處方別名:白英、白毛藤、蜀羊泉、排風(fēng)、鬼目草
半枝蓮:為唇形科植物半枝蓮的全草。處方別名:半支蓮、半枝蓮
谷精草:為谷精草科植物谷精草的帶花莖頭狀花序。處方別名:谷精、谷精草、谷精珠
薄荷:為唇形科植物薄荷的地上部分。處方別名:卜荷、卜可、香荷、薄苛、薄荷、番荷葉、金葉薄荷、龍腦薄荷
六月雪:為茜草科植物白馬骨、六月雪的全株。處方別名:六月雪、白馬骨、白雪丹、路邊荊
麻黃:為麻黃科植物草麻黃、中麻黃、木賊麻黃的莖。處方別名:麻王、麻黃、卑相、卑鹽、炙麻黃
荷梗:為睡蓮科植物蓮的葉柄和花柄。處方別名:荷更、荷梗、蓮蓬梗
蘇梗:為唇形科植物紫蘇的莖葉。處方別名:蘇更、蘇梗、紫蘇梗、大蘇梗
劉寄奴:為菊科植物奇蒿的全草。處方別名:金寄奴、九里光、南寄奴、奇蒿
混淆品:北劉寄奴:為玄參科植物陰行草帶果全草。北寄奴、劉寄奴、陰行草、鈴茵陳
青蒿:為菊科植物黃花蒿的地上部分。處方別名:青蒿、嫩青蒿、香蒿、青蒿梗
扁蓄:為蓼科植物扁蓄的地上部分。處方別名:扁蓄、扁許、扁蓄、扁竹草、扁節(jié)草
半邊蓮:為桔??浦参锇脒吷彽娜?。處方別名:半邊菊、半邊蓮、急解索
大薊:為菊科植物薊的地上部分或根。處方別名:大吉、大薊、虎薊、馬薊、刺薊、鬼薊、大薊炭
小薊:為菊科植物刺兒菜的地上部分。處方別名:小吉、小薊、七七菜、刺兒菜、小薊炭
澤 漆:為大戟科植物澤漆的全草。處方別名:澤漆、乳漿草、貓兒眼
香薷:為唇形科植物石香薷的地上部分。處方別名:香茹、香薷、香茸、香葇
溪黃草:為唇形科植物線紋香茶菜的全草。處方別名:溪溝草、溪黃草、四方蒿、香茶菜
鐵莧菜:為大戟科植物鐵莧菜的全草。處方別名:鐵莧菜、海蚌含珠、蜆草、血見愁
忍冬藤: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莖枝。處方別名:雙花藤、二花藤、銀花藤、忍冬藤、忍冬草、金銀花藤、金釵股、金銀藤、左纏藤、忍冬仝
天仙藤:為馬兜鈴科植物馬兜鈴的莖葉。處方別名:兜鈴藤、天仙藤、馬兜鈴藤、天仙仝
絡(luò)石藤:為夾竹桃科植物絡(luò)石帶葉莖藤。處方別名:絡(luò)石、絡(luò)石藤、絡(luò)石仝
青風(fēng)藤:為防己科植物青藤、毛青藤的藤莖。處方別名:青風(fēng)、青藤、青風(fēng)藤、清風(fēng)藤、青風(fēng)仝
石南藤:為胡椒科植物湖北胡椒、絨毛胡椒的帶葉莖枝。處方別名:石南藤、丁公藤、南藤、石南仝
混淆品:丁公藤:為旋花科植物丁公藤的根、莖。(有毒植物)
夜交藤:為蓼科植物何首烏的莖藤。處方別名:首烏藤、夜交藤、夜交仝
海風(fēng)藤:為胡椒科植物風(fēng)藤的莖藤。處方別名:風(fēng)藤、海風(fēng)藤、海風(fēng)仝
腫節(jié)風(fēng):為金粟蘭科植物草珊瑚的全株。處方別名:草珊瑚、腫節(jié)風(fēng)、九節(jié)茶
葎 草:為桑科植物葎草的全草。處方別名:拉拉藤、葎草、葛葎草
垂盆草:為景天科植物垂盆草的全草。處方別名:石指甲、狗牙瓣、垂盆草
絞股藍(lán):為葫蘆科植物絞股藍(lán)的全草。處方別名:七葉膽、絞股藍(lán)、絞股蘭
鴨跖草:為鴨跖草科鴨跖草的全草。處方別名:鴨舌草、竹葉草、三角菜、鴨仔草、鴨跖草、蘭姑草
鬼針草:為菊科植物鬼針草的全草。處方別名:鬼針草、鬼叉、盲腸草、一包針、婆婆針
珍珠草:為大戟科植物葉下珠的全草。處方別名:珍珠草、葉下珠、真珠草
*羊藿:為小檗科植物*羊藿、箭葉*羊藿等的地上部分。處方別名:羊合葉、羊藿、羊藿葉、*羊藿、仙靈脾、炙羊藿葉
穿心蓮:為爵床科植物穿心蓮的全草。處方別名:一見喜、穿心蓮、苦草、印度草風(fēng)毛菊:為菊科植物風(fēng)毛菊的地上部分。處方別名:大花草、風(fēng)毛菊
金沸草:為菊科植物旋覆花、歐亞旋覆花的全草。處方別名:金佛草、金沸草、旋覆草
平地木:為紫金??浦参镒辖鹋5娜?。處方別名:紫金牛、老勿大、矮地茶、平地木
[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醫(yī)學(xué)教育網(wǎng)收集整理]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
為唇形科植物毛葉地瓜兒苗的地上部分。野生。全國大部分地區(qū)均產(chǎn),主產(chǎn)于黑龍江、遼寧、浙江、湖北等地。夏、秋兩季莖葉茂盛時(shí)采割,曬干。除去雜質(zhì)泥土,潤透,切段,干燥后生用。
【性能】苦、辛,微溫。歸肝、脾經(jīng)。
【功效】活血調(diào)經(jīng),祛瘀消癰,利水消腫。
【應(yīng)用】
1.血瘀經(jīng)閉、痛經(jīng)、產(chǎn)后瘀滯腹痛。本品辛散苦泄溫通,行而不峻,善活血調(diào)經(jīng),為婦科經(jīng)產(chǎn)瘀血病證的常用藥,常配伍當(dāng)歸、川芎、香附等藥用,如澤蘭湯《醫(yī)學(xué)心悟》。若血瘀而兼血虛者,則與當(dāng)歸、白芍等同用以活血補(bǔ)血,如《濟(jì)陰綱目》澤蘭湯。
2.跌打損傷,瘀腫疼痛及瘡癰腫毒。本品能活血祛瘀以消腫止痛。治跌打損傷,瘀腫疼痛,可單用搗碎,亦可配伍當(dāng)歸、紅花、桃仁等藥用,如《醫(yī)學(xué)心悟》澤蘭湯;治胸脅損傷疼痛,常配丹參、郁金、延胡索等;治瘡癰腫毒,可單用搗碎,亦可配伍銀花、黃連、赤芍等用,如奪命丹(《外科全生集》)。
3.水腫、腹水。本品既能活血祛瘀,又能利水消腫,對瘀血阻滯、水瘀互結(jié)之水腫尤為適宜。《隨身備急方》以本品與防己等份為末,醋湯調(diào)服,治療產(chǎn)后水腫。治腹水身腫,配伍白術(shù)、茯苓、防己、車前子等。
【用法用量】煎服,10—15g.外用適量。
【使用注意】血虛及無瘀滯者慎用。
【鑒別用藥】益母草、澤蘭均能活血調(diào)經(jīng)、祛瘀消癰、利水消腫,常用于婦科經(jīng)產(chǎn)血瘀病證及跌打損傷、瘀腫疼痛、瘡癰腫毒、水腫等證。然益母草辛散苦泄之力較強(qiáng),性寒又能清熱解毒,其活血、解毒、利水作用較澤蘭為強(qiáng),臨床應(yīng)用亦更廣。
【古籍摘要】
1.《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主乳婦內(nèi)衄,中風(fēng)余疾,大腹水腫,身面四種浮腫,骨節(jié)中水,金瘡,癰腫瘡度?!?
2.《日華子本草》:“通九竅,利關(guān)脈,養(yǎng)血?dú)?,破宿血,消徵瘕,產(chǎn)前產(chǎn)后百病,通小腸,長肉生肌,消撲損瘀血,治鼻洪,吐血,頭風(fēng)目痛,婦人勞瘦,丈夫面黃?!?
3.《本草綱目》:“澤蘭走血分,故能治水腫,涂癰毒,破瘀血,消徵瘕,而為婦人要藥。”
【現(xiàn)代研究】
1.化學(xué)成分:含揮發(fā)油、葡萄糖苷、鞣質(zhì)、樹質(zhì),還含黃酮苷、酚類、氨基酸、有機(jī)酸、皂苷、澤蘭糖、水蘇糖、半乳糖、果糖等。
2.藥理作用:水煎劑能對抗體外血栓形成,有輕度抑制凝血系統(tǒng)與增強(qiáng)纖溶活性的作用。全草制劑有強(qiáng)心作用。
3.臨床研究:澤蘭葉30—60g,水煎服,加紅糖適量,每日1劑,分2次服,治療產(chǎn)后腹痛20例。結(jié)果治愈19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7.5%(赤腳醫(yī)生雜志,1977,(1):33)。以澤蘭陳皮湯(以澤蘭為主)治療急性乳腺炎、腮腺炎取得滿意效果(黑龍江中醫(yī)藥,1989,(3):46)。以活血黃蘭湯(大黃、澤蘭、赤芍、魚腥草)水煎外用熏洗,外涂新加雙柏膏(大黃、澤蘭、薄荷、冰片,研末,水蜜調(diào)成糊狀),共治痔瘡54例。結(jié)果治愈30例,好轉(zhuǎn)23例,無效1例(新中醫(yī),1981,(11):22)。此外,澤蘭或含有澤蘭的復(fù)方臨床上還用于治療慢性氣管炎、流行性出血熱、軟組織感染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3444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shí)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cuò)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第一時(shí)間予以刪除,并同時(shí)向您表示歉意,謝謝!